感应加热烹调器和烹调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6417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感应加热烹调器和烹调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具有:主体(1),其具有用于载置烹调容器的平坦的上表面;以及加热线圈(4),其收纳于主体(1),对所载置的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在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承烹调容器的多个突起部(3),以使得在所载置的烹调容器与主体(1)的上表面之间产生间隙。根据这种结构,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不需要特殊形状的烹调容器,即便汤汁溢出也不易产生糊粘且易于清洗。
【专利说明】
感应加热烹调器和烹调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主要涉及在餐饮店或店铺等设置的感应加热烹调器(Induct1n heatinghob:感应加热架)和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使用的烹调容器。
【背景技术】
[0002]通常,为了在餐饮店或店铺等对烹调物加热进行销售,普及了利用电加热器等加热单元对烹调容器加热进行烹调的加热烹调器。在这种加热烹调器中,利用热传导对烹调容器加热,因此需要使加热单元与烹调容器接触。
[0003]根据烹调物和烹调的方式,有时会从烹调容器中溢出汤汁等,而在使用这种加热烹调器,对底部并非是完全的平面的烹调容器进行加热的情况下,溢出的汤汁等会进入到加热单元与烹调容器之间的微小的间隙内,有时在该处糊粘住。其结果是,不仅会变得难以清扫,而且由于糊粘导致的接触状态的变化,可能招致加热性能的劣化。
[0004]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已知如下技术:利用感应加热对烹调容器进行加热,从而不需要烹调容器与加热单元的完全接触,以抑制糊粘的发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5]图20是表示上述现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06]如图20所示,感应加热烹调器200具有箱型的架台201、加热线圈202、线圈基座203、上壳体204、顶板205、载置台206和感热部207。
[0007]线圈基座203设置于架台201的内部,对加热线圈202进行支承。上壳体204被设置为覆盖架台201的外周。顶板205设置于上壳体204的中央。载置台206通过上壳体204和顶板205构成,在其上表面载置有锅208。感热部207被设置为在上壳体204的上表面突出。
[0008]在锅208的底面上,以从锅208的底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凸台(Emboss)209。在架台201的下表面形成有脚210。
[0009]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锅208载置于载置台206上时,凸台209抵接于载置台206的上表面,感热部207抵接于底面的未形成凸台209的部分。
[0010]此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脚210与台子F接触,从而感应加热烹调器200被支承于台子F上。
[0011]现有技术文献
[0012]专利文献
[001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796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在上述现有结构中使用的设置有凸台的烹调容器与不存在凸台的烹调容器相比,也很难说是易于清洗。
[0015]此外,在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等的特许连锁(Franchise chain)店的情况下,在从使用电加热器的加热烹调器更换为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时,会不必要地产生用于重新采购底部具有凸台的专用的烹调容器的费用。在餐饮店的情况下,根据所提供的料理而区分使用烹调容器的情况较多,因而专用的烹调容器的使用便利性较差。
[0016]这些情况被认为是在餐饮店和店铺等中迟迟无法展开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引入的主要理由。
[0017]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点,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主体,其具有用于载置烹调容器的平坦的上表面;以及加热线圈,其收纳于主体,对所载置的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在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承烹调容器的多个突起部,以使得在所载置的烹调容器与主体的上表面之间产生间隙。
[0018]根据本方面,利用主体上表面的突起部对底面上未设有凸台的烹调容器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在烹调容器的底面与加热烹调器的载置台之间设置规定的空间。其结果是,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无需特殊形状的烹调容器,在汤汁溢出的情况下也难以产生糊粘,因而易于清扫。
[0019]此外,在从电加热器式的加热烹调器更换为感应加热烹调器后,能够继续使用以往所使用的烹调容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公开第I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2A是表示在第I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上载置平面板的示例的立体图。
[0022]图2B是表示在第I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上载置烤肉板的示例的立体图。
[0023]图2C是表示在第I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上载置关东煮加热容器的示例的立体图。
[0024]图3是第I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视图。
[0025]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A是表示突起部3的一个结构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俯视图。
[0027]图5B是表示突起部3的另一个结构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俯视图。
[0028]图5C是表示突起部3的又一个结构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俯视图。
[0029]图6是本公开第2实施方式的烹调容器的仰视图。
[0030]图7是透过第2实施方式的烹调容器表示主体的上表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俯视图。
[0031 ]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视图。
[0032]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1O是表示本公开第3实施方式的突起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0034]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突起部的另一个结构的剖视图。
[0035]图12是表示本公开第4实施方式的突起部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36]图13是表示本公开第5实施方式的脚的周边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37]图14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第I支柱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0038]图15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第2支柱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0039]图16是本公开第6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0040]图17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脚的周边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41 ]图18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第I支柱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0042]图19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第2支柱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0043]图20是表示现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本公开的第I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主体,其具有用于载置烹调容器的平坦的上表面;以及加热线圈,其收纳于主体,对所载置的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在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承烹调容器的多个突起部,以使得在所载置的烹调容器与主体的上表面之间产生间隙。
[0045]根据本方面,利用主体上表面的突起部对底面上未设有凸台的烹调容器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在烹调容器的底面与加热烹调器的载置台之间设置规定的空间。其结果是,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无需特殊形状的烹调容器,在汤汁溢出的情况下也难以产生糊粘,因而易于清扫。
[0046]此外,在从电加热器式的加热烹调器更换为感应加热烹调器后,能够继续使用以往所使用的烹调容器。
[0047]本公开的第2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第I方面中,在主体的上表面的位于加热线圈的周围的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两个突起部。根据本方面,可利用突起部稳定地进行支承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各种烹调容器。
[0048]本公开的第3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第I方面中,突起部在加热线圈的周围的上方具有以一端比另一端更接近加热线圈的中心的方式延伸的棒状的形状。根据本方面,可利用突起部稳定地进行支承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各种烹调容器。
[0049]本公开的第4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第I方面中,突起部的至少与烹调容器抵接的部分由耐水解性优良的材料构成。根据本方面,能够防止长期使用下的水解导致的劣化。
[0050]本公开的第5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第4方面中,突起部由与主体分体的部件构成,安装于在主体上设置的插入孔中。根据本方面,使用比主体在耐热性和成型性方面更好的树脂材料,能够构成耐水解性优良的关起部。
[0051]本公开的第6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第5方面中,在突起部设置有覆盖插入孔的凸缘。根据本方面,可防止汤汁等从插入孔进入主体内。
[0052]本公开的第7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第I方面中,在至少一个突起部设置有对烹调容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根据本方面,能够更为准确地对烹调容器的温度进行检测。
[0053]本公开的第8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第I方面中,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脚,其设置于主体的下表面;第I支柱,其在主体的内部设置于突起部的下方;以及第2支柱,其在主体的内部设置于脚的上方。
[0054]突起部、脚、第I支柱和第2支柱被设置为中心轴线彼此一致。第I支柱和第2支柱被设置为,第I支柱的下端与第2支柱的上端在主体的内部抵接。
[0055]根据本方面,利用突起部和脚可靠地支承烹调容器的重量,从而可防止烹调容器的重量造成的主体的变形。其结果是,将形成于加热线圈与烹调容器之间的间隙保持固定,能够确保稳定的烹调性能。
[0056]本公开的第9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第8方面中,以使得上端位于比第2支柱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在第2支柱的周围设置有加强支柱。根据本方面,主体的组装变得容易。
[0057]本公开的第10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第I方面中,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脚,其设置于主体的下表面;第I支柱,其在主体的内部设置于突起部的下方;第2支柱,其在主体的内部设置于脚的上方;以及温度传感器,其对烹调容器的温度进行检测。
[0058]至少一个突起部位于第I支柱的附近。在位于第I支柱的附近的突起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脚、第I支柱和第2支柱被设置为中心轴线彼此一致。第I支柱和第2支柱被设置为,第I支柱的下端与第2支柱的上端在主体的内部抵接。
[0059]根据本方面,利用突起部和脚可靠地支承烹调容器的重量,从而可防止烹调容器的重量造成的主体的变形。其结果是,将形成于加热线圈与烹调容器之间的间隙保持固定,能够确保稳定的烹调性能。
[0060]根据本方面,能够更为准确地对烹调容器的温度进行检测。
[0061]本公开的第11方面的烹调容器通过第I方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被感应加热,在底面上设置有高度低于突起部的容器突起部。
[0062]根据本方面,即便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以外的场所载置烹调容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烹调容器的底面与载置场所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能够降低附着于烹调容器的底面上的汤汁等导致在主体的上表面产生糊粘的可能性。
[0063]根据本方面,即便将底面上设有容器突起部的烹调容器载置于感应加热烹调器上,也能利用主体的突起部对烹调容器进行支承。即便在主体的上表面以外的场所载置烹调容器,也能够在烹调容器的底面与载置场所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能够减少附着于烹调容器的底面上的汤汁等附着于载置场所的可能性。
[0064]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5](第丨实施方式)
[0066]图1是本公开第I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0067 ]如图1所示,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主体I由树脂制的上壳体Ia和下壳体I b构成。上壳体Ia构成主体I的上部,下壳体Ib构成主体I的下部。在主体I的内部设置有对烹调容器2(参照图2A?图2C)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4、对加热线圈4的感应加热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5、以及对加热线圈4和控制部5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6。
[0068]烹调容器2优选包含磁性系且耐腐蚀性高的材料、例如铁素体类不锈钢等。
[0069]在主体I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易于清扫的玻璃制的顶板7。在顶板7的周围,以使得烹调容器2不接触顶板7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有高度高于顶板7的上表面的多个突起部3(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
[0070]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具有平坦的上表面以使得烹调容器2变得稳定。突起部3的上表面即使具有曲面形状,也同样能够使烹调容器2变得稳定。这种情况下,即便例如烹调容器2的底面些许翘曲或变形,也能够利用三点对烹调容器2进行支承。由于不要求如水平面那样的精密的加工精度,因此能够易于制造突起部3。
[0071]突起部3的上表面可以并非图1所示的圆形而例如为长方形,只要是能够稳定地支承烹调容器的形状即可。突起部3与上壳体Ia—体成型,从而能够容易地构成,也可以利用分体部件构成而在成型后形成为一体。
[0072]图2A?图2C是表示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上载置各种烹调容器2的示例的图。图2A是作为烹调容器2而使用平面板的示例。图2B是作为烹调容器2而使用烤肉用的波型板的示例。图2C是作为烹调容器2而使用例如用于加热关东煮的较深的锅的示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2C所示的关东煮加热容器的示例进行以下的说明。
[0073]图3是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3的突起部3的周边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图4所示,利用三个突起部3保持烹调容器2,从而在烹调容器2的底面与主体I的上表面之间产生间隙。
[0074]通常,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相比使用电加热器的加热烹调器而言主体I的上表面的温度低,因此溢出的汤汁等发生糊粘的可能性小。并且,利用该间隙,能够进一步减轻从烹调容器2溢出汤汁等的情况下溢出的汤汁在烹调容器2与顶板7之间糊粘住的可能性。
[0075]图5A?图5C是表示突起部3的各种结构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俯视图。如图5A所示,也可以在位于加热线圈4的上方的顶板7的前后或左右设置两个细长的突起部3。如图5B、图5C所示,也可以在顶板7的周围设置从上壳体Ia的端部向上壳体Ia的中央方向延伸的三个以上的细长的突起部3。根据这些突起部3,能够稳定地载置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烹调容器。
[0076]如果将主体I的上壳体Ia的上表面与顶板7构成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则主体I的上表面变得更为平坦,更易于清扫。
[0077]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主体上表面的突起部对底面上未设有凸台的烹调容器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在烹调容器的底面与加热烹调器的载置台之间设置规定的空间。其结果是,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不需要特殊形状的烹调容器,在汤汁溢出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糊粘,因而易于清扫。
[0078]此外,在从电加热器式的加热烹调器更换为感应加热烹调器后,能够继续使用以往所使用的烹调容器。
[0079](第2实施方式)
[0080]以下,对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对第I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所使用的烹调容器2的形状进行说明。其他结构都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对其说明。
[0081]图6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烹调容器2的仰视图。图7是透过烹调容器2表示主体I的上表面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俯视图。
[0082]如图6所示,在烹调容器2的底面上设有容器突起部31。如图7所示,容器突起部31被配置为在俯视观察时不与突起部3重合。
[0083]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侧视图。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0084]如图8、图9所示,容器突起部31的高度低于主体I的突起部3的高度。由此,在将烹调容器2载置于主体I的上表面时,烹调容器2的底面接触突起部3,而容器突起部31不接触主体I的上表面。
[0085]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在将底面设有容器突起部31的烹调容器2载置于感应加热烹调器100时,也可通过突起部3对烹调容器2进行支承。
[0086]此外,在上壳体Ia的上表面以外的场所载置烹调容器2的情况下,在烹调容器2的底面与载置场所之间能够形成间隙,因此能够减轻附着于烹调容器2的底面上的汤汁等附着于载置场所的可能性。
[0087](第3实施方式)
[0088]以下,对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感应加热烹调器100的突起部3的形状和部件进行说明。其他结构都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对其说明。
[0089]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0中,如果利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仅考虑到耐热性和成型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使得从烹调容器2溢出的汤汁等的液体易于附着的突起部3,则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烹调容器2与主体I的突起部3的接触部位存在由于溢出的汤汁等引起的水解而发生劣化的可能性。
[0090]为解决该问题,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3a具有图10所示的结构。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3a的结构的剖视图。
[0091 ]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a具有基材部3aa和覆盖部3ab。基材部3aa以从上壳体Ia的上表面突出的方式与上壳体Ia形成为一体。基材部3aa例如由耐热性和成型性优良的树脂形成。
[0092]覆盖部3ab形成为覆盖基材部3aa。覆盖部3ab通过耐水解性优良的树脂、例如不具备酯键、醚键或酰胺键等的树脂或者酚系树脂形成。由此,可防止突起部3a由于水解而劣化。
[0093]图11是表示突起部3的另一结构的剖视图。
[0094]如图11所示,可以将利用与主体I分体的部件构成的突起部3b安装于主体I上。
[0095]具体而言,突起部3b由与烹调容器2接触的接触部3ba、从接触部3ba的外周向斜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bb、以及从接触部3ba的背面的中央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插入部3bc构成。
[0096]凸缘部3bb形成为,在突起部3b安装于主体I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凸缘部3bb的端部抵接于主体I的上表面。在插入部3bc的中央部形成有安装孔lac,该安装孔Iac供用于将突起部3b固定于主体I上的螺钉21a插入。
[0097]在主体I的上表面形成有供突起部3b的插入部3bc插入的插入孔laa。在插入孔Iaa的外周形成有与突起部3b的凸缘部3bb卡合的卡合肋lab。
[0098]在插入部3bc插入到形成于主体I的上表面的插入孔Iaa时,凸缘部3bb的内表面卡合于主体I的卡合肋lab。在从主体I的内部向安装孔Iac内插入螺钉21a时,突起部3b在凸缘部3bb的端部与主体I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下安装于主体I的上表面。
[0099]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I使用耐热性和成型性优良的树脂材料,能够对突起部3b使用耐水解性优良的部件。由此,可防止突起部3b由于水解而劣化。
[0100]由于构成为凸缘部3bb与卡合肋Iab卡合,凸缘部3bb的端部与主体I的上表面接触,因此可防止从烹调容器2溢出的汤汁等液体从突起部3b与主体I之间进入主体I的内部,能够保护主体I的内部的部件。
[0101](第4实施方式)
[0102]以下,对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3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103]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多个突起部3中的至少一个的突起部3c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烹调容器2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SenSor)17。其他结构都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对其说明。
[0104]具体而言,在上壳体Ia的上表面设有开口lc。突起部3c具有基材部3ca和受热板3cb。基材部3ca以从上壳体Ia的上表面突出的方式与上壳体Ia—体地形成于开口 Ic的周围。
[0105]受热板3cb由热传导率高的铝等构成,并且形成为覆盖开口Ic和基材部3ca。温度传感器17是热敏电阻等的感热式的温度传感器,以接触受热板3cb的下表面的方式设置于开口 Ic内。
[0106]根据本实施方式,受热板3cb的上表面与烹调容器2接触,受热板3cb的下表面与温度传感器17接触。烹调容器2的热通过热传导而传递至温度传感器17。其结果是,相比在主体I的除突起部3以外的上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17的情况而言,能够更为正确地检测烹调容器2的温度。
[0107](第5实施方式)
[0108]以下,使用图13?图15对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对其说明。
[0109]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设置于主体I上的脚8a的周边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柱9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柱11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0110]如图13所示,在下壳体Ib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台子F接触的具有平坦的下表面的脚8a。感应加热烹调器100在下壳体Ib的下表面的四角附近分别具有脚8a(参照图3和图8)。
[0111]如图14和图15所示,形成有从上壳体Ia的、突起部3的下方的内侧表面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支柱9。在支柱9的外周形成有加强肋10,该加强肋10将支柱9与上壳体Ia之间连结,对支柱9进行加强。
[0112]如图13和图15所示,形成有从下壳体Ib的、脚8a的上方的内侧表面向上方延伸设置的支柱11。在支柱11的外周形成有从下壳体Ib的内侧表面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多个加强支柱12。
[0113]加强支柱12形成为,其上端位于比支柱11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在支柱11与加强支柱12之间,形成有将支柱11与加强支柱12连结起来的连结部13。连结部13的上缘形成为从加强支柱12的上端朝向支柱11的上端倾斜。
[0114]本实施方式中,支柱9对应于第I支柱,支柱11对应于第2支柱。
[0115]上述结构中,如图13所示,突起部3的中心轴线Pl、脚8a的中心轴线P2、支柱9的中心轴线P3和支柱11的中心轴线P4—致。
[0116]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主体I上载置有烹调容器2时施加给突起部3的烹调容器2的重量被支柱9、支柱11和脚8a支承。由此,在加热动作中,可防止烹调容器2的重量导致主体I变形。
[0117]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上壳体Ia与下壳体Ib组合来组装主体I时,无需对支柱9的下端的位置和支柱11的上端的位置进行目视确认。在组装主体I时,支柱9的下端沿着连结部13的上缘而向支柱11的上端的方向被引导,必然会与支柱11的上端抵接。由此,主体I的组装变得容易。
[0118]如图14所示,支柱9沿着其中心轴线P3而设有空腔。如图15所示,支柱11沿着其中心轴线P4而设有空腔。如上所述,支柱9的下端与支柱11的上端抵接。
[0119]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例如在从烹调容器2溢出的汤汁等从上壳体Ia与突起部3之间的微小间隙进入的情况下,该汤汁等也不会漏出到支柱9和支柱11的空腔的外侧。其结果是,能够保护设置于主体I的内部的部件。
[0120](第6实施方式)
[0121]以下,使用图16?图19对本公开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22]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50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设置于主体I上的脚Sb的周边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123]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50在上壳体Ia的上表面具有突起部3d,该突起部3d是多个突起部3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载置的烹调容器2进行支承。
[0124]如图17所示,突起部3d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烹调容器2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Temperature sensing sect1n) 14。其他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对其说明。
[0125]根据图17,对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部14的结构及其周边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0126]突起部3d设置于在上壳体Ia的上表面的近前侧中央设置的开口Id的上方。突起部3d具有基材部3da、受热板3db和密封部件3dc。
[0127]基材部3da以从上壳体Ia的上表面突出的方式,与上壳体Ia—体地形成于开口 Id
的周围。
[0128]温度检测部14设置于开口 Ic内。温度检测部14具有温度传感器17、弹簧18、传感器支架(sensor holder) 19和支架基座(holder base)20。
[0129]受热板3db是被设置为覆盖开口ld、基材部3da和温度检测部14的金属制(例如,铝制)的部件。受热板3db的上表面具有与烹调容器2点接触的平缓的曲面形状。受热板3db的下表面由平面构成,以与温度传感器17可靠地接触。
[0130]传感器支架19设置于受热板3db的下方,对温度传感器17和弹簧18进行保持,该弹簧18对温度传感器17向上方弹性施力。支架基座20保持传感器支架19。
[0131 ]受热板3db和支架基座20通过螺钉21b固定,其结果是,开口 Ic的缘部被受热板3db和支架基座20夹持。即,上壳体Ia未介于在被螺钉21b固定的受热板3db与支架基座20的界面上。根据这种结构,即便例如在上壳体Ia由于长年的使用而劣化的情况下,也可防止螺钉21b松动而在温度检测部14产生晃动。
[0132]密封部件3dc配置于受热板3db与上壳体Ia之间,将它们之间的间隙可靠地密封。
[0133]如图17所示,温度检测部14的附近设置有支柱22、延伸设置肋23、支柱24、支柱25和脚Sb。脚Sb设置在位于支柱24的下方的下壳体Ib的下表面上,抵接于台子F。
[0134]本实施方式中,支柱22对应于第I支柱,支柱24对应于第2支柱。
[0135]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柱22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柱24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0136]如图18所示,支柱22从上壳体Ia的内侧表面向下方延伸设置。延伸设置肋23在支柱22的外周朝向温度检测部14延伸设置。延伸设置肋23形成为覆盖支架基座20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以规定支架基座20的安装位置。
[0137]如图19所示,支柱24从下壳体Ib的内侧表面向上方延伸设置。支柱22和支柱24形成为,支柱22的下端与支柱24的上端在主体I的内部抵接。
[0138]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支柱24的外周形成有从下壳体Ib的内侧表面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多个加强支柱12。加强支柱12形成为其上端位于比支柱24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0139]在支柱24与加强支柱12之间,形成有将支柱24与加强支柱12连结起来的连结部13。连结部13的上缘形成为,从加强支柱12的上端朝向支柱24的上端倾斜。
[0140]支柱25在支柱24的附近从下壳体Ib的内侧表面向上方延伸设置。支柱25设置为,在主体I的内部,支柱25的上端抵接于延伸设置肋23的下端。支柱25作为第3支柱发挥功能。[0141 ] 如图17所示,支柱22的中心轴线P5、支柱24的中心轴线P6和脚8b的中心轴线P7—致。突起部3d设置于支柱22的附近的、上壳体Ia的上表面。
[0142]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主体I上载置烹调容器2时施加给温度检测部14的烹调容器2的重量被突起部3d、支柱22、延伸设置肋23、支柱24、支柱25和脚8b支承。由此,在加热动作中,可防止烹调容器2的重量导致主体I变形。
[0143]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上壳体Ia与下壳体Ib组合来组装主体I时,无需对支柱22的下端的位置和支柱24的上端的位置进行目视确认。在组装主体I时,支柱22的下端沿着连结部13的上缘向支柱24的上端的方向被引导,必然会与支柱24的上端抵接。由此,主体I的组装变得容易。
[0144]在本实施方式中,受热板3db的上表面具有平缓的曲面形状。因此,烹调容器2与受热板3db的接触面积不会大幅变化。其结果是,能够稳定地检测烹调容器2的温度。
[014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受热板3db与上壳体Ia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3dc。由此,可防止从烹调容器2溢出的汤汁等进入到温度检测部14的内部。
[0146]如图18所示,支柱22沿着其中心轴线P5而设有空腔。如图19所示,支柱24沿着其中心轴线P6而设有空腔。如上所述,支柱22的下端与支柱24的上端抵接。
[0147]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在从烹调容器2溢出的汤汁等从上壳体Ia与受热板3db之间的微小间隙进入的情况下,该汤汁等也不会漏出到支柱22和支柱24的空腔的外侧。其结果是,能够保护设置于主体I的内部的部件。
[014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玻璃制的顶板7。然而,还可以使用耐热性树脂等的顶板7。这种情况下,作为温度传感器17可使用热感知式的温度传感器。
[0149]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50]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作为在餐饮店和店铺等使用的加热烹调器是有用的。
[0151]标号说明
[0152]I:主体,Ia:上壳体,Iaa:插入孔,Iab:卡合肋,Iac:安装孔,Ib:下壳体,Ic、Id:开口,2:烹调容器,3、3a、3b、3c、3d:突起部,3aa、3ca、3da:基材部,3ab:覆盖部,3ba:接触部,3bb:凸缘部,3bc:插入部,3cb、3db:受热板,3dc:密封部件,4,202:加热线圈,5:控制部,6:冷却风扇,7:顶板,8a、8b、210:脚,9、11、22、24、25:支柱,10:加强肋,12:加强支柱,13:连结部,14:温度检测部,17:温度传感器,18:弹簧,19:传感器支架,20:支架基座,21a、21b:螺钉,23:延伸设置肋,31:容器突起部,100、150、200:感应加热烹调器,201:架台,203:线圈基座,204:上壳体,205:顶板,206:载置台,207:感热部,208:锅,209:凸台。
【主权项】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 主体,其具有用于载置烹调容器的平坦的上表面;以及 加热线圈,其收纳于所述主体,对所载置的所述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 在所述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烹调容器的多个突起部,以使得在所载置的所述烹调容器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之间产生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主体的上表面的位于所述加热线圈的周围的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突起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加热线圈的周围的上方具有以一端比另一端更接近所述加热线圈的中心的方式延伸的棒状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突起部的至少与所述烹调容器抵接的部分由耐水解性优良的材料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突起部由与所述主体分体的部件构成,安装于在所述主体上设置的插入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突起部设置有覆盖所述插入孔的凸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至少一个所述突起部设置有对所述烹调容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 脚,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表面; 第I支柱,其在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于所述突起部的下方;以及 第2支柱,其在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于所述脚的上方, 所述突起部、所述脚、所述第I支柱和所述第2支柱被设置为中心轴线彼此一致, 所述第I支柱和所述第2支柱被设置为,所述第I支柱的下端与所述第2支柱的上端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抵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以使得上端位于比所述第2支柱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在所述第2支柱的周围设置有加强支柱。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 脚,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表面; 第I支柱,其在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于所述突起部的下方; 第2支柱,其在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于所述脚的上方;以及 温度传感器,其对所述烹调容器的温度进行检测, 至少一个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第I支柱的附近, 在位于所述第I支柱的附近的所述突起部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脚、所述第I支柱和所述第2支柱被设置为中心轴线彼此一致, 所述第I支柱和所述第2支柱被设置为,所述第I支柱的下端与所述第2支柱的上端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抵接。11.一种烹调容器,其中, 该烹调容器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被感应加热,在底面上设置有高度低于所述突起部的容器突起部。
【文档编号】H05B6/12GK106031303SQ201580009416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发明人】志智义, 志智一义, 牛尾将蔵, 间宫佑介, 小牟田孝博, 铃木秀和
【申请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