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bus总线可识别负载类型的智能调光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0922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基于m-bus总线可识别负载类型的智能调光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m-bus总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bus总线可识别负载类型的智能调光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舒适和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灯光,智能遮阳伞控制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用户对系统集成和维护升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专业化,标准化的产品逐步体现其综合优势,M-bus总线是一种可供电、无极性、两线制通信机制,可自由拓扑,具有通讯设备容量大,通讯速率高,设计简单,布线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采用可供电分布式控制协议可保证在252个设备组网情况下,任一设备事件上报时间小于100mS,多点设备同时上报逐一提取,不会产生网络冲突。
[000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舒适和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灯光,智能遮阳伞控制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用户对系统集成和维护升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专业化,标准化的产品逐步体现其综合优势,当今世界对现代照明技术的需求是极其巨大的,以前,配备灯光设备的唯一目的就是提供照明,而现在照明技术在方便、实用、节能、智能化方面增添了许多吸引人特点,目前很多灯光控制设备不具备灵活性,不能对系统中的每个光源实施控制,布线成本高,为了弥补传统控制设备的缺点,提出了高智能化的控制管理、数字化照明管理的设备,它以更大的灵活性和简易型在照明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M-BUS总线是一种可供电、无极性、两线制通信机制,可自由拓扑,具有通讯设备容量大,通讯速率高,设计简单,布线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采用可供电分布式控制协议可保证在252个设备组网情况下,任一设备事件上报时间小于100mS,多点设备同时上报逐一提取,不会产生网络冲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m-bus总线可识别负载类型的智能调光控制器,满足人们在不同工作时对光线的需求,达到舒适、卫生和节能的目的;同时调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耗能,节省照明用电,延长灯具寿命。
[0005]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基于m-bus总线可识别负载类型的智能调光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可控硅调光输出电路、可控硅输出电流检测电路、SM001B从机电路,可控硅调光输出电路、可控硅输出电流检测电路、SM001B从机电路分别于处理器电连接,SM001B从机电路连接有m_bus总线接
□ O
[0007]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输出电路包括有电阻(R21),所述的处理器(U2)的10脚与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电阻(R21)另一端与三极管(QlO)基极一端连接,三极管(QlO)的发射极一端与电源地连接,三极管(QlO)的集电极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光耦(Ul)的第2脚连接,光耦(Ul)的I脚与电源VCC连接,光耦(Ul)的第4脚与可控硅(Vl)的一端连接,光耦(Ul)的第6脚与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电阻(RlO)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连接,可控娃(Vl)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Vl)的一端以及电感(LI)的一端连接,可控硅(Vl)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端(PD的第2脚、电阻(R8)的一端、电阻(RVl)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
[0008]所述的处理器(U2)的20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电源+5V连接,处理器(U2)的第21与电容(C6) —端连接,且与电源+5V连接,处理器(U2)的第22脚与电容(C6)另一端连接,且与电源地连接,处理器(U2)第23脚分别与晶振(Xl)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以及电容(C13)的一端连接,处理器(U2)的第24脚分别与晶振(Xl)的另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且与电源地连接,集成芯片(U4)的第4脚与处理器(U2)的第28脚连接,处理器(U2)的第52脚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且与电源VCC连接,处理器(U2)的第53脚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且与电源地连接。
[0009]所述的SM001B从机电路包括有集成芯片(U4),集成芯片(U4)的第7脚分别与处理器(U2)的第26脚和处理器(U2)的第27脚连接,集成芯片(U4)的第2脚分别与二极管(VDl)的一端、二极管(VD3)的一端和二极管(VD5)的一端连接,二极管(VD3)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VD2)的一端、电容(ClO)、瞬态抑制二极管(VPl)的一端以及输出端(P2)的第I脚连接,二极管(VD5)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VD4)的一端、电容(Cll)的一端以及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VPl)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5)的另一端和输出端(P2)的第2脚连接,二极管(VD2)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VD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地连接,二极管(VDl)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集成芯片(U4)的第3脚与电源地连接,集成芯片(U4)的第5脚分别与集成芯片(U4)的第6脚和电容(C9)的一端连接,并且与电源+5V连接,集成芯片(U4)的第8脚分别与电阻(R13)的另一端、电容(El)的正极端以及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El)的负极端以及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地连接。
[0010]所述的可控硅输出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有电阻(R3),处理器(U2)的第59脚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运放集成芯片(U3)的第7脚连接和电阻(R7)一端连接,运放集成芯片(U3)的第5脚与电源地连接,运放集成芯片(U3)的第6脚分别与电阻(R7)另一端连接、与电阻(Rll)的一端以及电阻(R6)的一端连接,运放集成芯片(U3)的第I脚分别与二极管(D2)的一端和二极管(Dl)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分别与电阻(Rll)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连接,运放集成芯片(U3)的第2脚分别与二极管(Dl)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4)的一端连接,运放集成芯片(U3)的第3脚、互感器(Tl)的第5脚以及电阻(Rl)的一端分别与电源地连接,运放集成芯片(U3)的第4脚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且与电源+5V连接,运放集成芯片(U3)的第11脚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且与电源-5V连接,电容(C5)与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地连接,互感器(Tl)的第6脚分别与电阻(Rl)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互感器(Tl)的第I脚分别与互感器(Tl)的第2脚和输出端(Pl)的第I脚连接,互感器(Tl)的第3脚分别与互感器(Tl)的第4脚和电感(LI)的另一端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满足人们在不同工作时对光线的需求,达到舒适、卫生和节能的目的;同时调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耗能,节省照明用电,延长灯具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控硅调光输出电路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控硅电流检测电路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SM001B从机电路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处理器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基于m-bus总线可识别负载类型的智能调光控制器,包括处理器1、可控硅调光输出电路2、可控硅输出电流检测电路3、SM001B从机电路4,可控硅调光输出电路2、可控硅输出电流检测电路3、SM001B从机电路4分别于处理器I电连接,SM001B从机电路4连接有m-bus总线接口 5。
[0018]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输出电路2包括有电阻(R21),所述的处理器1(U2)的10脚与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电阻(R21)另一端与三极管(QlO)基极一端连接,三极管(QlO)的发射极一端与电源地连接,三极管(QlO)的集电极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光耦(Ul)的第2脚连接,光耦(Ul)的I脚与电源VCC连接,光耦(Ul)的第4脚与可控硅(Vl)的一端连接,光耦(Ul)的第6脚与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电阻(RlO)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连接,可控娃(Vl)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Vl)的一端以及电感(LI)的一端连接,可控硅(Vl)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端(PD的第2脚、电阻(R8)的一端、电阻(RVl)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
[0019]所述的处理器I (U2)的20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电源+5V连接,处理器I (U2)的第21与电容(C6) —端连接,且与电源+5V连接,处理器I (U2)的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