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的连接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地热供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的连接插头。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地暖因其具有散热均匀、升温快、安全、节能等优点,已逐步取代燃煤水暖地热采暖的供暖方式。
[0003]其中,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发热原理是:电流在碳纤维发热电缆中通过,由于受到电阻值的阻碍,电能转化为热能并以远红外辐射形式散发出来,其中为了给碳纤维发热电缆进行供电,需要将碳纤维发热电缆与金属导线连接起来,目前,现有的碳纤维发热电缆与金属导线的连接方法是:将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一端剥掉一段金属导线外皮使其裸露出一段碳纤维丝,再将金属导线的一端剥掉一段金属导线外皮使其裸露出一段金属丝,然后将碳纤维丝和金属丝缠绕在一起并用卡子卡住,再用塑料外壳罩住,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碳纤维丝和金属丝的连接处并不牢固,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造成供电失败的缺陷,另外,这种方法密封性较差,防水性能差,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的连接插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的连接插头,包括:金属导线、三通管头、碳纤维发热电缆、套筒、倒刺、防水垫、压紧螺帽,所述的金属导线由金属丝以及包裹在金属丝上的金属导线外皮组成,所述的金属导线上固设一个三通管头,金属导线在三通管头内部的部分裸露出金属丝,所述的三通管头的左右两端与金属导线的金属导线外皮热熔为一体,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电缆由碳纤维丝以及包裹在碳纤维丝上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外皮组成,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上端插入到三通管头内,且碳纤维发热电缆的碳纤维丝缠绕在金属导线的金属丝上,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上部套有一个套筒,所述的套筒与碳纤维发热电缆固接,且套筒与碳纤维发热电缆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外皮热熔为一体,所述的套筒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倾斜固设一个倒刺,所述的倒刺在三通管头内,且倒刺的下端卡在三通管头的内壁上,所述的套筒的下半部露出三通管头,所述的套筒上套有一个防水垫,所述的防水垫的内圆周面与套筒的外圆周面相贴合,所述的防水垫的上表面与三通管头的下端面相贴合,所述的套筒的圆周面的下部开有螺纹,所述的螺纹在防水垫的下方,所述的套筒的下部通过螺纹安装一个压紧螺帽,所述的压紧螺帽的上端面与防水垫的下表面相贴合。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的外圆周面与三通管头的内壁相贴合。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三通管头、套筒、倒刺、防水垫以及压紧螺帽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碳纤维发热电缆与金属导线连接处不易断裂,牢固性强,而且密封性好,防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的连接插头的剖面图。
[0010]图中:1-金属导线;2-三通管头;3-碳纤维发热电缆;4-套筒;5-倒刺;6-防水垫;7_压紧螺帽;8-螺纹;101-金属丝;102-金属导线外皮;301-碳纤维丝;302-碳纤维发热电缆外皮。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的连接插头,包括:金属导线1、三通管头2、碳纤维发热电缆3、套筒4、倒刺5、防水垫6、压紧螺帽7,所述的金属导线I由金属丝101以及包裹在金属丝101上的金属导线外皮102组成,所述的金属导线I上固设一个三通管头2,金属导线I在三通管头2内部的部分裸露出金属丝101,所述的三通管头2的左右两端与金属导线I的金属导线外皮热熔为一体,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电缆3由碳纤维丝301以及包裹在碳纤维丝301上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外皮302组成,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上端插入到三通管头2内,且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碳纤维丝301缠绕在金属导线I的金属丝101上,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上部套有一个套筒4,所述的套筒4与碳纤维发热电缆3固接,且套筒4与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外皮302热熔为一体,所述的套筒4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倾斜固设一个倒刺5,所述的倒刺5在三通管头2内,且倒刺5的下端卡在三通管头2的内壁上,所述的套筒4的下半部露出三通管头2,所述的套筒4上套有一个防水垫6,所述的防水垫6的内圆周面与套筒4的外圆周面相贴合,所述的防水垫6的上表面与三通管头2的下端面相贴合,所述的套筒4的圆周面的下部开有螺纹8,所述的螺纹8在防水垫6的下方,所述的套筒4的下部通过螺纹8安装一个压紧螺帽7,所述的压紧螺帽7的上端面与防水垫6的下表面相贴合。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4的外圆周面与三通管头2的内壁相贴合。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三通管头2、套筒4、倒刺5、防水垫6以及压紧螺帽7均采用聚四氟乙稀材料制成。
[001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设置压紧螺帽7,人们可以旋转压紧螺帽7以使压紧螺帽7向上运动,直至压紧螺帽7将防水垫6压紧在三通管头2上,这样倒刺5的下端也会卡紧在三通管头2内部,通过倒刺5、防水垫6以及压紧螺帽7的固定作用,套筒4也就固定在三通管头2上,而碳纤维发热电缆3又是与套筒4固接的,因此套筒4也就增加了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牢固性,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碳纤维丝301与金属导线I的金属丝101之间的连接也就比较牢固,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使用寿命长,而且由于三通管头2的左右两端与金属导线I的金属导线外皮热熔为一体,套筒4与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外皮302热熔为一体、防水垫6的内圆周面与套筒4的外圆周面相贴合,防水垫6的上表面与三通管头2的下端面相贴合,以及套筒4的外圆周面与三通管头2的内壁相贴合,这样三通管头2内部构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密封性好也就提高了防水性能,因此使用寿命长,另外由于聚四氟乙烯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且使用工作稳定可达250°C,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因此采用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三通管头
2、套筒4、倒刺5、防水垫6以及压紧螺帽7,稳定性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而且电绝缘性好,不易出现漏电情况的发生,安全性能高。
[00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的连接插头,包括:金属导线(I)、三通管头(2)、碳纤维发热电缆(3)、套筒(4)、倒刺(5)、防水垫(6)、压紧螺帽(7),所述的金属导线(I)由金属丝(101)以及包裹在金属丝(101)上的金属导线外皮(102)组成,所述的金属导线(I)上固设一个三通管头(2),金属导线(I)在三通管头(2)内部的部分裸露出金属丝(101),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电缆(3)由碳纤维丝(301)以及包裹在碳纤维丝(301)上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外皮(302)组成,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上端插入到三通管头(2)内,且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碳纤维丝(301)缠绕在金属导线(I)的金属丝(1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管头(2)的左右两端与金属导线(I)的金属导线外皮热熔为一体,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上部套有一个套筒(4),所述的套筒(4)与碳纤维发热电缆(3)固接,且套筒(4)与碳纤维发热电缆(3)的碳纤维发热电缆外皮(302)热熔为一体,所述的套筒(4)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倾斜固设一个倒刺(5),所述的倒刺(5)在三通管头(2)内,且倒刺(5)的下端卡在三通管头(2)的内壁上,所述的套筒(4)的下半部露出三通管头(2),所述的套筒(4)上套有一个防水垫(6),所述的防水垫(6)的内圆周面与套筒(4)的外圆周面相贴合,所述的防水垫(6)的上表面与三通管头(2)的下端面相贴合,所述的套筒(4)的圆周面的下部开有螺纹(8),所述的螺纹(8)在防水垫(6)的下方,所述的套筒(4)的下部通过螺纹(8)安装一个压紧螺帽(7),所述的压紧螺帽(7)的上端面与防水垫(6)的下表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4)的外圆周面与三通管头(2)的内壁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管头(2)、套筒(4)、倒刺(5)、防水垫(6)以及压紧螺帽(7)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的连接插头,包括:金属导线、三通管头、碳纤维发热电缆、套筒、倒刺、防水垫、压紧螺帽,金属导线上固设一个三通管头,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上端插入到三通管头内,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上部套有一个套筒,套筒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倾斜固设一个倒刺,倒刺的下端卡在三通管头的内壁上,套筒上套有一个防水垫,套筒的圆周面的下部开有螺纹,套筒的下部通过螺纹安装一个压紧螺帽,压紧螺帽的上端面与防水垫的下表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牢固性强、防水性好等优点。
【IPC分类】H05B3/02, H05B3/56
【公开号】CN205336564
【申请号】CN201620072660
【发明人】张崇武
【申请人】张崇武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