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沉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857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薄板沉铜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板沉铜架。所述薄板沉铜架包括框架和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及连接线,其中若干根所述第一杆平行间隔设于所述框架的顶部,且其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之间的间距为1-6mm;若干根所述第二杆平行间隔设于所述框架的底部,且其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任意一根所述第一杆的中轴线与任意一根所述第二杆的中轴线为异面直线;若干根所述连接线平行间隔设置,每一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竖直的容纳空间。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薄板沉铜架适用于薄板制作加工,用连接线限制薄板工件的位置,避免造成薄板的变形。
【专利说明】
薄板沉铜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板沉铜架。
【背景技术】
[0002]沉铜,即化学镀铜,其主要作用是将钻好的孔金属化,实现层间导通,是线路板和封装基板制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0003]沉铜的具体过程是,将多块线路板放置于沉铜架中,再将沉铜架依次放置在装有沉铜药水的槽中,待线路板上孔的边缘及板表面附着一层化学薄铜后,取出沉铜架。
[0004]沉铜工序须经多道工序:包括板面及孔壁的清洁以及非金属化孔壁的活化等,才能在孔壁上沉积出一层致密的化学铜层实现孔壁的金属化。为了达到良好的清洁、活化及沉铜效果,药水缸均具备打气、摇摆、振动等功能,然而,在进行打气、摇摆、振动工作时,板厚小于0.3mm的薄板在沉铜架中难以固定。
[0005]相关技术中,采用在沉铜架中设置若干卡槽和外加的梳子来固定薄板,此固定方式容易造成薄板的变形。
[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沉铜架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薄板沉铜加工并且避免薄板变形的薄板沉铜架。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板沉铜架,包括具收容空间的框架和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及连接线,所述第一杆、第二杆及连接线的数量均为若干根,其中若干根所述第一杆平行间隔设于所述框架的顶部,且其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之间的间距为1-6_;若干根所述第二杆平行间隔设于所述框架的底部,且其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任意一根所述第一杆的中轴线与任意一根所述第二杆的中轴线为异面直线;若干根所述连接线平行间隔设置,每一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竖直的容纳空间。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线为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的公垂线。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线为尼龙线。
[0011 ]优选的,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之间的间距为5_。
[0012]优选的,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二杆之间的间距。
[0013]优选的,所述异面直线所成的夹角为30°-90°。
[0014]优选的,所述薄板沉铜架还包括悬挂部,所述悬挂部设于所述框架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
[0015]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框和连接两所述侧框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框。
[0016]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薄板沉铜架采用所述第一杆、所述第二杆及所述连接线将所述框架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放置薄板工件,通过限定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之间的间距为l_6mm,使所述薄板沉铜架适用于薄板工件的加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板沉铜架采用所述加强杆、所述连接线、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限制薄板工件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从而避免薄板工件掉落,也避免传统固定方法造成的薄板工件变形。所述薄板沉铜架具有固定效果好、成本低及耐腐蚀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薄板沉铜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薄板沉铜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薄板沉铜架I包括框架11、分隔件13及悬挂部15。所述分隔件13将所述框架11分隔成多个竖直的容纳空间,所述悬挂部15由所述框架11向其外部延伸得到。
[0020]所述框架11包括侧框111、收容空间(未标号)及加强杆115。
[0021]所述侧框111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框111间隔设置,所述加强杆1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框111。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1呈长方体框架结构,因此可最大化地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最大程度地匹配薄板工件的外形轮廓,当然,所述框架11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所述长方体框架结构,六面体形、多面体形及不规则形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所述收容空间由所述框架11围合而成。
[0024]所述加强杆115为多根,所述加强杆115用于加固所述框架11,防止所述框架11变形;同时所述加强杆115可用于限制薄板工件的水平位移,防止薄板工件在水平方向出所述框架11或被抖出所述框架11。
[0025]相邻两根所述加强杆115的间距不限,设置数量也不限,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框111及所述加强杆115采用不锈钢管制成,具备耐腐蚀性效果佳、减轻所述薄板沉铜架I的重量和降低成本的优势。
[0027]所述侧框111及所述加强杆115的材料不限,圆钢、方钢、钢管及各种型材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所述侧框111还可以为平板状也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所述分隔件13包括若干根第一杆131、若干根第二杆133及若干根连接线135。所述连接线135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131和所述第二杆133连接,所述第一杆131、所述第二杆133和所述连接线135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容纳空间,所述连接线135用于支撑薄板工件,将薄板工件限位于对应的容纳空间内,并将放置于所述框架11内的多个薄板工件相互隔离。
[0029]若干根所述第一杆131平行间隔地设于所述框架11的顶部,具体设于所述框架11的顶面,所述第一杆131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面,且其在所述框架11的顶面的设置角度不限。
[0030]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0.3mm板厚以下的薄板工件的放入,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131之间的间距为l-6mm。当所述间距小于Imm时,薄板工件不易放入和取出,在放入和取出过程中容易被所述框架11碰伤;同时,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131之间的间距决定了所述连接线135分隔成的所述容纳空间的宽度,当所述间距大于6_时,所述容纳空间宽度大,薄板工件在震荡过程中晃动程度大,不利于在薄板工件的表面形成沉铜,所述容纳空间的宽度过大,所述薄板沉铜架I能收容的薄板工件数量将会降低,同时生产效率也会降低。
[0031]当然,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131之间的间距并非仅限于5mm,有利于薄板工件放入的间距尺寸l-6mm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如1mm、2mm、3mm、4mm或6mm。
[0032]若干根所述第二杆133平行间隔地设于所述框架11的底部,具体设于所述框架11的底面,且其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面,任意一根所述第二杆133的中轴线与任意一根所述第一杆131的中轴线为异面直线。两者为异面直线是为了避免所述框架11形成薄板工件的掉落缝隙,并限制薄板工件的竖直位移,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从所述框架11中透过缝隙掉落。本实施例中,异面直线的夹角为90°,此角度对薄板工件的限位效果最佳。
[0033]除本实施方式外,异面直线的夹角为30°-90°,如30°、45°或60°等角度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4]相邻两根所述第二杆133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131之间的间距,使所述薄板沉铜架I的重量更轻,成本降低。
[0035]当然,相邻两根所述第二杆133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131之间的间距也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第一杆131及所述第二杆133的耐腐蚀性,以及减轻所述薄板沉铜架I的重量和降低成本,所述第一杆131及所述第二杆133采用不锈钢管制成。
[003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杆131及所述第二杆133的材料不限,圆钢、方钢、钢管及各种型材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所述连接线135可以选择以倾斜方式或竖直方式连接所述第一杆131及所述第二杆133。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连接线135设为所述第一杆131及所述第二杆133的公垂线,即所述连接线135沿竖直方向连接所述第一杆131及所述第二杆133,此种方式固定效果好,且公垂线为两杆之间最短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135长度最短,所述薄板沉铜架I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0039]所述连接线135为尼龙线,成本低且耐蚀效果佳。
[0040]所述悬挂部15与外部悬挂钩(未图示)连接,用于将所述薄板沉铜架I悬挂于沉铜生产线。所述悬挂部15设于所述框架11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因此所述悬挂钩不会接触薄板工件,避免二者相互碰撞而导致薄板工件变形。
[0041]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薄板沉铜架I采用所述第一杆131、所述第二杆133及所述连接线135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放置薄板工件,通过限定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131之间的间距为l_6mm,使所述薄板沉铜架I适用于薄板工件的加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薄板沉铜架I采用所述加强杆115、所述连接线135、所述第一杆131及所述第二杆133限制薄板工件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从而避免薄板工件掉落,也避免传统固定方法造成的薄板工件变形。所述薄板沉铜架I具有固定效果好、成本低及耐腐蚀性好的特点。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薄板沉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收容空间的框架和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及连接线,所述第一杆、第二杆及连接线的数量均为若干根,其中若干根所述第一杆平行间隔设于所述框架的顶部,且其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之间的间距为l-6mm;若干根所述第二杆平行间隔设于所述框架的底部,且其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任意一根所述第一杆的中轴线与任意一根所述第二杆的中轴线为异面直线;若干根所述连接线平行间隔设置,每一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竖直的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沉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为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的公垂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沉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为尼龙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沉铜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之间的间距为5mm 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沉铜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杆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二杆之间的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沉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面直线所成的夹角为30°-9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沉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沉铜架还包括悬挂部,所述悬挂部设于所述框架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板沉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框和连接两所述侧框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框。
【文档编号】H05K3/18GK205491465SQ20152097806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9日
【发明人】朱占植, 蔡志浩, 邵勇, 陈家刚
【申请人】深圳市五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