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109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包括压电片、除尘装置、电路板、散热扇、弹性体、防水装置、电源输入接脚、电源输出接脚,所述防水装置设置在电路板的表面,所述弹性体设置在防水装置的顶端,所述压电片设置在弹性体的顶端,且压电片与弹性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扇设置在压电片的表面,所述电源输入接脚设置在压电片的右侧表面,所述电源输出接脚设置在电源输入接脚的右侧,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压电片的顶端,且除尘装置与压电片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除尘装置的顶端,所述毛刷设置在除尘腔的内部,所述内腔设置在除尘腔的下方,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内腔的右侧上方。该压电片的定位架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功能多。
【专利说明】
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
技术领域
[OO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架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
【背景技术】
[0002]压电陶瓷片是一种电子发音元件,在两片铜制圆形电极中间放入压电陶瓷介质材料,当在两片电极上面接通交流音频信号时,压电片会根据信号的大小频率发生震动而产生相应的声音来。压电陶瓷片由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电器方面如:玩具,发音电子表,电子仪器,电子钟表,定时器等方面。现有压电片的输入输出端的接电处均以接脚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已达到电性连接,但压电片在电流导通时会产生震荡作用,因接脚是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压电片与电路板,使得震荡空间受到限制,若压电片震荡动作比较大时,就会造成接脚焊接处的断裂,固现有技术中利用焊接方式连接接脚与压电片的接电处,会产生限定所需震荡空间而降低其效能的缺陷,且增加了制造上的麻烦,然而现有的压电片的电源输入接脚仅仅包括一常态接触压电片的弹性端、及一插接电路板的导接端,在弹性端位置未配置有保护片,没有保护片覆盖弹性端与压电片的电源接点且与压电片黏接,从而使电源接点及电源输入接脚更加容易氧化及受到破坏,进而并不能确保压电片与电路板获得良好的电性连接。压电片的电力接点与接脚均裸露在外,由于压电片相接接脚处的电力接点为银点,而接脚多为铜片制成,易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而产生氧化反应,进而影响其实际连接效果,另一方面,现有的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在减震、散热、除尘、防水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我们需要一款新型的压电片的定位架构,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包括压电片、除尘装置、电路板、散热扇、弹性体、防水装置、电源输入接脚、电源输出接脚、进风口、毛刷、除尘腔、内腔、出风口,所述防水装置设置在电路板的表面,且防水装置与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设置在防水装置的顶端,且弹性体与防水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压电片设置在弹性体的顶端,且压电片与弹性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扇设置在压电片的表面,所述电源输入接脚设置在压电片的右侧表面,所述电源输出接脚设置在电源输入接脚的右侧,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压电片的顶端,且除尘装置与压电片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除尘装置的顶端,所述毛刷设置在除尘腔的内部,所述内腔设置在除尘腔的下方,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内腔的右侧上方。
[0005]优选的,所述散热扇通过电线与外设蓄电池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散热扇设有3个。
[0007]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顶端设有盖子。
[0008]优选的,所述电源输入接脚和电源输出接脚的表面设有保护片。
[0009]优选的,所述毛刷通过固定柱与除尘腔固定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压电片的定位架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功能多;除尘装置的设置能够使进入进风口的空气首先经过毛刷进行过滤,再通过出风口进入内腔起到洁净空气,最后达到除尘的效果,方便高效,节约成本,便于实施;散热扇通过电线与外设蓄电池电性连接,能够将压电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排放出去,提高了压电片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压电片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的不良影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压电片的安全使用;由于现有压电片的输入输出端的接电处均以接脚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已达到电性连接,但压电片在电流导通时会产生震荡作用,因接脚是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压电片与电路板,使得震荡空间受到限制,若压电片震荡动作比较大时,就会造成接脚焊接处的断裂,而弹性体的设置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避免了压电片在震荡的过程中破损,使用更加方便,保证了压电片的正常运作;防水装置的设置使得压电片具备了防水的作用,使压电片的使用更加多功能化,避免压电片因为遇水而出现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3]图3为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压电片;2、除尘装置;3、电路板;4、散热扇;5、弹性体;6、防水装置;7、电源输入接脚;8、电源输出接脚;9、进风口; 1、毛刷;11、除尘腔;12、内腔;13、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包括压电片1、除尘装置2、电路板3、散热扇4、弹性体5、防水装置6、电源输入接脚7、电源输出接脚8、进风口9、毛刷10、除尘腔11、内腔12、出风口 13,所述防水装置6设置在电路板3的表面,且防水装置6与电路板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5设置在防水装置6的顶端,且弹性体5与防水装置6固定连接,所述压电片I设置在弹性体5的顶端,且压电片I与弹性体5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扇4设置在压电片I的表面,所述散热扇4设有3个,所述散热扇4通过电线与外设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接脚7设置在压电片I的右侧表面,所述电源输出接脚8设置在电源输入接脚7的右侧,所述电源输入接脚7和电源输出接脚8的表面设有保护片,所述除尘装置2设置在压电片I的顶端,且除尘装置2与压电片I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口 9设置在除尘装置2的顶端,所述进风口 9的顶端设有盖子,所述毛刷10设置在除尘腔11的内部,所述毛刷10通过固定柱与除尘腔11固定连接,所述内腔12设置在除尘腔11的下方,所述出风口 13设置在内腔12的右侧上方。
[0017]工作原理:该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在使用时,将电线接入电源输入接脚7和电源输出接脚8,此时,该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开始工作,空气通过进风口 9进入除尘装置2的除尘腔11,除尘腔11的内部设有毛刷10,空气中的颗粒物就会被毛刷10过滤,通过压电片I的空气都是洁净的空气,这样就达到了除尘的作用,当压电片I不在工作时,可以将进风口9的顶端的盖子盖上,压电片I工作时间较长时,压电片I的温度就会过高,散热扇4通过电线与外设蓄电池电性连接,散热扇4工作时可以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当压电片I在工作时,可能会产生震荡,这时弹性体5就会发挥减震的作用,避免压电片受到损坏,防水装置固定在压电片I与电路板3中间,起到了良好的防水作用,电源输入接脚7和电源输出接脚8的表面设有保护片,当压电片在停止工作时,可以将保护片盖在电源输入接脚7和电源输出接脚8上面,保护电源输入接脚7和电源输出接脚8不受破坏。
[00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包括压电片(I)、除尘装置(2)、电路板(3)、散热扇(4)、弹性体(5)、防水装置(6)、电源输入接脚(7)、电源输出接脚(8)、进风口(9)、毛刷(10)、除尘腔(11)、内腔(12)、出风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装置(6)设置在电路板(3)的表面,且防水装置(6)与电路板(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5)设置在防水装置(6)的顶端,且弹性体(5)与防水装置(6)固定连接,所述压电片(I)设置在弹性体(5)的顶端,且压电片(I)与弹性体(5)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扇(4)设置在压电片(I)的表面,所述电源输入接脚(7)设置在压电片(I)的右侧表面,所述电源输出接脚(8)设置在电源输入接脚(7)的右侧,所述除尘装置(2)设置在压电片(I)的顶端,且除尘装置(2)与压电片(I)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口(9)设置在除尘装置(2)的顶端,所述毛刷(10)设置在除尘腔(11)的内部,所述内腔(12)设置在除尘腔(11)的下方,所述出风口(13)设置在内腔(12)的右侧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4)通过电线与外设蓄电池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4)设有3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9)的顶端设有盖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接脚(7)和电源输出接脚(8)的表面设有保护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片的定位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10)通过固定柱与除尘腔(11)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H05K1/18GK205566815SQ201620399431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胡登卫, 潘拴拴, 牛晓梅, 凡明锦, 王冬梅, 杨得锁, 王晓玲, 赵立芳, 温普红
【申请人】宝鸡文理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