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冷却流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9787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联冷却流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联冷却流道,包括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主进流道、主出流道、并联流道和冷却区;所述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入口分别位于并联冷却流道的两端;所述冷却液入口连接主进流道,主进流道的另一端连接冷却区,冷却区的另一端连接并联流道,并联流道的另一端连接主出流道,主出流道的另一端连接冷却液出口。本实用新型冷却液利用率高,能够均匀散热。
【专利说明】
一种并联冷却流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控制器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联冷却流道。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环保对汽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纯电动乘用汽车应运而生,电机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部件,然而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是一个发热量较大的部件且可能存在多个发热源,解决其冷却问题对电机控制器的正常工作极其重要。当前主要是针对单块功率模块,冷却方式为单一的冷却流道,对于多块功率模组的电机控制器并没有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均匀冷却,合理、均匀、有效的流道结构便成为了合格电机控制器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冷却流道,使多个发热源实现同等条件均匀冷却,避免发热源之间相互干扰。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种并联冷却流道,包括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主进流道、主出流道、并联流道和冷却区;
[0006]所述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入口分别位于并联冷却流道的两端;所述冷却液入口连接主进流道,主进流道的另一端连接冷却区,冷却区的另一端连接并联流道,并联流道的另一端连接主出流道,主出流道的另一端连接冷却液出口。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发热源,所述主进流道、主出流道及并联流道分别位于发热源的外围,所述冷却区位于发热源的发热区域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并联流道、冷却区及发热源的数量相对应。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1、针对发热源设置对应数量冷却区,实现均匀散热,工作时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数值范围内,满足多功率模组的均匀散热要求,避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功率模组;
[0011]2、多冷却区并联提高了冷却液的冷却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了散热面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道整体结构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道整体结构位与电机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17]参阅图1所示,一种并联冷却流道,包括冷却液出口1、冷却液入口 2、主进流道3、主出流道4、至少一个并联流道5和冷却区6组成。冷却液出口 I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并联冷却流道的一端,冷却液入口 2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并联冷却流道的另一端;冷却液入口 2连接主进流道3,主进流道3的另一端连接冷却区6的入口,冷却区6的出口连接并联流道5,并联流道5的另一端连接主出流道4,主出流道4的另一端连接冷却液出口 I。
[0018]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机包括多个发热源7,主进流道
3、主出流道4及并联流道5均设置在发热源7的外围,冷却区6设于发热源7的发热区域内,且针对每个发热源7设置一个相同的冷却区6,可以并联多个冷却区6,每个冷却区6对应面对应一个发热源7,冷却液在进入各个冷却区6之前的初始条件都是均等的;冷却液由冷却入口 2进入主进流道3,通过主进流道3进入冷却区6内,并沿流道设计路径,与各个冷却区6对应的发热源7的冷却面充分接触并吸收热量后进入并联流道5,通过并联流道5收集各个冷却区6流出的吸热后的冷却液并一起流向主出流道4,最后由冷却液出口 I流出,达到均匀冷却电机的目的。
[0019]冷却区6的数量与发热源7数量相对应,并联流道5作为冷却区6吸热后的冷却液流出通道,因此并联流道5的数量要与冷却区6的数量相等。
[0020]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并联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出口( I)、冷却液入口( 2)、主进流道(3)、主出流道(4)、至少一个并联流道(5)和冷却区(6); 所述冷却液出口(I)和冷却液入口(2)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并联冷却流道的两端;所述冷却液入口(2)连接主进流道(3),主进流道(3)的另一端连接冷却区(6),冷却区(6)的另一端连接并联流道(5),并联流道(5)的另一端连接主出流道(4),主出流道(4)的另一端连接冷却液出口(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源(7),所述主进流道(3)、主出流道(4)及并联流道(5)分别位于发热源(7)的外围,所述冷却区(6)位于发热源(7)的发热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联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流道(5)、冷却区(6)及发热源(7)的数量相对应。
【文档编号】H05K7/20GK205596495SQ201620131871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9日
【发明人】彭怀伟, 王鹏程, 郑春阳, 高旭伟
【申请人】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