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网络-电信全通信地址及其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066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邮政-网络-电信全通信地址及其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是邮政-网络-电信全部通信系统共同使用的通信终端地址,即通信地址的编制、使用、整合、统一的方法,以及收发、链接、交换、管理通信地址的装置。属于通信规划、通信编址、通信信令、通信数据库和通信终端领域。
现有的邮政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因特网或称互联网)、电话通信等各种通信网,使用各自的一种或多种地址,用不同的字符表达,不同的方法编制,是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应用技术、不同科技发展阶段通信需要的产物,很难实现地址互通,更难用一种普遍、简单的信息工具操作到达不同类地址的终端机,这样的状态,给各种通信工具之间的联网互通、整合统一造成巨大困难,不利于全球不同国家、地区间通信的联通畅达,妨碍人们的交流沟通,影响全球化的进程和人类快速迈入信息社会。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有下列数项1、创建能涵盖所有电信和互联网通信的数字地址,克服原来只有一种数字地址,不敷公用电话网(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共同使用的局面;2、建立数字地址的扩充机制,产生多达几百套数字地址,使新产生的通信制式,不受现有通信编号计划的约束;3、建立数字地址的新的扩容方法,克服扩容改号对通信系统、对社会、对用户所产生的冲击和不便;4、修改现行电信编号计划,使之更符合现有通信用户布局,更符合全球通信现状和发展需要;5、建立互联网网站、网页和电子信箱众多地址格式,以简短、丰富、方便的地址操作代替浏览操作,提高网络通信的交换速度和上网操作效率;6、连接、兼容、整合、统一现有通信地址,保护现有通信用户的利益,利用现有通信设施的未尽使用价值;7、创制能到达邮政、网络、电信所有终端的,能用数字、英文和其它各种文字的地址呼出的、使用普通电话机键盘操作的终端机操作装置;8、建立能链接到邮政、网络、电信所有通信终端的、能对各种注册通信用户实行联网的通信地址数据库系统操作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以现有通信数字地址(号码)为基础,扩大通信地址资源;使用电信中的备用地址信令,以及带文字处理装置的终端机,并在通信交换机端设置地址链接、综合服务数据库系统,逐步将现有通信地址过渡到适合新时代各通信系统联网的新地址模式。
本发明全通信地址,其特征为,建立全通信统一地址,全通信统一地址包括四大类全通信数字地址、全通信兼容地址、全通信实际地址和全通信服务地址,通过全通信统一地址,借助带有文字处理装置的终端机到达已有和新设的全部通信终端。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其特征为,建立通信地址的扩充机制,扩充机制有二种,一种是在数字地址中添加字符的方法,另一种是改变数字权重制式、将扩充的数字由添加在高数位转到低数位的方法。
通信地址是保证通信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是建立通信联系的首要条件。现有的通信地址分别采用下列三大字符模式
1、以公共电话网(PSIN)为代表的阿拉伯数字地址模式,采用“0-9”十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由国家号码、长途区号和市内电话号码组成的国际电话号码,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没有重复号码的电话地址。数字地址模式还扩展、延伸到ISDN等其它固定通信网、移动电话网、无线寻呼等网络中,成为电信中最重要的用户地址信令。
2、邮政通信中的国家(民族)文字地址模式,邮政通信是人类历史上最早采用的通信方式,也是使用时间最久的通信方式,在人类的通信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邮政通信的地址采用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文字写就。例如,在中国的邮政通信,普遍采用中文,美国、英国采用英文,法国采用法文,日本采用日文,俄罗斯采用俄文,德国采用德文,印度采用天城体字母书写的印地语、梵文,等等。
3、因特网等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地址有二种,一种是IP地址,用数字加上分隔号“.”组成,另一种是以英文书写的域名地址(网址)。由于数字不易记忆,所以在网络通信中,广泛使用域名地址。国际域名地址首选采用的是英文地址模式,因为英文在国际事务中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国际通用文字。正因为英文的国际通用语文地位,甚至连用英文书写的邮政通信地址,也为许多国家的邮政所普遍接受。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以“0-9”十个阿拉伯数字为基础构成的数字地址,其特征为,以“#”和“*”二个键,代发“A”和“D”信令,并连同“0-9”十个数字键共12个键名为码元,编制通信地址,首先实现数字地址的上扩和下扩相结合的地址扩充机制,以此建立不同通信系统间并行的、各自独立的数字地址模式。
在现有电话系统中,用户只使用“0-9”十个阿拉伯数字作为地址信令,“#”和“*”仅用作“重拨”和“暂停”功能,或作为“设定”和“取消”的功能键。但是,在电话机中,大多内置有16个拨号信令,它们是“1、2、3、4、5、6、7、8、9、0、#、*、A、B、C、D”,前12个信令已经使用,但是“A、B、C、D”4个信令,由于键盘上只有12个键,还无法使用。本发明借用“#”和“*”二个键操作的“A”和“D”二个信令,以构成上扩和下扩相结合的通信地址扩充机制。
所谓上扩结构,就是在数字地址的前面加上“A”、“D”构成的地址字冠(前缀),以区别不同类别的通信,例如“A”主要代表网络通信,“D”主要代表移动通信、无绳电话和寻呼,“AD”则代表个人通信,“DA”作为ISDN地址,等等,使一套数字地址变为几套并行的数字地址资源。
所谓下扩结构,就是在以整数表示的地址后面加上小数,以分机(分站或分页)的形式成倍扩充通信地址,无限扩大通信终端的数量。
数字在通信地址中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稀缺资源,因为在现今的电话通信系统中,八位十进制数字约可构造8000万个地址,十位十进制数字约有80亿个地址。但是,如果将这些地址,分配给固定电话(PSTN)、ISDN、IN、移动通信、寻呼、网络通信、邮政,还有个人通信号(PTN)等多种通信系统,那就明显不够使用,数字地址资源紧缺的状况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虽然可以通过升位扩容、增加数位来扩大地址资源,但是,随着数位的增加,拨号的时间也相应加长,造成电路被占的拨号无效开销增长;而且,随着数位增加,地址的记忆也更为困难,这对通信是很不利的。在中国,PSTN国际号码已超过了CCTTT建议的12位的限度,移动通信手机号码也有11位,显然都太长,拨发不方便。从发展趋势看,仅个人通信号(PTN)一种地址就需要约一百亿个,显然不够。为此,必须采用上扩和下扩相结合的扩充办法来增加通信地址资源,减少地址升位的压力。
由于“#”和“*”二个键在电话信令中已有定义,所以本发明的地址系统设置了双重信令即在功能操作时,“#”和“*”的含义仍然是“重拨”键和“暂停”等功能键,不影响现有电话特种功能的操作;而在地址操作中,“#”和“*”分别代表信令“A”和“D”,以达到在不影响现有话机功能,基本上不改变电话机结构的前提下,达到本发明增加巨量地址资源的目的。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的操作装置,其特征为,在终端机或程控交换机中还有软件或/和硬件识别装置或转换装置,用以识别、转换“#”和“*”二个键所发的信令,即一种操作仍为原有的“#”和“*”信令,另一种操作分别表达为“A”、“D”地址信令。
实施双重信令的方法是很多的,大致可以分成二类,一类称为主动转换,另一类称为被动判别。主动转换型就是发出地址呼叫的拨出终端机通过软件或硬件,已经将“#”和“*”按键操作的结果,分别成为“A”和“D”地址信令发出,发出的信令已经符合地址要求的方式;被动判别型就是发出的信令还是原来的功能信令、并不是地址信令,但接受地址呼叫的用户交换机或交换局交换机,通过软件判别,将收到的“#”和“*”功能信令,分别判定为“A”和D”地址信令,并且以判定后的地址信令进行交换或处理的方式。
下面举出信令转换的几种实施例例如,在普通话机上,可以对电路稍作修改,使得在提话筒拨号时,“#”和“*”键的信令照旧;而在按免提键操作后,“#”和“*”键分别代表“A”和“D”信令;例如,在普通话机上,利用现有的或增设的键控制和转换“#”和“*”键的二种不同信令;例如,在电脑话机上,利用菜单设立接收平台(R平台)、发送平台(T平台)和文字编辑平台(W平台),在提话筒拨号时,“#”和“*”键的信令照旧;而在发送平台操作或挂机拨号时,“#”和“*”键分别代表“A”和“D”信令。
例如,手机或用户话机在挂机时拨出地址号码但不发送,只在按SEND按钮后才发出呼叫,这称作预先出现拨号。手机在一般操作时,各键信令照旧,在T平台操作时,“#”和“*”键分别代表“A”和“D”信令。
例如,在交换机中,交换机可以通过登记记录或操作逻辑等智能判断方法,将用户发出的“#”和“*”判定为“A”和“D”信令。例如,对没有登记“缩位拨号”或“呼叫转移”等服务功能的终端机,则由终端机送来的“#”和“*”操作信号最可能判定为“A”和“D”地址信令;又如,由于功能服务的数字代号或数字长短与地址操作存在明显的差异,交换机通过逻辑比较,也可以将终端发出的“#”和“*”操作信令判定为“A”和“D”地址信令;例如,采用“A”和“D”的复合信令,即双字符或多字符信令,如“AA”、”DD”、“AD”、“AAA”、“DAD”、“ADDA”等,相对于单字符而言,双字符或多字符在功能键操作中是罕见的,则其地址信令的特征很容易为交换机所识别。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在十个数字键“0、1、2、3、4、5、6、7、8、9”和二个符号键“#、*”的硬件基础上,其特征是,建立由以上12个操作键名为码元的全通信数字地址,全通信数字地址经用户向通信系统注册后,能用0-9十个阿拉伯数字键以及二个符号键“*”和“#”输入、能由双音多频(DTMF)信令或脉冲信令传送呼叫地址的通信地址,全通信数字地址包括固定电话及其分机地址、ISDN地址、(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网站和分站地址、电子信箱地址、移动通信及其分机地址、网页和分页地址、个人通信地址等多种。现分述如下1-1、固定电话及其分机地址,全通信固定电话地址用多位十进制数字表示,与现有公共电话网(PSTN)的电话号码相同或相似,可以用不同的数字方式编制,可以采用等位号码和/或不等位号码。如果PSTN网升级改造进入全通信地址系统中,现有的PSTN电话号码可以成为全通信固定电话地址。例如,上海市原来某一电话用户的本地号码为“63183322”,当该公共电话网采用全通信地址、电话机的全通信终端地址也可以定为“63183322”。
全通信固定电话的分机地址,用带小数点的多位十进制数字表示,小数点后至少有一位数字。例如以电话用户号码“63183322”为主机的一台分机的地址为“63183322.15”。打分机电话时,数字拨号用电话机上相应的数字键,“.”号应在挂机拨号时,用键盘上的“*”键代替,由于“*”在现有电话信令中已有定义,所以“*”键在挂机拨号时、或者说在全通信的地址信令中,定义为“D”,即在脉冲拨号时为“15脉冲”,在双音频拨号时用频率1633Hz+941Hz发送信令。“63183322.15”也可写作“63183322*15”或“63183322D15”。
分机制式有二种,一种是主分机制,另一种称为独立分机制,在独立分机制中,不设主机,没有主机地址,独立分机地址与主分机制中分机地址编制方法可以相同可以不同,如将一部分数字或一定位数的数字分配给主分机地址,其余的用在独立分机地址中,以示区别,如分机小数位上可以有含“0”和不含“0”的不同方式。
在配置有用户交换机的分机中,分机地址可以由PSTN的交换机直接传送,也可以由用户交换机处理。对于前者,例如一个号码为“56575859”的第2188分机,外面呼入时,可以直接拨号“56575859.2188”,用户交换机收到由端局交换机传来的地址信令后就可以自动将呼叫转到2188分机中。
1-2、网络通信地址,即网站的地址。全通信的网络通信地址是由一个符号“@”作字冠的多位十进制数字组成,符号“@”必须在数字的首位,“@”也可以写作“A”。例如,以八位数字“12345678”可以构成网站地址“@12345678”。为方便起见,全通信网站地址也可直接以网站原有的电话号码放在“@”后面登记命名,例如,某网站的国际电话号码为“8621 63721163”,则可用“@8621 63721163”作为其网络通信地址;也可以用它的网络IP地址加上字冠“@”代替,如“@202.130.250.1”,当然,遵循本网络通信地址规则的其它数字也可选作为网络通信地址,只要在其数字号码的前面加上字符“@”就可成为网络通信地址。网络通信地址中的数字用电话机上对应的数字键拨号,“@”号在挂机拨号时,或者说在终端机的T(发送)平台操作中,可以用键盘上的“#”键拨出,由于“#”在现有电话信令中已有定义,所以“#”的挂机拨号时的实际信令为“A”,即在脉冲拨号时为“13脉冲”,在DTMF拨号时用频率1633Hz+697Hz发送信令。“@12345678”也可写作“A12345678”或“#12345678”。8位至10位十进制数字可分别组成1亿至100亿个地址,足够21世纪全人类社会使用,而且这样的地址也很短、很规范。
一个主网站可以拥有多个分站,这些分站可以有它们各自的地址,其方法是,在主网站地址后面,加上“.”后接“1-9”九个数字中的一或多位数字。例如,网络通信的主站地址为“A12345678”,其一个分站地址可以是“A12345678.3”。“.”号应在挂机拨号时,用键盘上的“*”键拨出。“A”可写作“#”,“.”可写作“D”或“*”。
1-3、ISDN地址,ISDN是发展、替代现有公众通信、公用电话网的下一代多功能通信系统,即,由数字制代替模拟制,由数据、话音综合通信业务代替单纯的话音通信方式。本发明为ISDN通信网单独推出一套并行于PSTN的地址,这既有利于先进通信系统采用先进的地址,同时不会减少现有的电话号码。
本发明的ISDN地址由字冠“DA”引导,后面加上若干位十进制数字组成,其形式为“DAx——x”(x——x若干位十进制数字)。“D”和“A”用“*”和“#”键拨出,方法同本文1-1和1-2节。
1-4、电子信箱地址,在网站地址或分站地址之前加上一位或多位的“0-9”的十进制数字,可成为用户的电子信箱地址。例如,开设在地址为“@12345678”网站上的某电子信箱,其地址可为“108@12345678”,或写作“108#12345678”、“108A12345678”。与1-2所述相同,“@”号在挂机拨号时,或者说在全通信系统T平台操作中,可以用键盘上的“#”键拨出。@前面的数字位数不能超过当地电话号码的位数,以免交换机把电子信箱地址误读成电话。
1-5、移动通信地址,移动通信网在全球已发展成为数量上仅次于PSTN的大通信系统,包括用于巨区、宏区、微区、微微区的卫星移动通信网、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绳电话系统和寻呼网等等,目前的主流移动通信是由第二代数字蜂窝基台、移动交换中心和手机组成的移动通信网。
全通信的移动通信地址由字冠“D”引导的多位十进制数字组成,字冠“D”必须在数字的首位。字冠“D”即符号“.”或“*”。例如,某一手机的号码为“13900807349”,当它成为本发明的全通信移动地址后应为“.13900807349”或“D13900807349”或“*13900807349”。此外,也可以直接以用户原有的PSTN电话号码放在“D”后面构成,“D”的操作方法同1-1中的分机地址。例如,某用户电话号码为“8621 63721163”,则可用“D8621 63721163”作为其移动通信地址。不过,这些地址显然都太长,不够方便。
移动通信手机需下带多个分机,则它的分机地址后缀与全通信固定电话分机相同,可在主机地址后加上一位或多位含零或不含零的小数构成。例如全通信一手机的主机号码为“13000807349”,可以带二个分机,号码分别为“13000807349.1”和“13000807349.2”。“.”也可写作“*”或“D”。其操作方法同1-1中的固定电话分机地址。
移动通信地址可以用作手机号码,可以用作寻呼机号码,也可以用作其它无线或移动通信机的号码。
实际上,中国的数字移动通信(GSM)地址(号码)已多至11位,理论上应该有1000亿个地址,但是,由于移动通信与PSTN通信采用相同的数字地址结构,数字地址分摊在移动网和PSTN后,不但减少了PSTN的实际可用地址,也大大减少了移动网实际可用地址的数量,除了升位没有其它办法解决号码资源不足的问题。
在全通信地址系统中,增加字冠(相当于标识符或称分隔符)“D”后,原来的一套地址立刻变为有明显区别的二套地址,在移动网和PSTN都能得到扩容。在增加大量地址资源的同时,移动通信地址也可能从11位降为10位、9位,因为10位地址的容量已经高达100亿,如果分配合理,这在当今世界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已足够几十亿至近百亿人口的使用。本发明将在以后的实例中提出更合理的通信地址案例。
1-6、网页、主页和分页地址,网站可以拥有众多的网页,为方便到达这些网页,网页以地址的形式接受浏览或发出信息。网站的公开网页地址为,在主网站地址后面,加上“.”后接“0”或再接一位或多位“1-9”九个数字中的任意数字,“.01- .08”后缀表示公开分页,其中,“.08”后缀为交互(返回)分页,“.09”后缀表示非公开分页;或者在分站地址后面,加上“0”或再接一位或多位“1-9”九个数字中的任意数字,“01-08”后缀表示公开分页,其中,“08”后缀为交互(返回)分页,“09”后缀表示非公开分页。主页地址以“0”结尾,其它都是分页地址。
网页和分页地址也可以作为非公共全通信终端用户对外通信、展示的公开或非公开的手段,即后缀“0”为公开主页,“01-08”为公开分页,“09”为需用收信人名称和密码二个条件打开的非公开分页。
例如,地址为“A8621 63721163”的网站的第一分站地址为“A8621 63721163.1”,而地址为“A8621 63721163.1”的分站的主页地址为“A8621 63721163.10”,其第八分页地址为“A8621 63721163.108”。“.”号后面先写分站数字,后续分页数字,数字“0”刚好成为分站数字和分页数字的分隔符号。“.”号应在挂机拨号时,用键盘上的“*”键拨出,“A”用“#”键拨出。“A”可写作“#”,“.”可写作“D”或“*”。
1-7、个人通信地址PTA(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Address)
本发明的全通信个人通信地址PTA,其构成是,在多位十进制数字地址前加上由“A、D”二个复合字冠(码元)构成的二个或二个以上字母的前缀,其标准形式为“ADx——x”,其中“AD”为个人通信地址字冠,“x——x”为多位十进制数字。
本发明的全通信个人通信地址PTA也可以有其它多种构造方式,例如,“x——x”用移动通信的号码代替。也可借助PSTN电话号码的方式组构,即,将国际电话号码的国家号、长途号、本地号顺序连接并用“.”号隔开,即构成另一种全通信个人通信地址(PTA)——“国家号码*长途区号*本地号码”,如中国上海的某一个人本地电话号码为“65656565”,则变为全通信个人通信地址后就写作“AD 86.21.65656565”,在当地拨号时,可以有多种简化操作方法,例如,“**65656565”,或写作“DD65656565”。如果该终端号有多人使用,则可以采用分机地址区分为每个人的个人通信地址。在地址注册国(大区)拨号时,可以简化操作为“##65656565”,或写作“AA65656565”。“.”即“D”或“*”,“A”即“#”,它们的操作方法与本发明其余各节相同。
个人通信是国际上近来讨论的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努力追求的远大目标。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属的ITU-T已对通用个人通信的原理、业务概述、网络能力、编号方案以及词汇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无线电领域ITU-R对支持UTP业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现已制定了总体要求、业务框架、网络结构、功能框架、无线电接口要求、频谱考虑、卫星运行、保密原则、话音和话带数据性能要求、管理工作框架、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程序以及术语等十多个建议。再加上美国PCS和欧洲PCN的实践,个人通信的内涵逐步明朗。本发明拟在应用例中提出一种或多种新的个人通信地址方案,以促进个人通信的早日实现。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该地址以当前广泛使用的各种通信地址,以任何字符命名的全部通信地址,包括公共电话网、ISDN、移动通信网(无线通信网、卫星通信网)和其它各种公共或专用通信系统中注册的地址,包括电话号码,终端地址;计算机网(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英特网等所有网络)上使用、注册的IP地址、域名地址、电子信箱地址;以及电报挂号等地址为基础,其特征为,全通信地址的第二大类为全通信兼容地址,全通信兼容地址是指在现有的全部通信系统中注册的、以任何字符命名的全部通信地址,而且这些地址能够通过全通信地址系统及其操作装置与全通信系统新产生的地址实现互联,或者由原来无法在系统间联通的地址实现互联。例如,“114”、“65686568”、“128-281098”、“13980868089”、“www.people.com.cn”、“www.microsoft.com”、“www.yahoo.com”、“bbs.shnet.edu”、“www.libnet.cn”、“202.130.250.1”、“xyz@yuanhao.com”、“CHINAGRUP”等等。
全通信的兼容地址中的纯数字地址,例如公共电话网、移动通信网中的地址,如电话号码,可以直接按数字键操作;但是,含有英文字母的地址,可以在挂机状态下的T平台用数字、“*”和“#”键等直接操作,这时,必须对电话机上原有的12个键位进行再定义或编码,或者按印在电话机键盘上的分别用1-4次按键输入26个字母的方法,即“多次接通法(Multi-tap)”或在W平台用英文的数字码操作,但一般不用其它种类文字表示。
全通信兼容地址主要由通信终端以分组报头的形式发送地址信令,除纯数字地址外,大多不能像全通信数字地址那样以双音多频或脉冲信号传送信令。
最近,用中文或其它国家文字作为域名的因特网地址开始出现,这些地址可以在全通信终端机的W平台用地区文字编码操作。如,“中文.CN”或纯中文域名,共包括“中文.中国”,“中文.网络”和“中文.公司”等域名地址都可以在W平台操作。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该地址以邮政通信地址、邮政信箱地址、地理地址,人名、组织(企业、机构)等名称的地址为基础,可以用任何字符、任何格式、任何种类文字表达,其特征为,这些地址必须在全通信地址系统注册成为全通信地址的第三大类——全通信实际地址,全通信实际地址以不侵犯他人的冠名权、地址权为前提,以键盘名为码元的字符编码操作的、以字符代码传送信令的通信地址。如“张菲”、“中国北京2534信箱”、“上海图书馆”、“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中国电信”、“Mr.Jean Smith”、“3135 Easton Turnpike,Fairfield,CT06431”等等都可以作为全通信实际地址。全通信实际地址可用多种文字,特别是像汉字这样的多字符文字写就。为能用电话机上仅有的12个键键入全通信实际地址,就必须借助文字编码,例如,用CN 1307264A(ZL 00111496.4)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的数字角码输入以中文书写的全通信实际地址,是很方便的。当然,除了借助文字编码用键盘输入用文字表达的地址外,也可以用非键盘输入法,例如,手写字的“笔输入法”、“语音识别输入法”等输入全通信实际地址。
全通信实际地址必须以分组交换报头地址的方式由通信终端发送信令,不能像全通信数字地址那样以双音多频或脉冲信号直接传送信令,可以作数据通信,也可以作话音通信和IP电话等通信。
全通信实际地址的输入通常在挂机状态下的W平台用文字编码和再定义的12个电话键操作。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该地址以各种文字、数字和符号表达,其特征为,这些通信地址以查询、咨询、浏览、购物、约定、预订、信息等服务为目的词或目的字所构成的,以键盘名为码元的字符编码操作的、以字符代码传送信令,并且在全通信地址系统注册成为全通信地址的第四大类——全通信服务地址,全通信服务地址以不侵犯先期申请的地址权为前提。
全通信服务地址大体可分为三种,系统内服务地址、公共服务地址和商务服务地址。
由通信系统本身向用户提供的全通信服务地址称为系统内服务地址,它是由全通信系统自身拥有的、直接为用户的语音、数据通信和系统内查询、服务的地址。例如,可设立名为“中文译英”的地址,全通信终端机用户就可以把他的文件发往地址为“中文译英”的全通信系统的服务器,由该机器将用户的中文文本翻译成英文文件并送回用户;名为“汉语译英软件”的地址,该地址的全通信系统的服务器就自动地将汉语译英语的软件送到用户的终端机中;“文转音”或“音转文”地址,以这些服务目的为地址的全通信端局数据库的服务器就自动地将用户的文本(语音)转换为语音(文本)发回用户。还有如“电话查询”、“地址查询”、查询“邮政编码”的地址,均能象网上查询一样提供查询平台。利用本发明全通信标准地址1-6节中的“.08”或“08”为结尾的交互(返回)网页分页,也可以构成一种服务地址,它比通过“114”查电话号码或因特网浏览等查询方法更方便快捷,也无需人工解答。
第二种全通信服务地址称为公共服务地址,是由全通信地址系统向社会提供的,由社会机构、政府、公共组织向全通信地址系统注册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地址,例如,“上海图书馆”、各级“政府公告”、“中华医学总会保健与防病”、“Inforseek”等等。此类服务地址一般是免费的,至少不以盈利为目的。
第三种全通信服务地址是商务服务地址,是由全通信地址系统向企业提供的以商务营利为目的的地址,有购物地址、约定地址等,如“选流行女装”、“买家电”、“定机票”、“剧院定座”、“南京略定餐”、“定黄浦区旅馆”、“交通银行电子收付”、“上证所证券交易”、等等。
同其它全通信实际地址一样,全通信服务地址的操作也必须在挂机状态下的W平台用文字编码和通信键盘进行,也可以采用交互网页分页的服务形式。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中有一个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由功能齐全的CPU、大容量存储器(暂存器和供保存的磁盘、光盘)、操作系统、各种软件、平台、人机通信终端以及数据等构成,通过通信线路(有线或无线)与各通信网联系,其特征是,全通信地址数据库(1)与本发明直接相关的功能块有地址解析器(10)、个人通信地址库(11)、电子信箱(12)和综合业务服务器(13)等部分,以实现全通信地址的链接、管理和服务等功能。严格地说,全通信地址数据库是一个数据库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所存储的数据以及数据库管理器。


图1为全通信地址系统数据库中有关本发明的各组构的方框图。
地址解析器(10,又称地址译码器),用于解读出不同类型的通信地址,再通过地址链接或算法,向相关的通信网或各级交换局转发通信信令或通信地址。地址解析器(10)可以统一设置,但这样的数据库过于庞大,所以一般都分散归各通信网设置管理。地址解析器(10)具有智能解析能力,即对用户所呼叫的全通信地址,能通过解析算法、判断,得到正确的地址并自动连接到信源所需的信宿,例如,本系统的“#”和“*”键存在与PSTN电话网不同的双定义信令,可以由地址解析器加以识别、判断、更正后,以形成的正确地址转发信令。
个人通信地址库(11)是专为未来的个人通信所设置,储存有个人通信户籍资料、链接分布、通信记录、位置记录、通信质量监测记录、费用标准、计费帐单等数据。
电子信箱(12)是数据库中为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提供存储转发的信息储存设施,即,用户所发出电子邮件先存放在电子信箱(12)中以用户的全通信电子邮件地址命名的电子信箱部分,然后按用户所给的信宿地址和时间要求发出去,直到信宿正确收到该邮件,如果未为信宿收到,邮件还需退回信源方。相应地,接收的电子邮件也由该电子信箱先收下存储,然后再送回信宿用户终端。
综合业务服务器(13)中存放有大量用户所需的各种服务信息,例如,“中文译英”、“汉语译英软件”、“文转音”或“音转文”、“电话查询”、“地址查询”、和“邮政编码”等等。
全通信地址系统是一个链接、汇集多种通信地址于一身的综合性大通信地址系统,其明显的特点是包括话音通信和短时、长时的信息转发、存储的数据通信相结合的全方位通信地址覆盖模式,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数据库为其功能目标实现全时空服务。另外,全通信地址系统也包括了与ISDN网和智能网(IN)的综合服务的地址链接功能,为了集中广泛丰富的资讯内容,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必须储备大量的服务数据资料,同时服务群体的数量巨大,数据检索的速度要快,因此有必要采用大型高速数据库。
全通信地址系统数据库(1)可以以独立服务器的形式设置,即一个功能齐全的CPU、大容量存储器(暂存器和供保存的磁盘、光盘)、操作系统、各种软件、平台、人机通信终端以及数据等构成,通过通信线路(有线或无线)与各通信网联系。也可以将全通信地址系统数据库(1)分拆成各个部分,安置在各通信子网中。为避免对老系统作太大的改动,新增加的数据库部分可以以固件模块的形式分拆、嵌入、添加在原有老系统中。全通信地址系统数据库(1)的第三种形式是以一个独立的CPU、大容量存储器、以及部分操作系统、软件、平台、人机通信终端、电子信箱、数据等集中构成,而其它与各分系统密切关联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人机通信终端、数据等分散驻留在各通信网中。
根据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的基本编址方法,可以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具体地址方案,特别是使用最广泛的全通信数字地址将极大地丰富现代通信的地址规划,从根本上解决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这些编址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致沿袭现有国际、国内PSTN的编号体系,只作小的调整而形成的新通信地址;第二类是参考现有国际、国内PSTN、ISDN网和公共移动网等的编号体系,作较多改进而形成的新通信地址;第三类是根据本发明地址系统的特长,充分顺应发展需要,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潮流而形成的全新通信地址,特别适合于ISDN、互联网、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的地址。应该指出的是,每个案例都既可能适合这种通信网,也可能直接或修改后用在其它通信网中;每个案例都有可能作出改动使之更完善、更实用,本说明书无法一一详细列举,所以任何修改均不应视作对本发明的改进或更新。
例一按CCITT(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国际通信对PSTN编号计划的建议CCITT E.163、CCITT E.164,电话终端的国际号码由“国家代码、长途区号、用户号码”三部分顺序组成,或者说,在我国,它由“国家号码、长途区号、局号、用户号”四部分顺序组成,国际号码的最大位数不超过12位。在国内外,目前尚存在不等位编号和等位编号两种制式。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现行编号计划的长途区号号码资源使用不够平衡,包括制式在内的一些进展改革是无法避免的。本发明新辟了包括移动通信地址、ISDN地址在内的大批新地址资源,从而使公用电话网间接增加了相当一部分地址资源,为PSTN编号计划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PSTN编号计划要适应国际全自动拨号的要求,因此必须要符合CCITT(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国际通信对编号的要求,比如要满足目前国际号码的最大位数不超过12位等条件。
“长途区号+局号+用户号”合称国内有效号码,“局号+用户号”称为本地用户号码,二者都是不等位编号。国家代码也是不等位编号,由1-3位十进制数字组成,本案例拟将国家代码按地理区域作适当调整,国家代码首位为X的地址为世界编号区X的大致位置分配如下世界编号地址区1中、北美地区;世界编号地址区2非洲地区;世界编号地址区3-4欧洲地区;世界编号地址区5南美洲地区;世界编号地址区6东南亚、大洋洲地区;世界编号地址区7欧亚大陆地区,独联体国家——俄罗斯等国;世界编号地址区8东亚地区,中国(包括港澳台区)、日本、朝鲜、韩国;世界编号地址区9南亚、西亚、中亚地区。
各世界编号地址区内的国家代码,根据各国所需地址量协商分配采用1-3位。
在世界编号地址区1中,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家代码为“1”,所以国内有效号码为11位,采用等位编号制。其中顺序为大区号(州号)3位,交换局号3位,用户号码4位,与现在美加两国的PSTN电话编号的构成相似。
在世界编号地址区8中,中国的国家代码为2位“86”,所以国内有效号码不超过10位,国内有效号码采用不等位编号制,长途区号2-3位。本地用户号码(局号+用户号)5-8位也是不等位编号。
长途区号2-3位,本发明推荐2位长途区号首选城市为中国1区长途区号2位长“10”,为北京市,用户号码8位,有近8000万个地址;中国2区长途区号2位长“20-29”,分别分配给广州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沈阳市、南京市、深圳市、武汉市、成都市、西安市10个大区级城市;中国3区华北地区,其中,“30”为石家庄市,“32”为呼和浩特市,“38”为太原市;中国4区东北地区,其中,“47”为大连市,“48”为长春市,“49”为哈尔滨市;中国5区华东地区,其中,“50”为杭州市;中国6区台湾(“60-62”)、“63”为香港、“64”为澳门,“65”为福州市,“66”为厦门市,“67”为为海南省;中国7区华南地区,其中,“70”为长沙市;中国8区西南地区,其中,“80”为贵阳市,“84”为昆明市;
中国9区西北地区,其中,“96”为兰州市。
其它3位长途区可以合并、扩大通信区范围,以减少3位长途区号;暂不能并扩的,作适当调整或照旧。
本案例既适用于PSTN网,加上字冠“DA”后也适合于ISDN网,由于ISDN地址前多了字冠“DA”,所以,即使使用相同的数字也不会发生PSTN和ISDN的混淆,从而,可以使一套数字地址资源演变为并行不悖的两套地址,当然,目前在我国的ISDN用户还不多,所以其地址长度可以适当减短。
例如,上海的某一PSTN终端地址为“86 21 87654321”,同时还有ISDN终端数字地址为“DA 86 21 87654321”,按前者的纯数字拨号,进入PSTN网中的该号电话机;而按后者带字冠的ISDN地址,则能进入ISDN网中该号的ISDN终端机。在ISDN本地局范围内拨打ISDN,同样可以省略国家号码和长途区号,可直拨“DA 87654321”,在上海以外的中国地区拨打该终端时可拨“DA 021 87654321”,在中国以外地区拨打该终端时按所在国规定拨“DA 0086 21 87654321”或“DA 086 21 87654321”。“A”和“D”地址信令,可以分别用“#”和“*”键操作。
例二案例二的地址是由“国家号码、长途区号、本地号码”三部分顺序组成的11位国际号码等位编号制地址。“长途区号+本地号码”合称国内有效号码,国家号码是不等位编号,一般由1-3位十进制数字组成,但允许长达4-7位,国内有效号码也是不等位编号,但二者相加必须是等位编号。国家号码首位为X的地址为世界编号区X,其分配大致如下世界编号地址区1中、北美地区;世界编号地址区2非洲地区;世界编号地址区3-4欧洲地区,包括俄罗斯;世界编号地址区5南美地区;世界编号地址区6东南亚、大洋洲地区;世界编号地址区7东亚、中亚地区,日本、朝鲜、韩国,以及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不包括中国;世界编号地址区8中国(包括港澳台区);世界编号地址区9南亚、西亚地区。
在各世界编号地址区内,每个区约可拥有80亿个地址,所以11位数字的地址总量约在720亿左右,应该说可以安排得下目前全世界PSTN电话机的总量约11亿台(截止2000年底)而绰绰有余,地址尽量缩短,既方便用户,又节省通信成本,是一件利于社会的好事,较短的通信地址也是ITU所提倡的。
在世界编号地址区1中,总共有80亿个地址,足供中、北美地区约2亿多电话用户使用。
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地域广大,通信的潜在用户很多。近十年来通信事业飞速发展,成为世界通信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据推测,按现有的发展速度,几年后中国的PSTN用户数可能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目前,PSTN网编号已经出现资源严重紧张状况,例如,浙江省的杭州市、宁波、温州三市和海南省全省的本地号码都已升至8位,加上长途区号3位和国家号码2位,国际号码总号长高达13位,已经突破了CCITT建议的国际号码不能超过12位长的建议,所以,PSTN编号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和满足通信发展的需要,已成刻不容缓之势,其必要条件,是将中国的国家号码提升为一位“8”,总共有80亿个地址,已能满足中国当前甚至整个二十一世纪通信发展的需要,也解决了电话号码“超长”的问题。国内有效号码采用等位编号制,而长途区号2-3位、以2位为主的不等位编号,组成一个个较大的本地交换局,以利通信范围的扩大,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用户号码7-8位,也是不等位编号,但二者相加的国内有效号码成为等位编号。在号码资源方面,由于原来为ISDN、移动通信等所占用的号码,可以返还给PSTN使用,从而增加了PSTN的号码,这样,可以解决我国电话号码不够、而扩容后号码又太长的问题。
长途区号首位分配及2位长途区号首选城市为中国1区、3区华北、中原地区,其中,“10”为北京市,“12”为天津市,“30”为石家庄市,“33”为太原市,“35”为呼和浩特市,“37”为郑州市;中国2区、5区华东地区,其中,“21”为上海市,“22”为济南市,“25”为南京市,“26”为苏州市,“27”为无锡市,“28”为合肥市,“51”为杭州市,“52”为宁波市,“53”为温州市,“55”为福州市,“56”为厦门市,“58”为南昌市;中国4区东北地区,其中,“40”为沈阳市,“44”为长春市,“47”为哈尔滨市,“48”为大连市;中国6区、7区华南地区,包括台、港、澳区,其中,“61”为香港特区,“62”为澳门特区,“63”分配给台湾省,“65”为海南省,“66”为深圳市,“67”为珠海市,“70”为广州市,“73”为武汉市,“76”为长沙市,“78”为南宁市;中国8区西南地区,其中,“80”为成都市,“83”为重庆市,“84”为贵阳市,“86”为昆明市“89”为拉萨市;中国9区西北地区,其中,“90”为西安市,“92”为兰州市,“95”为宁夏回族自治区,“96”为西宁市,“98”为乌鲁木齐市。
本方案适合PSTN或加上不同字冠后作ISDN、移动通信网、网络等的地址。本方案可以解决我国许多地区电话升位超过国际规定的问题,当然,本例只是一种总的大方案,其中号码分配还有仔细调整的余地。
例三本案例将采用使移动通信、PSTN通信地址进一步缩位,以提高通信的效率。本例地址由“世界区号+地区号+运营(商)号+用户号”四部分顺序组成总长10位数字等位地址,总地址资源为80-100亿个。其中,世界区号为1位等位号,“地区号+运营号+用户号”合称为国际有效号码,为9位等位号。在国家密集地区,允许将“地区号+运营号”甚至部分用户号合并为国家号。
其中,地区号为0-3位不等位号;运营号为0-1位不等位号;用户号码为5-9位不等位号。一般说来,人口较多、通信终端较多的国家的国家号较短,反之,国家号较长。通常,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国家号,但是,中国和印度人口特别多,所以需跨有二个洲号,所以就没有国家号,代之以地区分配的2位“世界区号+地区号”。欧洲地区人口多、国家也多,也需拥有二个洲号,南美洲、大洋洲合占一个世界区号,其它洲各占一个世界区号。世界区号为X的首地址为世界X区号,其分配如下世界1区中美、北美洲地区;世界2区非洲地区;世界3区、4区欧洲地区,包括俄罗斯等原独联体中位于欧洲的国家;世界5区南美洲、大洋洲地区;世界6区、7区南亚、中亚、西亚地区,包括原独联体亚洲国家,其中,印度允许跨二个区;世界8区、9区东亚、东南亚地区,其中,中国(包括港澳台区)可跨二个区;世界0区备用。
每一个世界区号最多可以容纳8-10亿个通信地址,基本符合世界各地人口分布现状和通信发展的需要。
运营号是同一通信区的不同通信经营商的网号,允许不大于9家经营商。如果只有一家经营商,则以“0”表示,在该情况下,对于通信地址较紧张的地区,运营号也可以省略不用而将该号併入国家号或用户号中。
中国的地址的最前二位为“86-99”共14个,每个数字范围内拥有8000万个地址,其分配为“86”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87”河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88”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89”江苏省、山东省;“90”上海市、浙江省;“91”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92”湖北省、湖南省;“93”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94”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95”重庆市、四川省;“96”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97”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9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9”为备用。
本案例可直接用作PSTN地址,作移动通信地址须在数字前加上“D”,加上不同字冠后,本案例也适合于ISDN和互联网。
例四本例为个人通信地址PTA(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Address)的一种方案。设想由政府向每一个具有通信能力的适龄公民提供伴随他一生的、不变的PTA,该PTA进入全通信地址系统的数据库,任何拨打该地址的呼叫自动转移到该个人的当前有效终端,以便实现个人到个人的通信这一先进的通信方式。
例如,11位十进制数字可以编制1000亿个地址,加上字冠“AD”后,这些地址就可以与本发明的其它全通信数字地址相区别,也与现有的PSTN或移动通信地址不同,不会与别的通信系统的号码争资源,从而成为一种能够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不变的终身通信地址,符合个人通信地址PTA的原创意义,可以用来代替个人通信号码PTN(PersonalTelecommunication Number),或称PCN(Personal Communication Number)。
PTA可以按世界各大洲的现有人口及中期发展人口为依据分配号码,例如,以11位十进制数字为方案,亚洲、大洋洲国家用“1-4”作首位,非洲国家用“5”作首位,欧洲国家用“6-7”作首位,美洲国家用“8-9”作首位。这样的地址分配,估计至少在半个世纪里应是可以维持的。如果将来某些地区人口增加特别迅速,原来分配的PTA不够用,那么,可以采用无主机分机地址的形式,在废除原有地址后,用众多的分机地址代替原有地址,局部扩大个人通信地址,满足PTA扩容的需要,例如,改用分机制地址扩容,子辈亲属的PTA采用父亲或母亲的PTA后面加上小数形式的PTA地址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该方案还允许使个人地址在家族内循环使用。
此外,也可以用不同的字母组合前缀代表不同的大区构成PTA,总之,本发明披露的方法有许多种具体构成方案。
本发明的PTA的操作方法与全通信数字地址相同,即,“A”用“#”键操作,“D”用“*”键操作,即,使终端仍旧沿用原定义的“#”和“*”发出地址信令,但是,连在一起的二个功能键信号,交换系统会按约定读成“AD”个人通信地址信令,操作将更方便。
11位PTA地址的编号计划为ADP QR STUVWXYZAD P + QR+ STUVWXYZPTA字冠 大区号 + 小区号 + 个人编号P称为1位大区号(洲号),各洲分配为大区1号、大区2号、大区3号、大区4号亚洲、大洋洲国家;大区5号非洲国家;大区6号、大区7号欧洲国家;大区8号、大区9号美洲国家。
QR称为2位小区号,首位除“0”以外的十进制数,每个大区有90个小区,由该大区内的国家和地区协商分配号码。
STUVWXYZ称为8位个人编号,首位除“0”以外的十进制数,所以,每个小区最多可安排9000万个个人通信地址。
人口数较少的几个国家允许使用同一个小区号,此时个人编号可以缩短1-3位,以便用腾出的这些数位用来区别不同的国家属性。
PTA前缀的选用也有许多方案,一种是改变字冠表示不同范围内的拨号,以二字母前缀为例,加“AD”前缀的11位地址代表标准PTA。加“DD”前缀代表当地拨号,由于当地PTA的前1-3位数字相同,所以可以省略地址前面的几位构成当地省略PTA。也可以用“AA”前缀代表国家或大区拨号,省略地址前面的1-2位,称为大区省略PTA。
另一种省略拨号方法,是在本小区内的通信,可以省略大区号和小区号,直接按“ADSTUVWXYZ”拨号。小区外的通信,可以在小区号前加前缀“0”,拨打“AD 0QRSTUVWXYZ”。大区外的通信,可以在大区号前加前缀“00”,拨打“AD 00P QRSTUVWXYZ”。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由十进制数字加上“A”、“D”共12个码元组成的地址信令,其特征为,用数权重数字制式代替位权重数字制式编制的地址,构成平扩法和省略小数点“.”的下扩法二种地址扩充方法,形成通信数字地址的另一种扩充机制。
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或者说给数字排序,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位权重和数权重二种制式。
在位权重制式中,判别数字大小,先要看数字所处的数位,高数位上的数字总比低数位上的数字的权重大;在相同的数位上,再按9、8、7、6、5、4、3、2、1、0的数顺序由大逐步减小。概括为,在位权重制式中,判别数字大小,数位的作用大于数字,即,位的权重大,数的权重小。社会上的经济、金融、统计、价格和自然科学的数理化都按位权重制式使用数字,现有通信数字地址的编号计划也不例外,升位扩号通常发生在高位数字上,即升位的数字添加在原有数字号码的前面。
在数权重制式中,判别数字大小、顺序,只按9、8、7、6、5、4、3、2、1、0的数顺序由大逐步减小,不考虑其所处的数位;相同的数才按下一位上的数判别大小、顺序。概括为,在数权重制式中,判别数字大小,数字的作用大于数位,即数的权重大,位的权重小。计算机和数字系统中对十进制数字的排序处理,大多采用数权重制式。如果用数权重制式数字编制数字通信地址,升位扩号通常发生在最低位数字上,即升位的数字添加在原有数字号码的末位,这一改变,就可以使得原有的、麻烦的电话号码升位变得简单和方便。
例如,有七个整数0、21、724、6、1256、79和128,很明显按从小到大的前后次序的位权重字序为0<6<21<79<128<724<1256;
但是,按数权重制式从小到大的前后字序为0<1256<128<21<6<724<79。
从上面的比较可见,数权重制式字序规律为1、它与数位的高低无关,只与数字的大小有关;2、它与传统制式的数字系统一样,按数字0、1、2、3、4、5、6、7、8、9作为从小到大的数字前后次序;3、它是按每个数字的最前位开始比较,可以按1节立即判别大小字序,不论该数所处的数位;4、从高位开始,逐级向低位进行比较,直至可以按2节判别出数字的大小次序。
由数权重制式数字编制的数字通信地址有平扩法和下扩法二种扩充方法。平扩法就是按末位数字所区分的一部分地址暂作备用,需要扩充地址资源时,可以随时将部分或全部备用地址推出使用的方法,平扩法不需升位。下扩法是将备用数字的部分或全部,在数字末位后面添加一位数字后形成升位数字地址再推出新增地址的一种地址扩充方法,即把地址末位为“X”的一个号码改为二位号码“X0”,同时也就可以扩充“X1-X9”9个二位号码。由于下扩法的通信地址扩充方法是在通信地址的最低位的一部分地址增加数字(末位数),所以,原有用户号码可以无须改动、仍旧照常使用,不会给已有通信用户带来不便,也不会对通信系统产生冲击。由于拨号是从高位开始,至末位结束的顺序,按照本发明数字地址的编号计划,哪些数字属于老号码,位数应该有多少,哪些数字属于新号码,位数应该多一位,是有规律可循的,交换机中的计算机系统本身所用的数权重制式,可以按照编号计划中的数字规律自动识别不同位长的数字地址,如同现有的等位号码一样正确快速地进行交换,不会造成误读。本发明也为不等位电话号码的使用开辟了一种新的前景。
下面以二位数字地址为例,说明数权重制式编制数字通信地址的平扩法和下扩法。
假定可供使用的用户号码从00-99共100个地址,如果将末位为6-9的地址暂时作为备用号而不用,则先把00-59的60个地址推出使用,即只使用60%的号码。当需要扩容时,可以将备用号60-99中的全部40个号码或一部分号码,例如60-79共20个号码作为地址推出使用,扩容量为33%。这种扩充方法就是平扩法,平扩法不需要增位,只是扩容。
假定将上述例中的备用号码定为90-99号,这10个号码暂时作为备用号而不用,即先把90%即“00-89”90个地址推出使用。当需要扩容时,可以用平扩法将备用号“90-99”推出使用,扩容11%。也可以在备用地址后面添加一位数字成为三位数字地址“900-998”(三位地址中末位为9的地址仍作为备用号而不用),共计有98个地址,相当于扩容109%,但是其特出的优点是从二位地址扩容到三位地址后,原来的二位地址,例如21、66、88等,不会与新的三位地址相冲突,均仍可照常使用,无须改号。
在通信用户发展较快的地区,可以将二个或多个末位数的地址作为备用号,例如将末位为8和9的地址暂时作为备用号,先推出“00-79”80个号码供使用。当需要扩容时,可分二次分批推出3位号码“800-899”和“900-999”各100个地址,使地址量从80个到180个再到280个,扩容二倍多。
也可以采用改动原有用户号码,局部改号逐步过渡的方法,即把已使用中的某一个末位号码改号而升位。例如,将原有末位号码为“8”的地址在末位加“0”,升位为“80”。就可以增加升位的、末位从“81-89”九个号码,增加新地址约90%。例如,原有号码为“XXXXXX8”升位为“XXXXXX80”,就可以新增从“XXXXXX81”-“XXXXXX89”九个号码,总计扩容90%。
数权重制式数字编制数字通信地址不但适合比较成熟、数量扩展不很大的老通信系统,例如PSTN网和移动通信网,以解决扩容影响老用户的号码权益问题,而且同样适合扩容速度快、扩容率高的新兴通信网,如ISDN、智能网、互连网等通信网。因为以本发明方法的扩容是渐进的、有层次的,扩容率可根据需要控制在一倍或数倍,可分阶段逐次进行扩容,老的地址不变,不须增加他们的拨号时间,无须按某一特定时刻实行新老号码新旧转换,不会对通信系统造成冲击。采用本发明方法的地址的层次感十分明显,老通信用户的地址长度明显低于后来的用户,形成不同的用户层次,对老用户十分方便。
例五数权重数字制PSTN通信地址。
通信的高使用效率,减少通信的无效开销、提高通信的经济性,这些目标都要求缩短通信地址的长度。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Q.11建议,提出国际通信的号码位数不要超过12位。但是,中国电信的超常规发展已经使得一些地区的PSTN编号计划突破了国际标准建议,今后还将有更多的地区“超标”,这一问题对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也将影响我国的国际通信联系,增加通信的成本,本发明的通信地址上扩法,可以增加一定量的PSTN地址;而数权重数字制的下扩法又可以使得地址扩容后大多数用户的地址的数位不增加,这些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PSTN地址的长度“超标”问题。
本例PSTN地址由“世界区号+地区号+局号+用户号”四部分顺序组成总长10位数字等位地址,总地址资源为70-90亿个。其中,世界区号为1位号,“地区号+局号+用户号”为9位号。在国家密集地区,允许将“地区号+局号”合并为大区号。地区号为0-2位不等位号;局号为0-2位不等位号;用户号码为5-9位不等位号。中国和印度人口特别多,通信发展潜力巨大,所以需跨二个世界区号。另外,欧洲地区人口多、国家也多,也需拥有二个世界区号,南美洲、大洋洲合占一个世界区号,非洲、中北美洲各占一个世界区号。世界区号为X的地址为世界X区号,其分配如下世界1区中美、北美洲地区;世界2区非洲地区;世界3区、4区欧洲地区,包括俄罗斯等原独联体欧洲国家;世界5区南美洲、大洋洲地区;世界6区、7区南亚、中亚、西亚地区,包括原独联体亚洲国家,其中,印度允许跨二个区号;世界8区、9区东亚、东南亚地区,其中,中国(包括港澳台区)可跨二个区号。
每一个世界区号最多可以容纳8亿个通信地址,基本符合世界各地人口分布现状和通信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国际号码的首二位为“86-99”共14个,每一号码内可容纳8000万个地址,其分配同本发明例四的中国部分。
例六据人民邮电出版社《98年中国域名大全》称,截止1998年11月,中国注册域名16622个;根据IP地址的数字估算,允许的全球的互联网网站数约在4千万个。按照本发明的网站数字地址编址方法,如用初定为不大于8位数权重数字制式编制网站地址,主网站的总地址数1亿,加上分站地址,更可超过10-100亿个地址,应能满足全球的需要,还有足够的备用地址储量。如局部地区或行业分类地址不够,还可采用数权重制式数字扩容。本例的互联网网站地址由“洲号+区号+网络业务号+用户号”四部分组成。1位洲号(P)和2位区号(QR),已可确定网站的地理位置和国别;第四位的网络业务号(S)可确定网站的性质和业务范围。短短的4位数字即可代替原有网站需要6个字符写就的顶级域名;后面5位为用户号。其形式为,@PQRSTUVW共9位数字, @(即A)为网站字冠,相当于“www.”。9位数字分配如下@ P+ QR + S + TUVW网站字冠 洲号 + 区号 + 网络业务号 + 用户号
1位洲号(P)的分配为国际1区中国;国际2区东亚(除中国外)、东南亚、大洋洲;国际3区印度;国际4区南亚(除印度外)、中亚、西亚;国际5区中欧、北欧、东欧(包括俄罗斯);国际6区西欧、南欧;国际7区非洲;国际8区南美、中美;国际9区北美;国际0区作为备用。
2位区号(QR)由所在国或所在地根据现有实际网站数、人口数和发展需要协商确定。在中国总共有100个地区号,如果0字头作为备用,则还有90个地区号可供投入使用。各区可以分为10个小区。例如中国1区北京市;中国2区上海市;中国3区华北地区;中国4区东北地区;中国5区华东地区;中国6区台、港、澳区;中国7区中南地区;中国8区西南地区;中国9区西北地区;中国0区备用。
1位网络业务号(S)可用来区分网站的性质,将相当于原有互联网域名中右端的顶级域名com、gov等归纳为10类,建议代号大体分配如下0gov(政府部门);1com(工商企业);2buz(服务业、金融业等)3edu(教育机构);4ac(科研机构);5org(各种非盈利性的组织);6int(国际性机构);7net(网络、信息等企业);8nom(个人);9mil(军队)。
例如,清华大学的互联网域名为“www.tsinghu.edu.cn”,由“www.”表明这是一种网络域名地址“world wide web”,“tsinghua.”是网站的名称,“edu.”表示该网站是一家教育单位,“cn”表示该网站在中国,该地址共需19个字符。当它改用本发明的数字地址后,就可以缩改为“@1123xxxx”或“A1123xxxx”共9个字符,其含义依次为,“A”代表网络地址,相当于“www.”,“1”代表该网站在中国,相当于“cn”,“12”代表该网站的地理位置在北京的“2”区,“3”代表该网站是一家教育单位,相当于“edu.”,“xxxx”代表该网站的用户号。很显然,该地址比原有域名地址简短明了,一共才只有9个字符,前1-3位数字基本上代表了国家域和地域,第4位数字代表了网站的性质,表达的含义比原有域名更丰富。而且,它的更大的好处是容易通过电话机的键盘拨打,因为字符“@”可用本发明的“#”键和“A”信令拨发。
按照本例,在上述地址计划中,每个国际区最多可以产生1千万个地址,即,北美区总地址数约1千万,欧洲区2千万,亚洲、大洋洲区共4千万,其中,中国、印度各1千万,非洲区、南美区各1千万个;至于分网站,只需加1-2位数字,就可使地址数扩大9-81倍。
在北京或上海,可以占有总数为100万个地址,分在10个小区中,每个小区10万个地址。
用户号初定为4位,说明同一地理域的同一类网站地址的最大容量1万家,足够各国现有网站使用。如需要考虑扩容,可以使用数权重制式,例如,把用户号末位为“8”和“9”二个编号的地址作为备用号暂时不使用,第一期先推出8千家4位用户号地址,第二、第三期分别将末位为“8”和“9”二个编号扩容为末位数为“80-87”和“90-97”二个编号的地址各8千家6位用户号地址,使4位和5位用户号地址总数达到2.4万户。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互联网地址中,首期地址总共8位数字,加上一个字冠“A”共9位字符,就可以得到总和约为9千万个网站地址,可以代替现在所使用的全部域名地址,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增加部分9位字符的新地址,扩大到约2-3倍的地址量,在扩容过程中,老地址无须改变,新、老地址完全兼容。
很明显,本案例的地址既含有互联网域名的功效,如表达网站的国家(或地理)位置(洲号+区号),网站的性质(网络业务号),网站登记注册大致的时间先后(用户号的数字序)等信息,信息量与域名地址相当甚至略高,比现有著名域名地址的字符量,如“www.people.com.cn”、“www.microsoft.com”、“www.yahoo.com”等,都明显缩短;又类似原来互联网IP地址的数字形式,如仅用数字构成(十六进制);同时,操作化时减少,效率提高,且可以在许多通信键盘上拨出,优点十分显著。
例七9-10位十进制数字可以组成10-100亿个地址,足够全世界移动通信使用。本案例提出一种以数权重制式数字编制的、能够达到全球漫游目的的移动通信地址方案。绝大多数国家可采用9位地址“D P Q R STUVWX”的国际移动通信地址,如需要,个别国家或地区可随时扩大到10位地址“D P Q R STUVWXY”。
中国可以选用首位为“0”和“1”二组地址,总地址量为2亿个;其它亚洲、大洋洲国家用“2-4”作首位,总地址量为3亿个;非洲国家用“5”作首位,总地址量为1亿个;欧洲国家用“6-7”作首位,总地址量为2亿个;美洲国家用“8-9”作首位,总地址量也是2亿个,这一配置与各洲的现有手机拥有量基本相符,也易于采用数权重制式增加地址资源。例如,“D123456789”为注册地在中国的某移动终端地址,而“D987654321”假定为阿根廷的一个移动终端地址。
9位移动通信地址的编号计划为D P Q R STUVWXD P +Q +R + STUVWX移动通信字冠 大区号 + 小区号 + 运行商号 + 用户号P称为1位大区号,各大区分配为大区0号、大区1号中国区(包括港澳台地区);大区2号、大区3号、大区4号亚洲、大洋洲区;大区5号非洲区;大区6号、大区7号欧洲区;大区8号、大区9号美洲区。
Q称为1位小区号,由各有关大区协商分配小区的地址号码。
R为运行商号,它只是运行商的分配号而不是运行商的代号。公共通信的地址资源属于全社会,并不属于运行商,运行商的职责是在有效管理下实现有效服务,它可以只用一个运行商号,也可以拥有全部10个运行商号,同一地区内允许不多于10家运行商。同一运行商在不同地区的运行商号可能是不同的。在地址资源紧张地区,R允许併入小区号或用户号中。
在移动终端地址的所在国或注册地拨打移动通信地址时,由于该地址前面有一位或多位数字是相同的,就可以采用省略拨号,以进一步减少拨号的位数,方便在移动中使用。例如,仅需拨6位,与在同一汇接局内的固定电话可以省略拨号一样。例如,在中国,北部行政区用“0”首号,南部行政区用“1”首号,各拥有1亿个地址量;在我国的移动通信大区,例如,京-津-冀大区、沪-宁大区、浙-闽大区、珠江三角洲大区,或朝-韩、泰-马-新国际移动通信大区,总手机量低于一亿,移动通信地址前2位的数字应该相同,则在该区内的手机拨号可以省略成7-8位拨号,省略的位数视个移动通信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操作时,以“D R STUVWX”地址(小区有效地址)拨发本地用户。以“DD Q R STUVWX”(大区有效地址)拨发国内长途用户和国内漫游。以“DDD P Q R STUVWX”(国际移动通信地址)拨发国际长途用户和国际漫游。
例八本例以全通信ISDN地址为对象,提出“柔性地址”的概念。
9位十进制数字最多可以产生9亿个地址,加上字冠“DA”后,可以作为ISDN通信地址,其形式为“DA PQRSTUVWX”,这种地址可以与本发明的其它全通信数字地址,如PSTN等并行使用,互不干扰。
ISDN地址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能够通过它区分并能辨认ISDN端口上的任何终端。CCITT第18研究组制定了ISDN编号原则(建议I.330),第二研究组制定了E.164(I.331)建议,并使ISDN的终端能够利用ISDN号码(地址)和其它网中的终端建立连接。
由于ISDN是在电话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ISDN的编号计划是以现有电话网编号计划为基础演变而成的。CCITT的使用电话编号计划(建议E.163)规定了国际电话号码结构,可用来区别ISDN编号计划中的国家。
原ISDN编号计划由CCITT制定,即建议I.331/E.164。国际ISDN编号由三部分组成即国家代码(CC)、国内电话区号(DNC)、ISDN用户号码,与电话号码不同的是,还有一个ISDN子地址。上述前三部分组合构成国际ISDN编号,号码长度是可变的。国家代码是1-3位,国内号码(国内电话区号+ISDN用户号码)最大为15位。
考虑到已有的这种国际标准的号码地址太长,使用效率低,难以记忆,不便操作,本案例提出9位长度的国际ISDN地址。
由于在当今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地域、人口差别相差悬殊,而世界各洲的地理、国家的规模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不管是从国家管理的角度进行的通信地址编号,还是从有利于物理布线的角度按地理区域分配通信地址的方法,都难以得到一种完全适合实际情况的、高效的地址分配方案,致使地址太长、使用不便。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称为“柔性地址”的通信地址编制新理念。
所谓“柔性地址”通信地址,就是这种地址既考虑国家对通信地址的行政管理的需要和地理布局的实际,但又不像以前的国家代码、区号那么清晰的一种混合地址分配方案;“柔性地址”中的洲号、大区号、(国家号)、局号都是比较模糊的,即,它所谓的“洲号”,其实有些洲可能并用一个号码,例如,大洋洲与东亚合用一个洲号。可是,有的国家地域大、人口多,又可以单独拥有一个洲号,那么,这个“洲号”又成为一个“国家号”,例如,中国和印度的“国家号”相当于“洲号”。在另一极端,有些在地理上邻近的人口小国,它们不需要那么长的用户号,相应地,就可以拉长它们的国家号,使洲号、大区号、局号甚至用户号的一部分都成为国家号,从而既可以容纳较多的国家号,又可以使总地址不致太短,使得许多名称是柔性可变的。为方便规划,可以将“洲号+大区号(P+QR)”按行政区域的概念大体上称为“1-3位国家号”,即,国家号可以少至1位,但也可以像国际电话的国家和地区代码那样多达7位,有如国际PSTN编号中,梵蒂冈的国家代码为7位“3906689”。这样一来,ISDN的“洲号+大区号”号码结构就可以与现有的PSTN习惯国家代码基本相似,但是又含有地理区域号码的特色。显然,“柔性地址”将更适应现在和将来的世界通信布局的状况。
本例的ISDN通信地址当前按9位考虑,以提高拨号的效率,加快通信的连接,但是允许局部地区采用本发明的数权重制式数字下扩机制编制的数字通信地址扩容到10位或11位,也就是说,具有扩展后的理论总地址量高达90亿至900亿个。本发明的国际ISDN编址计划是DA + P + QR + ST + UVWXISDN字冠 洲号 大区号 ISDN局号 ISDN用户号<—ISDN国家号—><——-SDN本地号-——>
P——洲号分配洲号1区北美;洲号2区非洲;洲号3区南欧、东欧(包括俄罗斯);洲号4区西欧、北欧;洲号5区南美;洲号6区中国;洲号7区东亚(除中国外)、东南亚、大洋洲;洲号8区印度;洲号9区南亚(除印度外)、中亚、西亚。
QR——大区号的分配由有关国家协商决定。
ISDN子地址是上述ISDN地址附加的,用于扩充通信端口的附加地址,它可以用本发明的分机地址表达,例如,一个国际ISDN地址为“DA 678912345”的ISDN子地址“12”,可以写作“DA 678912345.12”。
ISDN通信是发展、取代电话通信的理想通信方式,待ISDN的用户数超过PSTN用户,ISDN成为主流通信系统后,就可以将ISDN地址与PSTN地址置换,使ISDN成为主流通信方式,相应地,它的拨号就可以更简便。其做法是,原ISDN地址前的字冠“DA”去掉,仅保留剩下的原来ISDN地址的数字,而将字冠“DA”放在原来的电话号码前面,即保留原来的电话号码,而在此号码前加上字冠“DA”,使ISDN的操作更简便。
ISDN的拨号方法类似于现有电话拨号,即拨本地区终端采用省略拨号“DA STUVWX”的ISDN本地号。拨国内终端在大区号前加长途前缀“0”,即,“DA0QR STUVWX”。拨国际终端在洲号前加国际前缀“00”,即,“DA 00 P QR STUVWX”。
“柔性地址”的通信地址分配新理念也适合于PSTN、网络通信、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
例九采用数权重制和“柔性地址”概念的个人通信地址PTA。
10位十进制数字最多可以编制100亿个地址,加上字冠“AD”后,这些地址就可以与本发明的其它全通信标准地址相区别,可以与现有的PSTN或移动通信地址并行运作。
根据国家管理的原则,PTA可以按世界各国现有人口比例计划和分配号码,即,一个行政管理当局应该首先为每一个有通信需要的公民配置一个终身不变的PTA,不管他当前是否需要进行通信,首先赋予个人的通信权益,就像许多国家的身份证号码一样,注册登记的费用由行政当局承担。
国际PTA数字地址形式,初定以字冠“AD”引导的10位十进制数字的方案,总地址量100亿,平均估计,由于全球人口的增加和人口更迭,10位地址大约可维持20年的使用期,在某些地区,人口、经济的发展可能超过备用地址量,甚至从邻近地区调拨地址都还不够,就需要采用数权重数字制式的地址扩展机制,逐步从10位地址扩展到11位地址,即达到1000亿个地址的总量,大约可以满足一个以上世纪的需要。地址扩容的方式是,首先使用当地的备用地址,如备用地址已经用完,可以将父母辈的PTA地址末位加“0”增加一位,然后,末位为“1-9”的PTA地址,约增加90%的地址量可供使用。为节约地址资源,也为了不使PTA地址太长后不便使用,PTA地址允许在家族内循环使用。
PTA的标准形式为AD P QR STUVWXY,其中前3位为区号,即“1位大区号+2位小区号”,这是因为各国人口差异可能在千倍万倍,为缩短通信地址长度、节约地址资源,不赋予国家号的专有名称,甚至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每个国家可能需要用到二个大区号,但并不完全占有全部二个号码,但其它国家大多仍可以有一个明显的国家号。
中国可以安排在首位为“0”和“1”二组地址,其它亚洲、大洋洲国家用“2-4”作首位,非洲国家用“5”作首位,欧洲国家用“6-7”作首位,美洲国家用“8-9”作首位。
PTA前缀的选用也有许多方案,以二字母前缀为例,加“AD”前缀的10位地址代表国际PTA标准地址,按“ADPQR STUVWXY”拨号。加“ADD”前缀代表当地拨号“ADDSTUVWXY”,由于当地PTA的前1-3位数字相同,所以可以省略地址前面的几位构成当地省略PTA。也可以用“AA”前缀代表国家或大区拨号,省略地址前面的1-2位,称为大区省略PTA,如“AA QR STUVWXY”或“AAR STUVWXY”。
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及其操作装置,利用已有的电话备用信令,其特征是,启用备用地址信令“A”、“B”、“C”、“D”中的一个、多个至全部,并在终端机上增加对应的操作键“A”、“B”、“C”、“D”用以拨发相应的信令。
地址信令(用户信令或拨号信令或选择信令或路由信令),是传输电话号码和控制接续的信令,是主叫用户送出用于启动所选被叫用户终端的地址信息。以更多的字符(或称十六进制数)信令,可以进一步增加通信地址的种类和数量;以更多的键拨发,可以使操作更简单方便。发送地址信令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音频脉冲(Pulse)地址信令,另一种是多音双频(DTMF)地址信令。
单音频脉冲地址信令以脉冲的多少表达信令,1-10脉冲分别表示数字1、2、3……9、0;11-12脉冲分别表示符号“#”和“*”;13-16脉冲分别表示“A”、“B”、“C”、“D”四个字符。多音双频(DTMF)地址信令是在二组(高频群组和低频群组)共8个音频频率中选出2个音频,同样代表上述的16个地址信令,“A”、“B”、“C”、“D”四个字符分别由1633Hz+697Hz、1633Hz+770Hz、1633Hz+852Hz、1633Hz+941Hz四组音频发信。
所增加的四个键,名为“A”、“B”、“C”、“D”,分别作为拨发同名信令的按键,四键可以加在现有通信键盘的边上,使原来的12个键的方阵变为16个键的方阵结构。
在本发明前面叙述的全通信数字地址中,只增加“A”和“D”两个信令,已可增加许多地址。信令如增加到四个,且在终端上增加四个键,拨发的地址又可以增加许许多多,拨发也更方便,拨键次数可以进一步减少。例如,4个单字冠“A”、“B”、“C”、“D可分别作为主流互联网、ISDN、个人通信、移动通信的地址字冠。“AA”、“AB”、“AC”……“DC”、“DD”等16个双字冠既可以作为其它新旧通信系统,如有线电视网(CATV)通信、智能网、数据网等通信的地址,也可以作单字冠通信地址的当地省略拨号。还有大量的三字冠64个、四字冠256个以及更多的多字冠可供各种专用通信网、商业网等应用,那么可供实际应用的数字地址,将成为一种对当前地址资源紧张的状况而言,几乎是无穷的资源。例如,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新的通信制式不断湧现,就拿移动通信来说,从第一代的模拟蜂窝网到第二代数字蜂窝网、即将发展到第三代的IMT-2000、TD-SCDMA等等,各国又有TDMA、GSM、CDMA等不同制式和系统,还有不同的经营商,所需要的地址种类很多,在老的系统没有退出应用之前,新的系统必须另外寻找新的数字地址,迫使数字地址不断增加数位,以避开老的数字号码,严重影响了通信的便捷性。本发明新提供的几十、几百套带不同字冠的新的数字地址,从根本上解决了通信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使得任何一种数字地址,其位数都比较短,既便于拨发、又便于记忆,更利于交换系统的识别、交换和转发。
例十增加四个信令的通信地址例。
例如,互联网网站地址国际标准形式“A PQRSTUVWX”,互联网分站地址国际标准形式“A PQRSTUVWX.YZ”,互联网网页地址国际标准形式“A PQRSTUVWX.0x”,电子信箱国际标准形式“x——x A PQRSTUVWX”。
例如,ISDN地址国际标准形式“B PQRSTUVWX”,本地拨号,如“B STUVWX”,国内拨号,如“BB QRSTUVWX”,国际拨号,如“BBB PQRSTUVWX”。
例如,个人通信地址国际标准形式“C PQRSTUVWXY”本地拨号,如“C STUVWXY”,国内拨号,如“CC QRSTUVWXY”,国际拨号,如“CCCPQRSTUVWX”。
例如,移动通信地址国际标准形式“D PQRSTUVWX”,本地拨号,如“D STUVWX”,国内拨号,如“DD QRSTUVWX”,国际拨号,如“DDD PQRSTUVWX”。
因为移动通信有卫星移动通信、蜂窝移动通信、无绳电话系统和寻呼等等不同种类,各类中还有不同的制式,所以除了当前的主流移动通信,如第二代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和手机用移动通信地址以国际地址标准形式表达外,卫星移动通信、无绳电话系统和寻呼也可以用例如“DA”、“DB”、“DC”为字冠的数字地址,以资区别。
综合上面披露的全通信地址、操作装置以及各种实例可以发现,本发明的全通信地址系统的优越性是多方面的。首先,全通信数字地址承续了原有电话系统数字信令的优点,以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作为共用地址,用键数最少,能克服各国不同语言文字的地址操作对通信所形成的文字障碍和技术障碍。全通信数字地址将原有从电话系统衍生的,由PSTN、ISDN和移动通信共同使用的一套数字地址扩展为并行的多套地址,并扩大到互联网,克服了用英文字母表达的因特网地址的局限性,可以实现电话机拨号上网。据报道,国内外新近披露的因特网数字域名系统,采用类似或借用纯数字的电话号码作互联网地址的方案,该方案虽比仅用英文互联网域名前进了一步,但是也带来了新的缺点,如减少了电信地址资源,也容易造成二种号码的混淆,增加了交换的难度,等等。增加“*”和“#”二个现成的符号键,既避免了混淆,使交换更方便,又大大扩充了地址资源,是本发明对互联网数字域名系统的重要改进。
在技术上,全通信数字地址用通信机上现成的“*”和“#”键,用双音多频拨号中的“D”和“A”二个现成的信令(“1633HZ+941HZ”和“1633HZ+697HZ”)或脉冲拨号时的“16脉冲”和“13脉冲”信令,易于实施,使电话通信中的信令系统跨越、扩展到互联网系统,为二网通信地址的联系、接轨、融通创造了条件。应当说明的是,“*”和“#”键,在摘机拨号时,与现有电话机的信令一样,即脉冲拨号时的“11脉冲”和“12脉冲”,双音多频拨号时的“1209HZ+941HZ”和“1477HZ+941HZ”,而不是挂机拨号时的“D”和“A”信令,所以不会影响现有电话的功能信令和使用习惯,话机键盘无须改动。
对PSTN话机而言,挂机操作是事先拨号后再一次性送出信令,减少了人工拨号信令多占用的时间,有利于节约通信的无效开销。其实,手机拨号已经采用类似“挂机操作”的方式。
由于现代通信系统中已有强大的计算机智能服务功能和大型数据库,即使在用户误操作的情况下,习惯性地将摘机操作当作挂机操作,在摘机操作中按了“*”和“#”键,一般情况下,系统还是有可能分析、理解、判断用户的信令,将用户呼叫的“*”和“#”信令判定为“D”和“A”地址信令,因为本发明设计的数字地址中的“D”和“A”信令操作与现有电话网中的“*”和“#”键操作习惯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因而系统仍然有可能将呼叫接到正确的信宿地址。
如果推出“A”、“B”、“C”、“D”备用信令并增加相应的键,那么,所增加的通信地址更多、拨发更方便、交换更快捷。
全通信统一地址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通过数字地址的上扩和下扩相结合的地址扩充结构,打开了大量扩充通信地址的方便之门,建立了巨量的全通信地址系统,解决了通信地址资源不足的矛盾。通过上扩结构,为ISDN、网络通信、移动通信、个人通信地址等扩大了至少四种数字地址资源,为这些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通信项目使用简便的数字地址创造了条件,避免了它们与PSTN争夺宝贵的数字地址资源的缺陷。例如,在中国,大城市的PSTN电话用8位号码,理论上可容纳1亿个地址,但是,许多地址不得不分配给移动通信、智能网和其它电信服务,所以可供公众使用的电话号码约5000万个;在数字式移动通信中,普遍使用11位号码,理论上讲可以达到1000亿个地址,但是,由于在目前中国只允许用到“13”字头,所以实际上只用了9位,最大地址数为10亿,还达不到使每个中国人都拥有一部手机的愿望。本发明的上扩结构使四大通信系统都可以使用数字地址,且通过字冠区别不同通信种类,地址资源扩大了数倍,通过下扩结构,引入以小数点表示的分机、分站、分页地址,又使几乎无限制地扩大地址资源成为可能,这样一来,通信地址资源的短缺问题就从根本上得到了扭转,这势必对通信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在新的全通信地址中,纯数字将全部供PSTN使用,又引入了分机地址,使PSTN的地址资源大大扩充,PSTN网扩容能力大大加强,电话号码扩容的压力完全消失,即使由于分配的不平衡,局部地区的突破发展,需要增加电话,也可以采用下扩结构的分机形式解决问题,采用不等位地址在程控交换机系统中是不难做到的。这样,原有电话用户可以永远保持他原有的电话号码,从而克服了原有电话号码增位升级可能对通信系统和通信用户所带来的冲击和麻烦。
本发明创立了用数权重制式代替位权重制式编制的数字地址,它构成的平扩法和不需小数点的下扩法二种方法,又形成了通信数字地址的新扩充机制。应该指出的是,数权重制式正是计算机处理数字、比较数字大小和序列所用的基本方式,而现代通信技术从PSTN的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的各种不同制式、网络通信等等,无一不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一不是以计算机作为最重要工具的,所以数权重制式数字通信地址的推出,不光对地址扩充有利,开创了同一系统中使用不等位地址的条件;而且对地址的判别、交换、链接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它的优越性将随着应用实践向广深发展,日渐为社会所认识。
采用全通信地址系统后,同一用户可以通过注册登记拥有多种通信地址。例如,上海图书馆可以用“上海图书馆”的实际地址,可以用它的电话号码“64355555”和因特网域名“www.libnet.sh.cn”分别作它的全通信兼容地址,如已加入全通信地址系统,它的电话号码“64355555”就成了全通信数字地址。当然,它也可以用“淮海中路1555号”的全通信实际地址,另外,还可以有“上图藏书检索”、“上图外借书栏目”等服务地址(如果该馆已向全通信地址系统申请登记获准的话)。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有全通信数字地址中的固定电话分机地址,可以保留原有的全通信兼容地址,例如,网络通信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网页地址,等等。如果在全通信地址系统的地址解析器中建立了这些地址间的链接,特别是数字地址和文字地址的链接,则公众可以不必再记忆许许多多难记的数字电话号码,直接用实际地址打电话。以阿拉伯数字构成的电话号码,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越性也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是,数字不易记忆的缺点也是人所共知的。用全通信实际地址作为全通信新系统的通信地址,并在全通信系统中建立数字地址和文字地址的链接,则用户可以直接用直观易记的文字地址打电话,数字难记忆的缺点将很容易被克服。由于建立了同一用户的多地址链接,就不必再去记忆很难记得清楚的一堆数字地址、众多电话号码。现在,手机中已有采用文字与电话号码的链接的方法,就是说,输入被呼人姓名,就可以直接转换成该被呼人姓名的电话号码拨出,这种链接方便了电话拨号,因为数字号码不容易记忆,而文字远比数字容易记忆,但此方法仅局限在一部手机,只能方便一个用户。本发明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应用到整个全通信地址系统,在系统数据库中建立数字地址和文字地址间的链接,就方便了所有使用通信终端机的用户,克服了记忆电话号码的困难。当然,首先需要用户将几种不同的地址向通信系统注册,才能实现地址链接。对于企业或单位而言,这样的链接,可以使公众很快以其名称代替难记的电话号码直接将电话打到这家企业或单位,通信就极为方便。显然,这也比“114”人工查号台经济省时,例如,在终端机键入“上海图书馆”这一实际地址,系统就能转为电话号码“64355555”为用户接入上海图书馆的电话机系统中,省却了“114”人工查号。
在全通信地址系统中,对发展迅速的移动通信开辟了有别于PSTN地址的新地址模式,即在数字地址前加上一个现成的“D”信令字冠,“D”的含义又是汉语拼音中移动的“动”的声母,在全通信地址系统的交换机中,“D”字冠可以使交换机很快识别,以便呼叫信令最终转向移动通信交换机。所以,本发明加字冠的上扩法,不仅解决了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它本身也使得不同系统间通信的连接、传送、交换也更方便快捷。
本发明应用例对移动通信终端地址的编制更合理。例如,目前中国的数字移动网手机地址已增加到11位数字,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地址,就可以减少到9-10位,产生10-100亿个地址,足够全世界使用。在某些地区、国家或大区的本地移动通信网覆盖范围内,地址的前面1-4位甚至可以省略不拨,这就使得手机的拨号大为减少,因为手机大都在室外移动场合使用,且手机的键又比较小,少拨几个号对使用者来说,将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利益。
网络通信是近年来获得飞速发展的新型通信方式,是现代通信中一个重要的分枝。本发明特别为这一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的通信方法规划了三种标准地址,即网络通信的网站和分站地址、电子信箱地址、网页和分页地址。网站和电子信箱地址用数字表示比较简洁,普遍比现有的网络通信地址短,且可以用电话机的键盘操作,开辟了用电话机直接上网的前景,更简化了普通大众的网络通信操作。数权重制数字制式的应用、分站地址的推出又为网络通信的发展、网络通信地址的扩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发明将互联网网页以地址的形式相对固定,这比网上浏览查找更方便。互联网的浏览、查询、检索功能是互联网获得快速而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也给现代通信的发展以重要启示。全通信服务地址的建立确立了以固定地址为目标检索的方式、直达通信服务地址的新方法,比通过互联网的浏览、查询、检索功能,通过漫无边际的文字浏览检索,间接达到服务目的的做法,更方便快捷,从而,将互联网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全通信兼容地址是为了使全通信新系统,能在地址通道方面与原有的传统老系统接轨,能包涵、容纳老系统,能带动老系统向新系统的过渡和转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证明,即使是最先进、最优秀的新发明、新系统,如不能与现有技术、系统兼容、接轨,使技术落后的老系统能采用新技术对老系统逐步改造、脱胎换骨、顺利过渡到新系统,那么,新系统的应用、推广肯定会困难重重。全通信兼容地址考虑到老系统的实际情况,尊重现有通信系统中已注册用户的利益,不但能实现新系统与现有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网的用户连接,还能通过W操作平台的英文字母编码连接到因特网系统,实现与现在所有老通信系统的连接。
全通信实际地址更使电信与邮政二大通信系统建立了密切联系,这就可以利用电信的技术优势,带动传统的邮政老系统的更新发展。全通信实际地址的引入,利用了各种不同文字数字编码的W平台输入多种文字,达到与邮政通信的连接,有利于加强使用不同文字的各国人民的通信联系,开创各种不同发展程度国家间共同发展、低成本共享新技术的新机遇。
全通信服务地址,更是将具有技术优势的全通信地址资源,与通信的服务目标有机、紧密、直接地结合起来。使用服务地址,公众以地址形式寻找所需要的服务比网上浏览查找更方便。
本发明用大量篇幅论述无须改动话机键盘的通信地址扩展方法,其目的也在于充分利用社会上已存在的大量话机,不增加社会成本,不增加通信用户的投资,使新技术适合老系统的现状,兼容老系统的软硬件环境,更便于与老系统接轨,尽早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后过渡、发展到具有更多地址、更方便操作的16键键盘的新型终端机。
采用全通信地址系统后,可以大大加快全部通信网连接、整合的速度,提高通信的效率,降低通信成本,将整个社会通信事业的应用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全通信地址,其特征为,所建立的地址为全通信统一地址,全通信统一地址包括四大类全通信数字地址、全通信兼容地址、全通信实际地址和全通信服务地址,通过全通信统一地址,借助带有文字处理装置的终端机到达已有和新设的全部通信终端。
2.权利要求1的全通信地址,其特征为,该通信地址具有扩充机制,扩充机制有二种,一种是在数字地址中添加字符的方法,另一种是改变数字权重制式、将扩充的数字由添加在高数位转到低数位的方法。
3.权利要求1的全通信地址,以“0-9”十个阿拉伯数字为基础构成,其特征为,以“#”和“*”二个键,代发“A”和“D”信令,并连同“0-9”十个数字键共12个键名为码元,编制成的、具有上扩和下扩相结合的地址扩充机制的通信数字地址,以此建立不同通信系统间并行的、各自独立的数字地址模式。
4.一种全通信地址的操作装置,其特征为,在终端机或程控交换机中还有软件或/和硬件识别装置或转换装置,用以识别、转换“#”和“*”二个键所发的信令,即一种操作仍为原有的“#”和“*”信令,另一种操作分别表达为“A”、“D”地址信令。
5.权利要求1的全通信地址,该地址是以十个数字键“0、1、2、3、4、5、6、7、8、9”和二个符号键“#、*”共12个键操作的,其特征是,建立由以上12个操作键名为码元的全通信数字地址,全通信数字地址经用户向通信系统注册后,能用“0-9”十个阿拉伯数字键以及二个符号键“*”和“#”输入、能由双音多频(DTMF)信令或脉冲信令进行呼叫的通信地址,全通信数字地址包括固定电话及其分机地址、ISDN地址、(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网站和分站地址、电子信箱地址、移动通信及其分机地址、网页和分页地址、个人通信地址等多种。
6.权利要求1的全通信地址,该地址以当前广泛使用的各种通信地址,以任何字符命名的全部通信地址,包括公共电话网、ISDN、移动通信网(无线通信网、卫星通信网)和其它各种公共或专用通信系统中注册的地址,包括电话号码,终端地址;计算机网(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英特网等所有网络)上使用、注册的IP地址、域名地址、电子信箱地址;以及电报挂号等地址为基础,其特征为,全通信地址的第二大类为全通信兼容地址,全通信兼容地址是指在现有的全部通信系统中注册的、以任何字符命名的全部通信地址,而且这些地址能够通过全通信地址系统及其操作装置与全通信系统新产生的地址实现互联,或者由原来无法在系统间联通的地址实现互联。
7.权利要求1的全通信地址,该地址以邮政通信地址、邮政信箱地址、地理地址,人名、组织(企业、机构)等名称的地址为基础,可以用任何字符、任何格式、任何种类文字表达,其特征为,这些地址必须在全通信地址系统注册成为全通信地址的第三大类-全通信实际地址,全通信实际地址以不侵犯他人的冠名权、地址权为前提,以键盘名为码元的字符编码操作的、以字符代码传送信令的通信地址。
8.权利要求1的全通信地址,该地址以各种文字、数字和符号表达,其特征为,这些通信地址以查询、咨询、浏览、购物、约定、预订、信息等服务为目的词或目的字所构成的,以键盘名为码元的字符编码操作的、以字符代码传送信令,并且在全通信地址系统注册成为全通信地址的第四大类-全通信服务地址,全通信服务地址以不侵犯先期申请的地址权为前提。
9.权利要求4的全通信地址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中有一个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由功能齐全的CPU、大容量存储器(暂存器和供保存的磁盘、光盘)、操作系统、各种软件、平台、人机通信终端以及数据等构成,通过通信线路(有线或无线)与各通信网联系,其特征是,全通信地址数据库(1)与本发明直接相关的功能块有地址解析器(10)、个人通信地址库(11)、电子信箱(12)和综合业务服务器(13)等部分,以实现全通信地址的链接、管理和服务等功能。严格地说,全通信地址数据库是一个数据库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所存储的数据以及数据库管理器。
10.权利要求2的全通信地址,由十进制数字加上“A”、“D”共12个码元组成的地址信令,其特征为,用数权重数字制式代替位权重数字制式编制的地址,构成平扩法和省略小数点“.”的下扩法二种地址扩充方法,形成通信数字地址的另一种扩充机制。
11.权利要求1和4的全通信地址及其操作装置,利用已有的电话备用信令,其特征是,启用备用地址信令“A”、“B”、“C”、“D”中的一个、多个至全部,并在终端机上增加对应的操作键“A”、“B”、“C”、“D”用以拨发相应的信令。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通过启用备用信令,以及相应的操作装置,构筑了PSTN、ISDN、移动通信、互联网、CATV的多种平行数字通信地址,并通过通信地址的整合、链接,完成了邮政、网络、电信全部通信地址的统一操作,使不同系统间通信的联通、传送、交换更方便快捷,为所有通信网的合一创造了条件。通过对现有通信地址的扩展,为中国和全球通信的地址规划,提出了解决电话号码升位的矛盾、通信号码太长、不便于操作等问题的案例,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彻底改变通信地址资源匮乏的局面,大大提高通信的效率。
文档编号H04M1/274GK1407778SQ0112656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8日
发明者於岳亮 申请人:於岳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