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通过电话机传送监护信息的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医疗监护装置中的一种通过电话机传送监护信息的转换装置。
为了将院外诊断/监护装置输出的检查信号通过电话机传送到医院内的中央监护系统,现有技术是采用院外诊断/监护装置配合特别制造的专用电话机来完成的,其中的专用电话机可以完成打电话和传送检查信号的功能,也就是说用户除了需要院外诊断/监护装置外,还需要一台专用电话,不能利用普通电话完成上述功能,对远程诊断/监护技术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构造一种通过电话机传送监护信息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院外监护装置所输出的监护信号的输入单元,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后以电话线信号方式输出的调制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调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线与普通电话机电话线之间的并联/断开状态的并联输出控制单元,用于对上述各单元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以及用于手动控制所述并联输出控制单元的控制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换装置中,所述调制处理单元包括采用双音多频方式对所述监护信号进行编码的编码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换装置中,与所述输入单元连接的所述院外监护装置可以是胎心仪、胎儿监护仪。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换装置可内置于所述监护装置;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监护装置外与之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
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或无线连接到院外诊断/监护的装置,并将其信号输出端与普通电话机连接后,即可实现远程监护,而不需要购买专用电话机,可减少用户开支,利于远程监护技术的推广应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2是并联控制单元的原理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电话机3与公众电话网4之间通过两根电话线始终保持连接状态,而调制处理单元22的两条输出线是通过一个连接器26连接到电话线上的,这里的连接器26可以通过继电器或其它方式来实现,其断开与闭合是受开关25控制的。当连接器26闭合时,调制处理单元22的输出线与电话线并联;当连接器26断开时,调制处理单元22的输出线与电话线也为断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院外监护装置1对患者进行监护检测,其监护检测信号传送到转换装置2的输入单元21,再输入到调制处理单元22;调制处理单元22对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其中的编码电路采用双音多频方式对所述监护信号进行编码,调制处理后的结果以电话线信号方式输出到并联控制输出单元23;使用电话机拔通院内监控系统5,当语音提示可以输出监控信号时,按下开关25,此时并联控制输出单元23内的连接器26闭合,其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最终被院内监控系统5所接收。
本实用新型中,与输入单元21连接的院外监护装置1可以是胎心仪、胎儿监护仪或者其它病人参数监测装置。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以独立于监护装置,此时监护装置与转换装置的输入单元之间的信号传送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来实现,即监护装置与转换装置之间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为了进一步节省仪器所占用的空间,还可以将转换装置内置到各种监护装置中。
权利要求1.一种通过电话机传送监护信息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院外监护装置所输出的监护信号的输入单元,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后以电话线信号方式输出的调制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调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线与普通电话机电话线之间的并联/断开状态的并联输出控制单元,用于对上述各单元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以及用于手动控制所述并联输出控制单元的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处理单元包括采用双音多频方式对所述监护信号进行编码的编码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输入单元连接的所述院外监护装置可以是胎心仪、胎儿监护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可内置于所述监护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可以独立于所述监护装置外与之有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可以独立于所述监护装置外与之无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电话机传送监护信息的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包括用于接收院外监护装置所输出的监护信号的输入单元,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后以电话线信号方式输出的调制处理单元,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调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线与普通电话机电话线之间的并联/断开状态的并联输出控制单元。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到院外诊断/监护的装置,并将其信号输出端与普通电话机连接后,即可实现远程监护,而不需要购买专用电话机,可减少用户开支,利于远程监护技术的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H04M11/00GK2547281SQ01256279
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5日
发明者叶学强 申请人:深圳京柏医疗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