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

文档序号:759187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特别是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利用长信息或多媒体信息,保存持有的银行安全卡内容或新发放的银行安全卡内容,即使用户未携带所持有的多个安全卡,也可以得知其内容,从而可为用户提供便利。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超高速通信网络的普及,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处理日常中的大部分业务。其中,网上银行的出现,使顾客不必亲自直接前往银行,只需拥有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处理银行业务。
所谓网上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各银行的主页,在在线虚拟窗口使用各种银行服务的电子银行服务,在相应银行通过实名确认缔结协议,以及获得网上银行所需的ID和密码。
如上所述,获得ID和密码的用户在要使用网上银行的自己的个人电脑中,连接到相应银行的在线窗口,即,连接到使用网上银行服务所需的网站。
然后,为了使用网上银行,必须获得发放用于确认用户的认证证书(Certificate)。所谓认证证书,是指在互联网上使用的虚拟身份证,是认证机关对电子签名验证码及与其拥有者-自然人或法人的归属关系等进行确认证明的电子信息,其作用类似于目前在日常交易中使用的一种印鉴证明。
获得上述认证证书的用户可以利用网上银行执行存取款交易细目及转帐功能等。在银行申请网上银行服务时,配发可保护用户帐户的安全卡,对于通过网上银行的转帐功能,只有输入了安全卡中记载的内容才能行使。这种安全卡只向各帐户配发一个,其内容也只存在一个。
然而,如果用户拥有多个帐户,并针对所有帐户使用网上银行,则要持有与各个帐户相应的多个安全卡,安全卡越多,携带越不方便。不仅如此,由不规则的数字排列构成的安全卡的内容也无法记住,必须小心携带,存在不便之处。
如上所述,现有网上银行服务所需的安全卡存在以下问题,即,不仅不便于携带,由不规则的数字排列构成的安全卡的内容也难以记住,而且携带时必须小心。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它将输入有安全卡相关内容的长信息(LMS)或多媒体信息(MMS)发送给移动通信运营商(基站)和银行之间事先约定的电话号码后,在终端中对从基站接收的安全卡相关信息进行解析/保存,并以网格单元形态的可视表格显示保存的内容。从而可以消除必须持有多个安全卡的不便,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步骤1,在终端输入安全卡相关信息内容及接收方电话号码后进行发送;步骤2,基站接收到所述的安全卡相关信息后,判断该信息是用户持有的安全卡信息,还是包含用于新发放安全卡所需的用户信息的信息;步骤3,如果所述的接收的信息是用户持有的安全卡信息,则向该信息添加代表安全代码信息的内容标识(CID),并将该数据发送给终端;步骤4,如果所述的接收的信息是用于新发放安全卡所需的信息,则向银行服务器发送用户信息,接收关于该用户的新发放安全卡数据,并向该接收的数据添加代表安全代码信息的内容标识(CID),然后转换为事先设置的信息格式,向终端发送;步骤5,终端判断接收的信息种类,如果接收的信息是安全代码信息,则对接收的该信息中包含的安全卡信息进行解析并保存;步骤6,以由网格单元构成的可视表格显示所述的保存的安全卡信息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的基站判断从终端接收的信息是一般信息,还是安全卡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所述的基站对一般信息和安全卡相关信息的判断,是通过判断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方电话号码是否是根据所述的基站和银行之间的约定设置的电话号码实现的。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为了确认所述的终端中保存的安全卡信息数据,必须输入在所述的终端中事先保存的用户密码。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所述的终端显示屏中显示的单元格中包含安全代码及其安全代码所在的号码。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所述的终端从所述的基站接收的安全代码相关信息是长信息(LMS)或多媒体信息(MMS)。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以所述的网格单元显示的安全卡信息中对用户所需号码的安全代码的确认,是通过键区输入号码或通过方向键实现的。
本发明将输入有安全卡相关内容的长信息(LMS)或多媒体信息(MMS)发送给移动通信运营商(基站)和银行之间事先约定的电话号码后,在终端中对从基站接收的安全卡相关信息进行解析/保存,并以网格单元形态的可视表格显示保存的内容。从而,具有消除必须携带多个安全卡的不便,向用户提供便利的效果。


图1是施行本发明所需的系统构成图;图2是本发明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a是本发明施行过程的一个包含有所述安全卡记录的号码和安全代码的实施例图;图3b是本发明施行过程的一个包含有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的实施例图;图3c是本发明施行过程的一个包含有接收者号码的实施例图;图3d是本发明施行过程的一个包含有安全代码的实施例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0移动通信终端 20基站30银行服务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具有如上特征的本发明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的有益实施例。
图1是施行本发明所需的系统构成图,如图所示,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移动通信终端10,它通过长信息(LMS)发送安全卡的内容或获得安全卡所需的用户信息,或者对接收的安全代码相关信息的内容进行解析,并显示为由网格单元构成的可视表格;基站20,它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0接收安全卡相关信息,或者将接收的安全卡相关信息或从银行服务器30接收的安全卡数据转换为长信息或多媒体信息,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0发送。这时,上述银行服务器30可以是一个以上。
图2是本发明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由以下步骤构成步骤1,在移动通信终端10中进入信息相关菜单,输入要保存的安全代码信息及事先约定的银行方电话号码后进行发送;步骤2,基站20接收到上述安全代码信息及银行方电话号码后,判断信息种类;步骤3,通过上述判断,如果接收的信息是安全代码信息,则根据该信息内容,将从银行服务器30接收的用户的安全卡数据或从上述终端10接收的安全代码数据转换为LMS或MMS,然后添加内容标识(Content IDCID)并发送给终端10;步骤4,终端10判断从上述基站20接收的信息是否是安全代码信息,如果判断结果是安全代码信息,则对该信息进行解析(parsing)后加以保存。
为了确认上述保存的安全卡信息数据,输入与终端10中事先保存的用户密码相一致的密码后,上述安全卡信息数据以由网格单元构成的可视表格形态加以显示。
从上述终端10向基站20发送的安全代码信息可以是用户持有的安全卡的安全代码数据,也可以是获得发放新安全卡所需的用户信息。
对上述基站20从终端10接收的信息是一般信息还是安全代码信息的判断,是通过将接收信息的接收者电话号码与根据移动通信运营商和银行之间的约定而决定的电话号码进行比较得以实现的。对从上述终端10接收的信息是否是安全代码信息的判断是通过接收的信息中包含的CID实现的。
下面参照图3说明由以上步骤构成的本发明的动作。
首先,用户为了通过长信息将自己持有的安全卡的安全代码内容保存在终端10中,按照事先设置的格式依次输入银行名、该安全卡上记录的号码和安全代码图3a,或者为了新获得自己未持有的安全卡,并在终端10中进行保存,输入用户信息,例如,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等图3b。这时,终端10中必须构成用于区分上述两种情况的用户界面(UI),即,将自己持有的安全卡内容保存在终端10的情况及获得新安全卡内容并进行保存的情况。例如,在发送信息菜单或安全相关菜单中构成可以新获得安全卡的项目,如果选择该项,则自动显示可制作信息的输入窗口。当然,基站20必须添加既定数据,该数据可以判断是否是与上述新安全卡发放有关的信息。
如上输入安全卡相关内容后,作为接收者电话号码,输入移动通信运营商和银行之间约定的电话号码后,例如,00银行是24523532,XX银行是35235235等,向基站20发送。
基站20接收上述终端10发送的数据(包含安全卡内容及接收方电话号码的数据)后,判断接收的该信息的种类,即,判断是否是一般信息。当不是一般信息时,判断是关于新发放安全卡的信息,还是有关用户持有的安全卡内容的信息。
上述对是否是一般信息的判断,是通过接收的接收方电话号码进行判断。即,如果接收方电话号码是与银行约定的电话号码,则判断为是安全代码相关信息。
此外,对接收的信息是关于用户持有的安全卡内容的信息,还是关于新发放安全卡的信息的判断,可以通过终端10发送时包含于信息既定区域的数据进行判断。当然,关于上述信息种类判断的数据,其长度、位置及值可以由移动通信运营商决定。
通过这种判断,如果接收的信息是关于新发放安全卡的信息,即,如果接收的信息是如图3b所示的信息,则将该接收的信息中包含的用户信息数据发送给银行服务器30。
银行服务器30基于上述接收的用户信息,对安全卡数据进行检索/确认,然后将关于该用户的新安全卡数据发送给基站20。
基站20将从银行服务器30接收的用户的新安全卡数据转换为LMS或MMS格式,然后添加代表安全代码信息的CID并发送给终端10。另外,当基站20从终端10接收的信息是如图3a所示的关于用户持有的安全卡内容的信息时,也将该接收的信息转换为LMS或MMS格式,然后添加代表安全代码相关信息的CID并发送给终端10。
终端10从上述基站20接收到文字信息后,通过该接收的信息中包含的CID,判断信息的种类。如果上述接收的信息是安全代码信息,则对该信息中包含的安全卡信息数据进行解析,保存在终端10内部存储器(图中未标出)的既定区域。
为了进入用于确认上述保存的安全卡信息的既定项目,必须输入用户密码,该过程一直持续到输入的用户密码和终端10中事先保存的用户密码相一致为止。如果用户密码一致,如图3d所示,保存的安全卡信息数据表示为由网格单元构成的可视表格形态,其格中显示一个安全代码。而且,如果上述单元格被选中,则关于该单元格的号码和与该号码相应的安全代码显示在显示屏中。
为了在上述显示屏中以网格单元显示的安全卡信息中确认用户所需号码的安全代码,可通过方向键或在键区(图中未标出)直接输入号码进行移动。
通过这一过程,将关于用户持有的安全卡或新获得的安全卡的内容保存在用户终端中,只有通过用户密码才可以确认,从而能够防止其它用户进行确认,可适用于与移动通信运营商相联系的所有银行的安全卡。
如上述所作的详细说明,本发明将输入有安全卡相关内容的长信息(LMS)或多媒体信息(MMS)发送给移动通信运营商(基站)和银行之间事先约定的电话号码后,在终端中对从基站接收的安全卡相关信息进行解析/保存,并以网格单元形态的可视表格显示保存的内容。从而,具有消除必须携带多个安全卡的不便,向用户提供便利的效果。
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步骤1,在终端输入安全卡相关信息内容及接收方电话号码后进行发送;步骤2,基站接收到所述的安全卡相关信息后,判断该信息是用户持有的安全卡信息,还是包含用于新发放安全卡所需的用户信息的信息;步骤3,如果所述的接收的信息是用户持有的安全卡信息,则向该信息添加代表安全代码信息的内容标识,并将该数据发送给终端;步骤4,如果所述的接收的信息是用于新发放安全卡所需的信息,则向银行服务器发送用户信息,接收关于该用户的新发放安全卡数据,并向该接收的数据添加代表安全代码信息的内容标识,然后转换为事先设置的信息格式,向终端发送;步骤5,终端判断接收的信息种类,如果接收的信息是安全代码信息,则对接收的该信息中包含的安全卡信息进行解析并保存;步骤6,以由网格单元构成的可视表格显示所述的保存的安全卡信息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的基站判断从终端接收的信息是一般信息,还是安全卡相关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站对一般信息和安全卡相关信息的判断,是通过判断信息中包含的接收方电话号码是否是根据所述的基站和银行之间的约定设置的电话号码实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其特征是为了确认所述的终端中保存的安全卡信息数据,必须输入在所述的终端中事先保存的用户密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终端显示屏中显示的格中包含安全代码及其安全代码所在的号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终端从所述的基站接收的安全代码相关信息是长信息或多媒体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其特征是在以所述的网格单元显示的安全卡信息中对用户所需号码的安全代码的确认,是通过键区输入号码或通过方向键实现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文字信息的银行安全卡保存方法,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利用长信息或多媒体信息,保存持有的银行安全卡内容或新发放的银行安全卡内容,即使用户未携带所持有的多个安全卡,从而也可以得知其内容,可为用户提供便利。本发明将输入有安全卡相关内容的长信息(LMS)或多媒体信息(MMS)发送给移动通信运营商(基站)和银行之间事先约定的电话号码后,在终端中对从基站接收的安全卡相关信息进行解析/保存,并以网格单元形态的可视表格显示保存的内容。因此,本发明具有消除必须携带多个安全卡的不便,向用户提供便利的效果。
文档编号H04B7/26GK1604501SQ20041003723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
发明者金龙植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