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028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通信网通信终端,尤其涉及一种采用PHS无绳电话通信技术和智能网通信技术的固定通信网智能通信终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程控交换机、光纤通信传输网及通信支承网所组成的巨大固定通信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固定通信网络已经完成了程控化、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的转变。据信息产业的统计信息显示,截止到2004年7月,中国的固定电话用户为2989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3.7%,固定电话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和家庭的主要通信工具。
各种各样的固定通信网终端层出不群,其中有绳电话终端包括脉冲电话终端、音频电话终端、来电显示电话终端、短信息电话终端等模拟、数字有绳电话终端,无绳电话终端包括单信道导频制无绳电话终端、单信道微处理器程序控制无绳电话终端、多信道微处理器程序控制无绳电话终端、数字式多功能无绳电话终端等模拟、数字无绳电话终端。有绳电话终端以其应用广泛、技术成熟、价格低廉的特点而在固定通信网终端使用中占有主到地位,但由于有绳固定电话终端在使用时要受话绳的限制,有绳固定电话终端正逐渐被无绳电话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所取代。无绳电话终端以其使用方便、自由、不受话绳限制的特点逐渐得到用户的青睐,但是由于通话距离太短,离开无绳电话主机的信号覆盖范围,就不能依靠无绳电话子机终端实现通信,与移动通信终端的大范围移动相比就相差很远了,所以更多的用户选择可大范围移动的移动通信终端。目前正在发展的第二代无绳电话系统包括日本PHS系统(个人手持电话系统)、欧洲的DECT系统(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及以美国为中心的WDCT系统(全球数字无绳电话系统)。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是日本采用了TDMA/TDD技术的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标准,其侧重点是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公共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将固定电话传输交换与无线接入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固定通信网资源、以无线方式提供的在一定范围内具备移动漫游功能的系统,其频率范围是1895.5-1917.95MHz,信道是251-255及1-82信道,其中251-255及77-82信道是测试信道,实际有77个信道。
由于有绳电话终端和无绳电话终端各自所具有的缺点使在移动通信网上能开展的各种增值业务在固定通信网上难以发展,更多的用户依靠固定通信网终端的通信习惯正在被移动通信终端所取代。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通信要求已从话音发展到包括话音、短信息、游戏、实时信息查寻、定位、紧急呼救、家庭监控等多种话音、数据业务。目前的固定通信网终端难以适应用户的通信要求,随着中国电信运营商PHS无线市话网络逐步完善和覆盖全国的智能通信网开通,发展基于PHS无绳电话通信技术和智能网通信技术的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将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了PHS无绳电话通信技术和智能网通信技术的固定通信网智能通信终端系统,依托于庞大的固定通信网络,在其它终端的配合下,为用户提供话音、短信息、游戏、实时信息查寻、定位、家庭监控、紧急呼救等多种话音、数据业务,使用户方便自由地实现随时随地通信的愿望。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了PHS无绳电话通信技术和智能网通信技术的固定通信网智能通信终端系统,包括射频模块、天线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接口电路模块、智能网通信协议模块、显示模块。
优选地,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的射频模块包括射频单元、调制解调器、时分多址/时分双工(TDMA/TDD)处理单元、ADPCM传送单元,所述射频单元分别对从PHS手持机、紧急呼救器、监控器等其它终端接收的信号和经调制解调器处理后将要发射给所述其它终端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和高/中频率转换;所述调制解调器和ADPCM传送单元、分别对上述射频单元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和经时分多址/时分双工处理单元处理后将要发出的信号进行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和高斯频移键控调制;所述时分多址/时分双工处理单元对经解调的接收信号进行时分多址分解,而对将要发出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交织、加密以形成时分多址数据流。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通过与总线相连的接口电路模块连接到公众交换网,以与公用交换网进行振铃信号、话音信号、其它信号的传输。
优选地,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的天线模块包括天线、双工器,所述天线分别对来自所述其它通信终端及要发送到其它通信终端的信号进行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所述双工器为经信号分析后的接收信号和将要通过上述天线发出的信号选择信号通道,将来自所述其它通信终端的接收信号送入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射频单元,将发出信号送入所述天线。
优选地,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的智能网通信协议模块完成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与固定通信网智能网协议的转换,向固定通信网智能网发送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发出的各种信息,并接收从固定通信网智能网发来的各种信息。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使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的使用者能够方便自由地实现随时随地通信的愿望。
2、使固定通信网的用户也能享受到包括话音、短信息、游戏、实时信息查寻、定位、家庭监控、紧急呼救等多种话音、数据业务。
3、将能降低用户的通信费用支出,提高固定通信网络的利用率,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接收信号的流程框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发射信号的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了PHS无绳电话通信技术和智能网通信技术,使这种采用了PHS无绳电话通信技术和智能网通信技术的固定通信网智能通信终端系统,依托于庞大的固定通信网络,在PHS手持机、紧急呼救器、监控器等其它终端的配合下,为用户提供话音、短信息、游戏、实时信息查寻、定位、家庭监控、紧急呼救等多种话音、数据业务,使用户方便自由地实现随时随地通信的愿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包括射频模块、天线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接口电路模块、智能网通信协议模块、显示模块。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主要包括射频模块(包括射频单元、TDMA/TDD处理单元、调制解调器、ADPCM传送单元)、天线模块(包括天线、双工器)、控制模块(操作单元、存储单元、中央处理器)、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控制电路、电源供电电路)、显示模块、智能通信网协议模块、显示模块。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接收信号的流程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发射信号的流程框图。下面结合图3和图4描述图1中所示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的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当固定通信网发出振铃信号或其他信号时,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的检测电路将振铃信号、语音信号或其它信号通过变换,送入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收到此信号后,立即发出相应指令,令射频单元的发射电路接通电源进入工作状态。振铃信号、语音信号或其它信号通过射频单元的发射电路由天线发射到其它终端。固定通信网传来的话音信号经语音编解码器、时分多址/时分双工处理单元处理后,通过射频单元的发射电路由天线发射到PHS手持机上。
当PHS手持机、紧急呼救器等其它终端第一次进入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的覆盖范围时,都要进行注册,其所发出的注册指令经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的天线接收后,由双工器选择进入主机终端射频单元的接收电路,经解调器和时分多址/时分双工处理单元处理后送入中央处理器进行注册信息的储存,同时通过智能网通信协议模块向智能通信网发送相关信息,注册完成后向发送注册指令的终端发送注册成功的信息,此时PHS手持机只能接收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发出的的信号,固定通信网对PHS手机的呼叫智能通过智能网自动转移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上。
2.信号流程信号接收流程本实施例中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的信号接收流程见图2。当PHS手持机、紧急呼救器等其它终端发射的高频调制信号被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的天线接收后,进入双工器为该接收信号所选择的信号通道,通过带通滤波器进行信号滤波提纯,被送入天线开关电路,由开关电路选通主机终端射频单元中的接收通路,接收信号进入高频接收电路,以在射频单元中进行功率放大和射频转换。接收信号在射频单元中经输入电路选频、高频放大和一混频、一中放后,输出第一中频信号。然后第一中频信号被送入调频中放及解调电路做第二次混频,得到第二中频信号。然后经时分多址/时分双工处理单元的时分多址分解、ADPCM语音编解码处理器的语音编解码、数模转换,完成从接收的数字信号中解调出振铃信号、语音信号和其它信号的过程。
信号发射流程本实施例中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的信号发射流程见图3。在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系统中,当固定通信网发来的电信号,经过音频放大后,由语音编解码处理器进行模数转换、音频编码,时分多址/时分双工处理单元进行信道编码交织、加密等工作,最终形成脉冲串。这些脉冲串被中央处理器组合形成时分多址数据流,经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解调器调制后,调制后的信号被送入到中频调制电路中,调制到待发射高频信号,后被送入主机射频单元中的发射电路,经滤波、功率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优选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旨在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各种修改或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了PHS无绳电话通信技术和智能网通信技术的固定通信网智能通信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终端系统包括射频模块、天线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接口电路模块、智能网通信协议模块、显示模块,在PHS手持机、紧急呼叫器、监控器等其它终端的配合下,为用户提供话音、短信息、游戏、实时信息查寻、定位、家庭监控、紧急呼救等多种话音、数据业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通信网智能通信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的射频模块包括射频单元、调制解调器、时分多址/时分双工(TDMA/TDD)处理单元、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ADPCM)传送单元。所述射频单元分别对从所述其它终端接收的信号和经调制解调器处理后将要发射给所述其它终端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和高/中频率转换;所述调制解调器、ADPCM传送单元分别对上述射频单元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和经时分多址/时分双工处理单元处理后将要发出的信号进行4进制相移键控调制、解调和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所述时分多址/时分双工处理单元对经解调的接收信号进行时分多址分解,而对将要发出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交织、加密以形成时分多址数据流。
3.如权利要求1至2之一所述的固定通信网智能通信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的智能网通信协议模块完成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与固定通信网智能网协议的转换,向固定通信网智能网发送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发出的各种信息,并接收从固定通信网智能网发来的各种信息。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固定通信网智能通信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还包括与总线相连的天线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接口电路模块。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数字无绳电话通信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的天线模块进一步包括天线,用于分别对来自上述PHS手持机、紧急呼叫器、监控器等其它终端的射频信号、及要发向所述其它终端的信号进行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双工器,用于为上述天线接收的信号和将要通过该天线发出的信号选择信号通道,将接收信号送入射频单元,将发出信号送到该天线。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数字无绳电话通信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信网多功能智能通信终端的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中央处理器,用于对各种信号的处理和各相关模块控制;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种信息和协议;操作单元,用于中央处理器所发出的各种控制操作信号的实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PHS无绳电话通信技术和智能网通信技术的固定通信网智能通信终端系统,该系统包括射频模块、天线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接口电路模块、智能网通信协议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采用了PHS无绳电话通信技术和智能网通信技术,依托于庞大的固定通信网络,在PHS手持机、紧急呼救器、监控器等其它终端的配合下,为用户提供话音、短信息、游戏、实时信息查寻、定位、家庭监控、紧急呼救等多种话音、数据业务,使用户方便自由地实现随时随地通信的愿望,降低使用者的通信费用支出,提高固定通信网络的利用率,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H04M3/42GK1787389SQ20041009689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0日
发明者何周林 申请人:何周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