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民点火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151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烟民点火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打火机点火功能的多用途手机。其不仅具有现代手机的一切功能,另外还具有打火机的点火功能。
二、技术背景手机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手机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随着手机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各厂家纷纷开发手机的潜在功能,而每次推出一款具有新功能的手机,就又增加了人们对手机的依存度,也为厂家赢得了市场与利润。如手机的上网功能、电话薄功能、摄像功能等。
那么,对全世界数亿烟民来说,对广大旅行者、野外作业者来说,最希望其手机具有的功能就是点火、点烟功能了。因为这可消除没有或遗失打火机所带来的不便。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家手机厂商开发这一功能,也没有这方面的专利申请。我国打火机企业曾开发一种手机式样的打火机,受到消费者欢迎。可见,若发明一种集手机、打火机功能于一体的“点火手机”,一定会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迅速占领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充分利用现在流行的直板式手机、翻盖式手机天线附近(上部)相对空闲的空间,调整手机的零部件布局,巧妙安置一个点火模块,将打火机点火功能融入到手机之中。
点火模块的组成部分包括贮气箱、注气孔、气流调节钮、电子打火钮、点火孔、与手机对接扣等。其主要功能是贮气、点火。当用户按动手机侧面的点火按钮时,电子点火钮脱离阻压,在弹力的作用下,从手机顶部“啷”声弹出,汽阀同时放气,电子打火开启,火焰随气流从点烟孔冲出,完成点火点烟任务。用户还可利用气流调节钮调控火焰大小。
本发明手机部分包括按键、显示屏、天线、电池、集成电路(芯片)、摄像头等。其功能是按设计完成通讯、记事、图文传送、摄像等到任务。
手机市场的竞争已进入“功能竞争时代”,其成功范例就是摄像功能的开发利用,多少厂家凭此优势占领了市场。但是,摄像爱好者远没有烟民多,生火是人们的必须的生活需求,因此,点火手机的市场前景应优于摄像手机。
我国是打火机王国,打火机及其零部件的生产质量、生产规模都居世界一流,生产成本却是世界上最低的。可见,一个点火模块的成本远远低于一个摄像头。
所以,不论从市场需求,还是从技术成本。点火功能的手机都优于带摄像功能的手机。而且点火手机也同时具备摄像功能。


图1为烟民点火手机示意图,1、点火按钮,2、手机天线,3、点火模块固定钮,4、点火点烟孔,5、翻盖锁定钮,7手机显示屏,8、摄像孔图2为点火模块示意图1、点火模块固定钮,2、点火点烟孔,3、翻盖锁定钮,4、弹力点火开关,5、火焰(气压)调节钮,6、电子打火钮、7、注气孔按(图1)所示当点火按钮1被压下,在机械臂作用下,翻盖锁定钮5的阻隔件脱离,在弹力点火开关6的弹力作用下,翻盖迅速弹出,设置在点火点烟孔4下的汽阀打开,置于弹力开关6下的点火开关同时点火。火焰立即从点火点烟孔喷出,整个点火点烟过程完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
1、用招投标方式选择“点火模块”的生产厂家。“点火模块”是一个改进了的袖珍打火机,其具有电子打火机90%的功能,根据设计要求,可在国内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生产厂家,以确保价格低廉、质量上乘。
2、改进手机布局。由投产本专利的厂家按图纸设计要求改进手机天线附近的设计,扩大空间,确保“点火模块”的合理对接,并从外观上融为一体。
3、将“点火功能”推广到小灵通、大灵通,让更多消费者受益。
权利要求
1.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类高科技运用创新的一种点火手机。该装置采用国际流行的模块设计方式,将手机功能与打火机功能巧妙地融为一体,又互不干扰。其特点是按动手机侧面的点火按钮,启动点火模块的弹力开关,迅速完成点火、点烟任务。
2.根据权力1要求的点火手机,其特点是点火模块具有电子打火机80%的功能,具有贮气、调气流、电子打火等功能。
3.根据权力1要求的点火手机,其特点是点火模块不能单独完成点火任务,必须在手机相关部件的配合下才能完成任务。
4.根据权力1要求的点火手机,其特点是点火模块与手机通过接触爪(固定钮)完美结合,打火机开关在手机天线一端的侧面。
5.根据权力1要求的点火手机,其特点是手机上部天线附近虽做了调整,但手机功能不受影响。点火模块插入手机外壳内,二者融为一体。
6.根据权力1要求的点火手机,其特点是小灵通、大灵通均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款具有点火功能的手机。该装置采用国际流行的模块设计方式,将手机功能与打火机功能巧妙地融为一体,又互不干扰。手机部分充分利用天线附近闲置空间,安装一个点火功能模块,用户在按动手机左侧的点火按钮时,点火模块的顶盖由于脱离了阻隔,在弹力的作用下迅速弹出,同时打开汽阀,开启电子打火,完成手机的点火、点烟任务。点火功能的引入并不影响手机的其它功能。点火模块是根据手机特点专门设计的一种具有贮气、点火功能的配件。点火功能手机无论是市场需求量,还是技术生产成本均优于摄像手机,开发前景乐观。
文档编号H04M1/21GK1905583SQ200510088398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8日
发明者陈德茂 申请人:陈德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