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762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尤其是一种光网络的用户终端设备,也就是通常俗称的“最后一公里”用户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主干线上的石英光纤网络信息在接入用户终端时必须经光/电、电/光变换,这种换转过程不但影响传输速度,而且导致信号衰减、信息失真,易受外界干扰,还易出现信息被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终端用户提供一种信号传输快、稳定、安全的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
本发明主要由将1550nm或1310nm或850nm石英光纤信号转换成650nm塑料光纤信号的波长转换器、光交换机、光网卡组成,波长转换器、光交换机、光网卡之间依次通过信息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塑料光纤连接。
本发明根据塑料光纤特征参数、谱损、折射率分布等参数研制出相配套的光接入系统用信息传输速率为100Mbps、工作波长为650nm的塑料光纤,波长转换器可以实现单模、多模的光纤信号,将1550nm、1310nm、850nm石英光纤信号分别转换成650nm塑料光纤信号,传输距离达50m以上;光网卡数据传输方式为光/光传输,替代现行网卡的光/电、电/光的数据传输模式。光交换机是全光网络中的交换节点,是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器件,借助它可以广域地互连不同的光传输网。本发明是光信息流在网络中的传输及交换时始终以光的形式存在,而不必经过光/电、电/光变换,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波长路由特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具有重量轻、韧性好、接口容易,综合成本低、保密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光源便宜等特点,是解决信息“全光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也是未来实现“三网合一”的最佳选择,更是下一代高速(超高速)宽带网络的首选。
本发明还在连续的塑料光纤上串接至少一个光中继器。
当光传输距离超过50米以上时,光网络通信中,信号在非理想的信道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衰减,因此,必须对其放大以使其传输得更远一些,对光信号进行能量补偿。
本发明在光交换机上还通过塑料光纤连接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的另一端连接五类线。
可将仍使用现有各种规格以太网卡的计算机连接到全光网系统,并通过全光网获得高信息传送速率,并能使塑料光纤系统与公用信息网有效互通,进行全程全网的光通信。
波长转换器包括由供给整个系统的电源电路、V25806石英光纤接口控制电路、TODX2402塑料光纤接口控制电路、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晶振电路;晶振电路连接在电源电路上,晶振电路又分别与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连接,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相互连接,每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分别与V25806石英光纤接口控制电路、TODX2402塑料光纤接口电路控制连接。
波长转换器是全光网络中的关键器件,OBH型波长转换器作用在塑料光纤系统集成全光网络中需要进行650nm光波长与其他光波长(1550nm;1310nm;850nm)相互转换的地方。以便与其他光波长(1550nm;1310nm;850nm)的石英光纤相互连接。使塑料光纤系统与公用信息网能够互通,进行全程全网的光通信。
光交换机包括两块以交换芯片KS8999为核心的主控板,两块主控板通过介质独立接口MII并联构成一个16路的交换系统;每块芯片KS8999上集成有八个物理层收发器,每块芯片KS8999分别具有以下控制和服务功能块流量控制、VLAN、优先权处理、1K空间的MAC查找引擎、排队优先权管理、缓存区管理、8个接入控制器、8个物理层收发器、E2PROM/处理器接口、LED工作状态显示、MII/SNI专用外部接口、MAC接口。
光交换机使用在以650nm光波长为光接口的以太网帧的交换连接传输上,使在一个局域网中各单独用户共享因特网访问,单个产品最多可为96个用户提供宽带因特网访问。并且,可以进行连接,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光交换机的650nm光波长快速以太网端口能提供专门的链接到带有650nm光接口网卡PC的终端用户,或在终端用户前面连接另一个以太网交换机/集线器,用做共享链接。交换机对每个终端用户提供100Mbps全双工的配置带宽,从而完全消除拨号上网的瓶颈。由于使用光接口,使其配置带宽畅通无阻,足以应付最严酷的环境。
以太网交换机设备支持LEEE802.3x自适应传输模式,或以选择最佳的传输速率,即使在超负载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存储和转发交换以及流量控制的最大数据完整性,流量控制的自适应亦能使交换机自动防止端口缓存变为饱和。
光网卡主要由IP100A主控芯片、与IP100A主控芯片连接的总线宽度为32位的PCI接口电路、电压转换电路、供电电压为+3.3的光纤模块接口电路、EEPROM存储器、指示数据接收和发送的指示灯电路、为主控芯片提供时钟源的25MHz晶振电路组成。
光网卡使用在计算机终端,利用塑料光纤与Internet网进行互连。它具有通用网卡的各种特性,发挥PIC总线的优良特性并采用总线主控的工作方式。遵循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中(ACPI)特性,通过硬件和操作系统提供支持系统的电源管理功能。I/0接口为650nm塑料光纤(POF)光接口。
光中继器主要由两个光纤收发模块、为光纤收发模块提供工作电压的DC/DC变换器和AC/DC变换器组成。
光中继器使用在塑料光纤系统集成全光网络中因距离太长需要进行650nm光中继的地方。本产品为高速接入网实现“光纤到户”全光传输,提供了一种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能降低成本的新一代短距离、高宽带网络传输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光中继器主要由电源转换电路、光纤收发模块电源处理电路、光纤收发模块IP1控制电路和光纤收发模块IP2控制电路组成,电源转换电路包括220V交流电压转换成+5V直流电压电路,光纤收发模块电源处理电路连接在+5V直流电压输出电路上,光纤收发模块IP1控制电路和光纤收发模块IP2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在相应的光纤收发模块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光纤收发模块IP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光纤收发模块IP2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
光电转换器包括由供给整个系统的电源电路、光接口电路、电接口电路、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晶振电路;晶振电路连接在电源电路上,晶振电路又分别与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连接,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相互连接,每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分别与光接口电路、电接口电路连接。
以两片DM9331A为核心组成的光电转换系统。它们分别通过ST88616五类线的TP电接口电路和TODX2402光纤接口电路,连接到普通五类线电缆和650nm塑料光纤。晶振电路为介质转换芯片提供时钟源,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芯片,它具有符合IEEE802.3u标准的全部物理层功能,主要包括物理编码子层(PCS),适用用于光纤模块的PECL兼容接口,能够自动选择全双工/半双工工作模式等,实现不同波长光信号到650nm光信号的转换,既可以提供与双绞线(五类线)线缆在100Base-TX快速以太网的直接接口,也可以通过PECL接口连接外部的光纤收发器。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波长转换器的构成框图;图3为波长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一;图4为波长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二;图5为波长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三;图6为波长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之四;图7为波长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五;图8为光交换机的原理框图;图9为光交换机的电路原理图之一;图10为光交换机的电路原理图之二;图11为光交换机的电路原理图之三;图12为光交换机的电路原理图之四;图13为光交换机的电路原理图之五;图14为光交换机的电路原理图之六;图15为光交换机的显示电路原理图;图16为光网卡的结构框图;图17为光网卡的电路原理图之一;图18为光网卡的电路原理图之二;图19为光网卡的电路原理图之三;图20为光中继器的组成原理框图;图21为光中继器电路原理图。图22为光电转换器的组成框图。图23为光电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一;图24为光电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二;图25为光电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三;图26为光电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之四。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光交换机上分别通过信息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塑料光纤连接、中继器、塑料光纤连接14台波长转换器,每台波长转换器分别通过1550nm或1310nm或850nm的石英光纤与计算机终端3至16的光网卡连接。
光交换机上还分别通过塑料光纤、中继器、塑料光纤连接计算机终端1、2的光网卡。
光交换机通过塑料光纤与光电转换器、五类线连接使用现有各种规格的以太网卡的计算机的普通网卡上。
如图2、3、4、5、6、7所示,波长转换器包括由供给整个系统的电源电路、V25806石英光纤接口控制电路、TODX2402塑料光纤接口控制电路、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晶振电路;晶振电路连接在电源电路上,晶振电路又分别与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连接,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相互连接,每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分别与V25806石英光纤接口控制电路、TODX2402塑料光纤接口电路控制连接。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分别还连接LED驱动电路。
晶振电路连接在DC/DC转换器的+3.3V输出端,AC/DC电源转换器外接在220V交流电上,由AC/DC电源转换器将220交流电转变成+5V直流电输出,其输出端连接在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DC/DC转换器还分别与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连接。
塑料光纤接口控制电路包括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 N4、与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N4连接的光模块供电电路、半全双工转换电路、指示灯电路、塑料光纤接口电路。塑料光纤接口电路以TOSHIBA公司的光纤收发模块TODX2402为主组成,构成交换机物理层上的8个数据输入/输出通道,将双向数据连接到介质转换芯片DM9331A的RX+/FXRD+,RX-/FXRD,TX+/FXTD+,,TX-/FXTD-,等4个I/O脚,在FXSD1信号的控制下独立实现光信号的收发交换。
当光交换芯片的光信号检测引脚FXSD18的电压值大于0.6V时,该端口工作在100BaseFX模式,且当0.6V<VFXSDn<1.25V时,FXSDn为低电平,光信号连接指示“熄灭”;当VFXSDn>1.25V时,FXSDn为高电平,光信号连接指示“点亮”。
石英光纤接口控制电路包括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 N2、与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N2连接的电压转换电路、半全双工转换电路、指示灯电路、石英光纤接口电路。
两个工作状态指示灯显示光波长转换器的动态工作状态,例如数据传输、出错情况等。
DIAG_STO-诊断状态输出,当DIAG_ACT=1且处于FX方式时,DIAG_STO=1代表光线连接成功;=0代表光纤连接失败。用于自动回环测试。
FX_LINK/ACT-接或活动指示灯。
FX_FAULTLED-FX模式下,指示光纤信号错误。
光纤收发模块TODX2402和介质转换芯片DM9331A的信号接口均为3.3伏PECL接口。
如图8至15所示,光交换机由供电电路、一个主控芯片KS8999_208、滤波电路、25MHz晶振电路、八组塑料光纤接口电路组成。
供电电路包括220V交流电压转为+5V直流电压电路、+5V直流电压转为+3.3V直流电压电路、+5V直流电压转为+2.0V直流电压电路,上述两变压电路中分别采用MIC29302BT稳压器。
滤波电路分别连接在+2.0V直流电压的输出端,各组塑料光纤接口电路分别由集成电路TODX2402及辅助电路组成。
塑料光纤1接口电路中集成电路TODX2402脚1和脚11、12、13、14接地,脚2通过电容C1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196,脚3通过电容C2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197,脚4通过电阻R8、晶体管V1、V2、电阻R9、R10、R11、R12、R13与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190连接,脚5、脚7接+3.3V直流电压电源,脚6接VCCT1,脚8通过电容C4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200,脚9通过电容C3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199。
塑料光纤2接口电路中集成电路TODX2402脚1和脚11、12、13、14接地,脚2通过电容C7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206,脚3通过电容C8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207,脚4通过电阻R21、晶体管V3、V4、阻R22、R23、R24、R25、R26与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191连接,脚5、脚7接+3.3V直流电压电源,脚6接VCCT2,脚8通过电容C6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204,脚9通过电容C5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203。
塑料光纤3接口电路中集成电路TODX2402脚1和脚11、12、13、14接地,脚2通过电容C9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5,脚3通过电容C10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6,脚4通过电阻R34、晶体管V5、V6、电阻R35、R36、R37、R38、R39与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192连接,脚5、脚7接+3.3V直流电压电源,脚6接VCCT3,脚8通过电容C12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10,脚9通过电容C11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9。
塑料光纤4接口电路中集成电路TODX2402脚1和脚11、12、13、14接地,脚2通过电容C15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22,脚3通过电容C6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23,脚4通过电阻R47、晶体管V7、V8、电阻R48、R49、R50、R51、R52与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193连接,脚5、脚7接+3.3V直流电压电源,脚6接VCCT4,脚8通过电容C14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20,脚9通过电容C13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19。
塑料光纤5接口电路中集成电路TODX2402脚1和脚11、12、13、14接地,脚2通过电容C17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30,脚3通过电容C18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31,脚4通过电阻R60、晶体管V9、V10、电阻R61、R62、R63、R64、R65与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68连接,脚5、脚7接+3.3V直流电压电源,脚6接VCCT5,脚8通过电容C20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34,脚9通过电容C19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33。
塑料光纤6接口电路中集成电路TODX2402脚1和脚11、12、13、14接地,脚2通过电容C23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47,脚3通过电容C24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48,脚4通过电阻R73、晶体管V11、V12、电阻R74、R75、R76、R77、R78与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69连接,脚5、脚7接+3.3V直流电压电源,脚6接VCCT6,脚8通过电容C22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44,脚9通过电容C21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43。
塑料光纤7接口电路中集成电路TODX2402脚1和脚11、12、13、14接地,脚2通过电容C25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54,脚3通过电容C26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55,脚4通过电阻R86、晶体管V13、V14、电阻R87、R88、R89、R90、R91与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70连接,脚5、脚7接+3.3V直流电压电源,脚6接VCCT7,脚8通过电容C28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58,脚9通过电容C27接主控芯片KS899_2089的脚57。
塑料光纤8接口电路中集成电路TODX2402脚1和脚11、12、13、14接地,脚2通过电容C31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64,脚3通过电容C32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65,脚4通过电阻R99、晶体管V15、V16、电阻R100、R101、R102、R103、R104与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71连接,脚5、脚7接+3.3V直流电压电源,脚6接VCCT8,脚8通过电容C30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62,脚9通过电容C29接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61。
上述晶体管V1、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V13、V14、V15、V16均为9013SMD(SOT23)晶体管。
25MHz晶振电路连接在主控芯片KS8999_208的脚176和脚177上。
接插件XP1、XP2为扁平电缆插座FC20P,V1-32为绿色发光二极管,V33为红色发光二极管。
如图16至19所示,光网卡电压转换电路包括+5V直流电压转+3.3V直流电压的DC-DC变换电路。变换出的+3.3V主要是供给网卡上各种芯片和光纤接口电路之用。
光网卡的电压转换电路包括+5V电压电源转+3.3V电压电源电路和+3.3V电压电源转+2.5V电压电源电路,在+5V电压输出端和+3.3V电压输出端分别设置滤波模拟电源电路和数字电源电路。
IP100A主控芯片为一个单片、全双工、10M/100M自适应以太MAC+PHY,符合IEEE802.3协议,适应100BASE-TX/100BASE-FX/10BASE-T,并具有32位PCI接口,该芯片具有128引脚PQFP封装。
光纤模块接口的供电电路经滤波电路与PCI接口的+5V电源电压输出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源输入端连接在PCI接口的A面脚5、8、61、62和B面脚5、6、61、62上。
EEPROM存储器的脚6、8与PCI接口的+3.3V电压电源连接,其脚1与IP100A主控芯片的脚28连接、脚2与IP100A主控芯片的脚17连接、脚3与IP100A主控芯片的脚18连接、脚4与IP100A主控芯片的脚22连接、脚5接地。
BOOTROM存储器的脚3、7、8与PCI接口的+3.3V电压电源输出端连接,其脚1与IP100A主控芯片的脚27连接,脚2与IP100A主控芯片的脚22连接,脚4接地,脚5与IP100A主控芯片的脚18连接,脚6与IP100A主控芯片的脚17连接。
指示数据接收和发送的指示灯电路包括一个LED发光二极管和电阻先串后并的电路组成,两个LED发光二极管LED1、LED2分别并联在PCI接口的+3.3V电源电压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的电阻R1连接在IP100A主控芯片的脚21上,与发光二极管LED2串联的电阻R2连接在IP100A主控芯片的脚16上。
25MHz晶振电路输入端XTAL1连接在IP100A主控芯片的脚32上,输出端XTAL2连接在IP100A主控芯片的脚31上。
如图20、21,光中继器由两个光纤收发模块、DC/DC变换器和AC/DC变换器以及电源指示发光二极管组成。
本发明设有将220V交流电压转换成+5V直流电压电路、光纤收发模块电源处理电路、光纤收发模块IP1控制电路和光纤收发模块IP2控制电路。
光纤收发模块电源处理电路连接在+5V直流电压输出电路上,光纤收发模块IP1控制电路和光纤收发模块IP2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在相应的光纤收发模块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光纤收发模块IP1的输入端(RXI1+/RXI1-)和输出端(TXO1+/TXO1-)分别与光纤收发模块IP2的输出端(TXO2+/TXO2-)和输入端(RXI2+/RXI2-)相连接。
光纤收发模块IP1控制电路和光纤收发模块IP2控制电路分别由模拟集成电路N1、N2及外围电路组成。模拟集成电路N1、N2为TODX2404模拟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N1、N2的脚1、脚9、脚11、12、13、14分别接地,脚5分别接+5V直流电压,光纤收发模块IP1脚2与光纤收发模块IP2脚9连接,光纤收发模块IP1脚3与光纤收发模块IP2脚8连接。模拟集成电路N1的脚8与模拟集成电路N2的脚3连接,模拟集成电路N1的脚9与模拟集成电路N2的脚2连接。
模拟集成电路N1的脚2和脚1之间连接电阻R1,脚3和脚1之间连接电阻R2,模拟集成电路N1的脚6通过电感L1与+5V直流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感L1的两端分别还连接电容C1和电容C2,电容C1和C2的另一端分别都与脚1连接,在电容C2和电感L1之间并联电阻R2和R4,电阻R2和R4的另一端分别与脚2、脚3连接,脚7连接+5V直流电压输出端,脚7和脚8之间连接电阻R5,脚7和脚8之间还串联电阻R6和电容C3,脚7和脚9之间连接电阻R7,脚9还通过电阻R8接地,在接地端与电感L1之间还并联电容C3和电容C4。
模拟集成电路N2的脚2和脚1之间连接电阻R11,脚3和脚1之间连接电阻R13,模拟集成电路N2的脚6通过电感L11与+5V直流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感L11的两端分别还连接电容C11和电容Cl2,电容Cl1和Cl2的另一端分别都与脚1连接,在电容C12和电感L11之间并联电阻R12和R14,电阻R12和R14的另一端分别与脚2、脚3连接,脚7连接+5V直流电压输出端,脚7和脚8之间连接电阻R15,脚7和脚8之间还串联电阻R16和电容C13,脚7和脚9之间连接电阻R17,脚9还通过电阻R18接地,在接地端与电感L11之间还并联电容C13和电容C14。
电源转换电路的+5V直流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源指示灯电路,电源指示灯电路由发光二极管LED和电阻R31串联组成,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端连接在电源转换电路的+5V直流电压输出端,电阻R31的一端接地。
如果有两台650nm以太网交换机A和B要进行互联,而两者的距离有80m,此时就不能直接互联,必须加入650nm光中继器,用一对长40m长的650nm聚合物光纤将交换机A的外线收发端和650nm光中继器的手发端光口1(或光口2)相连,用一对长40m长的650nm聚合物光纤将交换机B的外线收发端和650nm光中继器的另一个收发端光口2(或光口1)相连,这样就完成了两台650nm以太网交换机的互联。
如图22至26所示,光电转换器的RJ45接口由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N3和与N3连接的TP接口电路、晶振电路、自动、全双工选择指示电路、变压电路组成。
光电转换器的供电电路包括两部分
一是220V交流电压转+5V直流电压的AC/DC变换电路,允许的交流输入为150V~264V、50/60Hz、输出电压精度为±1%,纹波系数小于1%。
二是+5V直流电压转+3.3V直流电压的DC/DC变换电路。变换出的+3.3V主要是供给芯片DM9331和光纤接口电路之用。电源的地间分别设置2.2μH电感和滤波电容。
指示灯电路由电阻和LED串接组成。
光信号接口电路由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N2和与N2连接的光接口电路、光模块供电电路、光模块方向转换器、半全双工转换及指示电路组成,光接口电路由接插件TODX2402和电阻组成。
光信号接口电路上还设有指示灯电路。
光信号接口电路的媒体转换控制芯片N2的脚43连接在50MHz的晶振电源输出端。
芯片N2的脚17与芯片N3的脚14连接,芯片N2的脚19与芯片N3的脚28连接,芯片N2的脚20与芯片N3的脚29连接,芯片N2的脚21与芯片N3的脚37连接,芯片N2的脚24与芯片N3的脚24连接,芯片N2的脚25与芯片N3的脚25连接,芯片N2的脚26与芯片N3的脚17连接,芯片N2的脚28与芯片N3的脚19连接,芯片N2的脚29与芯片N3的脚20连接,芯片N2的脚37与芯片N3的脚21连接,芯片N2的脚40与芯片N3的脚40连接。
一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01A的TXEN端与另一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01A的RXDV端交叉互接、一个媒体转换控制芯片DM9301A的RXD端与另一个媒体转换控制芯片DM9301A的TXD端交叉互接,两个媒体转换控制芯片DM9301A的FXRD端、FXTD端分别外接。两个媒体转换控制芯片DM9301A的OSCIN端都连接在50MHz的晶振电源输出端。
光纤收发接口电路以TOSHIBA公司的光纤收发模块TODX2402为主组成,构成交换机物理层上的8个数据输入/输出通道,将双向数据连接到介质转换芯片DM9331的RX+/FXRD+,RX-/FXRD,TX+/FXTD+,,TX-/FXTD-,等4个I/O脚,在FXSD1信号的控制下独立实现光信号的收发交换。
当光交换芯片的光信号检测引脚FXSD18的电压值大于0.6V时,该端口工作在100BaseFX模式,且当0.6V<VFXSDn<1.25V时,FXSDn为低电平,光信号连接指示“熄灭”;当VFXSDn>1.25V时,FXSDn为高电平,光信号连接指示“点亮”。
光电转换器通过两个工作状态指示灯,显示光电转换器的动态工作状态,例如数据传输、出错情况等。
DIAG_STO-诊断状态输出,当DIAG_ACT=1且处于FX方式时,DIAG_STO=1代表光线连接成功;=0代表光纤连接失败。用于自动回环测试。
FX_LINK/ACT-连接或活动指示灯。
FX_FAULTLED-FX模式下,指示光纤信号错误。
光纤收发模块TODX2402和介质转换芯片DM9331A的信号接口均为3.3伏PECL接口。
权利要求
1.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将1550nm或1310nm或850nm石英光纤信号转换成650nm塑料光纤信号的波长转换器、光交换机、光网卡组成,波长转换器、光交换机、光网卡之间依次通过信息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塑料光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续的塑料光纤上串接至少一个光中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光交换机上还通过塑料光纤连接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的另一端连接五类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波长转换器包括由供给整个系统的电源电路、V25806石英光纤接口控制电路、TODX2402塑料光纤接口控制电路、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晶振电路;晶振电路连接在电源电路上,晶振电路又分别与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连接,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相互连接,每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分别与V25806石英光纤接口控制电路、TODX2402塑料光纤接口电路控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光交换机包括两块以交换芯片KS8999为核心的主控板,两块主控板通过介质独立接口MII并联构成一个16路的交换系统;每块芯片KS8999上集成有八个物理层收发器,每块芯片KS8999分别具有以下控制和服务功能块流量控制、VLAN、优先权处理、1K空间的MAC查找引擎、排队优先权管理、缓存区管理、8个接入控制器、8个物理层收发器、E2PROM/处理器接口、LED工作状态显示、MII/SNI专用外部接口、MAC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光网卡主要由IP100A主控芯片、与IP100A主控芯片连接的总线宽度为32位的PCI接口电路、电压转换电路、供电电压为+3.3的光纤模块接口电路、EEPROM存储器、指示数据接收和发送的指示灯电路、为主控芯片提供时钟源的25MHz晶振电路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光中继器主要由两个光纤收发模块、为光纤收发模块提供工作电压的DC/DC变换器和AC/DC变换器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光中继器主要由电源转换电路、光纤收发模块电源处理电路、光纤收发模块IP1控制电路和光纤收发模块IP2控制电路组成,电源转换电路包括220V交流电压转换成+5V直流电压电路,光纤收发模块电源处理电路连接在+5V直流电压输出电路上,光纤收发模块IP1控制电路和光纤收发模块IP2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在相应的光纤收发模块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光纤收发模块IP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光纤收发模块IP2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光电转换器包括由供给整个系统的电源电路、光接口电路、电接口电路、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晶振电路;晶振电路连接在电源电路上,晶振电路又分别与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连接,两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相互连接,每个介质转换控制芯片DM9331A分别与光接口电路、电接口电路连接。
全文摘要
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尤其是一种光网络的用户终端设备,主要由将1550nm或1310nm或850nm石英光纤信号转换成650nm塑料光纤信号的波长转换器、光交换机、光网卡组成,波长转换器、光交换机、光网卡之间依次通过信息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塑料光纤连接。本发明是光信息流在网络中的传输及交换时始终以光的形式存在,而不必经过光/电、电/光变换,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波长路由特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具有重量轻、韧性好、接口容易,综合成本低、保密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光源非常便宜等特点。
文档编号H04B10/25GK1804673SQ200510123128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6日
发明者缪立山, 乔桂兰, 缪德俊, 徐蓉艳 申请人:江苏华山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