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262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控制系统中不同的智能设备与主系统的通信连接,更具体地说涉及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
背景技术
在大中型自动化系统,包括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水电站自动化系统以及其他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往往经常涉及到大量的智能设备实现被测控对象的监控,而这些设备一般通过通信方式采用不同的通信接口与各种标准于非标准通信协议将对象的特性传送到中央控制单元。
由于现场智能设备的制造厂家不同,被监测对象与中心控制单元的距离远近不同,造成通信接口差异性很大,比较常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而有线包括光纤以太网通信接口、串行RS485、RS422、RS232以及CAN、LONWORK、PROFIBUS等物理接口,各种智能设备的通信接口需要采用不同的通信速率(通信波特率)进行通信传输,(对于采用串口通信的设备一般情况下距离越远,通信波特率越低)。因此在组成工业控制系统的时候,就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把不同通信特性的智能设备归纳到中央控制单元可以接受的统一通信平台上。解决这种不同设备之间通信互连的装置就是网关,传统意义上的网关根据复杂程度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其一,透明协议转换。这种方式是把被接入设备的只进行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物理接口转换,不涉及协议解析,一般用于系统比较小的场合,需要中央控制单元进行报文解析。
其二,高档微处理芯片单片机基础上的多功能通信网关,一般采用高档的单片微处理器,同时具有多个不同接口,采用通信中断请求处理方式,单任务处理模式,但由于可挂接的设备多样,同时需要具有较高的双向通信处理能力和报文解析能力,因此处理器主频要求比较高,成本比较高。
其三,采用嵌入式处理器和多任务操作系统基础上的高档通信网关,同时具有多个扩展通信接口功能,因为处理器的主频很高,同时采用多任务操作系统,因此处理能力大大加强,可靠性也得到根本的提高。但采用这种方式成本比较高,研制周期也比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制造成本低同时可避免高速大容量数据交换时产生数据碰撞现象的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它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包括上位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系统内部总线接收中央控制单元的访问命令,根据该命令从双口RAM的对应数据区读取相关现场智能设备的设备数据并将该设备数据发送给中央控制单元,或将所述指令中的设置数据存入对应数据区并向中央控制单元发送响应报文;双口RAM,用于通过数据总线(A1)和地址总线(B1)存放中央控制单元访问命令中的设置数据、上位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信息,通信参数,和通过数据总线(A2)和地址总线(B2)存放现场智能设备的设备数据、下位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信息,通信参数,现场智能设备的通信参数,通信状态信息。
下位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现场智能设备总线主动向现场智能设备发出访问指令,根据该指令采集相关现场智能设备的设备数据,并将其存入双口RAM的对应数据区,或从双口RAM的对应数据区调用上位通信模块写入的相关设置数据,组成报文发送至现场智能设备,并接收现场智能设备的应答信息。
所述上位通信模块包括上位单片机和与之通信连接的上位通信电路;所述下位通信模块包括上位单片机和与之通信连接的下位通信电路。
所述上位单片机及下位单片机分别由单片机(CPU1)和地址锁存器(UA6)及单片机(CPU2)和地址锁存器(UB6)组成,单片机(CPU1、CPU2)的数据/地址端口分别与数据总线和地址锁存器(UA6、UB6)的输入端口连接,其地址端口和地址锁存器(UA6、UB6)的输出端分别与地址总线连接。
所述上位通信电路采用双冗余结构,它包括CANBUS收发器(UA2、UA2′)、光电耦合隔离器(UA3、UA4、UA3′、UA4′)和CANBUS控制器(UA5、UA5′),CANBUS收发器(UA2、UA2′)的串行发送端口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A3、UA3′)与CANBUS控制器(UA5、UA5′)的串行接收端口连接,CANBUS收发器(UA2、UA2′)的串行接收端口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A4、UA4′)与CANBUS控制器(UA5、UA5′)的串行发送端口连接,CANBUS控制器(UA5、UA5′)的数据端口(AD0-AD7)与对应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连接。
所述下位通信电路采用双冗余结构,它包括CANBUS收发器(UB2、UB2′)、光电耦合隔离器(UB3、UB4、UB3′、UB4′)和CANBUS控制器(UB5、UB5′),CANBUS收发器(UB2、UB2′)的串行发送端口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B3、UB3′)与CANBUS控制器(UB5、UB5′)的串行接收端口连接,CANBUS收发器(UB2、UB2′)的串行接收端口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B4、UB4′)与CANBUS控制器(UB5、UB5′)的串行发送端口连接,CANBUS控制器(UB5、UB5′)的数据端口与对应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连接。
或包括RS485通信收发器(UB2、UB2′)和光电耦合隔离器(UB3、UB3′、UB4、UB4′、UB5、UB5′),RS485通信收发器(UB2、UB2′)的串行接收端口、串行发送端口和控制端口分别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B3、UB3′、UB4、UB4′、UB5、UB5′)与下位单片机(CPU)的串行发送端口,串行接收端口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采用双CPU分别和中央控制单元和现场智能设备分别进行通信,在同一个时间内双方各自负担自己关联的通信部分,避免了高速大容量数据交换时经常可能出现的数据碰撞现象;2)采用双口RAM负责进行网关内的两个CPU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而上位单片机要读取的数据正好是下位单片机写入的数据,反之亦然,这样很好地解决了数据切换带来的通信可靠性下降的问题;3)采用相对低廉的双单片机和双口RAM可以同时进行两个任务同时工作,提高了通信数据的处理能力,可完全替代现有采用高档微处理器和多任务操作系统的高成本网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图1是通信网关与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通信网关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上、下位通信采用CANBUS的网关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下位通信分别采用CANBUS、RS485的网关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位单片机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6是下位单片机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7是上位单片机模块中断服务流程图。
图8是下位单片机模块中断服务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对照图1,主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与标准的IO模件通过主系统的内部IO层总线实现通信连接,中央控制单元可以为冗余配置,以提高系统可靠性。通信网关的上位端接入主系统IO层总线,下位端接入由现场智能设备组成的总线网络,从而实现与现场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通信网关可以为冗余配置,通信网关的上、下位通信接口均为冗余配置,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现场智能设备通过通信网关与中央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换的可靠性。中央控制单元通过对通信网关的访问,间接的与现场智能设备发生数据交换,这样就可以将现场各种智能设备成功的接入主控制系统,实现主控制系统对现场智能设备及标准IO模件的控制一体化。通信网关的上、下位通信是相对独立工作的,在内部通过双口RAM进行数据交换,这样保证了中央控制单元访问现场智能设备的实时性要求。
对照图2,通信网关由双口RAM和与之通信连接的上、下位通信模块组成,结构比较简单。而上、下位通信模块分别由上、下位单片机和与之通信连接的对应上、下位通信电路及相关辅助电路(电源管理、掉电保护、看门狗等电路)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设计多种类型如图2所示的通信网关,以配合实际需要的现场智能设备。也就是说,通信网关中的下位通信模块,理论上可根据不同的通信方式,如RS485串行链路的MODBUS通信方式,CANBUS通信方式等来设计,采用相对应的通信硬件电路和相应的数据存储方式、访问方式,通信数据格式等的软件设计。
图3、图4就是两种不同下位通信方式的网关。在图3中,中央控制单元总线和现场智能设备总线均为CANBUS;图4中,中央控制单元总线、现场智能设备总线分别为CANBUS和RS485。
对照图3,上位通信电路为冗余配置,它包括CANBUS收发器UA2、UA2′、光电耦合隔离器UA3、UA4、UA3′、UA4′和CANBUS控制器UA5、UA5′,CANBUS收发器UA2、UA2′的串行发送端口ua2-txd、ua2′-txd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A3、UA3′与CANBUS控制器UA5、UA5′的串行接收端口ua5-rxd、ua5′-rxd连接,CANBUS收发器UA2、UA2′的串行接收端口ua2-rxd、ua2′-rxd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A4、UA4′与CANBUS控制器UA5、UA5′的串行发送端口ua5-txd、ua5′-txd连接,实现CANBUS控制器与控制单元内部总线上通信数据的交换。CANBUS控制器UA5、UA5′的数据端口AD0-AD7与对应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连接。
上位单片机由单片机CPU1和地址锁存器UA6组成,单片机CPU1的数据/地址端口P0.0~P0.7分别与数据总线和地址锁存器UA6的输入端口连接,单片机CPU1的地址端口和地址锁存器UA6的输出端分别与地址总线连接。单片机CPU1通过其数据总线A1和地址总线B1与双口RAM连接,地址锁存器UA6及CANBUS控制器UA5,UA5′连接。下位通信电路与上位通信电路电路构成基本相同,也为冗余配置。其中UB1,UB1′表示冗余的下位CANBUS。
对照图4,上位通信电路与图3中相同,都是采用了CANBUS,并为冗余配置。下位通信电路为RS485通信电路,包括RS485通信收发器UB2、UB2′和光电耦合隔离器UB3、UB3′、UB4、UB4′、UB5、UB5′,RS485通信收发器UB2、UB2′的串行接收端口ub2-rxd0、ub2′-rxd0、串行发送端口ub2-txd0、ub2′-txd0和控制端口ub2-re/de0、ub2′-re/de0分别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B3、UB3′、UB4、UB4′、UB5、UB5′与下位单片机的串行发送端口cpu2-txd0、cpu2-txd1,串行接收端口cpu2-rxd0、cpu2-rxd1和P3.2,P3.3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下位通信电路通过软件设计可以设计为冗余配置,也可以设计为非冗余配置,接入不同的RS485总线,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硬件工作能力进行设计。
下位单片机的组成结构与图3所示的网关结构中的下位单片机相同。由单片机CPU2和地址锁存器UB6组成。单片机CPU2通过其数据总线A2和地址总线B2与双口RAM,地址锁存器(UB6)连接。UB1,UB1′表示下位RS485总线,通信网关通过RS485通信收发器UB2,UB2′接入到该网络中。
通信网关的上、下位通信是相对独立的,两者间通过网关内的双口RAM共享现场智能设备的数据。另外,一些通信时需要使用的参数,现场设备的信息,现场设备的通信状态标志等也存放在双口RAM中供上下共享。
此外,在上、下位通信模块中还有一些辅助电路。图3、图4中给出了掉电电路UB7、UB7′(数据可存储芯片X5045)和LED通信状态显示电路UB8、UB8′。掉电数据可存储芯片存放了一些重要信息,如现场智能设备信息,上、下位通信参数等等,这样,通信网关发生掉电后,再次上电时就无需重新设置这些信息。
本发明网关的上位通信模块的工作流程如图5。上位单片机程序开始运行时,首先对单片机和双口RAM进行初始化工作,上位单片机从掉电数据可存储芯片中读取事先写入的现场智能设备的信息,上下位通信参数信息等,并将需要与下位单片机共享的数据存放入双口RAM中供下位调用。同时一些数据交换时需要使用的标志位被初始化,这些标志位也都存放在双口RAM中共享。在通信电路成功初始化之后,上位通信电路的通信口打开,开始监视总线上是否有报文需要接收。
通信电路初始化之后有一个启动定时器的步骤,该定时器是用来计时的,在整个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定时器每累计时间300ms,就会去读取下位单片机在双口RAM中的一个工作状态标志,该标志是由下位单片机设置的,在工作状态下上位单片机对该标志定时监视。这个标志是一个累加数,下位单片机会不断的累加这个标志。上位单片机在300ms定时时间到时,会去读取这个标志并与上一次读到的标志进行比较,如果两次数值不一样,则表示下位单片机正常工作,两次数值一样,则下位单片机对该标志没有做修改,表明下位单片机可能已故障,这时上位单片机会将下位单片机故障标志位置1,如果下位单片机工作恢复正常,该标志就被置0。只要定时时间设置合适,就可以保证上位单片机对下位单片机工作状态的正确监视,以防止下位单片机死机的情况。以上流程见图5中判断定时时间到300ms后的流程。
在上位单片机的工作流程中,程序每循环运行一次,上位单片机还会去监视下位单片机停止扫描标志,以判断下位单片机的扫描是不是已停止。如果发现下位扫描停止了,上位单片机会立刻关闭通信口,重新进行全部初始化,程序重新开始。这样,可以将扫描现场设备智能的任务立刻移交给冗余通信网关,保证了扫描的可靠性和切换的及时性。
定时器启动后,上位单片机就开始接收总线上来的数据。上位通信报文按功能分有两种,一种是用来设置或读取通信网关工作参数以及现场智能设备信息的调试命令,这种报文一般在通信网关出厂前调试时使用,一种是正常工作状态下上位控制单元通过通信网关访问现场智能设备的工作命令。通信网关在接收到报文后,会判断报文是调试命令还是工作命令,分类处理。如果是调试命令,就对报文进行进一步解析,然后根据要求设置或读取通信网关参数或现场设备信息,其中设置的信息会同时保存进掉电数据可存储芯片。在工作状态下,上位控制单元在确认通信网关已连接后,首先要发送的是通信网关启动下位扫描命令,通信网关在接收到这个命令后,会将双口RAM中启动下位扫描标志置1,下位读该标志,发现被置1后,才启动扫描。不过,并不是收到启动命令后,中央控制单元就能立刻访问到现场智能设备数据的,必须在下位完成对现场智能设备的第一次全部扫描后,通信网关才会回应上位控制单元对现场智能设备的访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上位控制单元访问现场智能数据的有效性,防止上位控制单元因接收到无效的信息系统产生误动作。
流程图5中启动扫描后的判断选项均成立后,上位单片机解析来自上位控制单元的请求命令,从双口RAM中获得中央控制单元需要的下位扫描采集到的关于现场设备的数据,或者将中央控制单元对现场智能设备的设置命令中的具体数值存入双口RAM中,再做出相应的应答。
通信网关的上位数据接收工作是在上位通信中断中进行的。当网关上位通信电路接收到数据后,会触发上位单片机的外部中断,这样,单片机就进入了如图7所示的上位单片机通信中断服务程序。通信中断的原因有几种,中断程序首先判断通信电路产生的哪种中断,在发送完成中断等中断发生时,程序都会将通信电路软复位一次,目的是保证通信电路长期运行的可靠性,通信电路不至于出现通信死机现象。当有数据接收中断产生时,程序首先会将一个上位通信状态标志加1。这个标志的设置目的与前面所述的下位工作状态标志设置目的相同,将会在介绍下位通信时详细说明。然后判断下位扫描是否未扫描到任何设备,这个也是去判断一个由下位建立的标志,设计目的是在下位扫描不到任何设备时,暂停对中央控制单元的响应。然后,程序先取出报文的标识信息,以判断该报文是调试命令还是工作命令,如果是调试命令,就直接将报文转存到接收缓冲区,如果是工作命令,还要判断上位控制单元要访问的现场设备的当前通信状态,如果状态正常,就将报文存放到接收缓冲区,如果不正常,直接丢弃报文,不做响应。如此之多的判断功能,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通信网关的工作效率,使中央处理单元及时发现现场智能设备和通信网关的工作故障,保证系统可靠性。
通信网关上位通信有冗余的两个通信口,这两个口的通信功能是相同的,中央控制单元在访问某个口失败时,会主动访问另一个通信口以获得数据。
本发明网关的下位通信模块的工作流程如图6。下位单片机程序开始运行时,首先对单片机等进行初始化操作,完成后,就监视启动下位扫描标志,当上位单片机将该标志置1后,程序才会继续进行流程图下面的内容。在这个监视过程中,下位单片机会将下位工作状态标志不断的加1,使上位知道下位单片机是在正常运行的。
当下位单片机发现启动扫描标志置1后,程序读取双口RAM中下位通信必要的信息,如波特率,通信网关地址等,并将下位通信电路初始化,通过现场智能设备总线向冗余的通信网关发送停止扫描命令。这样的停止命令会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4次,其中某次收到冗余网关回应后停止发送。如果冗余网关接收到该命令并回应,则程序知道冗余网关将停止扫描,于是准备启动扫描,如果4次发送停止命令均未收到回应,程序将认为冗余网关下位通信故障,仍将准备启动扫描。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在冗余切换时,保证两个网关下位通信始终一停一启,不会发生两个网关都在进行下位扫描的情况。
启动下位扫描前,冗余网关将读取双口RAM中扫描现场智能设备必要的信息,重新初始化通信电路,并启动定时器1。这里的定时器1的作用与前面介绍上位的定时器的作用是类似的。主要是下位单片机用来定时监视上位单片机工作状态的。在下位循环扫描的过程中,当程序发现定时时间到时,会去读取上位单片机通信状态标志,这个标志就是上位单片机在上位通信中断服务程序里面累加的标志,下位单片机读取这个标志然后与上次读取的标志比较,如果不同,表示上位通信正常,如果相同,表示上位通信故障,这时,程序会将双口RAM中的停止扫描标志位置1,使上、下位都停止扫描,网关发生切换。
在下位单片机循环扫描过程中,下位单片机会将下位工作状态标志不断加1,供上位监视,以表明目前下位是正常工作状态。
循环扫描过程是通信网关下位单片机对现场智能设备总线上设备按照顺序逐次进行访问的过程。每发送一个访问请求,就会启动定时器2,在一定的时间内一直等待设备的响应。如果接收到响应报文,程序会对报文进行解析,判断报文的有效性,如果有效,则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会将设备对应状态标志位置1表示对应设备的数据交换正常,通信成功。如果在定时时间结束后,都没有收到响应数据,程序会对该设备通信无回应状况记录,然后按照如上的方式扫描下一个设备,直到扫描完所有设备。在扫描过程中,程序会读取双口RAM中的停止扫描标志位,判断是否需要立刻停止当前扫描,如果该标志置1,程序会立刻停下扫描工作,关闭通信口,重新初始化,重新等待启动命令。
通信网关下位通信电路是冗余的,如同上面扫描过程一样,如果在第一个通信口扫描设备无响应情况发生时,程序会在第一个通信口扫描完成后,根据设备通信无回应状况记录使用另一个通信口再次对现场智能设备再进行一次完全相同的扫描。
当使用冗余的两个通信口都完成扫描后,程序会分析扫描结果,如果两次都没有扫描到任何设备,则扫描全部设备失败标志位置1,这时,上位通信中断程序中就会丢弃所有的访问现场智能设备的命令,暂停对中央控制单元的访问。如果是有某些设备未扫描到,程序会判断这些设备是否连续3次都没有扫描到,如果是,就将对应设备的通信故障标志位置1,这样上位通信中断程序就会丢弃中央控制单元对该设备的工作命令,不做回应,以使上位控制单元得知该设备已故障。
当完成第一次完整的扫描过程后,程序将双口RAM中的第一轮扫描完成标志置1,以启动上位单片机对中央控制单元工作命令的响应。
通信网关的下位数据接收工作是在下位通信中断中进行的。当网关下位通信电路接收到数据后,会触发下位单片机的外部中断,这样,单片机就进入了如图8所示的下位单片机通信中断服务程序。这个中断服务程序类似于上位通信中断服务程序,不过较为简单。通信中断的原因有几种,中断程序首先判断通信电路产生的哪种中断,在发送完成中断等中断发生时,程序都会将通信电路软复位一次,目的是保证通信电路长期运行的可靠性,通信电路不至于出现通信死机现象。当有数据接收中断产生时,程序直接将数据取出存入下位单片机在双口RAM中开辟的报文接收缓冲区,然后中断就退出。具体的报文有效性判断等在报文处理程序中进行。
权利要求
1.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包括上位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系统内部总线接收中央控制单元的访问命令,根据该命令从双口RAM的对应数据区读取相关现场智能设备的设备数据并将该设备数据发送给中央控制单元,或将所述指令中的设置数据存入对应数据区并向中央控制单元发送响应报文;双口RAM,用于通过数据总线(A1)和地址总线(B1)存放中央控制单元访问命令中的设置数据、上位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信息,通信参数,和通过数据总线(A2)和地址总线(B2)存放现场智能设备的设备数据、下位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信息,通信参数,现场智能设备的通信参数,通信状态信息。下位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现场智能设备总线主动向现场智能设备发出访问指令,根据该指令采集相关现场智能设备的设备数据,并将其存入双口RAM的对应数据区,或从双口RAM的对应数据区调用上位通信模块写入的相关设置数据,组成报文发送至现场智能设备,并接收现场智能设备的应答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通信模块包括上位单片机和与之通信连接的上位通信电路;所述下位通信模块包括上位单片机和与之通信连接的下位通信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单片机及下位单片机分别由单片机(CPU1)和地址锁存器(UA6)及单片机(CPU2)和地址锁存器(UB6)组成,单片机(CPU1、CPU2)的数据/地址端口分别与数据总线和地址锁存器(UA6、UB6)的输入端口连接,其地址端口和地址锁存器(UA6)的输出端分别与地址总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通信电路采用双冗余结构,它包括CANBUS收发器(UA2、UA2′)、光电耦合隔离器(UA3、UA4、UA3′、UA4′)和CANBUS控制器(UA5、UA5′),CANBUS收发器(UA2、UA2′)的串行发送端口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A3、UA3′)与CANBUS控制器(UA5、UA5′)的串行接收端口连接,CANBUS收发器(UA2、UA2′)的串行接收端口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A4、UA4′)与CANBUS控制器(UA5、UA5′)的串行发送端口连接,CANBUS控制器(UA5、UA5′)的数据端口(AD0-AD7)与对应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通信电路采用双冗余结构,它包括CANBUS收发器(UB2、UB2′)、光电耦合隔离器(UB3、UB4、UB3′、UB4′)和CANBUS控制器(UB5、UB5′),CANBUS收发器(UB2、UB2′)的串行发送端口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B3、UB3′)与CANBUS控制器(UB5、UB5′)的串行接收端口连接,CANBUS收发器(UB2、UB2′)的串行接收端口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B4、UB4′)与CANBUS控制器(UB5、UB5′)的串行发送端口连接,CANBUS控制器(UB5、UB5′)的数据端口与对应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连接。或包括RS485通信收发器(UB2、UB2′)和光电耦合隔离器(UB3、UB3′、UB4、UB4′、UB5、UB5′),RS485通信收发器(UB2、UB2′)的串行接收端口、串行发送端口和控制端口分别通过光电耦合隔离器(UB3、UB3′、UB4、UB4′、UB5、UB5′)与下位单片机的串行发送端口,串行接收端口和P3.2,P3.3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通信网关。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上位通信模块,双口RAM和下位通信模块,所述上、下位通信模块分别与双口RAM通信连接。其优点是1)采用双CPU分别和中央控制单元和现场智能设备分别进行通信,在同一个时间内双方各自负担自己关联的通信部分,避免了高速大容量数据交换时经常可能出现的数据碰撞现象;2)采用双口RAM负责进行网关内的两个CPU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双方的数据互为读取与写入信息,很好地解决了数据切换带来的通信可靠性下降的问题;3)采用相对低廉的双单片机和双口RAM可以同时进行两个任务同时工作,提高了通信数据的处理能力,可完全替代现有采用高档微处理器和多任务操作系统的高成本网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H04L12/66GK1889543SQ20061008838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7日
发明者朱宁宁, 王丹麟, 唐卫洲 申请人:朱宁宁, 杨卫民, 吴胜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