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替换方法、漏话提醒系统及业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380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替换方法、漏话提醒系统及业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话提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替换方法、一种漏话提醒系统以及一种漏话提醒业务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固定电话、无线市话终端、移动终端普及率大大提高。通信网络成为用户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公众服务网络。目前,各地区的用户容量急剧上升,业务量大幅度提高,但是接通率却一直很低。用户按键错误及其它不当使用、不在服务区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接通率。低接通率一方面导致无效呼叫量不断上升,而另一方面也浪费了运营商的网络资源。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高运营商的网络运营能力,运营商基本都通过部署通信补充类业务来完成呼叫无法接通后的处理,例如语音邮箱、统一邮箱、漏话提醒等业务。为了更好的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这些业务通常相互融合开通。
其中,漏话提醒业务是针对被叫用户的,被叫用户可自由设置将呼叫前转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的条件,例如可以在遇忙、无应答或不可及时将呼叫前转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也可设置无条件将呼叫前转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另外,用户也可以开通包月方式的漏话提醒业务,由运营商内部系统设置用户默认在遇忙、无应答或不可及时将呼叫前转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用户也可修改此默认设置。
当主叫终端呼叫被叫终端时,如果被叫终端处于遇忙、无应答或不可及状态时,网络会将本次呼叫转移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会通知主叫终端被叫已开通了漏话提醒业务,一旦被叫终端开机或者可及,系统将会把本次呼叫信息发送到被叫终端。
现有的一种漏话提醒技术是漏话通知短消息直接下发方案,该方案中,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与运营商的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LMN)连接,通过呼叫信令获取到被叫用户的漏话信息,并通过和短消息网关(SMG)/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的协议接口,直接下发本次漏话的信息给被叫用户。
从该方案可以看出,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只要具有获取漏话的能力以及和SMG/SMSC的对接能力即可。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并不保存被叫用户在关机、不可及等状态期间的所有漏话,同时也不负责管理被叫的状态信息。
因此,这种方案存在以下缺点首先,被叫终端在开机或者可及后,会连续收到所有的漏话通知短消息,一方面会造成无线链路的拥塞,另一方面也会使被叫终端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行其它操作;其次,由于对所有的漏话都分别下发漏话通知短消息,比如同一个主叫拨打N次则会给被叫发送N个漏话通知短消息,这对SMSC的漏话通知短消息存储容量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漏话信息较多的话,需要扩容所有的SMSC,给建设网络部署该业务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方案的缺点,业界提出了漏话通知短消息替换方案。其主要是通过短消息点对点协议(SMPP)中的提交(SUBMIT)和替换(REPLACE)接口,完成针对被叫用户的漏话通知短消息下发功能。
漏话通知短消息替换方案的详细信令流程如图1所示。该信令流程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8的呼叫流程、步骤109至步骤126的探测流程、步骤127至步骤132的通知被叫B的流程以及步骤133至步骤138的通知主叫A的流程。
其中,步骤109为替换步骤,在该步骤中下发SUBMIT还是REPLACE消息的依据是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判断自身是否存在已经提过该被叫终端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相关信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是否下发REPLACE消息,是通过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中是否提交过对应被叫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来决定,而不是根据SMSC中实际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状态决定,但是两者之间的状态可能会不一致。例如,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向SMSC提交了漏话通知短消息后,会记录已提交该漏话通知短消息,如果SMSC发送了该漏话通知短消息,之后,在产生被叫终端新的漏话时,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会根据自身记录的已提交信息要求替换该漏话通知短消息,但是SMSC中的该漏话通知短消息已被发送而不能进行替换,这不仅使得不能正常替换漏话通知短消息,而且还使SMSC处理较多的异常消息,给网络运行带来不稳定因素,不利于漏话提醒业务平台的部署。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替换方法,用以准确地替换SMSC中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漏话提醒系统以及一种漏话提醒业务平台。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替换方法,该方法包括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在得知被叫终端产生漏话后,根据从被叫SMSC中查询得到的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信息判断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在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替换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漏话提醒系统,该系统包括主叫终端、被叫终端,该系统还包括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和被叫SMSC,其中漏话提醒业务平台,用于在得知产生被叫终端的漏话后,根据从被叫SMSC中查询得到的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信息判断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在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替换该漏话通知短消息;被叫SMSC,用于在满足触发条件后将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包括触发单元、查询单元、替换判断单元以及替换单元,其中所述触发单元用于在得知产生被叫终端的漏话后,通知查询单元进行查询;所述查询单元用于从被叫SMSC中查询得到的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信息,并提供给替换查询单元;所述替换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判断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在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通知替换单元进行替换;所述替换单元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替换该漏话通知短消息。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在产生被叫终端的漏话后,首先查询被叫SMSC中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并且在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才替换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而不是根据漏话提醒业务平台自身保存的漏话通知短消息信息进行替换,从而能够准确地替换被叫SMSC中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确保了下发替换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成功率,避免了由于漏话通知短消息已经下发或者其它原因导致SMSC异常处理。


图1为现有技术中漏话通知短消息替换方案的信令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简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漏话提醒方法的信令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漏话提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漏话提醒业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果用户设置了在遇忙、无应答、不可及或者无条件前转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那么当被叫终端状态与所设置进行前转的状态相符合时,被叫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或拜访移动交换中心(MSC)将呼叫前转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通过SMPP协议将通知漏话通知短消息发送到被叫SMSC,被叫SMSC通过7号信令将此漏话通知短消息下发给被叫终端。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简要示意图。
参见图2,该方案涉及主叫用户A、被叫用户B、主叫A的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被叫B的MSC/HLR、被叫B的MSC/VLR、被叫B归属的SMSC、SMG以及漏话提醒业务平台。
如图2所示,该方案的主要业务流程如下主叫用户A拨打被叫用户B,B处于关机或者不在服务区的状态,被叫MSC根据被叫设置的前转将呼叫触发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记录本次漏话呼叫信息,例如主叫A的信息、拨打时间、前转原因值等。然后,漏话提醒业务平台根据被叫用户B的漏话情况,下发提醒漏话通知短消息。如果下发的漏话通知短消息需要和前面的漏话通知短消息合并,就下发查询消息,并根据SMSC返回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状态信息,决定是下发替换漏话通知短消息还是提交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如果不满足合并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条件,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就直接下发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其中,漏话通知短消息合并条件可以是所产生的漏话并非被叫的第一条漏话、漏话通知短消息内容的总长度没有达到上限、或者主叫终端合并个数没有达到上限、或者之前有同一个主叫终端的漏话信息等。具体的情况可以根据业务方案的配置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下面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信令流程。
在实际使用中,呼叫前转按照发生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早前转和晚前转。早前转就是在被叫HLR处获得前转号码,在主叫MSC处发生前转,具体包括无条件前转和在被叫HLR处即可判断被叫终端不可及的不可及前转,例如被叫终端无动态信息、被叫终端被清除(Purged)等。晚前转是指在被叫拜访MSC处获得前转号码,在被叫拜访MSC处发生前转,具体包括遇忙前转、无应答前转和在被叫MSC处判断出被叫终端不可及的不可及前转,例如拜访MSC发起寻呼却无响应。
上述两种呼叫前转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要保护的关键流程没有影响。在下面的描述中,只针对早前转情况下的信令流程进行详细描述,其它情况的信令流程可以参考该流程。
步骤201,被叫终端的HLR在被叫终端进行位置更新时,向被叫终端归属MSC发送国际用户拨号(ISD)消息,将被叫终端设置的或默认设置的遇忙、不可及和无应答前转信息插入到被叫归属MSC中。
步骤202,主叫终端呼叫被叫终端,向主叫MSC发起建立(SETUP)消息。
步骤203,主叫MSC向被叫HLR发送路由信息(SRI)消息,查询被叫HLR中被叫终端的状态信息。
步骤204,被叫HLR通过SRI响应(SRI_ACK)消息将被叫终端的漫游号码回送给主叫MSC。
步骤205,主叫MSC根据HLR返回的漫游号码向被叫归属MSC发送初始地址消息(IAM),将呼叫接续至被叫归属MSC。
步骤206,被叫终端遇忙、无应答或寻呼不到时,被叫归属MSC根据存储的被叫终端的前转信息,将呼叫前转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的漏话提醒接入号码,向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发送IAM。
步骤207,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准备向主叫终端播放语音提示,以便告知主叫被叫终端已开通漏话提醒业务并且将会把此呼叫信息发送到被叫终端,于是首先向被叫归属MSC发送地址响应消息(ACM)。
步骤208,被叫MSC向主叫MSC发送SRI消息,将主叫MSC和漏话提醒业务平台接通,以使主叫终端能听到语音提示。此时,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向通过主叫MSC向主叫终端播放上述语音提示。
以上步骤属于呼叫流程,下面的步骤属于漏话提醒流程。
步骤209,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判断该呼叫是否是被叫终端的第一个漏话,如果是被叫终端的第一个漏话则执行步骤210至步骤217及后续的步骤222至步骤224,如果该呼叫不是被叫终端的第一个漏话则执行步骤218至步骤211及后续的步骤222至步骤224。
本步骤中以该呼叫是否是被叫终端的第一个漏话为例说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漏话通知短消息合并,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判断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步骤210,漏话提醒业务平台根据本次漏话信息生成一条提交漏话通知短消息(SUBMIT_SM)消息,并发送给被叫终端归属的短消息服务中心(被叫SMSC),从而提交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步骤211,被叫SMSC返回ACK,其中携带有所提交漏话通知短消息的短消息标识(SMID)。
步骤212,被叫SMSC向被叫HLR发送请求短消息路由信息(SendRoutingInfoForSM)消息,以获取短消息路由信息。
步骤213,被叫HLR向被叫SMSC返回请求短消息路由信息响应消息(SendRoutingInfoForSM_ack),回送短消息路由信息。
如果在被叫关机或不可及的期间,被叫SMSC根据多个漏话而多次向被叫HLR发送SendRoutingInfoForSM消息,那么在此之后,一旦被叫HLR发现被叫终端开机或可及,即会向被叫SMSC回送短消息路由信息,即发送SendRoutingInfoForSM_ack消息。
步骤214,被叫SMSC收到短消息路由信息后,向被叫拜访MSC发送下发短消息请求消息(MTFORWARDShortMessageReq),以便下发漏话通知短消息。
步骤215,由于漏话通知短消息无法到达被叫终端,被叫拜访MSC向被叫SMSC返回ACK,其中携带被叫不可及(Absent_subscriber)的信息。
步骤216,被叫SMSC通过注册状态报告请求消息(ReportSMDeliverStatusReq)对被叫HLR进行设置,以获取被叫终端的可及状态。
步骤217,被叫HLR返回ACK,表示成功设置。
步骤218,在本次漏话不是被叫终端第一个漏话时,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向被叫SMSC发送至少携带SMID的查询短消息(QUERY_SM)消息,查询与SMID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状态。以SMPP V3.4协议为例,在该QUERY_SM消息中需要携带命令标识(COMMAND_ID)和SMID,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具体形式。
步骤219,被叫SMSC根据要查询的SMID,通过ACK返回要查询的短消息状态信息(Message_status)。在本实施例中以状态数值(VALUE)表示短消息状态信息(Message_status)。
步骤220,漏话提醒业务平台根据Message_state信息进行处理。
表1中列出了部分典型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状态、状态数值以及被叫SMSC对应的处理策略和下发的消息。需要注意的是,表1只是列举一些典型的情况,并不代表全部的实现方案。
表1


在表1中,0表示等待被叫终端开机,该漏话通知短消息可以被替换;1表示漏话通知短消息在处理当中,该漏话通知短消息可以被替换;2表示漏话通知短消息已发送,该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3表示漏话通知短消息老化过期,该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4表示漏话通知短消息已经被删除,该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5表示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发送,该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6已经被被叫终端接收,该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7表示漏话通知短消息为未知漏话通知短消息,该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8表示漏话通知短消息被拒绝,该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
如果该漏话通知短消息可以被替换,漏话提醒业务平台通过替换短消息(REPLACE_SM)消息,用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内容替换前面的漏话通知短消息内容,所述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内容具体如表1中所示,可以是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原漏话通知短消息内容中得到的,也可以是仅包含本次漏话信息。
下面描述一个合并漏话通知短消息的例子,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假设被叫SMSC中保存的原漏话通知短消息为“13800000001在10:23呼叫了您1次”,如果13800000001在11:34再次呼叫被叫终端并且被叫关机,那么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将这一信息合并到原漏话通知短消息中产生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例如“13800000001在10:23到11:34之间呼叫了您2次”或者“13800000001在10:23和11:34呼叫了您2次”等等。
另外,如果该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则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发送SUMMIT_SM消息,提交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该过程与步骤210至步骤217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221,被叫SMSC通过ACK返回替换成功与否。
如果替换不成功,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可以进一步进行异常处理,例如继续尝试替换。当然,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也可以不作任何进一步的操作。
步骤222,被叫终端开机后,会向被叫拜访MSC登记,被叫MSC通知被叫HLR被叫终端开机,然后被叫HLR通知被叫SMSC被叫终端开机。
步骤223,被叫SMSC根据短消息路由信息向被叫拜访MSC发送下发短消息(MTFORWARDShortMessage)消息,将漏话通知短消息发送给被叫拜访MSC,被叫拜访MSC将漏话通知短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
步骤224,被叫SMSC返回漏话通知短消息下发成功状态(Deliver_SM)给漏话提醒业务平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SMPP协议中查询接口查询指定漏话通知短消息的状态,在可以被替换才进行替换,从而确保了下发替换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成功率。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列举的消息名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实施方案,不代表实际使用中的具体协议内容,所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也不局限于此。
另外,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可以直接和被叫SMSC连接,也可以通过短消息网关(SMG)与SMSC连接,其信令流程图基本一致,只是与SMSC交互的时候都需要经过SMG。
除了上面的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通信系统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应用到其它通信系统中,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等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额外限制所使用的通信网络类型,只要能够通过漏话通知短消息实现漏话提醒即可。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漏话提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4,该系统主要包括主叫终端、主叫MSC、被叫终端、被叫MSC、被叫HLR、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和被叫SMSC。其中,主叫终端、主叫MSC、被叫终端、被叫MSC和被叫HLR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设备,因此这里不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主要用于在得知产生被叫终端的漏话后,查询被叫SMSC中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在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形成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来替换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
被叫SMSC主要用于在满足触发条件,例如被叫终端开机或者可及时,将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
漏话提醒业务平台还可以在所述查询之前判断是否需要合并漏话通知短消息,如果是则执行查询及后续步骤,否则向被叫SMSC提交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另外,漏话提醒业务平台还可以在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并作为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提交给被叫SMSC、或者向被叫SMSC提交仅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在查询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状态的过程中,漏话提醒业务平台通过向被叫SMSC发送包括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SMID的查询消息来查询被叫SMSC中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被叫SMSC通过返回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状态信息来表示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
图4所示的漏话提醒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SMG(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SMG位于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与被叫SMSC之间,用于转发SMSC与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之间的各种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漏话提醒系统可以应用于3GPP通信系统、GSM、CDMA通信系统、WCDMA通信系统或者固定通信系统中,也就是说被叫终端、被叫SMSC以及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可以位于任何通信系统中,只要能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漏话提醒方法即可。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漏话提醒业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漏话提醒业务平台至少包括触发单元、查询单元、替换判断单元以及替换单元,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合并判断单元、提交单元。
在图5所示的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中,触发单元用于在得知产生被叫终端的漏话后,通知查询单元进行查询。查询单元在收到进行查询的通知后,从被叫SMSC中查询得到的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替换查询单元。替换查询单元根据查询单元提供的SMSC中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信息,判断该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在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通知替换单元进行替换。替换单元收到替换通知后,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上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替换该漏话通知短消息。
漏话提醒业务平台进一步包括提交单元,该提交单元可以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原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并作为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提交给被叫SMSC、或者向被叫SMSC提交仅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如果替换查询单元判断出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通知提交单元提交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而提交单元则根据该通知,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原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并作为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提交给被叫SMSC、或者向被叫SMSC提交仅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进一步,如图5所示的漏话提醒业务平台还可以包括位于触发单元和查询单元之间的合并判断单元,该合并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合并漏话通知短消息,如果是则通知查询单元进行查询。
更进一步,如果合并判断单元判断出不需要合并漏话通知短消息,通知提交单元提交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提交单元则根据通知,向被叫SMSC提交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在得知被叫终端产生漏话后,根据从被叫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中查询得到的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信息判断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在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替换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合并漏话通知短消息,如果是则查询得到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提醒通知短消息的信息并执行后续步骤,否则向被叫SMSC提交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合并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步骤包括判断本次漏话是否是被叫终端的第一条漏话;和/或,判断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总长度是否达到上限;和/或,判断主叫终端合并个数是否达到上限;和/或,判断之前是否有同一个主叫终端的漏话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在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内容中并作为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提交给被叫SMSC、或者向被叫SMSC提交仅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话提醒业务平台根据从被叫SMSC中查询得到的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信息判断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的步骤包括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向被叫SMSC发送包括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标识的查询消息,被叫SMSC返回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表示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漏话提醒业务平台根据该状态消息判断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为等待用户开机、和/或处理中时,表示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可以被替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为已发送、和/或已过期、和/或已删除、和/或不可发送、和/或已接收、和/或未知、和/或被拒绝时,表示所述消息不可以被替换,并且,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在所述状态信息为已过期、和/或已删除、和/或不可发送、和/或未知、和/或被拒绝时,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作为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提交给被叫SMSC;和/或,在所述状态信息为已发送和/或已接收时,向被叫SMSC提交仅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8.一种漏话提醒系统,该系统包括主叫终端、被叫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和被叫SMSC,其中漏话提醒业务平台,用于在得知产生被叫终端的漏话后,根据从被叫SMSC中查询得到的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信息判断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在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替换该漏话通知短消息;被叫SMSC,用于在满足触发条件后将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短消息网关SMG,连接于被叫SMSC与其它设备之间,用于转发SMSC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叫终端、漏话提醒业务平台以及被叫SMSC位于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通信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通信系统或者固定通信系统中。
11.一种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单元、查询单元、替换判断单元以及替换单元,其中所述触发单元用于在得知产生被叫终端的漏话后,通知查询单元进行查询;所述查询单元用于从被叫SMSC中查询得到的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的信息,并提供给替换查询单元;所述替换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判断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在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通知替换单元进行替换;所述替换单元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替换该漏话通知短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漏话提醒业务平台进一步包括提交单元,其用于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并作为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提交给被叫SMSC、或者向被叫SMSC提交仅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所述替换查询单元在判断出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不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通知所述提交单元提交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漏话提醒业务平台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触发单元和所述查询单元之间的合并判断单元,其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合并漏话通知短消息,如果是则通知查询单元进行查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漏话提醒业务平台进一步包括提交单元,用于向被叫SMSC提交包含本次漏话信息的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所述合并判断单元进一步在判断出不需要合并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情况下,通知所述提交单元提交新的漏话通知短消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替换方法,该方法包括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在得知被叫终端产生漏话后,查询被叫SMSC中与被叫终端对应的漏话通知短消息是否可以被替换;漏话提醒业务平台在所述漏话提醒短消息可以被替换的情况下,合并本次漏话信息到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的内容中,替换所述漏话通知短消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漏话提醒系统和一种漏话提醒业务平台。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替换被叫SMSC中的漏话通知短消息,确保了下发替换漏话通知短消息的成功率,避免了由于漏话通知短消息已经下发或者其它原因导致SMSC异常处理。
文档编号H04W88/18GK101052165SQ20071010716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
发明者宗在健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