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172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耳机模组,特别是关于一种线体可收纳的耳机 模组。
技术背景
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发展,耳机已广泛地应用于具有传送声音讯号 功能的电子装置上。为了适应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耳机的传输线通常具有 一定的长度,这往往会造成线体缠绕的发生,从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此 外,如果放置不当还可能造成耳机的损坏。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已有耳机收纳盒出现。然而,由于耳 机收纳盒与耳机是分开的,而且使用时必须以手动的方式来收纳线体,所 以使用上相当不便。再而,由于耳机收纳盒与耳机一般为两个不同厂商所 设计制造,其外型的搭配往往不协调,因而影响美观。因此,如何设计一 种方便操作且传输线容易收纳的耳机,乃为业界致力发展的重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耳机传输线使用收纳不便 的缺点,提供一种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其具有捲线机构可将传输线收 纳于壳体中,从而让使用者在耳机模组不用时方便地收纳和整理传输线, 在使用时方便地将传输线调整至所需长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其包括一壳体、 一耳机、 一操作单元和 一捲线机构;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口、 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三开口;所述耳机包括一扬声组、 一端子、 一第一传输线及一第二传输线,该扬声组连 接于第一传输线的一端,该端子连接于第二传输线的一端,所述扬声组与
端子配置于壳体的外侧;所述操作单元容置于壳体中,所述第一传输线通 过第一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操作单元,所述第二传输线通过第二开口并电性 连接至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通过第三开口暴露于壳体之外;所述捲线机 构设置于壳体中,其用以捲收第一传输线及第二传输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其操作单元包括一接听键, 所述端子用以电性连接通讯装置,当该接听键被触发时,该操作单元发送 一接听讯号通过该端子至该通讯装置;该操作单元还包括一音量调节键, 所述端子用以电性连接电子装置,当该音量调节键被触发时,该操作单元 发送一调整音量讯号通过该端子至该电子装置;所述捲线机构包括一自动 捲线器,所述第一传输线的一部分及第二传输线的一部分缠绕于该自动捲 线器上,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扬声组的连接端至第一开口距离的改变量与所 述第二传输线和端子的连接端至第二开口距离的改变量相同;所述捲线机 构还可以包括一第一自动捲线器及一第二自动捲线器,所述第一传输线的 一部分缠绕于该第一自动捲线器上;所述第二传输线的一部分缠绕于该第 二自动捲线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捲线机构可自动将传输线收纳于 壳体中,因而具有便于收纳、整理传输线和调整传输线长度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
100、200、 400:耳机模组
110、210、 410:壳体
111、211、 411:第一开口
113、213、 413:第二开口
115、415:第三开口
217:容置槽
130、430:耳机
131、231、 431:扬声组
133、433:端子
135、235、 435:第一传输线
135a、435a:第-一传输线的一端
137、237、 437:第二传输线
137a、437a:第-二传输线的一端
150、215、 450:操作单元
151:接听键
153、155:音量调节键
170:捲线机构
470、471:自动捲线器180、480、 481:固定裝置
具体实施方式
: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 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實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示线体可收纳的耳 机模组100包括一壳体110、一耳机130、一操作单元150和一捲线机构170。 所述壳体110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111、一第二开口 113及一第三开口 115。 所述耳机130包括一扬声组131、 一端子133、至少一第一传输线135及一 第二传输线137,该扬声组131连接于第一传输线135的一端135a,该端 子133连接于第二传输线137的一端B7a,扬声组131与端子133配置于 壳体110的外侧。所述操作单元150容置于壳体110中;第一传输线135 通过第一开口lll,并且电性连接至操作单元150;第二传输线137通过第 二开口 113,并且电性连接至操作单元150;该操作单元150通过第三开口 115暴露于壳体110之外。所述捲线机构170设置于壳体110中,该捲线机 构170用以捲收第一传输线135及第二传输线137。
当使用者需使用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100的扬声组131和端子133 时,只须将第一传输线135及第二传输线137拉出壳体IIO至所需的长度。 另外当不用时,第一传输线135及第二传输线137仍可回捲于捲线机构170 中,因而相当方便。
现对本实施例所述的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100进一步说明如下。所 述操作单元150包括一接听键151,所述端子133能够电性连接于一通讯装 置(未绘示于图中),当接听键151被触发时,操作单元150即发送一接听 讯号通过端子133至该通讯装置。例如,该通讯装置为一移动电话,端子 133插接于移动电话的耳机孔内以与移动电话电性连接。当移动电话接收到 一来电时,使用者即可按压操作单元150的接听键151来接通来电,因此 可以非常便捷地接听电话,从而避免在来电时,使用者因匆忙寻找移动电 话的按键而感到不便。另外,操作单元150还包括音量调节键153及155,端子133亦能够电 性连接于各式电子装置。当音量调节键153或155被触发时,操作单元150 即发送一调整音量讯号通过端子133至该电子装置,以调整电子装置输出 音量的大小。举例来说,该电子装置可以是随身听(walkman)、 CD播放器 (CD player)、 MP3播放器(MP3 player)或者MP4播放器(MP4 player)等音讯 电子装置,也可以是具有可播放声音讯号的多媒体电子装置。当线体可收 纳的耳机模组100通过端子133与上述电子装置的耳机孔连接时,线体可 收纳的耳机模组100可借助音量调节键153发送调整音量讯号至该电子装 置,以使扬声组131输出的音量增加;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100亦可借 助音量调节键155发送调整音量讯号至该电子装置,以使扬声组131输出 的音量减少。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单元150包括接听键151、音量调节键153及 155,但是此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都清楚,操作单元150的设计并不 以此为限。例如,操作单元150亦可包括一滚轮式输入组件,以对所连接 的电子装置进行相关操作。
再请参阅图2,图示捲线机构170由固定装置180固定于壳体110上, 该固定装置180的形式不限,只要能达到固定的功能即可。该捲线机构170 包括一自动捲线器,第一传输线135的一部分及第二传输线137的一部分 缠绕于该自动捲线器上。对于某些形式的自动捲线器而言,由于该自动捲 线器由第一传输线135及第二传输线137所共用,因此第一传输线135和 扬声组131的连接端135a至第一开口 111距离的改变量,将会与第二传输 线137和端子133的连接端137a至第二开口 113距离的改变量相同;亦即, 两条传输线露于壳体110外部的线体长度伸縮量将会相同,然而本实用新 型并不仅限于此。当需要使用自动捲线器时,可以分别将与扬声组131和端子133连接 的第一传输线135及第二传输线137拉出一定长度。使用完毕后,再次分 别拉动第一传输线135及第二传输线137的线体,则第一传输线135及第 二传输线137的线体会自动收回自动捲线器中。
该自动捲线器的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同时收纳第一传 输线135及第二传输线137即可;举例来说,该自动捲线器可以使用公告 号为CN2411240的中国专利所披露的捲线器,当然亦不仅限于此。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200的壳体210是一种特殊造 型的壳体,壳体210的造型亦可根据产品的品牌来设计。在本实施例中, 壳体210为一动物造型,例如青蛙造型。该壳体210具有一组容置槽217, 该容置槽217可以是动物造型的部分器官外形,例如眼睛;第一开口 211 位于容置槽217的底部,第二开口 213位于青蛙造型的尾巴部位,而操作 单元215则位于青蛙造型的肚子部位。
当第一传输线235及第二传输线237通过第一开口 211和第二开口 213 完全捲收于壳体210内时,则扬声组231位于容置槽217中,使线体可收 纳的耳机模组200形成捲收为一体的耳机模块。该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 200具有特殊造型,并可挂设于电子装置或者一般物品(如笔记本)上,做为 装饰品以增加美观与趣味,同时还能减少丢失情形的发生。 第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三实施例 的捲线模块包括两个自动捲线器用以分别容纳两条传输线的线体,分别控 制外露于壳体的线体长度。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示线体可收纳的耳机 模组400包括壳体410、耳机430、操作单元450和一捲线机构,该捲线机 构包括两自动捲线器470和471,该操作单元450通过第三开口 415暴露于 壳体410之外。
本实施例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400的第一传输线435及第二传输线 437分别捲收于自动捲线器470和自动捲线器471上。因此第一传输线435 和扬声组431的连接端435a至第一开口 411距离的改变量,与第二传输线 437和端子433的连接端437a至第二开口 413距离的改变量各自无关。换 句话说,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分别调整扬声组431与壳体410之间的距离 以及端子433与壳体410之间的距离。
自动捲线器470与471可以均使用公告号为CN2411240的中国专利所 披露的捲线器,当然亦不仅限于此。
自动捲线器470和471分别由固定装置480和481固定于壳体410上, 然而对固定装置480和481的形式并无限制。所述操作单元450分别通过 自动捲线器470和471与扬声器431和端子433电性连接,以传送声音讯 号至扬声器431或者传送控制讯号至端子433。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公开的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均通过捲 线机构收纳传输线的线体,并使用暴露于壳体外的操作单元来控制与耳机 模块电性连接的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外型可以是特殊造型,传输 线可通过容置于壳体内的捲线机构自动地捲收于壳体中,以便收纳形成一 体。由于捲线机构内置于壳体中,所以可使传输线的线体更加容易整理, 从而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同时还避免了传统作法中使用单立的耳机收纳 盒来收纳耳机所可能产生的收纳盒遗失,或者收纳盒设计不良而引起的耳 机线体不易整理的问题。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采用了内置式捲线机构,使其整体外型更便于设计得具有美观性且易 于携带。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以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披露,然而该实施 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一耳机、一操作单元和一捲线机构;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三开口;所述耳机包括一扬声组、一端子、一第一传输线及一第二传输线,该扬声组连接于第一传输线的一端,该端子连接于第二传输线的一端,所述扬声组与端子配置于壳体的外侧;所述操作单元容置于壳体中,所述第一传输线通过第一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操作单元,所述第二传输线通过第二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通过第三开口暴露于壳体之外;所述捲线机构设置于壳体中,其用以捲收第一传输线及第二传输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 作单元包括一接听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 作单元包括一音量调节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捲 线机构包括一自动捲线器,所述第一传输线的一部分及第二传输线的一部分 缠绕于该自动捲线器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传输线和扬声组的连接端至第一开口距离的改变量与所述第二传输线和端 子的连接端至第二开口距离的改变量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捲 线机构包括一第一 自动捲线器及一第二自动捲线器,所述第一传输线的一部 分缠绕于该第一自动捲线器上;所述第二传输线的一部分缠绕于该第二自动 捲线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体可收纳的耳机模组,其包括壳体、耳机、操作单元及捲线机构,壳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耳机包括扬声组、端子、第一传输线及第二传输线,扬声组连接于第一传输线的一端,端子连接于第二传输线的一端,扬声组与端子配置于壳体的外侧,操作单元容置于壳体中并通过第三开口暴露于壳体之外,第一传输线通过第一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操作单元,第二传输线通过第二开口并电性连接至操作单元,捲线机构设置于壳体中,其用以捲收第一传输线及第二传输线。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将传输线收纳于壳体中,因而具有便于收纳、整理传输线和调整传输线长度的优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种音讯电子装置上。
文档编号H04R1/10GK201146593SQ20082005476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6日
发明者媛 周, 胡德志 申请人: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