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方法及主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992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方法及主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
背景技术
PTP(IEEEE 1588)是精密时间同步协议标准,可在主从设备间提供基于网络连接 的、时间同步功能。PTP协议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在物理层由硬件打时间戳,主从之间 的同步精度可达微秒级。PTP同步精度会受网络流量变化以及时延抖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在进行多跳数、长距离传输时,同步精度往往不能得到保证。目前情况下,PTP协议还不能 在传统路由器或交换机上进行高精度远程传输。目前的传输网络以SDH传输网为主体。SDH技术,以其可靠性、可控性、扩展性以及 完善的网络体制,在传输网中占着主导地位。以SDH技术为基础发展的MSTP (多业务传送 平台)技术,在原有的SDH技术上增加了相关的数据接入、处理功能而形成,目前已经形成 了多个版本基于二层交换、内嵌RPR(弹性分组环)功能、内嵌MPLS功能、ATM处理等。在 承载3G移动业务方面的性能也优于光纤直连、ATM等方案。运营商目前拥有丰富的El资源,一般情况下,直接将PTP数据包通过ETHERNET/E1 协议转换器封装到El链路,通过El链路接入SDH中实现长距离时间数据传输。由于速率 不匹配,ETHERNET/E1协议转换器具有缓存机制,因此,以太数据包通过协议转换器的时延 是不确定的。这不确定的传输时延对一般的以太数据业务影响不大,但对PTP数据包会造 成授时精度的下降。传统的ETHERNET/E1协议转换器时延抖动可达几十微秒,即使采用优 先转发PTP数据包的方式,时延抖动也会有几个微秒。而且,直接将以太PTP数据包封装到 El数据中,由于包含了以太网络参数字节,因此开销比较大,封装数据长度过大会影响系统 性能和同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El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方法, 无需协议转换,可大大降低数据收发时延抖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时频同传主装置和从装置, 主从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具有极小的时延抖动。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El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主站向从站发送时间同步帧,主站记录同步帧发包时间戳Tl并插入同步帧中;B、从站接收主站发来的同步帧,记录收包时间戳T2,从同步帧中获得时间戳Tl ;C、从站向主站发送时延请求帧,并记录发时延请求帧的时间戳T3 ;D、主站接收从站发来的时延请求帧并记录收包时间戳T4,主站将T4时间戳插入 时延反馈帧中发送给从站;E、从站接收时延反馈帧并获得时间戳T4,从站根据获得的时间戳Tl T4,计算线路环路时延D以及主从时间偏差和频率偏差,根据计算出的时间和频率偏差,以此调整本 地时间和时钟频率;上述各步骤中,主站和从站之间的信息封装为El帧格式。进一步的,主站和从站之间的信息帧结构为基于El成帧方式对自定义的TOE帧 进行二次封装;所述TOE帧包括帧头和时间戳;帧头信息包括2字节的帧类型;1字节的帧长,即全帧的长度;4字节的时间修正,用于修正报文驻留时间或者时间戳误差;2字节的源端口 ID;2字节的目的端口 ID;2字节的数据包序列;1字节的发包频率;1字节的控制信息。更进一步的,发送和接收由硬件执行,发送时,帧头信息由软件通过写寄存器的方 式通知硬件并触发发送,时间戳值由硬件在发送时插入;硬件以中断方式通知软件获取发 送时间戳值;接收时,硬件以中断方式通知软件获取接收时间戳值。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El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装置,包括El接口收发模块、El 编解码模块、CPU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钟控制模块;同步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时间 Tl ;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从装置的时延请求帧;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有时 延请求帧收包时间T4 ;前述同步帧发送模块、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分别与El编解 码模块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El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从装置,包括El接口收发模块、El 编解码模块、CPU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钟控制模块;同步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装置的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 时间Tl ;时延请求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主装置发送时延请求帧;时延反馈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装置的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 有主装置记录的时延请求帧收包时间T4 ;前述同步帧接收模块、时延请求帧发送模块、时延反馈帧接收模块分别与El编解 码模块连接。本发明利用El链路接入SDH中实现高精度、长距离时频同传功能。和直接将PTP 数据包通过ETHERNET/E1协议转换器接入El链路相比,本发明无需协议转换、无需缓存、开 销小,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数据收发时延抖动。采用本发明的主从同步系统,数据收发时延抖动可以小于一个微秒。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通信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TOE帧封装入El帧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通信环境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主从设备原理图。图中,XO为Crystal Oscillator的缩写,晶体振荡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 3。本发明的双向时频同传流程为A、主站向从站发送时间同步帧,主站记录同步帧发包时间戳Tl并插入同步帧中;B、从站接收主站发来的同步帧,记录收包时间戳T2,从同步帧中获得时间戳Tl ;C、从站向主站发送时延请求帧,并记录发时延请求帧的时间戳T3 ;D、主站接收从站发来的时延请求帧并记录收包时间戳T4,主站将T4时间戳插入 时延反馈帧中发送给从站;E、从站接收时延反馈帧并获得时间戳T4,从站根据获得的时间戳Tl T4,计算线 路环路时延D以及主从时间偏差和频率偏差,根据计算出的时间和频率偏差,以此调整本 地时间和时钟频率;线路环路时延D的计算公式为D= (T2-T1) + (T4-T3) = (Τ4-Τ1) - (Τ3-Τ2)。上述各步骤中,主站和从站之间的信息封装为El帧格式。本发明首先将数据进行一次封装,称为TOE帧,之后对TOE帧依据El传输规范进 行二次封装。TOE帧头长度为18个字节,加上时间戳10个字节,TOE帧长为固定的28个字 节,帧长小于一个El帧长度(32字节),因此可以将TOE帧直接封装入一个El帧中。本发明采用El成帧方式传送TOE帧,成帧方式结构清晰,有利于数据定位。El帧 中的TSO用于帧同步,TS30 TS31用于辅助帧同步,三个字节用于帧定位和同步,从而可 确保El帧定位可靠。TSl TS28用于传送TOE数据帧,包括TOE帧头信息和时间戳信息, 不足28字节的补零。TS29为CRC校验,校验内容为TSl TS28的有效数据,解码时校验不 正确的帧应丢弃。TOE帧头信息如下表
权利要求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主站向从站发送时间同步帧,主站记录同步帧发包时间戳T1并插入同步帧中;B、从站接收主站发来的同步帧,记录收包时间戳T2,从同步帧中获得时间戳T1;C、从站向主站发送时延请求帧,并记录发时延请求帧的时间戳T3;D、主站接收从站发来的时延请求帧并记录收包时间戳T4,主站将T4时间戳插入时延反馈帧中发送给从站;E、从站接收时延反馈帧并获得时间戳T4,从站根据获得的时间戳T1~T4,计算线路环路时延D以及主从时间偏差和频率偏差,根据计算出的时间和频率偏差,以此调整本地时间和时钟频率;线路环路时延D的计算公式为D=(T2 T1)+(T4 T3)=(T4 T1) (T3 T2);上述各步骤中,主站和从站之间的信息封装为E1帧格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El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站和从站之 间的信息帧结构为基于El成帧方式对自定义的TOE帧进行二次封装;所述TOE帧包括帧 头和时间戳;帧头信息包括2字节的帧类型; 1字节的帧长,即全帧的长度;4字节的时间修正,用于修正报文驻留时间或者时间戳误差; 2字节的源端口 ID; 2字节的目的端口 ID; 2字节的数据包序列; 1字节的发包频率; 1字节的控制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El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和接收由 硬件执行,发送时,帧头信息由软件通过写寄存器的方式通知硬件并触发发送,时间戳值由 硬件在发送时插入;硬件以中断方式通知软件获取发送时间戳值;接收时,硬件以中断方 式通知软件获取接收时间戳值。
4.基于El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装置,包括El接口收发模块、El编解码模块、CPU模 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钟模块;同步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时间Tl ; 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从装置的时延请求帧;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有时延请 求帧收包时间T4 ;前述同步帧发送模块、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分别与El编解码模 块连接。
5.基于El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从装置,包括El接口收发模块、El编解码模块、CPU模 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钟模块;同步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装置的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时间Tl ;时延请求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主装置发送时延请求帧;;时延反馈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装置的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有主 装置记录的时延请求帧收包时间T4 ;前述同步帧接收模块、时延请求帧发送模块、时延反馈帧接收模块分别与El编解码模 块连接。
全文摘要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方法及主从装置,涉及通信技术。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A、主站向从站发送时间同步帧,主站记录同步帧发包时间戳T1并插入同步帧中;B、从站接收主站发来的同步帧,记录收包时间戳T2,从同步帧中获得时间戳T1;C、从站向主站发送时延请求帧,并记录发时延请求帧的时间戳T3;D、主站接收从站发来的时延请求帧并记录收包时间戳T4,主站将T4时间戳发送给从站;E、从站获得时间戳T4,根据获得的时间戳T1~T4,计算线路环路时延D以及主从时间偏差和频率偏差,以此调整本地时间和时钟频率;各步骤中信息封装为E1帧格式。本发明无需协议转换、无需缓存、开销小,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数据收发时延抖动。
文档编号H04L7/00GK101951312SQ20101028350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傅俊鹏, 王广才 申请人: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