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4721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耳机已经成为终端产品的标配附件。使用耳机时通常要求终端产品能够自动识别 耳机插入与拔出的状态,因此需要采用耳机插拔检测电路。耳机插拔检测电路的形式多种 多样,弹片式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且占用PCB(印刷电路板)面积小的 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图1是四段式耳机插头及插座管脚定义的示意图,四段式耳机插头包括3. 5mm和 2. 5mm两种,插头管脚的定义从根部到端部分别是GND (地)、MIC(麦克)、R(右声道)和 L(左声道)。三段式耳机插头与四段式耳机插头的区别是没有MIC管脚。四段式耳机插座 管脚定义,包括1地(GND)、2右声道(R)、与2脚形成常闭连接的第二管脚3、5左声道(L)、 与5脚形成常闭连接的第一管脚4、6麦克(MIC),三段式耳机插座与四段式耳机插座的区别 是没有麦克(MIC)管脚。目前,通过耳机插座内部的一对机械弹片,如4脚及与之常闭的5脚实现耳机插入 拔出的检测。当插入耳机时,5脚断开,在电气上与4脚断开,在硬件上形成中断,上报给控 制电路,终端设备启用中断服务程序。耳机拔出时,控制电路检测到后退出服务程序。耳机 插入与拔出使得耳机插座的4脚和5脚断开和闭合,所以是否能够正确检测耳机的插拔状 态与耳机插座内部的机械弹片密切相关。当耳机插座出现质量问题时,如4脚与5脚本应 该常闭却没有常闭,就会造成控制器误判断有耳机插入,终端产品出现耳机符号,同时切换 音频通路至耳机端,造成整个终端产品处于无声状态,严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实现更加可靠地检 测耳机的插拔状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左声道(L)管 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一管脚、右声道(R)管脚以及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
第二管脚;该电路还包括与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信号线,该左检测信号线连接或配置上拉 电阻,第一管脚与第二管脚电性连接,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下拉电阻。进一步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阻值使L管脚与第一管脚连接,和/或R管脚与 第二管脚连接时,左检测信号线下拉为低电平,并且L管脚与第一管脚断开,且R管脚与第 二管脚断开时,左检测信号线上拉为高电平。进一步地,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左声道(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 开的第一管脚、右声道(R)管脚以及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该电路还包括与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信号线,该左检测信号线连接或配置下拉电阻,第一管脚与第二管脚电性连接,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上拉电阻。进一步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阻值使L管脚与第一管脚连接,和/或R管脚与 第二管脚连接时,左检测信号线上拉为高电平,并且L管脚与第一管脚断开,且R管脚与第 二管脚断开时,左检测信号线下拉为低电平。进一步地,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的上拉电阻大于耳机线圈电阻的9 10倍。进一步地,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左声道(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 开的第一管脚、右声道(R)管脚以及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该电路还包括与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信号线以及与第二管脚连接的右检测信 号线,左检测信号线和右检测信号线分别连接或配置上拉电阻,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下 拉电阻。进一步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阻值使L管脚与第一管脚连接时,左检测信号 线下拉为低电平,L管脚与第一管脚断开时,左检测信号线上拉为高电平,并且,使R管脚与 第二管脚连接时,右检测信号线下拉为低电平,R管脚与第二管脚断开时,右检测信号线上 拉为高电平。进一步地,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左声道(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 开的第一管脚、右声道管脚(R)以及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该电路还包括与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信号线以及与第二管脚连接的右检测信 号线,左检测信号线和右检测信号线分别连接或配置下拉电阻,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上 拉电阻。进一步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阻值使L管脚与第一管脚连接时,左检测信号 线上拉为高电平,L管脚与第一管脚断开时,左检测信号线下拉为低电平,并且,使R管脚与 第二管脚连接时,右检测信号线上拉为高电平,R管脚与第二管脚断开时,右检测信号线下 拉为低电平。进一步地,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的上拉电阻大于耳机线圈电阻的9 10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电路简单、PCB (印刷电路板)占用面积小和硬件成本 低的优点,又能有效提高耳机插拔检测的可靠性。

图1是现有技术中四段式耳机插头及插座管脚定义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实施例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L管脚、与L管脚常闭连接的第 一管脚、R管脚、与该R管脚常闭连接的第二管脚以及与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信号线,左检测信号线连接或配置上拉电阻,第一管脚与第二管脚电性连接,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 下拉电阻。左检测信号线上连接的电阻Rl为上拉电阻,若检测信号线可为内部配置上拉电 阻,则Rl可以省去。Rl与连接在左声道输出(L_0UT)信号线上的下拉电阻R3及连接在右 声道输出(R_0UT)信号线上的下拉电阻R2形成分压电路,并且,R2和R3的下拉能力均远 强于Rl的上拉能力,使耳机未插入时,左检测信号线为低电平,如Rl的阻值至少是R2和R3 的10倍以上,如Rl阻值为100K,R2和R3阻值为10K。此处并不限制在10倍以上,可根据 经验进行取值,如9倍、9. 5倍等亦可。耳机插座3脚和4脚电气上连接在一起。耳机插入时,耳机插座2脚和5脚断开, 在电气上分别与3脚和4脚断开,下拉电阻R2和R3失去作用,上拉电阻Rl使左检测信号线 被上拉至高电平,形成硬件中断,检测到耳机插入,耳机拔出过程相反。当耳机插座因质量 问题2脚与3脚或者4脚与5脚其中一组不能形成常闭,另外一组仍能正常工作时,例如, 4脚与5脚常闭失效,而Rl和R2仍能通过常闭的2脚与3脚形成分压,当耳机插入时,2脚 断开,电气上与3脚断开,左检测信号线被上拉至高电平,形成硬件中断,检测到耳机插入, 耳机拔出过程相反。由此可见,该检测电路要求只要有一组常闭管脚有效即可,提供了耳机 插拔检测的可靠性。实施例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 开的第一管脚、R管脚、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以及与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 信号线,该左检测信号线连接或配置下拉电阻,第一管脚与第二管脚电性连接,L管脚和R 管脚分别连接上拉电阻。左检测信号线上连接的电阻Rl为下拉电阻,若检测信号线可为内部配置下拉电 阻,则该电阻可以省去。Rl与连接在左声道输出信号线上的上拉电阻R3及连接在右声道输 出信号线上的上拉电阻R2形成分压电路,并且,上拉电阻R2和R3的上拉能力远大于下拉 电阻Rl的下拉能力,使耳机未插入时,左检测信号线为高电平,同时,R2和R3的阻值最好 大于32欧(耳机线圈电阻)9 10倍,以避免在耳机插入状态下造成对耳机较大的电流分 流,影响耳机效果。耳机插入时,耳机插座2脚和5脚断开,在电气上分别与3脚和4脚断开,上拉电 阻R2和R3失去作用,下拉电阻Rl使左检测信号线被下拉至低电平,形成硬件中断,检测到 耳机插入,耳机拔出过程相反。该检测电路要求只要有一组常闭管脚有效即可。例如,4脚 与5脚常闭失效,而Rl和R2仍能通过常闭的2脚与3脚形成分压,当耳机插入时,2脚断 开,电气上与3脚断开,左检测信号线被下拉至高电平,形成硬件中断,检测到耳机插入,耳 机拔出过程相反。实施例3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 开的第一管脚、R管脚、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以及与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 信号线以及与第二管脚连接的右检测信号线,左检测信号线和右检测信号线分别连接或配 置上拉电阻,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下拉电阻。左检测信号线上连接的电阻Rl为上拉电阻,若检测信号线可为内部配置上拉电阻,则该电阻可以省去。Rl与连接在左声道输出信号线上的下拉电阻R3通过常闭的4脚5 脚形成分压电路。右检测信号线上连接的上拉电阻为R4,若检测信号线可为内部配置上拉 电阻,则R4可以省去。R4与连接在右声道输出信号线上的下拉电阻R2通过常闭的2脚3 脚形成分压电路,并且,R2和R3的下拉能力均远强于Rl和R4的上拉能力,使耳机未插入 时,左检测信号线和右检测信号线均下拉为低电平。耳机插入时,耳机插座2脚和5脚断开,在电气上分别与3脚和4脚断开,下拉电 阻R2和R3失去作用,上拉电阻使左检测信号线和右检测信号线均被上拉至高电平,形成硬 件中断,检测到耳机插入,耳机拔出过程相反。当其中一组常闭管脚失效时,则其中一个检 测管脚为高电平,而另一个检测管脚为低电平,此时,控制电路则认为没有耳机插入。当耳 机插入时,未失效的一组耳机弹片断开,在电气上分离,此时,两个检测管脚均为高电平,控 制电路则认为耳机插入,检测到耳机。由此可见,当一组常闭管脚失效时,检测电路仍能正 确检测耳机插拔,有效提高了耳机插拔的可靠性。实施例4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 开的第一管脚、R管脚、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以及与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 信号线以及与第二管脚连接的右检测信号线,左检测信号线和右检测信号线分别连接或配 置下拉电阻,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上拉电阻。左检测信号线上连接的电阻Rl为下拉电阻,若检测信号线可为内部配置下拉电 阻,则该电阻可以省去。Rl与连接在左声道输出(L_0UT)信号线上的上拉电阻R3形成分压 电路。右检测信号线上的下拉电阻为R4,若检测信号线可为内部配置下拉电阻,则该电阻可 以省去。R4与在右声道输出(R_0UT)信号线上的上拉电阻R2形成分压电路。并且,R2和 R3的上拉能力均远强于Rl和R4的下拉能力,使耳机未插入时,左检测信号线和右检测信号 线均上拉为高电平,同时,R2和R3的阻值最好大于32欧(耳机线圈电阻)9 10倍,以避 免在耳机插入状态下造成对耳机较大的电流分流,影响耳机效果。耳机插入时,耳机插座2脚和5脚断开,在电气上分别与3脚和4脚断开,上拉电 阻R2和R3失去作用,下拉电阻左检测信号线和右检测信号线均被下拉至低电平,形成硬 件中断,检测到耳机插入,耳机拔出过程相反。当其中一组常闭管脚失去作用时,则其中一 个检测管脚为低电平,而另一个检测管脚检测为高电平,此时,控制电路则认为没有耳机插 入。当耳机插入时,未失效的一组耳机弹片断开,在电气上分离,此时,两个检测管脚均为低 电平,控制电路则认为耳机插入,检测到耳机。由此可见,当一组常闭管脚失效时,检测电 路仍能正确检测耳机插拔,有效提高了耳机插拔的可靠性。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采用上述耳机插拔检测电路的终端,耳机插拔检测电路设 置在终端的壳体中,耳机插拔检测电路的结构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双弹片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同样适用于有两组常开管脚的耳机插座,原理类似。以 上电路形式均可提高耳机插拔检测的可靠性,由于实施例1占用资源少,电路相对简单,所 以优先选用实施例1。并且,当检测管脚可为内部配置上拉或下拉电阻时,检测管脚上的上 拉或下拉电阻可以省去,进一步节约PCB空间和硬件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左声道(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一管 脚、右声道(R)管脚以及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信号线,该左检测信号线连接或配置上拉 电阻,所述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二管脚电性连接,所述L管脚和所述R管脚分别连接下拉电 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阻值使所述L管脚与第一管脚连接,和/或R管脚与第二 管脚连接时,所述左检测信号线下拉为低电平,并且所述L管脚与第一管脚断开,且R管脚 与第二管脚断开时,所述左检测信号线上拉为高电平。
3.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左声道(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一管 脚、右声道(R)管脚以及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信号线,该左检测信号线连接或配置下拉 电阻,所述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二管脚电性连接,所述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上拉电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阻值使所述L管脚与第一管脚连接,和/或R管脚与第二 管脚连接时,所述左检测信号线上拉为高电平,并且所述L管脚与第一管脚断开,且R管脚 与第二管脚断开时,所述左检测信号线下拉为低电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的上拉电阻大于耳机线圈电阻的9 10倍。
6.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左声道(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一 管脚、右声道(R)管脚以及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信号线以及与所述第二管脚连接的右检 测信号线,所述左检测信号线和右检测信号线分别连接或配置上拉电阻,所述L管脚和R管 脚分别连接下拉电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阻值使所述L管脚与第一管脚连接时,所述左检测信号线 下拉为低电平,所述L管脚与第一管脚断开时,所述左检测信号线上拉为高电平,并且,使 所述R管脚与第二管脚连接时,所述右检测信号线下拉为低电平,R管脚与第二管脚断开 时,所述右检测信号线上拉为高电平。
8.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左声道(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一管 脚、右声道管脚(R)以及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信号线以及与所述第二管脚连接的右检 测信号线,所述左检测信号线和右检测信号线分别连接或配置下拉电阻,所述L管脚和R管 脚分别连接上拉电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阻值使所述L管脚与第一管脚连接时,所述左检测信号线 上拉为高电平,所述L管脚与第一管脚断开时,所述左检测信号线下拉为低电平,并且,使 所述R管脚与第二管脚连接时,所述右检测信号线上拉为高电平,R管脚与第二管脚断开 时,所述右检测信号线下拉为低电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的上拉电阻大于耳机线圈电阻的9 10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包括左声道(L)管脚、与该L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一管脚、右声道(R)管脚以及与该R管脚可连接和断开的第二管脚;该电路还包括与第一管脚连接的左检测信号线,该左检测信号线连接或配置上拉电阻,第一管脚与第二管脚电性连接,L管脚和R管脚分别连接下拉电阻。本实用新型具有电路简单、PCB(印刷电路板)占用面积小和硬件成本低的优点,又能有效提高耳机插拔检测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4R29/00GK201789630SQ20102052552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佘海波, 刘凤鹏, 孙钦利, 张文刚, 梁茂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