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吸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099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及其吸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吸振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吸收喇叭振动的电子装置及其吸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者对于电子装置内建喇叭音质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笔记本型计算机为例,笔记本型计算机内建喇叭发出的共振波会影响笔记本型计算机内其他组件(例如硬盘)的运作,使得笔记本型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转,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为了降低共振波的干扰,在先前技术中,有在喇叭单体上放置一块吸音泡棉来吸收振波,但是额外增设吸音泡棉会使制造成本提高,并且吸音泡棉也会影响喇叭单体的效能。再者,为了避免内建喇叭运转时的振动过大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设置吸振装置来吸收振波也是常见的做法,然而,吸振装置通常由弹性材质制成且价格不菲,也会使制造成本提高, 并不符合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子装置及其吸振装置,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吸收喇叭振动的电子装置及其吸振装置。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括一喇叭本体、一主壳以及多个吸振装置。该主壳用以容纳该喇叭本体,各该吸振装置分别与该喇叭本体及该主壳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个吸振装置分别连接于喇叭本体的两侧;各吸振装置包括第一吸振单元、第二吸振单元、柱体以及吸振臂,其中柱体贯穿第一吸振单元及第二吸振单元,并且吸振臂分别与喇叭本体及柱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振装置,该吸振装置用以与一电子装置的一喇叭本体连接, 以吸收该喇叭本体发出的振波,该吸振装置包括一第一吸振单元;一第二吸振单元;一柱体,其中该柱体贯穿该第一吸振单元及该第二吸振单元;以及一吸振臂,该吸振臂分别与该喇叭本体及该柱体连接。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多重吸振的效果,以降低喇叭本体振动时对电子装置内其他运转组件所造成的影响且能降低制造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I喇叭本体10[0014] 吸振装置20柱体21[0015] 第一吸振单元22第二吸振单元23[0016] 吸振臂24弹性件25[0017] 环形槽26主壳40[0018]顶壳 41连接柱411[0019]底壳 42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0021]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I、图2及图3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其中图
I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I包括喇叭本体10、多个吸振装置20以及主壳40,其中各个吸振装置20分别与喇叭本体10及主壳40连接,且主壳40可容纳喇叭本体 10及多个吸振装置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多个吸振装置20分别连接于喇叭本体10的两侧,且电子装置I是一台笔记本型计算机,喇叭本体10为一重低音喇叭,但本实用新型皆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I的吸振装置20的数目为四个,而四个吸振装置20,分别连接于喇叭本体10的两侧,但本实用新型皆不以此为限。在此需注意的是,吸振装置20的数目可随喇叭本体10的规格而改变,本实施例中的四个吸振装置20只是举例说明而已,本实用新型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I的吸振装置20包括柱体21、第一吸振单元22、第二吸振单元23、吸振臂24、弹性件25及两环形槽26。其中柱体21贯穿第一吸振单元22及第二吸振单元23 ;吸振臂24分别与喇叭本体10及柱体21连接;弹性件25 与柱体21的一端连接;两环形槽26分别位于第一吸振单元22及第二吸振单元23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一吸振单元22与第二吸振单元23外观实质上呈圆柱形,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种形状为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如图2与图3所示,吸振臂24为一弯曲弹臂,利用吸振臂24的弯曲造型来吸收喇叭本体10运转时发出的振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I的吸振装置20的数目为四个,因此各个吸振装置20 的吸振臂24皆是一体成型与喇叭本体10连接,且吸振臂24会与对应的柱体21连接。再者,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吸振臂24与柱体21套接于第一吸振单元22 及第二吸振单元23之间,当吸振臂24随喇叭本体10振动时,吸振臂24能在第一吸振单元 22及第二吸振单元23之间移动,以减低喇叭本体10振动对电子装置I的冲击。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I的主壳40包括顶壳41以及底壳42,其中顶壳41包括多个连接柱411,而底壳42与顶壳41连接。底壳42包括多个固定柱421,各固定柱421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柱411相对。柱体2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柱411以及对应的固定柱421连接,且各个固定柱421可分别容纳各个弹性件25,且柱体21与固定柱421连接的一端会与弹性件25连接,藉此将吸振装置20夹持在连接柱411以及对应的固定柱421之间,并且利用弹性件25来辅助吸收喇叭本体10的振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弹性件25为弹簧,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任何有弹性的组件皆适用。在此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I的多个吸振装置20与主壳40之间的连接方式都是用套接,而不是螺丝固定。利用套接的方式让喇叭本体10产生的振波不会直接与电子装置I产生共振,再藉由吸振臂24的弯曲造型及弹性件25的配合,能增强吸收振波,达到多重吸振的效果,以降低喇叭本体10振动时对电子装置I内其他运转组件(如硬盘)所造成的影响。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恳请审查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自然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喇叭本体;以及一主壳,该主壳用以容纳该喇叭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括多个吸振装置,各该吸振装置分别与该喇叭本体及该主壳连接;其中,各该吸振装置皆包括一第一吸振单兀;一第二吸振单元;一柱体,其中该柱体贯穿该第一吸振单元及该第二吸振单元;以及一吸振臂,该吸振臂分别与该喇叭本体及该柱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吸振装置分别连接于该喇叭本体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振臂是一体成型与该喇叭本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振臂为一弯曲弹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吸振装置皆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与该柱体的一端连接。
6.一种吸振装置,该吸振装置用以与一电子装置的一喇叭本体连接,以吸收该喇叭本体发出的振波,其特征在于,该吸振装置包括一第一吸振单兀;一第二吸振单元;一柱体,其中该柱体贯穿该第一吸振单元及该第二吸振单元;以及一吸振臂,该吸振臂分别与该喇叭本体及该柱体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振臂是一体成型与该喇叭本体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振臂为一弯曲弹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吸振装置皆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与该柱体的一端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吸振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喇叭本体、一主壳以及多个吸振装置。该主壳用以容纳该喇叭本体;各该吸振装置分别与该喇叭本体及该主壳连接。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多重吸振的效果,以降低喇叭本体振动时对电子装置内其他运转组件所造成的影响且能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H04R1/00GK202353767SQ2011203206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
发明者汪志毅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