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5308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如CPRI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数据传输速率已经达到4. 9Gbps甚至达到lOGbps,在如此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下,为确保高速数据的传输质量,需确定可靠的传输信道。现有技术确定传输信道的方法为,发送端通过发送信道向接收端发送高速数据,接收端根据高速数据的不同传输环境,调整接收信道参数,确定相适应的接收信道,发送信道与接收信道形成传输信道,实现高速数据的传输。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仅调整接收端接收信道参数,确定的传输信道可靠性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所确定的传输信道可靠性较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及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对应的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根据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接收信道参数,根据所述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向发送端反馈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发送信道;将所述最优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接收信道。—种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包括接收接收端反馈的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将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发送信道。一种接收端通信设备,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及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对应的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接收信道参数,根据所述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反馈单元,用于向发送端反馈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发送信道;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最优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接收信道。
一种发送端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反馈的最优发送信道参数;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发送信道。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接收端通信设备及如上所述的发送端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根据高速数据传输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接收端的接收信道参数及发送端的发送信道参数,设置接收信道及发送信道,从而确定可靠性较强的传输信道。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I提供的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I提供的另一种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接收端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另一种接收端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发送端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包括101、确定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及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对应的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102、根据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接收信道参数,根据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103、向发送端反馈最优发送信道参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用于发送端确定发送信道;104、将最优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接收信道。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103、104的执行顺序可以调整为,先执行104再执行103,或者同时执行103、104。图I所示的步骤可以由接收端通信设备执行。该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根据高速数据传输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接收端的接收信道参数及发送端的发送信道参数,设置的接收信道及发送信道,可靠性较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包括201、接收接收端反馈的最优发送信道参数;202、将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发送信道。图2所示的步骤可以由发送端通信设备执行。该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接收发送端实时调整的发送信道参数,设置发送信道,从而确定可靠性较强的发送信道。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301、设置公共信道;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握手帧,将无误码接收握手帧时,接收端使用的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及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公共信道;具体地,发送端按默认发送信道参数发送的握手帧,接收端按默认接收信道参数接收握手帧,如果接收端无误码接收握手帧,则向发送端发送应答帧,通知发送端无误码接收握手帧成功,发送端将默认发送参信道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发送信道,接收端将默认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接收信道,该发送信道与该接收信道组成公共信道;如果接收端不能无误码接收握手帧,则向发送端发送应答帧,通知发送端无误码接收握手帧失败,发送端遍历所有发送信道参数向接收端发送握手帧,接收端遍历所有接收信道参数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握手帧,接收端记录无误码接收握手帧时,使用的接收信道参数,并向发送端发送应答帧,通知发送端记录接收端记录无误码接收握手帧时,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接收端将无误码接收握手帧时,使用的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接收信道设置为接收信道,发送端将接收端无误码接收握手帧时,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发送信道,接收信道与发送信道组成公共信道;本实施例还可以将接收端预设的接收信道参数及发送端预设的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公共信道。302、接收发送端通过公共信道遍历发送信道参数发送的摸底帧;本实施例可以预存一个发送信道参数表,发送端按该发送信道参数表中的信道参数依次发送摸底帧。303、将无误码接收摸底帧时,所使用的接收信道参数,存入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304、向发送端获取,无误码接收摸底帧时,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具体地,通过公共信道向发送端发送获取请求,发送端收到请求后,返回接收端无误码接收摸底帧时,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305、将无误码接收摸底帧时,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存入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应当理解,303、304、305的执行顺序可以调整为,先执行304、305再执行303。306、根据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接收信道参数;具体地,将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中,接收端允许的频率最高的接收信道参数 作为最优接收信道参数。
307、根据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中发送信道参数的频率,确定第一参数及第二参数;根据第一参数及第二参数,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具体地,将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之和,作为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其中,第一参数可以为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中,频率最大的一个发送信道参数,第二参数可以为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中,频率居中的一个发送信道参数。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305、306的执行顺序可以调整为,先执行306再执行305,或者同时执行305、306。308、向发送端反馈最优发送信道参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用于发送端确定发送信道;具体地,通过公共信道向发送端反馈最优发送信道参数。309、将最优接收信道参数设置为接收信道参数,确定接收信道。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307、308的执行顺序可以调整为,先执行308再执行307,或者同时执行307、308。在传输高速数据时,可以应用本实施例确定的传输信道实现。可以由发送端通信设备执行本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根据高速数据传输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接收端的接收信道参数及发送端的发送信道参数,设置接收信道及发送信道,从而确定可靠性较强的传输信道。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端通信设备,包括第一确定单元41、第二确定单元42、反馈单元43、第一设置单元44,其中,第一确定单元41,用于确定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及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对应的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第二确定单元42,用于根据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接收信道参数,根据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 反馈单元43,用于向发送端反馈最优发送信道参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用于发送端确定发送信道;第一设置单元44,用于将最优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接收信道。如图5所示,第二确定单元42可以包括接收子单元421、第一存储子单元422、第二存储子单元423,其中,接收子单元421,用于接收发送端通过公共信道遍历发送信道参数发送的摸底帧;第一存储子单元422,用于将无误码接收摸底帧时,所使用的接收信道参数,存入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第二存储子单元423,用于将无误码接收摸底帧时,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存入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设置单元45,用于确定公共信道,第二设置单元45包括以下任一子单元
第一设置子单元451,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握手帧,将无误码接收握手帧且发送端无误码发送握手帧时,使用的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及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公共信道;第二设置子单元452,用于预设的接收信道参数及发送端预设的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公共信道。较佳地,第二确定单元42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中发送信道参数的频率,确定第一参数及第二参数;根据第一参数及第二参数,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校验单元46,用于对接收信道及发送信道进行收发能力校验。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通信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步骤,该设备各单元的工作过程,可参阅上述方法中的对应过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通信设备,根据高速数据传输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接收端的接收信道参数及发送端的发送信道参数,设置接收信道及发送信道,从而确定可靠性较强的传输信道。实施例4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端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单元61、设置单元62,其中,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接收端反馈的最优发送信道参数;设置单元62,将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发送信道。本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通信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步骤,该设备各单元的工作过程,可参阅上述方法中的对应过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通信设备,根据高速数据传输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接收端的接收信道参数及发送端的发送信道参数,设置接收信道及发送信道,从而确定可靠性较强的传输信道。实施例5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接收端通信设备71、发送端通信设备72,其中,接收端通信设备71为上述实施例3提供的接收端设备,发送端通信设备72为上述实施例4提供的发送端设备,请参阅。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根据高速数据传输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接收端的接收信道参数及发送端的发送信道参数,设置接收信道及发送信道,从而确定可靠性较强的传输信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确定高速数据的传输信道,所确定的传输信道可靠性较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放电控制设备,在表述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拨通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上述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另夕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放电控制设备与电池放电控制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及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对应的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 根据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接收信道参数,根据所述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 向发送端反馈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发送信道; 将所述最优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接收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及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对应的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公共信道遍历发送信道参数发送的摸底帧; 将无误码接收所述摸底帧时,所使用的接收信道参数,存入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 将无误码接收所述摸底帧时,所述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存入所述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公共信道遍历发送信道参数发送的摸底帧之前,包括,设置所述公共信道,具体为 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握手帧,将无误码接收所述握手帧时,使用的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及所述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所述公共信道; 或者,将预设的接收信道参数及所述发送端预设的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所述公共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中信道参数的频率,确定第一参数及第二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及所述第二参数,确定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优接收信道参数设置为接收信道参数,确定接收信道之后,包括 对所述接收信道及所述发送信道进行收发能力校验。
6.一种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接收端反馈的最优发送信道参数; 将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发送信道。
7.一种接收端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及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对应的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接收信道参数,根据所述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 反馈单元,用于向发送端反馈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发送信道;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最优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接收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通过公共信道遍历发送信道参数发送的摸底帧; 第一存储子单元,用于将无误码接收所述摸底帧时,所使用的接收信道参数,存入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 第二存储子单元,用于将无误码接收所述摸底帧时,所述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存入所述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公共信道,所述第二设置单元包括以下任一子单元 第一设置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握手帧,将无误码接收所述握手帧时,使用的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及所述发送端使用的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所述公共信道; 第二设置子单元,用于预设的接收信道参数及所述发送端预设的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所述公共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中发送信道参数的频率,确定第一参数及第二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及所述第二参数,确定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接收信道及所述发送信道进行收发能力校验。
12.一种发送端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反馈的最优发送信道参数; 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发送信道。
13.—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端通信设备及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端通信设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输信道的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及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对应的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根据所述无误码接收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接收信道参数,根据所述无误码发送信道参数集合确定最优发送信道参数;向发送端反馈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所述最优发送信道参数用于所述发送端确定发送信道;将所述最优接收信道参数对应的信道设置为接收信道。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高速数据传输环境的变化,确定可靠性较强的传输信道。
文档编号H04L1/16GK102710378SQ20121018651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孙凯健, 彭观善, 秦忠明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