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5947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系统级仿真、网络规划等是在使用经典模型(业务源模型、用户设备移动模型、信道模型等)的基础上,针对初定的评估目的进行系统级评估,比如针对各种不同的 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算法、MR0(Mobility RobustnessOptimization,移动健壮性优化)、MLB(Mobility Load Balancing,移动负载均衡)技术方案等的系统级评估。 以MRO技术方案的系统级仿真为例,即目前的系统级仿真方法仅是针对切换参数的不同取值配置进行评估分析,最终仅能给出各个参数对上述移动性网络问题的影响,进而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调整切换参数的原则,比如,TimeToTrigger (TTT,时间触发)参数的不同取值配置直接影响切换时机,可以使切换动作提前或延迟,出现过迟切换、过早切换等网络问题。但是,由于MRO技术的特点,每次评估都需要长时间的统计收集,最终才能通过反复的系统级评估,分析该参数对切换成功概率、切换频率、用户设备掉话率等性能指标的影响。采用经典建模进行系统级仿真仅在进行各个公司、厂商的方案优劣对比上比较有效,但是,由于与实际应用场景还是会存在较多的偏差,所以并不能很好的指导实际网络。综上所述,目前使用系统仿真、网络规划等方式会与实际网络场景存在偏差,不能更加接近真实的验证技术方案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系统仿真、网络规划等方式会与实际网络场景存在偏差,不能更加接近真实的验证技术方案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方法,包括获取实际网络中的数据信息;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信息对应的粒度,并根据确定的粒度将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划分为N个子数据库,其中N是正整数;根据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数据信息的类型和对应的粒度,从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的多个子数据库中选择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的子数据库;从选择的子数据库中选择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际网络中的数据信息;建立模块,用于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信息对应的粒度,并根据确定的粒度将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划分为N个子数据库,其中N是正整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数据信息的类型和对应的粒度,从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的多个子数据库中选择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的子数据库;测试模块,用于从选择的子数据库中选择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
由于在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过程中,利用实际网络中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测试,从而更加贴近真实网络环境,更加接近真实的验证技术方案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而且可以真实的模拟终端的测量,规避现有系统级评估过程中的一些建模误差,更加准确的提供各种技术方案的系统级评估,减少实际网络后续针对技术方案的测试工作。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三维天线增益,且数据信息是天线水平增益值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类型是用户设备移动轨迹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类型是用户设备移动轨迹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用户设备测量信息,且数据信息是RSRP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用户设备接收功率,且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用户设备信道检测增益,且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用户设备关键信令,且数据信息是关键过程信息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用户设备关键信令,且数据信息是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关键信令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信息对应的粒度,并根据确定的粒度将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划分为N个子数据库,其中N是正整数;根据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数据信息的类型和对应的粒度,从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的多个子数据库中选择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的子数据库;从选择的子数据库中选择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由于在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过程中,利用实际网络中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测试,从而更加贴近真实网络环境,更加接近真实的验证技术方案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而且可以真实的模拟终端的测量,规避现有系统级评估过程中的一些建模误差,更加准确的提供各种技术方案的系统级评估,减少实际网络后续针对技术方案的测试工作;进一步还能够准确分析定位网络问题,通过验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减少网络测试消耗的人工。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01、获取实际网络中的数据信息;
步骤102、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信息对应的粒度,并根据确定的粒度将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划分为N个子数据库,其中N是正整数;步骤103、根据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数据信息的类型和对应的粒度,从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的多个子数据库中选择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的子数据库;步骤104、从选择的子数据库中选择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较佳地,步骤102中,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以及根据该类型的对应的粒度划分为多个数据区间;将属于相同数值区间的获取数值对应的数据信息划分在同一个子数据库中。比如,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为2、5和6,该类型的对应的粒度为3,则多个数据区间为I 3,4 6,7 9……以此类推;然后将获取数值为2对应的数据信息划分在同一个子数据库中,将5和6对应的数据信息划分在同一个子数据库中。较佳地,步骤103中,确定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的获取数值,根据该类型的每个子数据库对应的数值区间,确定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的获取数值的数值区间,并选择确定的数值区间对应的子数据库。比如,需要获取数值为2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则查找获取数值为2对应的子数据库,从该子数据库中找到获取数值为2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较佳地,根据下列方式确定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确定每个相邻的获取数值之间的间距,并将确定的间距中最小间距与预设的倍数的乘积,作为该类型对应的粒度。比如,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分别有3、5、1、7和8,则确定每个相邻的获取数值之间的间距,即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后,1、3、5、7和8的间距分别是2、2、2和1,则间距中最小间距是1,将I乘以预设的倍数作为该类型对应的粒度。其中,预设的倍数最小值是1,即粒度最小是间距中的最小间距;最大值需要保证确定的粒度不大于间距中的最大间距。较佳地,根据下列方式确定N 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确定每个相邻的获取数值之间的间距,并将确定的间距中最大间距除以该类型对应的粒度,得到的值取整(即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后作为N。比如,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分别有3、5、1、7和8,则确定每个相邻的获取数值之间的间距,即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后,1、3、5、7和8的间距分别是2、2和1,则将2除以该类型对应的粒度,得到的值取整后作为N。较佳地,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是针对同一个用户设备的一个类型的数据信 肩、O若类型是三维天线增益,则数据信息包括天线水平增益值和天线垂直增益值,天线水平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天线水平角度,天线垂直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天线垂直角度;若类型是用户设备移动轨迹,则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位置信息,获取数值是时间;若类型是用户设备测量信息,则数据信息包括RSRQ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和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RSRQ值和RSRQ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若类型是用户设备接收功率,则数据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行(从用户设备到基站的传输方向)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从基站到用户设备的传输方向)接收功率值,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若类型是用户设备信道检测增益,则数据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若类型是关键信令,则数据信息包括关键过程的发起概率和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各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关键过程的发起概率和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各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上述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中的基站是根据具体的需要可以是用户设备的归属基站,还可以是用户设备的邻区基站、中继设备等具有接收和检测功能的网络侧设备。比如用户设备开机后选择驻留的小区的基站,则是用户设备的归属基站;比如用户设备驻留归属基站后获取的邻区列表中的所有小区的基站,则是用户设备的邻区基站。较佳地,步骤101之前,按照实际组网规划,还可以将区域的地图和基站站点分布的经纬度地理信息,以及基站天线的三维增益信息导入到系统级仿真平台或者网络规划、优化软件或者工具,在初始化时,以此作为网络拓扑结构信息,以便能够更加充分的模拟真实网络站点分布和信道环境。较佳地,在分类收集到的实际网络数据时,可以基于评估目的不同考虑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照不同网络场景进行分类,如郊区、市区、热点地区(密集市区)、室内或者高速等不同场景收集的数据分类成一个集合;比如按照与不同网络KPI (Key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性能指标)指标类型相关度进行分类,如与覆盖或者容量等相关的各种网络数据分类成一个集合。在分类时尽量保证分类标准与评估目的匹配,同时分类的种类要尽量充分和完备。下面针对不同的类型分别进行介绍。假设分类后的网络数据包括如下几类I、基站三维天线增益,具体包括水平面上不同水平方位角对应的天线水平增益和垂直面上不同垂直面俯仰角对应的天线垂直增益。2、用户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地理位置信息,具体包括用户设备ID(考虑保护用户设备隐私,此处所指ID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用于构建用户设备移动轨迹数据库)、用户设备经纬度信息、数据收集时刻。 3、用户设备在不同地理位置的RSRP和RSRQ信息,具体包括用户设备的RSRP测量结果、用户设备的RSRQ测量结果、用户设备经纬度信息。4、用户设备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上行和下行接收功率信息,具体包括用户设备的上行接收功率、下行接收功率、用户设备经纬度信息。5、用户设备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上行和下行信道检测增益信息,具体包括用户设备的上行信道检测增益、下行信道检测增益、用户设备经纬度信息。6、用户设备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各种关键信令过程(比如接入过程、切换过程、RRC重配置过程等)的发起概率、每个关键信令过程中各条信令的传输延时、传输成功概率信
肩、O情况一、类型是三维天线增益,则数据信息包括天线水平增益值和天线垂直增益值,天线水平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天线水平角度,天线垂直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天线垂直角度。在划分子数据库时,先分别将收集到的天线水平增益值对应的天线增益水平方位角和天线垂直增益值对应的垂直俯仰角描点画出两条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间隔为SI和S2。选取两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小间隔的X倍为粒度Tl和T2,X为正数,可以取值1,2,...。确定粒度Tl和T2后,可以确定子数据库个数NI = S1/T1 (向上或者向下取整)和N2 = S2/T2(向上或者向下取整)。然后,对所有收集的天线水平增益和垂直增益信息分别进行处理,分别从两条直线上最小记录点开始,以Tl、T2为间隔,将同一个粒度内收集到的数据单独记录存储,并记录此部分数据的个数,建立两个子数据库,分别编号为il = O和12 = 0 ;依次以Tl或者T2为间隔建立子数据库,编号加一递增,即编号为il = il+Ι和i2=i2+l,直到建立NI和N2个子数据库为止(il = NI和i2 = N2),最终将NI个粒度的子数据库组成天线水平增益子数据库,将N2个粒度的子数据库组成天线垂直增益子数据库,两个字数据库又构建成基站三维天线增益数据库。比如采样的数据信息中天线水平增益值对应的天线增益水平方位角为I度、5度、6度、8度,确定粒度为2,则将I度对应的天线水平增益值分在一个子数据库中,5度和6度对应的天线水平增益值分在一个子数据库中,8度对应的天线水平增益值分在一个子数据库中,以此类推指导建立了 NI个子数据库为止。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X针对天线水平增益值和天线垂直增益值可以设置同一个值,也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值,具体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取决于具体采样的数据信息。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三维天线增益,且数据信息是天线水平增益值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201、确定收集到的天线水平增益值对应的天线增益水平方位角组成的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间隔为SI ;步骤202、选取两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小间隔的Xl倍为粒度Tl ;步骤203、确定子数据库个数NI = S1/T1 (向上或者向下取整);步骤204、判断NI是否为O (步骤203计算NI使用向下取整)或者为I (步骤203计算NI使用向上取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5 ;否则,执行步骤206 ;
其中附图中以判断NI是否为O进行说明,判断NI是否为I与判断NI是否为O类似,不再重复画图。步骤205、确定粒度Tl过大,并调整XI,使调整后的Xl小于调整前的XI,并返回步骤 202 ;步骤206、以粒度Tl,从记录的天线水平增益值对应的水平方位角最小处开始,依次将所有水平方位角划分出NI个区间;步骤207、将在第il+Ι的区间内的水平方位角对应的天线水平增益值进行记录存储,建立子数据库,并将il作为该数据库编号,然后将il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1),其中i I初始值为O;步骤208、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il是否等于NI,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9 ;否则,返回步骤207 ;步骤209、确定天线水平增益值数据库建立完成。其中,数据信息是天线垂直增益值的流程与图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针对情况一,基站三维天线增益数据库,导入后用于替代原有系统级评估的三维天线增益模型公式,即不用计算,直接通过数据库获取当前的天线水平增益和垂直增益信息。在运行过程中,当需要使用天线增益时,先获得用户设备到基站的水平方位角和垂直俯仰角,然后分别按照数据库粒度Tl和T2量化等级,即获得分别对应天线水平增益子数据库和天线垂直增益子数据库的编号il和i2,然后分别在对应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一个数值应用于当前需要的天线水平增益和垂直增益。举例说明,假设天线水平增益子数据库和天线垂直增益子数据库的粒度Tl和T2分别为5和7,当前的水平方位角和垂直俯仰角分别为68和33,则分别量化后对应的天线水平增益子数据库和天线垂直增益子数据库的编号il和i2为il = 68/5(向上取整为14,向下取整为13,具体取整方向与天线水平增益子数据库个数NI确定时使用的取整方向相同),i2 = 33/7 (向上取整为5,向下取整为4,具体取整方向与天线垂直增益子数据库个数N2确定时使用的取整方向相同),在确定子数据库编号后,直接查找该编号对应的子数据库就可以得到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然后选择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即可。情况二、类型是用户设备移动轨迹,则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位置信息,获取数值是时间。针对类型是用户设备移动轨迹有两种划分方式。
方式一、在划分子数据库时,先将收集到的用户设备位置信息对应的收集时刻描点画出一条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间隔为S。考虑选取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小间隔的X倍为时间粒度T,X为正数,可以取值1,2,...。确定时间粒度T后,可以确定子数据库个数N = S/T (向上或者向下取整)。然后,对所有收集的用户设备位置信息进行处理,从直线上最小记录时间点开始,以T为间隔,将同一个时间粒度内收集到的数据单独记录存储,并记录此部分数据的个数,建立一个子数据库,编号为i = O ;依次以T为间隔建立子数据库,编号加一递增,即编号为i = i+Ι,直到建立N个子数据库为止(i = = N,即i等于N),最终将N个时间粒度的子数据库组成用户设备移动轨迹数据库。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3。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类型是用户设备移动轨迹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301、确定收集用户设备位置信息的时间点组成的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间最大间距为S ;步骤302、确定实际网络收集数据处理的粒度T为直线上两点间最小间距的X倍; 步骤303、确定需要建立的子数据库个数N为S/T(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步骤304、判断N是否为O (步骤303计算N使用向下取整)或者为I (步骤303计算N使用向上取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5 ;否则,执行步骤306 ;其中附图中以判断N是否为O进行说明,判断N是否为I与判断N是否为O类似,不再重复画图。步骤305、确定粒度T过大,并调整X,使调整后的X小于调整前的X,并返回步骤302 ;步骤306、以粒度T为间隔,从记录用户设备位置信息的时间点最早处开始,依次将所有记录时间点划分出N个区间;步骤307、将在第i+Ι的区间内的时间点对应的用户设备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建立子数据库,并将i作为该数据库编号,然后将i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I),其中i初始值为O;步骤308、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i是否等于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9 ;否则,返回步骤307 ;步骤309、确定用户设备移动轨迹数据库建立完成。针对方式一,在运行过程中,当需要确定用户设备经纬度位置信息时,先获得当前运行时间,然后按照数据库粒度T量化等级,即获得对应用户设备移动轨迹子数据库的编号i,然后在对应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一个数值应用于当前需要的用户设备经纬度位置信肩、O方式二、以不同的UE ID整理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先将收集到的同一个UE ID的位置信息区分开来。假设收集数据中有Y的不同的UE ID,则会区分出Y组数据集合。然后,采用方式一对每组数据集合进行处理,建立Y个子数据库,分别对应不同的UE ID,并且每个子数据库按照方式一处理后又包含N的子数据库,其中N对于不同的子数据库可以是不同的,具体取值取决于方式一对于子数据库N的计算,即每个子数据库的粒度和最大间距。最后,按照UE ID从小到大的顺序对Y个子数据库排序(此处排序方法不唯一,仅是为了方便编号),编号由O开始依次递增1,确定Y个用户设备移动轨迹子数据库。最终建立用户设备移动轨迹数据库。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式二按照方式一确定的S、X、T、N针对Y个子数据库可以设置同一个值,也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值,具体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取决于具体采样的数据信
肩、O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类型是用户设备移动轨迹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401、确定子数据库个数Y,即为收集数据中不同UE ID的个数;步骤402、将相同UE ID收集到的数据分成一组,并按照UE ID从小到大(也可以随机排序进行编号。只要保证编号是从O开始依次加一步长值顺序递增。)对数据集合进 行排序;步骤403、建立子数据库,记j = O ;步骤404、对步骤402中分组的第j+Ι组数据集合进行处理,确定此数据集合中收集用户设备位置信息的时间点组成的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间最大间距为S ;步骤405、确定实际网络收集数据处理的粒度T为直线上两点间最小间距的X倍;步骤406、确定需要建立的子数据库个数N为S/T(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步骤407、判断N是否为O (步骤406计算N使用向下取整)或者为I (步骤406计算N使用向上取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8 ;否则,执行步骤409 ;其中附图中以判断N是否为O进行说明,判断N是否为I与判断N是否为O类似,不再重复画图。步骤408、确定粒度T过大,并调整X,使调整后的X小于调整前的X,并返回步骤405 ;步骤409、以粒度T为间隔,从记录用户设备位置信息的时间点最早处开始,依次将所有记录的时间点划分出N个区间;步骤410、将在第i+Ι的区间内的时间点对应的用户设备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建立子数据库,并将i作为该数据库编号,然后将i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I),其中i初始值为O;步骤411、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i是否等于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12 ;否则,返回步骤410 ;步骤412、将j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I)后,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j是否等于Y,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13 ;否则,返回步骤404 ;步骤413、确定用户设备移动轨迹数据库建立完成。针对方式二,在运行过程中,当需要确定用户设备经纬度位置信息时,先在Y个用户设备移动轨迹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一个,编号j,然后获得当前运行时间,按照数据库粒度T量化等级,即获得在用户设备移动轨迹子数据库中对应用户设备位置信息子数据库的编号i,然后在对应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一个数值应用于当前需要的用户设备经纬度位置信息。情况三、类型是用户设备测量信息,则数据信息包括RSRQ值和RSRP值,RSRQ值和RSRQ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在划分子数据库时,先将收集到的RSRQ值或RSRP值对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组成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距离为S。选取描点后的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小直线距离间隔的X倍为粒度L,X为正数,取值1,2,...。确定子数据库个数N = S/L(向上或者向下取整)。然后,对所有收集的用户设备的RSRP或者RSRQ信息进行分别处理,从直线上最左下方点(经纬度最小点)开始,以L为间隔,将与该点直线距离在同一个粒度内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区分RSRP和RSRQ单独存储,并记录此部分数据分别的个数,建立两个子数据库(RSRP和RSRQ),分别编号为i = O ;依次以粒度L为间隔存储记录数据,分别建立RSRP和RSRQ子数据库,编号加一递增,即编号为i = i+Ι,直到建立N个子数据库为止(i ==N,即i等于N),最终将N个粒度的RSRP子数据库和RSRQ子数据库组成用户设备测量信息数据库。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X、L、N针对RSRQ和RSRP可以设置同一个值,也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值,具体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取决于具体采样的数据信息。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用户设备测量信息,且数据信息是RSRP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501、确定由收集RSRP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组成的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距离为S ;步骤502、确定实际网络收集数据处理的粒度L为直线上最小两点直线距离的X倍;步骤503、确定需要建立的子数据库个数N为S/L(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其中附图中以判断N是否为O进行说明,判断N是否为I与判断N是否为O类似,不再重复画图。步骤504、判断N是否为O (步骤503计算N使用向下取整)或者为I (步骤503计算N使用向上取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5 ;否则,执行步骤506 ;步骤505、确定粒度L过大,并调整X,使调整后的X小于调整前的X,并返回步骤502 ;步骤506、以粒度L为间隔,从记录RSRP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最小处开始,依次按照直线距离将所有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划分出N个区间;步骤507、将在第i+Ι区间内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所有用户设备的RSRP进行分别记录存储,建立子数据库,并将i作为该数据库编号,然后将i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I),其中i初始值为O ;步骤508、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i是否等于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9 ;否则,返回步骤507 ;步骤509、确定RSRP数据库建立完成。其中,数据信息是RSRQ的流程与图5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针对情况三,用户设备测量信息数据库,针对RSRP和RSRQ分别建立的子数据库,导入后用于替代原有系统级评估的用户设备RSRP和RSRQ的测量过程,即不用计算,通过数据库直接获取需要的RSRP或者RSRQ信息。在运行过程中,以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读取数据库信息,举例说明,比如tl时刻,需要获取用户设备的RSRP或者RSRQ的测量信息,先确定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为S,然后按照数据库粒度L量化等级,即获得对应用户设备RSRP或者RSRQ子数据库的编号i,然后在对应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一个RSRP或者RSRQ数值应用于当前需要的用户设备测量信息。假设数据库的建立粒度L为I米,整个数据库包括I米、2米、3米,...,不同的子数据库,对应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不同距离对应的RSRP或者RSRQ信息,若S为3. 7米时,按照数据库粒度L量化等级向下取整或者向上取整,则在数据库中子数据库编号是3或者4对应的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记录的RSRP或者RSRQ信息,作为用户设备当前的最新测量结果,以此类推。情况四、类型是用户设备接收功率,则数据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在划分子数据库时,先将收集到的用户设备接收功率对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组成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距离为S。选取描点后的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小距离间隔的X倍为粒度L,x为正数,取值1,2,...。确定子数据库个数N= S/L(向上或者向 下取整)。然后,对所有收集的用户设备上行和下行接收功率信息进行分别处理,从直线上最左下方点(经纬度最小点)开始,以L为间隔,将与该点直线距离在同一个粒度内收集到所有的上行和下行接收功率数据单独存储,并分别记录此部分数据的个数,建立两个子数据库(上行接收功率和下行接收功率),分别编号为i = O ;依次以粒度L为间隔存储记录数据,建立上行接收功率和下行接收功率子数据库,编号加一递增,即编号为i = i+Ι,直到建立N个子数据库为止(i = = N),最终将N个粒度的上行接收功率和下行接收功率子数据库组成用户设备接收功率数据库。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X、L、N针对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可以设置同一个值,也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值,具体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取决于具体采样的数据信息。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用户设备接收功率,且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的子数据库划分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601、确定由收集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组成的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距离为S ;步骤602、确定实际网络收集数据处理的粒度L为直线上最小两点直线距离的X倍;步骤603、确定需要建立的子数据库个数N为S/L(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步骤604、判断N是否为O (步骤603计算N使用向下取整)或者为I (步骤603计算N使用向上取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05 ;否则,执行步骤606 ;其中附图中以判断N是否为O进行说明,判断N是否为I与判断N是否为O类似,不再重复画图。步骤605、确定粒度L过大,并调整X,使调整后的X小于调整前的X,并返回步骤602 ;步骤606、以粒度L为间隔,从记录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最小处开始,依次按照直线距离将所有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划分出N个区间;步骤607、将在第i+Ι区间内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所有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进行分别记录存储,建立子数据库,并将i作为该数据库编号,然后将i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I),其中i初始值为O ;步骤608、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i是否等于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09 ;否则,返回步骤607 ;步骤609、确定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数据库建立完成。其中,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的流程与图6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针对情况四,用户设备接收功率数据库,针对上行和下行接收功率分别建立的子数据库,导入后用于替代原有系统级评估的用户设备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计算过程,即不用计算,通过数据库直接获取需要的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信息。在运行过程中,以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读取数据库信息。比如tl时刻,需要获取用户设备的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信息,先确定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为S,然后按照数据库粒度L量化等级,即获得对应用户设备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子数据库的编号i,然后在对应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一个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数值应用于当前需要的用户设备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信息。假设数据库中的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子数据库的建立粒度L为I米,整个数据库包括I米、2米、3米,...,不同的子数据库,对应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不同距离的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信息,若S为
3.3米时,按照数据库中的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子数据库的粒度L量化等级向下取整或者向上取整,则在数据库中的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子数据库编号是3或者4对应的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记录的上行或者下行接收功率信息,用于计算当前用户设备的上行或者下行SINR ;以此类推。情况五、类型是用户设备信道检测增益,则数据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在划分子数据库时,先将用户设备的上行和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对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组成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距离为S。选取描点后的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小距离间隔的X倍为粒度L,x为正数,取值1,2,...。确定子数据库个数N = S/L(向上或者向下取整)。然后,对所有收集的用户设备上行和下行信道检测增益信息进行分别处理,从曲线上最左下方点(经纬度最小点)开始,以L为间隔,将与该点直线距离在同一个粒度内收集到所有的上行和下行信道检测增益数据单独存储,并分别记录此部分数据的个数,建立两个子数据库(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和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分别编号为i = O ;依次以粒度L为间隔存储记录数据,建立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和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子数据库,编号加一递增,即编号为i = i+Ι,直到建立N个子数据库为止(i = =N),最终将N个粒度的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和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子数据库组成用户设备信道检测增益数据库。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X、L、N针对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可以设置同一个值,也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值,具体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取决于具体采样的数据信息。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用户设备信道检测增益,且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701、确定由收集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组成的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距离为S ;步骤702、确定实际网络收集数据处理的粒度L为直线上最小两点直线距离的X倍;步骤703、确定需 要建立的子数据库个数N为S/L(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步骤704、判断N是否为O (步骤703计算N使用向下取整)或者为I (步骤703计算N使用向上取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705 ;否则,执行步骤706 ;其中附图中以判断N是否为O进行说明,判断N是否为I与判断N是否为O类似,不再重复画图。步骤705、确定粒度L过大,并调整X,使调整后的X小于调整前的X,并返回步骤702 ;步骤706、以粒度L为间隔,从记录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最小处开始,依次按照直线距离将所有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划分出N个区间;步骤707、将在第i+Ι区间内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所有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进行分别记录存储,建立子数据库,并将i作为该数据库编号,然后将i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I),其中i初始值为O ;步骤708、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i是否等于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709 ;否则,返回步骤707 ;步骤709、确定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数据库建立完成。其中,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的流程与图7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针对情况五,用户设备信道检测增益数据库,针对上行和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分别建立的子数据库,导入后用于替代原有系统级评估的用户设备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计算过程,即不用计算,通过数据库直接获取需要的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信息。在运行过程中,以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读取数据库信息。比如tl时刻,需要获取用户设备的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信息,先确定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为S,然后按照数据库粒度L量化等级,即获得对应用户设备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子数据库的编号i,然后在对应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一个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数值应用于当前需要的用户设备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信息。假设数据库中的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子数据库的建立粒度L为I米,整个数据库包括I米、2米、3米,...,不同的子数据库,对应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不同距离的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信息,若S为3. 3米时,按照数据库中的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子数据库的粒度L量化等级向下取整或者向上取整,在数据库中的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子数据库编号是3或者4对应的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记录的上行或者下行信道检测增益信息,用于计算当前用户设备的上行或者下行SINR ;以此类推。情况六、若类型是关键信令,则数据信息包括关键过程的发起概率和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各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关键过程的发起概率和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各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用户设备关键信令过程数据库,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分别建立子数据库,包括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的子数据库,和每个关键信令过程中的每条同类信令的传输延时、传输成功概率的子数据库。将所有收集的数据按照不同关键信令过程,如接入过程、切换过程、RRC重配置过程等,建立子数据库。一、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的子数据库。建立数据库之前,先获取用户设备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发起各种关键信令过程的概率,建立不同位置用户设备发起各种关键信令过程的概率子数据库。具体方法是,以各个关 键信令过程中首条信令对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组成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间距为S。选取描点后的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小间距的X倍为粒度L,X为正数,取值1,2,...。确定子数据库个数N = S/L(向上或者向下取整)。然后,对所有收集的用户设备发起各种关键信令过程的信息进行分别处理,从直线上最小点(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最小点)开始,以L为间隔,分别统计与该点直线距离在同一个粒度内收集到的各个关键
信令过程中首条信令的次数Nj,j表示关键信令过程编号(取值0、1、2.....Z),并分别计
算得到同一粒度内每个关键信令过程发起的概率Yj = Nj/ Σ Nj,并记录存储此Z个概率值,建立子数据库,编号为i = O ;依次以粒度L为间隔存储处理数据,建立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子数据库,编号加一递增,即编号为i = i+Ι,直到建立N个子数据库为止(i ==N),最终将N个粒度的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子数据库组成用户设备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子数据库。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8。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用户设备关键信令,且数据信息是关键过程信息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801、确定由收集关键过程信息的发起概率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组成的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距离为S ;步骤802、确定实际网络收集数据处理的粒度L为直线上最小两点直线距离的X倍;步骤803、确定需要建立的子数据库个数N为S/L(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步骤804、判断N是否为O (步骤803计算N使用向下取整)或者为I (步骤803计算N使用向上取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05 ;否则,执行步骤806 ;其中附图中以判断N是否为O进行说明,判断N是否为I与判断N是否为O类似,不再重复画图。步骤805、确定粒度L过大,并调整X,使调整后的X小于调整前的X,并返回步骤802 ;步骤806、以粒度L为间隔,从记录关键过程信息的发起概率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最小处开始,依次按照直线距离将所有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划分出N个区间;步骤807、将在第i+Ι区间内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所有关键过程信息的发起概率进行分别记录存储,建立子数据库,并将i作为该数据库编号,然后将i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I),其中i初始值为O ;
步骤808、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i是否等于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09 ;否则,返回步骤807 ;步骤809、确定关键过程信息的发起概率数据库建立完成。二、每个关键信令过程中的每条同类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的子数据库。建立数据库之前,先将同一个关键信令过程相关的信令数据信息划分成一个集合,最后针对集合内同类的各条信令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具体方法是,分别将同一条(同类型)的信令数据收集时对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组成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间距为S。选取描点后的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小间距的X倍为粒度L,X为正数,取值1,2,...。确定子数据库个数N = S/L (向上或者向下取整)。然后,对所有收集的用户设备各种关键信令过程中的关键信令信息进行分别处理,从直线上最小点(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最小点)开始,以L为间隔,对此集合内同一条信令收集的相关数据信息(传输延 时、传输成功概率)进行分别处理,将同一个粒度内收集到的数据单独存储,并记录此部分数据的个数,最终将多个不同粒度的数据集合自称此关键信令过程中的各个不同信令的子数据库,同时这个子数据库包括这条信令对应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最后将同一关键信令过程中的多个不同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组成用户设备的关键信令过程的子数据库。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X、L、N针对用户设备多个关键信令过程中的不同类型的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可以设置同一个值,也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值,具体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取决于具体采样的数据信息。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类型是用户设备关键信令,且数据信息是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关键信令的子数据库划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901、将收集数据按照不同关键信令过程的划分成Z个集合,编号j,与关键信令过程发生概率使用的编号相同(取值0、1、2.....Z-1);步骤902、建立编号j关键信令过程中各条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记j = O ;步骤903、将编号j的关键信令过程相关的信令数据信息按照不同信令划分成M个
集合,编号m,(取值0、1、2.....M-1),记m = 0,其中M对于每个关键信令过程可以不同,
取决于各个关键信令过程中涉及的不同类型的信令个数;步骤904、将编号m的信令数据集合中对应收集每条同类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组成的直线,确定直线上两点之间最大距离为S ;步骤905、确定实际网络收集数据处理的粒度L为直线上最小两点直线距离的X倍;步骤906、确定需要建立的子数据库个数N为S/L(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步骤907、判断N是否为O (步骤906计算N使用向下取整)或者为I (步骤906计算N使用向上取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908 ;否则,执行步骤909 ;其中附图中以判断N是否为O进行说明,判断N是否为I与判断N是否为O类似,不再重复画图。步骤908、确定粒度L过大,并调整X,使调整后的X小于调整前的X,并返回步骤905 ;步骤909、以粒度L为间隔,从记录每条同类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最小处开始,依次按照直线距离将所有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划分出N个区间;步骤910、将在第i+Ι区间内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对应的编号j关键信令过程中编号m的所有同类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进行分别记录存储,建立子数据库,并将i作为该数据库编号,然后将i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1),其中i初始值为O ;步骤911、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i是否等于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912 ;否则,返回步骤910 ;步骤912、将m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I)后,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m是否等于M,如果是,则执行步骤913 ;否则,返回步骤904 ; 步骤913、将j增加一个步长值(比如I)后,判断增加步长值后的j是否等于Z,如果是,则执行步骤914 ;否则,返回步骤903 ;步骤914、确定每条同类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数据库建立完成。用户设备关键信令过程数据库,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分别建立子数据库,包括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的子数据库,和每个关键信令过程中的每条同类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的子数据库,导入后用于模拟用户设备在真实网络中各种关键信令过程的发起行为和交互过程。在使用过程中,以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读取数据库信息,比如tl时刻,需要获取用户设备的关键信令过程信息,先确定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为S,然后按照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的子数据库粒度L量化等级,即获得对应用户设备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的子数据库的编号,然后随机生成一个
范围内的随机数A,与对应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的子数据库中记录的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数值进行比较,两个数值最接近的发起概率对应的关键信令过程是当前时刻用户设备发起的关键信令过程,对应编号j ;然后把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S依次按照编号j的关键信令过程中编号m的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粒度L‘量化等级,即获得对应用户设备在编号j的关键信令过程中编号m的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的编号i,然后在编号i的关键信令对应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一个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数值应用于当前需要的用户设备关键信令过程信息。应用过程中,确定发起的关键信令过程后,其中的关键信令编号m从O开始,需要判断信令传输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m递增1,继续关键信令中下一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信息获取;否则,本次关键信令过程出现异常,执行对应的异常处理。假设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的子数据库的粒度L为I米,整个数据库包括I米、2米、3米,...,对应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不同距离的用户设备发起各种关键信令过程的概率信息,若S为I. 5米时,在
范围内取随机数A,按照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的子数据库粒度L量化等级向下取整或者向上取整,对应数据库中用户设备各种关键信令过程发起概率的子数据库编号是I或者2,将随机数A与对应的子数据库中记录的不同关键信令过程的发起概率进行比较,数值最接近的即作为当前用户设备会发起的关键信令过程。然后依次顺序读取此关键信令过程中顺序传输的各条信令对应的信令传输延时子数据库信息,即以此关键信令过程中第一条发起的关键信令开始,随机读取第一条信令的传输延时子数据库中的信息,假设第一条关键信令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的子数据库(编号m为O)的粒度L’为I米,按照此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粒度L量化等级向下取整或者向上取整,对应数据库中用户设备此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编号是I或者2,在子数据库编号是I或者2对应的子数据库中随机选取记录的此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信息,用于计算当前用户设备的此条信令的传输延时,即以tl时间点累加此条信令的传输延时作为此条信令的接收时间点t2,然后在接收时间点t2到达时再次随机生成一个[O,I]范围内的随机数B,与随机从此条信令编号是I或者2对应的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读取的传输成功概率数据进行比较,如果B大于读取的子数据库数据,则认为此条信令传输错误,否则,认为此条信令传输正确。如果此条信令传输错误,提前结束此次关键信令过程模拟,并进行相关失败后处理。如果此条信令传输正确,则把当前时刻t2作为下一条信令的发送时间,读取下一条信令对应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编号m为I)信息,读取方法与第一条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信息读取方法相同,然后确定此条 信令接收时刻,然后读取此条信令的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信息。以此类推,顺序对整个关键信令过程中的每一条信令重复与第一条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子数据库的处理相同的过程,直到整个信令过程的所有信令传输模拟完成或者由于某条信令传输错误而提前结束此次关键信令过程模拟。从图8和图9可以看出,数据库中包括关键过程信息的发起概率对应的子数据库和每个关键过程的子数据库;每个关键过程的子数据库中包括该过程中每个关键信令的传输时延对应的子数据库和该过程中每个关键信令的传输成功概率对应的子数据库。对于上述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较佳地,粒度单位对于同一类型的数据库是相同的,粒度取值对于同一类型的数据库允许不同,具体取决于实际收集的网络数据和粒度的确定方法。考虑到个别数据库中的每个粒度区间内的数据的大小范围可能变化剧烈,比如一个粒度区间内的数据的方差远远大于相同粒度的其他区间内的数据的方差。为了保证数据库使用的精准度,对于这种粒度内数据方差大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细分粒度,确保最终建立的数据库中的各个粒度区间内的数据变化方差绝对值不是很大,并且相对值也基本一致。即对于一种类型的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可以按实际网络收集到的数据情况,确定使用多个不同的数据处理粒度。比如基站三维天线增益数据库,在正负3dB水平增益对应的水平方向角范围内,水平增益变化较为剧烈。所以,划分这部分水平方位角对应的天线水平增益数据的处理粒度要更精细,其余范围的水平方向角对应的天线水平增益数据的处理粒度可以稍微宽一些。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相对应的一种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设备包括获取模块10、建立模块20、选择模块30和测试模块40。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实际网络中的数据信息;建立模块20,用于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信息对应的粒度,并根据确定的粒度将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划分为N个子数据库,其中N是正整数;
选择模块30,用于根据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数据信息的类型和对应的粒度,从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的多个子数据库中选择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的子数据库;测试模块40,用于从选择的子数据库中选择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较佳地,建立模块20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以及根据该类型的对应的粒度划分为多个数据区间;将属于相同数值区间的获取数值对应的数据信息划分在同一个子数据库中。较佳地,选择模块30确定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的获取数值,根据该类型的每个子数据库对应的数值区间,确定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的获取数值的数值区间,并选择确定的数值区间对应的子数据库。 较佳地,建立模块20根据下列方式确定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确定每个相邻的获取数值之间的间距,并将确定的间距中最小间距与预设的倍数的乘积,作为该类型对应的粒度。较佳地,建立模块20根据下列方式确定N 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确定每个相邻的获取数值之间的间距,并将确定的间距中最大间距除以该类型对应的粒度,得到的值取整后作为N。较佳地,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是针对同一个用户设备的一个类型的数据信
肩、O较佳地,若类型是三维天线增益,则数据信息包括天线水平增益值和天线垂直增益值,天线水平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天线水平角度,天线垂直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天线垂直角度;若类型是用户设备移动轨迹,则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位置信息,获取数值是时间;若类型是用户设备测量信息,则数据信息包括RSRQ值和RSRP值,RSRQ值和RSRQ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若类型是用户设备接收功率,则数据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若类型是用户设备信道检测增益,则数据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若类型是关键信令,则数据信息包括关键过程的发起概率和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各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关键过程的发起概率和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各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 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实际网络中的数据信息; 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信息对应的粒度,并根据确定的粒度将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划分为N个子数据库,其中N是正整数; 根据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数据信息的类型和对应的粒度,从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的多个子数据库中选择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的子数据库; 从选择的子数据库中选择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 级离线测试。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的粒度将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划分为多个子数据库,包括 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以及根据该类型的对应的粒度划分为多个数据区间; 将属于相同数值区间的获取数值对应的数据信息划分在同一个子数据库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的多个子数据库中选择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数据信息的子数据库,包括 确定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的获取数值,根据该类型的每个子数据库对应的数值区间,确定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的获取数值的数值区间,并选择确定的数值区间对应的子数据库。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列方式确定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 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 确定每个相邻的获取数值之间的间距,并将确定的间距中最小间距与预设的倍数的乘积,作为该类型对应的粒度。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列方式确定N 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 确定每个相邻的获取数值之间的间距,并将确定的间距中最大间距除以该类型对应的粒度,得到的值取整后作为N。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是针对同一个用户设备的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类型是三维天线增益,则数据信息包括天线水平增益值和天线垂直增益值,天线水平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天线水平角度,天线垂直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天线垂直角度; 若类型是用户设备移动轨迹,则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位置信息,获取数值是时间; 若类型是用户设备测量信息,则数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值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RSRQ值和RSRQ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若类型是用户设备接收功率,则数据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若类型是用户设备信道检测增益,则数据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若类型是关键信令,则数据信息包括关键过程的发起概率和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各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关键过程的发起概率和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各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8.一种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际网络中的数据信息; 建立模块,用于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确 定该数据信息对应的粒度,并根据确定的粒度将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划分为N个子数据库,其中N是正整数;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数据信息的类型和对应的粒度,从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的多个子数据库中选择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的子数据库; 测试模块,用于从选择的子数据库中选择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以及根据该类型的对应的粒度划分为多个数据区间;将属于相同数值区间的获取数值对应的数据信息划分在同一个子数据库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的获取数值,根据该类型的每个子数据库对应的数值区间,确定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的获取数值的数值区间,并选择确定的数值区间对应的子数据库。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根据下列方式确定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 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确定每个相邻的获取数值之间的间距,并将确定的间距中最小间距与预设的倍数的乘积,作为该类型对应的粒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根据下列方式确定N 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确定该类型的每个数据信息对应的获取数值;确定每个相邻的获取数值之间的间距,并将确定的间距中最大间距除以该类型对应的粒度,得到的值取整后作为N。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是针对同一个用户设备的一个类型的数据信息。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若类型是三维天线增益,则数据信息包括天线水平增益值和天线垂直增益值,天线水平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天线水平角度,天线垂直增益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天线垂直角度; 若类型是用户设备移动轨迹,则数据信息是用户设备位置信息,获取数值是时间;若类型是用户设备测量信息,则数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值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RSRQ值和RSRQ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若类型是用户设备接收功率,则数据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用户设备上行接收功率值和用户设备下行接收功率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若类型是用户设备信道检测增益,则数据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值,用户设备上行信道检测增益值和用户设备下行信道检测增益 值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若类型是关键信令,则数据信息包括关键过程的发起概率和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各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关键过程的发起概率和每个关键过程中的各条关键信令的传输延时和传输成功概率对应的获取数值是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系统仿真、网络规划等方式不能更加接近真实的验证技术方案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根据数据信息的类型和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信息对应的粒度,并将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划分为N个子数据库;从该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应的多个子数据库中选择包含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的子数据库;从选择的子数据库中选择需要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的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级离线测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真实的模拟终端的测量,更加接近真实的验证技术方案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
文档编号H04W24/04GK102833775SQ20121032075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刘蓉, 赵瑾波, 寇会如 申请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