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67954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市面上即时通讯(IM)工具很多,比如QQ,网易popo,雅虎通,gtalk, msn等,但是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开发没有统一的协议标准,导致各家公司都是基于内部私有协议来开发即时通讯工具,这样的模式使得各自的即时通讯消息都只能在各自系统内部发送,而不能实现消息的互通。对于使用者,由于各自的兴趣爱好不同,可能在熟悉某一种IM工具后,就产生了依赖,而不太愿意去更换其他的頂工具,这样即时通讯工具的互通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有一些方案是利用部署一个集中的即时互通装置,然后各种頂工具都接入此装置来实现即时通讯消息的互通。该方案的系统框图及大概流程如图1所示,所有的互通的消息都发送互通装置,互通装置再分发给不同的系统。由于该方案中的即时互通装置是一个独立于各家IM系统之外的集中式装置,那么这个装置由谁来部署,谁来维护,以及运行成本如何分摊都需要仔细考量;另外从技术上来讲,每种即时通讯工具都需要跟互通装置来进行通讯,本身就已经加大了技术复杂度,使得该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低;再者,一旦集中式互通装置出现问题,所有的不同IM工具的互通就完全中断,因此,该系统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能够实现不同即时通讯工具之间的互通,且稳定性和安全性高。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包括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将即时通讯消息发送给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转换为Email消息,并发送给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所述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将所述Email消息转换为符合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传输格式的即时通讯消息,并发送给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和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其中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 务端和所述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分别包括即时通讯服务器系统,用于为其相应的客户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
消息转换模块,用于对即时通讯消息和Email消息进行相互转换;Email系统,用于在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和所述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之间传输Email消息。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现有的Email协议来实现頂工具消息的互通。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即时通信工具商都有自己的Email系统,本发明通过改造已有的Email系统,达到消息互通的目的。在对系统的改造中,通过在各个頂系统内部增加消息转换模块,转换頂消息和Email消息,然后利用标准的Email协议发送消息即可;对方在收到Email后,再利用内部的消息转换模块,将Email内容转换为IM消息,整个环节都没有出现第三方的系统和协议,有效保证了各自系统的安全,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减少了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用集中式互通装置实现不同頂工具互通的系统图;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 施例中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图;图6是本发明系统中消息转换模块的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流程图,下面结合图4所示的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图对图2进行说明。在步骤S201中,用户A_U1通过即时通讯工具A (即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IM A客户端41)将頂消息发送给即时通讯工具A的服务端(IMA服务端42);在步骤S202中,即时通讯工具A的服务端(頂A服务端42)将接收到的頂消息转换为Email消息,并通过Email协议将其发送给即时通讯工具B (即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頂B服务端43);在步骤S203中,頂B服务端43将所述Email消息转换为符合即时通讯工具B的传输格式的IM消息,并发送给即时通工具B的客户端(IM B客户端44)的用户B_U2。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流程图,同样结合图4所示的系统图对图3进行介绍。在步骤S301中,即时通讯工具A和即时通讯工具B均保存这两个即时通讯工具的IM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关系;各个即时通讯工具的頂账号与Email地址为——对应的关系,例如,IM账号为aaa, IM服务商域名为domain, com,则对应关系为aaa ^^ IMaaaidomain. com,又例如,QQ的頂账号与邮箱地址的对应关系为570205 — — 5702050qq. com,而MSN的IM账号与邮箱的对应关系为yan_jin *■ yan_jinihotmail. com。上述对应约定关系的保存可以预先在系统中进行设置,也可以在第一次通过对方邮件地址添加好友的消息验证过程中进行自动保存。在步骤S302中,用户A_U1通过頂A客户端41将頂消息发送给頂A服务端42中的頂服务器系统(頂A Server系统421),IM A Server系统421再将该頂消息转发给A消息转换模块422 ;在步骤S303中,A消息转换模块422对接收到得IM消息进行解析,分解出IM消息所携带的信息内容、即时通讯工具A的IM账号和即时通信工具B的IM账号;在步骤S304中,A消息转换模块422根据即时通讯工具A和即时通信工具B的即时通讯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规则,将解析后的頂消息封装成携带收件人地址、发件人地址和正文信息的Email消息;在步骤S305中,A消息转换模块422将封装成的Email消息发送到A Email系统423,A Email系统423再通过Email协议将该Email消息发送到頂B服务端43中的BEmail 系统 433 ;在步骤S306中,B Emai 1433系统将接收到的Email消息转发到B消息转换模块432, B消息转换模块432对接收到的Email消息进行解析,分解出Email消息携带的收件人地址、发件人地址和正文信息;在步骤S307中,B消息转换模块432根据即时通讯工具A和即时通信工具B的即时通讯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规则,将解析后的Email消息封装成符合即时通工具B的传输格式的IM消息; 在步骤S308中,B消息转换模块432将符合即时通工具B的传输格式的頂信息发送给頂B服务端43中的IM服务器系统(頂B Server系统431),IMB Server系统431再将该頂消息发送给即时通工具B的客户端44的用户B_U2。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图。该系统包括頂工具A的客户端(頂A客户端)41、IM B客户端44、IM C客户端52、IM D客户端54,以及相应的服务端頂A服务端42、頂B服务端43UMC服务端51和頂D服务端53。当頂工具A的用户A_U1上线后,对其所有的好友群发送在线状态消息,该在线状态消息首先通过IM A客户端41发送到頂A服务端42,在转换为Email消息后,頂A服务端42将其发送到頂B服务端43、頂C服务端51和頂D服务端53,这几个服务端分别将该Email消息转换为符合B、C和D即时通讯工具的传输格式的頂消息后,发送到MB客户端44、頂C客户端52和頂D客户端54的用户B_U2、C_U3和D_U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利用现有的Email协议来实现頂工具消息的互通,整个环节都没有出现第三方的系统和协议,有效保证了各自系统的安全,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减少了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包括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和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如图6所示,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和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6分别包括即时通讯服务器系统61,用于为其相应的客户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消息转换模块62,用于对即时通讯消息和Email消息进行相互转换;Email系统63,用于在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和所述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之间传输Email消息。消息转换模块62包括解析单元621、封装单元622。解析单元621,用于对IM消息进行解析,分解出IM消息所携带的信息内容、发送该IM消息的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和接收该IM消息的另一即时通信工具的IM账号,以及对Email消息进行解析,分解出Email消息携带的收件人地址、发件人地址和正文信息。封装单元6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和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规则,将解析后的頂消息封装成携带收件人地址、发件人地址和正文信息的Email消息,以及将所述解析后的Email信息封装成符合另一即时通工具的传输格式的IM消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64,用于保存不同即时通讯工具的頂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关系。此外,存储模块64还用于保存其相应的即时通讯工具的传输格式信息,以将收到的Email消息通过解析单元621和封装单元622转换为符合接收方的传输格式的IM消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通过改造已有的Email系统,可实现不同通讯工具之间的消息互通。在对系统的改造中,通过在各个IM系统内部增加消息转换模块,转换頂消息和Email消息,然后利用标准的Email协议发送消息即可;对方在收到Email后,再利用内部的消息转换模块,将Email内容转换为IM消息,整个环节都没有出现第三方的系统和协议,有效保证了各自系统的安全,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减少了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 RAM)等。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将即时通讯消息发送给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 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转换为Email消息,并发送给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所述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将所述Email消息转换为符合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传输格式的即时通讯消息,并发送给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将即时通讯消息发送给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之前还包括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保存即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关系以及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关系; 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保存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关系以及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转换为Email消息,并发送给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发送来的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对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进行解析;将所述解析后的即时通讯消息封装成Email消息;将所述Email消息发送给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进行解析,包括分解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所携带的信息内容、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IM账号和所述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解析后的即时通讯消息封装成Email消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和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规则,将解析后的即时通讯消息封装成携带收件人地址、发件人地址和正文信息的 Email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将所述Email消息转换为符合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传输格式的即时通讯消息,并发送给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包括接收所述Email消息;解析出所述Email消息携带的收件人地址、发件人地址和正文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和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规则,将所述解析后的Email消息封装成符合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传输格式的即时通讯消息;将所述符合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传输格式的即时通讯信息发送给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
7.一种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和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其中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和所述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分别包括即时通讯服务器系统,用于为其相应的客户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消息转换模块,用于对即时通讯消息和Email消息进行相互转换;Email系统,用于在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和所述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之间传输Ema i I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转换模块包括解析单元,用于对即时通讯消息进行解析,分解出即时通讯消息所携带的信息内容、发送该即时通讯消息的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和接收该即时通讯消息的另一即时通信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以及对Email消息进行解析,分解出Email消息携带的收件人地址、发件人地址和正文信息;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和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与 Emai I地址的对应约定规则,将解析后的即时通讯消息封装成携带收件人地址、发件人地址和正文信息的Email消息,以及将所述解析后的Email信息封装成符合另一即时通工具的传输格式的即时通讯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保存不同即时通讯工具的即时通讯账号与Email地址的对应约定关系以及不同即时通讯工具的的传输格式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即时通讯工具互通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将即时通讯消息发送给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所述第一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转换为Email消息,并发送给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所述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服务端将所述Email消息转换为符合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传输格式的即时通讯消息,并发送给第二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户端。所述系统包括不同的即时通工具的客户端及其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包括IM服务器系统、消息转换模块和Email系统。本发明在不依赖第三方互通装置,相对隔离各家IM系统的情况下,低成本的实现不同即时通讯工具消息的互通,稳定性和安全性高。
文档编号H04L12/58GK103036767SQ20121052372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刘艳波 申请人: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