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输的4glte有源多入多出分布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532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传输的4glte有源多入多出分布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4GLTE分布系统结构,尤其是一种成本低廉并能深度覆盖的光纤传输的4GLTE有源多入多出分布系统结构。
技术背景多天线技术MMO (Multi — In & Multi-out,多入多出)是4G LTE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多天线技术(发射或接收分集、空间复用和波束赋形)即多路收发信机通路同时工作,使得基站小区的数据吞吐量几乎倍增。但是现在3G特别是4G的深度覆盖在一定时期内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并能深度覆盖的光纤传输的4GLTE有源多入多出分布系统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光纤传输的4GLTE有源多入多出分布系统结构,包括近端子系统、光纤分布子系统、远端子系统和天线,所述近端子系统与远端子系统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连接,远端子系统与天线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近端子系统包括耦合模块、检测模块、开关、光模块和CPU,耦合模块、检测模块、开关和光模块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连接,检测模块、开关和光模块由CPU控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远端子系统包括放大器、检测模块、开关、光模块和CPU,放大器、检测模块、开关和光模块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连接,检测模块、开关和光模块由CPU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耦合信号进入近端子系统时,经光纤分布子系统传输到远端子系统,远端子系统把耦合信号处理和放大之后再经过光纤分布子系统传输到天线发射。这不仅可以实现3G及4G的无线深度覆盖,也能使基站原来的覆盖方式不变,而且在原来射频覆盖方式和现在光纤覆盖方式的重叠区,效果仍然很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做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从图I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光纤传输的4GLTE有源多入多出分布系统结构,包括近端子系统I、光纤分布子系统2、远端子系统3和天线4,所述近端子系统I与远端子系统3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2连接,远端子系统3与天线4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2连接。所述近端子系统I由耦合模块5、检测模块6、开关7、光模块8和CPU9组成,耦合模块5、检测模块6、开关7和光模块8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2连接,检测模块6、开关7和光模块8由CPU9控制;而远端子系统3由放大器10、检测模块6、开关7、光模块8和CPU9组成,放大器10、检测模块6、开关7和光模块8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2连接,检测模块6、开关7和光模块8由CPU9控制。当耦合信号进入近端子系统I时,经光纤分布子系统2传输到远端子系统3,远端子系统3把耦合信号处理和放大之后再经过光纤分布子系统2传输到天线4发射。这不仅可以实现3G及4G的无线深度覆盖,也能使基站原来的覆盖方式不变,而且在原来射频覆盖方式和现在光纤覆盖方式的重叠区,效果仍然很好。此结构不仅有效地解决当前3G及未来4G系统深度覆盖所需的设备成本和工程成本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实用,实施性强。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光纤传输的4GLTE有源多入多出分布系统结构,包括近端子系统、光纤分布子系统、远端子系统和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子系统与远端子系统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连接,远端子系统与天线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光纤传输的4GLTE有源多入多出分布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子系统包括耦合模块、检测模块、开关、光模块和CPU,耦合模块、检测模块、开关和光模块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连接,检测模块、开关和光模块由CPU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光纤传输的4GLTE有源多入多出分布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子系统包括放大器、检测模块、开关、光模块和CPU,放大器、检测模块、开关和光模块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连接,检测模块、开关和光模块由CPU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本低廉并能深度覆盖的光纤传输的4GLTE有源多入多出分布系统结构,包括近端子系统、光纤分布子系统、远端子系统和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子系统与远端子系统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连接,远端子系统与天线通过光纤分布子系统连接。当耦合信号进入近端子系统时,经光纤分布子系统传输到远端子系统,远端子系统把耦合信号处理和放大之后再经过光纤分布子系统传输到天线发射。这不仅可以实现3G及4G的无线深度覆盖,也能使基站原来的覆盖方式不变,而且在原来射频覆盖方式和现在光纤覆盖方式的重叠区,效果仍然很好。
文档编号H04B7/04GK202535361SQ20122018262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
发明者何平 申请人:何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