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9578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移动通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其包括塑胶框体、金属外框、金属内框以及第一导电弹片。塑胶框体具有开口、第一卡合槽、第一嵌合槽以及介在第一卡合槽与第一嵌合槽之间的第一凸出部。金属外框与第一卡合槽相互卡合,以固定在塑胶框体的外侧。金属内框与第一嵌合槽相互嵌合,以固定在塑胶框体的开口的周围。此外,金属内框电连接至系统接地面。第一导电弹片用以夹持第一凸出部,且第一导电弹片延伸至第一卡合槽与第一嵌合槽内,以分别电连接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
【专利说明】移动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导电弹片连接金属内框与金属外框的移动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因应金属质感的外观设计的潮流,现今的移动通信装置大多设有金属外框。此外,在实际配置上,移动通信装还设有塑胶框体与金属内框。再者,为了降低金属外框对移动通信装置的收讯品质所造成的影响,金属外框通常会通过导电件与连接至接地端的金属内框电性相连。此外,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之间的连接阻抗必须维持在一预设范围内,以确保可以通过导电件的设置来降低金属外框对移动通信装置的影响。
[0003]举例来说,图1为现有移动通信装置的塑胶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当移动通信装置的显示模块面对使用者时)。如图1所示,塑胶框体Iio的侧边具有多个孔洞12广124。当现有的移动通信装置组装完成后,金属外框(未绘示)披覆于塑胶框体110之上,且位于孔洞12广124的左侧,而金属内框(未绘示)镶嵌于塑胶框体110之内,且位于孔洞12广124的右侧。因此,现有的移动通信装置会在塑胶框体110上预留多个孔洞12广124,以让每一孔洞12广124内皆可设置导电件(该多个孔洞内并非都有导电件),再通过孔洞12广124内的导电件来电连接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
[0004]然而,在上述配置方式中,除了必须要在塑胶框体110上预留多个孔洞之外,导电件还埋设在塑胶框体110内,并分别被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所掩盖住。亦即,该多个孔洞将导致塑胶框体110在制成上须较复杂,且当金属外框、塑胶框体与金属内框三者组装完成后,所有的导电件将无法被外露出来,完全被金属外框、塑胶框体与金属内框三者所覆盖。再者,在组装过程中,该多个导电件可能会有变形或错位的状况发生,这将导致电连接的不完整,且组装完成后于外观上却看不出来。
[0005]因此,测试人员将无法判断导电件与金属内/外框之间的电连接是否完整,进而无法检测出金属内框与金属外框之间的连接阻抗。更重要地,由于移动通信装置具有多个导电件,当导电件与金属内/外框之间的连接阻抗出现异样状态时,测试人员将无法判断出是哪一个导电件的电连接不完整。换言之,对现有的移动通信装置而言,测试人员无法针对金属内框与金属外框之间的连接阻抗进行检测,进而无从得知金属内/外框之间的连接阻抗是否维持在预设范围内。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利用导电弹片来连接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且部分的导电弹片可裸露在外。由此,测试人员将可通过裸露在外的导电弹片来检测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之间的连接阻抗。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其包括塑胶框体、金属外框、金属内框以及第一导电弹片。塑胶框体具有开口、第一卡合槽、第一嵌合槽以及介在第一卡合槽与第一嵌合槽之间的第一凸出部。金属外框与第一卡合槽相互卡合,以固定在塑胶框体的外侧。金属内框与第一嵌合槽相互嵌合,以固定在塑胶框体的开口的周围。此外,金属内框电连接至系统接地面。第一导电弹片用以夹持第一凸出部,且第一导电弹片延伸至第一卡合槽与第一嵌合槽内,以分别电连接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
[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塑胶框体还具有第二卡合槽、第二嵌合槽以及介在第二嵌合槽与第二卡合槽之间的第二凸出部。此外,上述的移动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电弹片。其中,第二导电弹片夹持第二凸出部,且第二导电弹片延伸至第二卡合槽与第二嵌合槽内,以分别电连接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
[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合槽与第一嵌合槽位于塑胶框体的第一侦U。此外,第二卡合槽与第二嵌合槽位于塑胶框体的第二侧,且第一侧相对于第二侧。
[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导电弹片包括夹持部、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夹持部用以夹持第一凸出部。第一弹性臂连接夹持部,并朝向第一卡合槽延伸。第二弹性臂连接夹持部,并朝向第一嵌合槽延伸。
[00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合槽在邻近塑胶框体的开口的方向上具有第一侧壁。第一嵌合槽在远离塑胶框体的开口的方向上具有第二侧壁。此外,第一凸出部介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
[00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导电弹片包括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以及连接在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之间的夹持部。此外,夹持部用以夹持第一凸出部。第一弹性臂设置在金属外框与第一侧壁之间。第二弹性臂设置在第二侧壁与金属内框之间。
[0013]基于上述,本发明是在塑胶框体上形成用以固定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的卡合槽与嵌合槽,并在卡合槽与嵌合槽之间设置凸出部。由此,当导电弹片通过夹持的方式设置在凸出部上时,导电弹片不仅可以电连接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且部分的导电弹片还可裸露出来。由此,测试人员将可通过裸露在外的导电弹片来检测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之间的连接阻抗。
[0014]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移动通信装置的塑胶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沿1-1’线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塑胶框体与金属外框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塑胶框体、金属外框与导电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与图7分别为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塑胶框体、金属外框与导电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110:塑胶框体
[0023]121~124:孔洞[0024]200:移动通信装置
[0025]210:塑胶框体
[0026]201:开口
[0027]211:馈入投射点
[0028]220:金属外框
[0029]230:金属内框
[0030]240、250:导电弹片
[0031]260:系统接地面
[0032]270:天线模块
[0033]271:馈入点
[0034]272:接地点
[0035]SD21:塑胶框体的第一侧
[0036]SD22:塑胶框体的第二侧
[0037]310:卡合槽
[0038]311:卡合槽的侧壁
[0039]320:嵌合槽
[0040]321:嵌合槽的侧壁
[0041]330:凸出部
[0042]331?333:凸出部的表面
[0043]341:夹持部
[0044]342:第一弹性臂
[0045]343:第二弹性臂
[0046]PTl:第一路径
[0047]PT2:第二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48]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当移动通信装置的显示模块背对使用者时)。参照图2,移动通信装置200包括塑胶框体210、金属外框220、金属内框230、导电弹片240、导电弹片250、系统接地面260(通常于一基板上)以及天线模块270。其中,塑胶框体210具有一开口 201,一般用以容纳显示模块与触控模块或触控显示模块(皆未绘示)。金属外框220配置在塑胶框体210的外侧,且金属内框230镶嵌在塑胶框体210的开201的周围。换言之,金属外框220是隔着塑胶框体210相对于金属内框230。
[0049]值得注意的是,金属外框220、塑胶框体210以及金属内框230皆是移动通信装置200的壳体的一部分。此外,移动通信装置200的壳体会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是用以置放系统接地面260、天线模块270...等内部必要的元件。其中,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图2主要是以在配置上相对于塑胶框体210的设置位置,来标示出系统接地面260与天线模块270。
[0050]在操作上,天线模块270包括一天线(图未绘示),因此移动通信装置200可通过天线模块270来传送电磁波。此外,天线模块270包括馈入点271与接地点272。其中,移动通信装置200是通过馈入点271将信号馈入至天线模块270中的天线,以激发天线辐射出电磁波。再者,天线模块270通过接地点272电连接至系统接地面260。另一方面,为了避免金属外框220影响天线模块270接收或是发射电磁波的特性,金属内框230电连接至系统接地面260,且金属外框220至少通过导电弹片240与导电弹片250电连接至金属内框230。其中,将金属外框220电连接至金属内框230的方式并不限于导电弹片,只要是具有导电功能的导电件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0051]图3绘示为图2中沿1-1’线的剖视图,以下请参照图3来看塑胶框体210、金属外框220、金属内框230以及导电弹片240的实际结构与配置方式。如图3所示,塑胶框体210包括卡合槽310、嵌合槽320以及凸出部330。其中,凸出部330是介在卡合槽310与嵌合槽320之间。举例来说,卡合槽310在邻近塑胶框体210的开口 201的方向上具有一侧壁311,嵌合槽320在远离开口 201的方向上具有一侧壁321,且凸出部330是介在两侧壁311与321之间。
[0052]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塑胶框体与金属外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所示,嵌合槽320是沿着塑胶框体210的侧边延伸。相似地,卡合槽310也是沿着塑胶框体210的侧边延伸。因此,在整体配置上,移动通信装置200可通过卡合槽310与嵌合槽320将金属外框220与金属内框230固定在塑胶框体210上。举例来说,在实际配置上,金属外框220会与卡合槽310相互卡合,以固定在塑胶框体210的外侧。金属内框230会与嵌合槽320相互嵌合,以固定在塑胶框体210的开口 201的周围。
[0053]请继续参照图3。导电弹片240用以夹持凸出部330,且导电弹片240分别延伸至卡合槽310与嵌合槽320内。举例来说,导电弹片240包括夹持部341、第一弹性臂342与第二弹性臂343。其中,夹持部341用以夹持凸出部330。此外,第一弹性臂342连接夹持部341,并朝向卡合槽310延伸。第二弹性臂343连接夹持部341,并朝向嵌合槽320延伸。由此,第一弹性臂342将设置在金属外框220与卡合槽310的侧壁311之间,进而与金属外框220电性相连。相似地,第二弹性臂343将设置在嵌合槽320的侧壁321与金属内框230之间,进而与金属内框230电性相连。换言之,延伸至卡合槽310与嵌合槽320的导电弹片240将可分别与金属外框220、金属内框230电性相连。
[0054]同时对照图2与图3来看。卡合槽310与嵌合槽320是位于塑胶框体210的第一侧SD21,因此导电弹片240可固定在位于塑胶框体210的第一侧SD21上的凸出部330。换言之,导电弹片240是设置在塑胶框体210的第一侧SD21。再者,如图2所示,导电弹片250是设置在塑胶框体210的第二侧SD22,且其实际结构与配置方式皆相同于导电弹片240。亦即,塑胶框体210的第二侧SD22也具有卡合槽、嵌合槽以及介在嵌合槽与卡合槽之间的凸出部。此外,导电弹片250夹持位于第二侧SD22的凸出部,且导电弹片250分别延伸至位于第二侧SD22的卡合槽与嵌合槽内,以分别电连接金属外框220与金属内框230。相似地,金属外框220也会与位于第二侧SD22的卡合槽相互卡合,且金属内框230也会与位于第二侧SD22的嵌合槽相互嵌合。此外,导电弹片250的细部结构与导电弹片240的细部结构相同,故在此不予赘述。
[0055]请继续参照图2。在实际配置上,天线模块270与塑胶框体210在垂直投影面上部分重叠。因此,塑胶框体210包括一馈入投射点211,且馈入投射点211即是天线模块270的馈入点271垂直投影在塑胶框体210上的相对位置。亦即,馈入投射点211相对于天线模块270的馈入点271。此外,图5为依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塑胶框体、金属外框与导电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塑胶框体210还包括第一路径PTl与第二路径PT2。其中,第一路径PTl是从馈入投射点211沿着一预定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延伸至导电弹片240,且第二路径PT2是从馈入投射点211沿着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延伸至导电弹片250。此外,在实际应用上,第一路径PTl与第二路径PT2的长度的比值可例如是1.36。
[0056]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导电弹片240与250的设置,可将金属外框220电连接至系统接地面260。此外,导电弹片240与250是通过夹持的方式,覆盖住凸出部的部分表面。例如,如图3所示,导电弹片240的夹持部341的形状呈现“Π”字型,并通过挟持的方式覆盖在凸出部330的各表面33广333上。如此一来,当金属外框220、塑胶框体210与金属内框230三者组装完成后,覆盖在凸出部330的表面332上的导电弹片240与250依旧可以裸露出来,其中金属外框220、塑胶框体210与金属内框230三者仅覆盖部分的导电弹片240与250。
[0057]由此,测试人员可通过裸露在外的导电弹片240,来检测导电弹片240与金属内框230之间的电连接是否完整,并也可检测导电弹片240与金属外框220之间的电连接是否完整。相似地,部分的导电弹片250也会裸露出来,进而致使测试人员也可检测出导电弹片250分别与金属内框230、金属外框220的连接状态。换言之,通过裸露在外的导电弹片240与250,测试人员将可检测出金属内框230与金属外框240之间的连接阻抗。
[0058]除此之外,由于导电弹片240与250是通过夹持的方式配置在凸出部上,因此当检测出的连接阻抗不甚理想时,测试人员也可轻易地替换掉导电弹片,并重新安装另一导电弹片。如此一来,金属内框230与金属外框220之间的连接阻抗将可被控制在一预设范围内。由此,随着导电弹片240与250的设置,将可在金属外框220上形成双接地点。此外,通过双接地的结构设计,金属外框220所产生的共振模态将被移出天线模块270的操作频带以外。亦即,金属外框220所产生的具有破坏性的共振模态将不会影响到天线模块270的操作,进而消除金属外框220对于移动通信装置200收讯品质的影响。
[0059]换言之,图2实施例是利用导电弹片240与250来形成具有双接地的金属外框220,并利用双接地的结构设计来将金属外框220的共振模态调整偏移至非天线模块270的操作频带。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因应不同的操作频带,移动通信装置200也可利用具有单接地的金属外框220来将金属外框220的共振模态调整至其他非应用所需的操作频带。换言之,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设计所需而在移动通信装置200中仅配置导电弹片240或是导电弹片250。
[0060]值得注意的是,在图2实施例中,位于塑胶框体210上的第一路径PTl与第二路径PT2是由导电弹片240、导电弹片250与馈入投射点211来界定。然而,当移动通信装置200仅设置单一的导电弹片(例如:240或250)时,也可通过单一的导电弹片与馈入投射点211来界定第一路径PTl与第二路径PT2,进而通过第一路径PTl与第二路径PT2的调整,来将金属外框220上的单一接地点调整至适当的设置位置。
[0061]举例来说,图6与图7分别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塑胶框体210、金属外框220与导电弹片2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移动通信装置200仅设置导电弹片240时,第一路径PTl是从馈入投射点211沿着一预定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延伸至导电弹片240,且第二路径PT2是从馈入投射点211沿着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延伸至导电弹片240。此外,在实际应用上,此时第一路径PTl与第二路径PT2的长度的比值可例如是0.38。
[0062]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当移动通信装置200仅设置导电弹片250时,第一路径PTl是从馈入投射点211沿着一预定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延伸至导电弹片250,且第二路径PT2是从馈入投射点211沿着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延伸至导电弹片250。此外,在实际应用上,此时第一路径PTl与第二路径PT2的长度的比值可例如是3.95。
[0063]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在塑胶框体上形成用以固定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的卡合槽与嵌合槽,并在卡合槽与嵌合槽之间设置凸出部。由此,当导电弹片通过夹持的方式设置在凸出部上时,导电弹片不仅可以电连接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且部分的导电弹片还可裸露出来。由此,测试人员将可通过裸露在外的导电弹片来检测金属外框与金属内框之间的连接阻抗,并可依据检测结果适时地替换导电弹片,以将连接阻抗控制在一预设范围内。再者,若于组装过程中发现导电件有变形或错位的状况,测试人员便可立即替换或调整导电弹片,以维持良好的电连接,相较于传统设计在组装完成后于外观上看不到导电件,本发明确是有其优点。如此一来,将可确保金属外框的共振模态可以被移出至操作频带以外,进而有助于提升移动通信装置的收讯品质。
[0064]虽然已结合以上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塑胶框体,具有开口、第一卡合槽、第一嵌合槽以及介在该第一卡合槽与该第一嵌合槽之间的第一凸出部; 金属外框,与该第 ^合槽相互卡合,以固定在该塑胶框体的外侧; 金属内框,与该第一嵌合槽相互嵌合,以固定在该塑胶框体的该开口的周围,且该金属内框电连接至一系统接地面;以及 第一导电弹片,用以夹持该第一凸出部,且该第一导电弹片延伸至该第一卡合槽与该第一嵌合槽内,以分别电连接该金属外框与该金属内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天线模块,用以传送电磁波,并具有一馈入点, 其中,该塑胶框体包括相对于该馈入点的馈入投射点、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且该第一路径是从该馈入投射点沿着一预定方向延伸至该第一导电弹片,该第二路径是从该馈入投射点沿着该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至该第一导电弹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路径与该第二路径的长度的比值为0.3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路径与该第二路径的长度的比值为3.9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塑胶框体还具有第二卡合槽、第二嵌合槽以及介在该第二嵌合槽与该第二卡合槽之间的第二凸出部,且该移动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电弹片,其中该第二导电弹片夹持该第二凸出部,且该第二导电弹片延伸至该第二卡合槽与该第二嵌合槽内,以分别电连接该金属外框与该金属内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天线模块,用以传送电磁波,并具有一馈入点, 其中,该塑胶框体包括相对于该馈入点的馈入投射点、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且该第一路径是从该馈入投射点沿着一预定方向延伸至该第一导电弹片,该第二路径是从该馈入投射点沿着该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至该第二导电弹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路径与该第二路径的长度的比值为1.36。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槽与该第一嵌合槽位于该塑胶框体的第一侧,该第二卡合槽与该第二嵌合槽位于该塑胶框体的第二侧,且该第一侧相对于该第二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弹片包括: 夹持部,用以夹持该第一凸出部; 第一弹性臂,连接该夹持部,并朝向该第一卡合槽延伸;以及 第二弹性臂,连接该夹持部,并朝向该第一嵌合槽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槽在邻近该塑胶框体的开口的方向上具有第一侧壁,该第一嵌合槽在远离该塑胶框体的开口的方向上具有第二侧壁,且该第一凸出部介在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弹片包括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以及连接在该第一弹性臂与该第二弹性臂之间的夹持部,且该夹持部用以夹持该第一凸出部,该第一弹性臂设置在该金属外框与该第一侧壁之间,该第二弹性臂设置在该第二侧壁与该金属内框之间。
1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框、该塑胶框体与该金属内框仅覆盖部分的该第一导电弹片。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框、该塑胶框体与该金属内框仅覆盖部分的该第二导电弹片。
【文档编号】H04M1/02GK103812973SQ20131002236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王静松, 吴致贤, 游育儒, 汪秉孝, 陈皇任 申请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