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方法、系统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9625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方法、系统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方法、系统和装置。包括: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将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的取景器图像发送给第一便携终端;在第一便携终端上显示所述取景器图像;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检测到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向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使用本发明,既能实现自拍功能,又可以降低便携终端的硬件成本以及提高自拍图像的效果。
【专利说明】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便携式数据处理终端,简称为便携终端,一般是指具有电子数据处理能力的、方便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即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器(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手持计算机(Pocket PC),平板电脑等。目前的便携终端通常内置有相机,具有照相和/或摄像的功能,例如目前业界的主流手机都具有内置相机,用户可以用手机进行拍照和摄像。
[0003]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实际上指底层的相机硬件(如镜头等)及其相关器件,在利用便携终端内置相机进行拍摄时,还需要有拍摄软件支持,由拍摄软件调用所述内置相机进行拍摄。所述内置相机采集到的图像图案会显示在取景器上,取景器显示在便携终端屏幕上的拍摄软件窗口上,用户在按下拍摄按钮后,则拍摄软件将取景器中的画面保存下来,从而完成拍摄功能。
[0004]更为具体的,数码相机本身也是一种具有照相和/或摄像功能的便携终端,数码相机也包括显示屏、拍摄软件和内置相机(通常是指底层的相机硬件及相关器件),内置相机用于采集图像得到取景器图像,取景器图像再显示在数码相机的显示屏上,用户在按下拍摄按钮后,则拍摄软件将取景器中的画面保存下来,从而完成拍摄功能。
[0005]目前,出现了利用便携终端自拍的需求,即用户希望自己或他人利用自己的便携终端为自己拍照,在拍照时又希望能够看到取景器中的图像,以查看取景效果。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目前的现有技术方案是在便携终端的前面板(即装有显示屏的面板)上加装一个前置镜头,用户在利用便携终端进行自拍时,可以利用拍摄软件切换到用前置镜头取景,这样就可以在自拍的同时看到显示屏所显示的取景器中的图像,即可以查看取景效果,在用户满意取景效果后再按下拍摄按钮进行拍照。
[0006]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在满足自拍需求时,需要加装前置镜头硬件,增加了便携终端的硬件成本。况且,前置镜头由于与显示屏一起安装在前面板,显示屏又占据了前面板的大部分位置,因此用于安装前置镜头的位置会很狭小,导致前置镜头的尺寸较小,取景效果比起后置镜头要差许多,拍摄出的图像效果也差。

【发明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方法、系统和装置,既能实现自拍功能,又可以降低便携终端的硬件成本以及提高自拍图像的效果。
[000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9]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方法,包括:
[0010]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0011]将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的取景器图像发送给第一便携终端;
[0012]在第一便携终端上显示所述取景器图像;
[0013]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
[0014]在检测到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
[0015]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向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
[0016]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系统,该系统包括:
[0017]第一通信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上;
[0018]第二通信模块,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和第二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本拍摄系统利用该通信连接在第一便携终端和第二便携终端之间收发后述的相关数据;
[0019]取景模块,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上,用于从该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获取取景器图像,向第一便携终端发送该取景器图像;
[0020]显示取景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用于显示来自第二便携终端的取景器图像;
[0021]指令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用于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拍摄指令后,向人脸检测模块发送拍摄指令;
[0022]人脸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或第二便携终端上,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向信号触发模块发送拍摄指令;
[0023]信号触发模块,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上,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向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
[0024]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装置,该拍摄装置安装在便携终端上,包括:
[0025]通信模块,用于与外界的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利用该通信模块收发后述相关数据;并确定本端是控制端或被控端,在本端是控制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显示取景模块、指令检测模块、和人脸检测模块;在本端是被控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取景模块和信号触发模块;
[0026]显示取景模块,用于显示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取景器图像;
[0027]指令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拍摄指令后,向人脸检测模块发送拍摄指令;
[0028]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将拍摄指令发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
[0029]取景模块,用于从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获取取景器图像,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取景器图像;
[0030]信号触发模块,用于在收到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拍摄指令后,向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0031]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装置,该拍摄装置安装在便携终端上,包括:
[0032]通信模块,用于与外界的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利用该通信模块收发后述相关数据;并确定本端是控制端或被控端,在本端是控制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显示取景模块和指令检测模块;在本端是被控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取景模块、人脸检测模块和信号触发模块;
[0033]显示取景模块,用于显示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取景器图像;
[0034]指令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拍摄指令后,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拍摄指令;
[0035]取景模块,用于从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获取取景器图像,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取景器图像;
[0036]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在收到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将拍摄指令发向信号触发模块;
[0037]信号触发模块,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向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在便携终端上加装前置镜头,只需要两个便携终端上的软件配合即可实现自拍功能,因此降低了便携终端实现自拍功能的硬件成本。同时,由于不需要切换前置镜头取景,而是利用取景效果较好的后置镜头取景,因此提高了自拍图像的取景效果和最终的拍摄效果。同时,本发明还克服了在利用两个便携终端进行自拍时的看着终端操作无法自拍到正脸的技术问题,自拍效果较为优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发明所述便携终端内置相机拍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0040]图2为本发明所述便携终端内置相机拍摄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0041]图3为本发明所述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0042]图4为本发明所述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系统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0043]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装置的一种组成示意图
[0044]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装置的又一种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6]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便携终端和第二便携终端需要都具有通信功能。所述的第二便携终端,可以是具有内置相机便携终端,例如移动电话即手机、PDA、手持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当然也可以是数码相机。所述的第一便携终端可以不需要必须具有内置相机,但需要有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如键盘或触摸屏等,所述第一便携终端例如可以是移动电话即手机、PDA、手持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当然也可以是数码相机。
[0047]图1为本发明所述便携终端内置相机拍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
[0048]该方法主要包括:[0049]步骤101、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
[0050]此处,所述建立的通信连接可以是利用现有的有线通信技术或者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技术、wifi技术、W1-Fi Direct等技术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在目前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可以选用W1-Fi Direct技术建立通信连接,W1-Fi Direct技术是指允许无线网络中的设备无需通过无线路由器即可相互连接,与蓝牙技术类似,这种W1-Fi Direct技术允许无线设备以点对点形式互连,而且在传输速度与传输距离方面则比蓝牙有大幅提升,非常适合本发明在便携终端之间传输取景器图像等数据。
[0051]步骤102、将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的取景器图像发送给第一便携终端。
[0052]此处可以调用所述内置相机的取景器接口获取该内置相机的取景器图像,在获取取景器图像之前,如果内置相机没有启动则需先启动内置相机,例如在andriod操作系统中是利用Camera, open(int id)接口指令打开内置相机。
[0053]步骤103、在第一便携终端上显示所述取景器图像。
[0054]此处是将第二便携终端发来的取景器图像输出显示在本第一便携终端本地的显示屏上,以使用户可以手持第一便携终端查看到第二便携终端内置相机所拍摄的画面。
[0055]步骤104、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
[0056]例如可以检测指定的拍摄指令,该拍摄指令可以是键盘上的某一个指定的按键指令,也可以是触摸屏上的某一个指定的触摸按钮指令或触摸点指令等。
[0057]步骤105、在检测到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
[0058]步骤106、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向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所述内置相机收到拍摄信号后,进行图像拍摄。
[0059]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取景器图像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这个步骤是在第一便携终端侧检测的,在该实施例中,需要对第一便携终端所收取的来自第二便携终端的取景器图像进行检测判断。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便携终端侧检测取景器图像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
[0060]图2为本发明所述便携终端内置相机拍摄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参见图2,该流程中,所述检测取景器图像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的步骤在第二便携终端侧执行。该流程具体包括:
[0061]步骤201、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
[0062]步骤202、将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的取景器图像发送给第一便携终端。
[0063]步骤203、在第一便携终端上显示所述取景器图像。
[0064]步骤204、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
[0065]步骤205、在检测到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后,向第二便携终端发送拍摄指令。
[0066]步骤206、第二便携终端在收到来自第一便携终端的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此处,需要对第二便携终端内置相机输出的取景器图像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
[0067]步骤106、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向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所述内置相机收到拍摄信号后,进行图像拍摄。[006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将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的取景器图像发送给第一便携终端后,进一步包括: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控制指令,当检测到拍摄控制指令后,向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相应的拍摄控制信号。例如,所述拍摄控制信号可以是选择拍摄模式(如运动模式、儿童模式、静态模式、夜间模式等)的控制指令、放大或缩小取景器图像的控制指令、以及对焦等控制指令等等。
[0069]在上述步骤101和步骤201中,所述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具体可以有两种不同方式:
[0070]第一种方式,即第一便携终端主动请求方式,具体包括: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控制请求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控制请求指令后,在第一便携终端侧向外广播控制请求信号;在第二便携终端接收到所述控制请求信号后向第一便携终端返回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在第一便携终端收到所述控制请求响应信号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
[0071]第二中方式,即第二便携终端主动请求方式,具体包括:检测施加在第二便携终端上的被控请求指令,在检测到所述被控请求指令后,在第二便携终端侧向外广播被控请求信号;在第一便携终端接收到所述被控请求信号后向第二便携终端返回指定格式被控请求响应信号,在第二便携终端收到所述被控请求响应信号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链接。
[0072]本发明使两个便携终端互相进行通信连接,将一个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取景器图像发送给另一个便携终端,还可以通过一个便携终端向另一个便携终端发出拍摄指令或拍摄控制指令,可以实现通过一个便携终端实时看到另一个便携终端内置相机所拍到的效果,还可以控制另一个便携终端实现对内置相机的拍照触发功能。本发明尤其适合自己拍照以及在户外找人帮忙拍照时,实时查看取景效果。同时,本发明还克服了在利用两个便携终端进行自拍时的看着终端操作无法自拍到正脸的技术问题。因为当用户希望进行自拍时,通常是将第二便携终端放在某一固定的位置对着自己,或者是请别人拿着第二便携终端对着自己,而自己则手持第一便携终端并观看第一便携终端显示的取景器图像,但是取景器图像中的人脸是面向第一便携终端的屏幕的,所以看着终端点击拍照拍摄出的人脸不是正脸。为了解决这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所述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的技术,从而可以在便携终端在检测到用户不再看向第一便携终端的屏幕后拍照,或者用户已经看向第二便携终端的摄像头后拍照。因此采用本发明,可以解决看着终端点击拍照得到的拍摄图像不是正脸的问题,提高了自拍效果。
[0073]至于如何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可以采用现有的检测人脸及正面人脸的技术,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下述方法,即如下步骤(I)至步骤(8):
[0074](I)建立人眼分类器。具体包括:
[0075]Ia)采用手工标记方法从包含人眼的灰度图片中切割出人眼的双眼和左、右单眼图像;从不包含人眼的灰度图片随机切割出非人眼图像,人眼图像和非人眼图像分别作为训练时的正样本和负样本;
[0076]Ib)将收集到的人眼双眼和单眼图像的正样本和非人眼图像的负样本缩放为相同尺寸的样本;
[0077]Ic)用直方图均衡法对缩放后正负样本进行光照补偿,获得补偿后的正负样本;[0078]Id)对补偿后的正负样本进行矩形特征提取,分别建立双眼和单眼级联分类器;
[0079](2)建立侧面人脸模板。具体包括:
[0080]2a)收集水平方向朝右偏转20?50度之间的半侧人脸和水平方向朝右偏转50?90度之间的全侧人脸图像作为样本;
[0081]2b)将收集到的样本缩放为相同尺寸大小的样本;
[0082]2c)用直方图均衡法对缩放后的样本进行光照补偿,获得补偿后的样本;
[0083]2d)对补偿后的样本进行灰度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化样本;
[0084]2e)分别将人脸的二值化样本相同位置像素点的灰度值累加后求平均值,将平均值图像分别作为朝右偏转的半侧人脸模板和全侧人脸模板,利用人脸对称性得到朝左偏转的半侧人脸模板和全侧人脸模板;
[0085](3)将所述取景器图像作为后续待处理图像。
[0086](4)获取候选人脸区域。具体包括:
[0087]4a)利用椭圆肤色模型法检测待处理图像的肤色点,获得图像的肤色区域;
[0088]4b)对肤色区域进行肤色二值化图像处理,获得二值图像;
[0089]4c)对二值图像进行积分投影,获得肤色区域的长度和宽度,将长宽比例在0.5?2之间的肤色区域定为候选人脸区域;
[0090](5)判定正面人脸。具体包括:
[0091]5a)将候选人脸区域转化为灰度图像;
[0092]5b)将灰度图像连续缩小,穷举缩小后的图像中上半部分与步骤Ic)建立的双眼检测器的样本同样大小的子窗口,如果这些子窗口中存在通过双眼分类器检测的窗口,说明检测到双眼,则判定存在正面人脸,执行步骤(8);否则,执行下一步骤;
[0093](6)判定半侧人脸。具体包括:
[0094]6a)将步骤5a)中灰度图像连续缩小,穷举缩小后的图像中上半部分与步骤lc)建立的单眼检测器的样本同样大小的子窗口,如果这些子窗口中存在通过单眼分类器检测的窗口,说明检测到单眼,则对灰度图像区域进行灰度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图像,执行下一步骤;否则,执行步骤(7);
[0095]6b)利用步骤2e)建立的半侧人脸模板对二值图像进行模板匹配,获得匹配的相关系数,若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6,则判定存在半侧人脸,执行步骤(8);否则,执行下一步骤;
[0096](7)判定全侧人脸。具体包括:
[0097]7a)将步骤5a)的灰度图像区域进行灰度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图像;
[0098]7b)利用步骤2e)建立的全侧人脸模板对二值图像进行模板匹配,获得匹配的相关系数,若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6,则判定存在全侧人脸,否则判定该图像中无人脸,执行步骤⑶;
[0099](8)输出检测结果。
[0100]与上述方法对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系统,用于执行上述方法。该拍摄系统可以制作成软件,安装在便携终端中,以执行上述方法。
[0101]图3为本发明所述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系统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参见图3和图4,该实施例中,该拍摄系统包括:
[0102]第一通信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上。
[0103]第二通信模块,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和第二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本拍摄系统利用该通信连接在第一便携终端和第二便携终端之间收发后述的相关数据。
[0104]取景模块,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上,用于从该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获取取景器图像,向第一便携终端发送该取景器图像。
[0105]显示取景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用于显示来自第二便携终端的取景器图像。
[0106]指令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用于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拍摄指令后,向人脸检测模块发送拍摄指令。
[0107]人脸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上,如图3所示,或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上,如图4所示;该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向信号触发模块发送拍摄指令;在图3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可以从显示取景模块中获取需要检测的取景器图像或者直接从第一通信模块中获取取景器图像;在图4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可以从取景模块中获取取景器图像。
[0108]信号触发模块,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上,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向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
[0109]在一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指令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控制指令,当检测到拍摄控制指令后,向所述信号触发模块发送该拍摄控制指令;所述信号触发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收到拍摄控制指令之后,向第一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相应的拍摄控制信号。
[011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具体用于: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控制请求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控制请求指令后,在第一便携终端侧向外广播控制请求信号,在收到第二便携终端返回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二便携终端接收到所述控制请求信号后向第一便携终端返回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
[0111]或者,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具体用于:检测施加在第二便携终端上的被控请求指令,在检测到所述被控请求指令后,在第二便携终端侧向外广播被控请求信号,在第二便携终端收到来自第一便携终端的被控请求响应信号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链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便携终端接收到所述被控请求信号后向第二便携终端返回指定格式被控请求响应信号。
[0112]上述各模块中,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中的模块可以集成为一个第一软件安装在第一便携终端中,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中的模块可以集成为一个第二软件安装在第二便携终端中。从而可以使两个终端之间进行上述处理实现拍摄功能。
[0113]但是上述具有内置相机的第二便携终端必须安装所述第二软件,且第一便携终端必须安装所述第一软件,即被控端必须安装第二软件,控制端必须安装第二软件,才能实现上述拍摄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将所有功能模块集中在一个软件中,做成一个标准软件,即下述的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装置。这样,不再区分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任意两个具有内置相机的便携终端安装了该拍摄装置后,即可互为控制端和被控端,从而实现所述的拍摄功能。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装置。
[0114]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装置的一种组成示意图。参见图5,该拍摄装置安装在便携终端上,包括:
[0115]通信模块,用于与外界的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利用该通信模块收发后述相关数据;并确定本端是控制端或被控端,在本端是控制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显示取景模块、指令检测模块、和人脸检测模块;在本端是被控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取景模块和信号触发模块;
[0116]显示取景模块,用于显示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取景器图像;
[0117]指令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拍摄指令后,向人脸检测模块发送拍摄指令;
[0118]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将拍摄指令发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
[0119]取景模块,用于从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获取取景器图像,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取景器图像;
[0120]信号触发模块,用于在收到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拍摄指令后,向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
[0121]在图5所述拍摄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指令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检测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控制指令,当检测到拍摄控制指令后,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拍摄控制指令;所述信号触发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收到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拍摄控制指令之后,向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相应的拍摄控制信号。
[0122]在图5所述拍摄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
[0123]在检测到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的控制请求指令后,向外界广播控制请求信号,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的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后,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控制端;
[0124]或者,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广播的控制请求信号后,向该外界拍摄装置返回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被控端;
[0125]或者,在检测到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的被控请求指令后,向外界广播被控请求信号,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的指定格式的被控请求响应信号后,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被控端;
[0126]或者,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广播的被控请求信号后,向该外界拍摄装置返回指定格式的被控请求响应信号,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控制端。
[0127]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装置的又一种组成示意图。参见图6,该拍摄装置安装在便携终端上,包括:
[0128]通信模块,用于与外界的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利用该通信模块收发后述相关数据;并确定本端是控制端或被控端,在本端是控制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显示取景模块和指令检测模块;在本端是被控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取景模块、人脸检测模块和信号触发模块;
[0129]显示取景模块,用于显示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取景器图像;
[0130]指令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拍摄指令后,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拍摄指令;
[0131]取景模块,用于从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获取取景器图像,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取景器图像;
[0132]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在收到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将拍摄指令发向信号触发模块;
[0133]信号触发模块,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向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
[0134]在图6所述拍摄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指令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检测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控制指令,当检测到拍摄控制指令后,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拍摄控制指令;所述信号触发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收到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拍摄控制指令之后,向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相应的拍摄控制信号。
[0135]在图6所述拍摄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
[0136]在检测到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的控制请求指令后,向外界广播控制请求信号,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的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后,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控制端;
[0137]或者,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广播的控制请求信号后,向该外界拍摄装置返回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被控端;
[0138]或者,在检测到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的被控请求指令后,向外界广播被控请求信号,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的指定格式的被控请求响应信号后,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被控端;
[0139]或者,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广播的被控请求信号后,向该外界拍摄装置返回指定格式的被控请求响应信号,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控制端。
[01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 将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的取景器图像发送给第一便携终端; 在第一便携终端上显示所述取景器图像; 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 在检测到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 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向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具体是在第一便携终端侧检测,或者是在第二便携终端侧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的取景器图像发送给第一便携终端后,进一步包括: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控制指令,当检测到拍摄控制指令后,向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相应的拍摄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具 体包括: 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控制请求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控制请求指令后,在第一便携终端侧向外广播控制请求信号;在第二便携终端接收到所述控制请求信号后向第一便携终端返回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在第一便携终端收到所述控制请求响应信号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 或者,检测施加在第二便携终端上的被控请求指令,在检测到所述被控请求指令后,在第二便携终端侧向外广播被控请求信号;在第一便携终端接收到所述被控请求信号后向第二便携终端返回指定格式被控请求响应信号,在第二便携终端收到所述被控请求响应信号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链接。
5.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上; 第二通信模块,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和第二便携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本拍摄系统利用该通信连接在第一便携终端和第二便携终端之间收发后述的相关数据; 取景模块,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上,用于从该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获取取景器图像,向第一便携终端发送该取景器图像; 显示取景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用于显示来自第二便携终端的取景器图像;指令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用于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拍摄指令后,向人脸检测模块发送拍摄指令; 人脸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一便携终端或第二便携终端上,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向信号触发模块发送拍摄指令; 信号触发模块,设置在第二便携终端上,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向第二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令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控制指令,当检测到拍摄控制指令后,向所述信号触发模块发送该拍摄控制指令; 所述信号触发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收到拍摄控制指令之后,向第一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相应的拍摄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具体用于:检测施加在第一便携终端上的控制请求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控制请求指令后,在第一便携终端侧向外广播控制请求信号,在收到第二便携终端返回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二便携终端接收到所述控制请求信号后向第一便携终端返回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 或者,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具体用于:检测施加在第二便携终端上的被控请求指令,在检测到所述被控请求指令后,在第二便携终端侧向外广播被控请求信号,在第二便携终端收到来自第一便携终端的被控请求响应信号后,建立第一便携终端与第二便携终端的通信链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便携终端接收到所述被控请求信号后向第二便携终端返回指定格式被控请求响应信号。
8.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用于与外界的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利用该通信模块收发后述相关数据;并确定本端是控制端或被控端,在本端是控制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显示取景模块、指令检测模块、和人脸检测模块;在本端是被控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取景模块和信号触发模块;显示取景模块,用于显示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取景器图像;指令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拍摄指令后,向人脸检测模块发送拍摄指令; 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将拍摄指令发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 取景模块,用于从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获取取景器图像,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取景器图像; 信号触发模块,用于在收到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拍摄指令后,向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令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检测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控制指令,当检测到拍摄控制指令后,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拍摄控制指令; 所述信号触发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收到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拍摄控制指令之后,向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相应的拍摄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的控制请求指令后,向外界广播控制请求信号,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的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后,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控制端;或者,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广播的控制请求信号后,向该外界拍摄装置返回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被控端; 或者,在检测到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的被控请求指令后,向外界广播被控请求信号,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的指定格式的被控请求响应信号后,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被控端; 或者,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广播的被控请求信号后,向该外界拍摄装置返回指定格式的被控请求响应信号,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控制端。
11.一种便携终端内置相机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用于与外界的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利用该通信模块收发后述相关数据;并确定本端是控制端或被控端,在本端是控制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显示取景模块和指令检测模块;在本端是被控端的情况下启用下述取景模块、人脸检测模块和信号触发模块;显示取景模块,用于显示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取景器图像;指令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检测到所述拍摄指令后,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拍摄指令; 取景模块,用于从 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获取取景器图像,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取景器图像; 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在收到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拍摄指令后,检测所述取景器图像中是否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在检测到取景器图像中有人脸且为正面人脸后,将拍摄指令发向信号触发模块; 信号触发模块,用于在收到拍摄指令后,向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拍摄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令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检测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上的拍摄控制指令,当检测到拍摄控制指令后,向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送该拍摄控制指令; 所述信号触发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收到与本端建立了通信连接的外界拍摄装置发来的拍摄控制指令之后,向本地便携终端的内置相机发送相应的拍摄控制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的控制请求指令后,向外界广播控制请求信号,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的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后,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控制端; 或者,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广播的控制请求信号后,向该外界拍摄装置返回指定格式的控制请求响应信号,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被控端; 或者,在检测到施加在本地便携终端的被控请求指令后,向外界广播被控请求信号,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的指定格式的被控请求响应信号后,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被控端; 或者,在接收到外界拍摄装置广播的被控请求信号后,向该外界拍摄装置返回指定格式的被控请求响应信号,与该外界拍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判定本端为控制端。
【文档编号】H04N5/232GK103973961SQ20131004321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马蕾 申请人: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