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7617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空气服务器中接收和解析用户移动终端中的天气数据为空气数据后,将所述空气数据存储到空气服务器的综合数据库中;通过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采集用户环境空气参数,将空气参数传输到空气服务器中,和综合数据库中的空气数据分析对比后,获得适合用户环境的空气数据,将该空气数据反馈给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并由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根据该空气数据对空气处理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在对环境空气进行处理时结合天气数据的特点,控制空气处理设备产生更自然、更适宜具体环境的空气,明显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和环保性,并且还有效降低了空气处理设备的能耗。
【专利说明】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数据的获取及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具体的讲是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智能设备高度普及的今天,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足不出户即可获取到新闻、热门的电影、时尚的图片、优美的歌曲、丰富的菜谱等等。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让我们随时随地的掌握并分享这些信息,大数据和云服务也解决了生活中因时间和空间的各种问题。但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仍然有大量的原始数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浪费。例如空气处理设备(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简称ACE),传统的空气处理设备是通过压缩机制冷和加热的方式进行温度的降低和升高,最常见的就是空调设备。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快速的满足用户对温度的要求,但缺点是对电能源的消耗量大,空气处理设备吹出来的风给人的舒适度很低,并且容易造成人体的疲劳和感冒,而且纯制冷/制热方式产生的空气不自然也不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在对环境空气进行处理时结合天气数据,以使空气处理设备产生更自然、更适宜具体环境的空气,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和环保性。
[0004]本发明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包括:通过空气服务器中的天气数据采集模块接收用户移动终端中的天气数据,将所述天气数据解析为空气数据后存储到空气服务器的综合数据库中;
[0005]通过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采集用户环境空气参数,将所述空气参数传输到空气服务器的匹配模块中,匹配模块将接收的空气参数和综合数据库中的天气数据转化的空气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获得适合用户环境的空气数据,将该空气数据反馈给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并由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根据该空气数据对空气处理设备进行控制。
[0006]最常见的用户移动终端就是各种智能手机。众所周知目前的智能手机大多能够接收天气信息,而在天气信息中包含了很多具体的信息,如地址、风力、气温等等。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天气有不同的空气产生,才能使用户感到更加舒适。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是一种空气数据接收、存储、分发模块的技术方法及装置,简称ΑΒ0Χ,通过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来对空气处理设备(如空调等)进行控制以产生合适的空气。同时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还负责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各种参数进行采集,因为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相同的天气情况,在不同环境中所需要的空气也是不样的,因此采集环境空气进行空气处理更具有针对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天气数据采集模块将接收的天气数据根据天气数据中的地点和季节对不同的天气数据进行分类。天气数据采集模块简单说就是一个带有URL地址的硬盘,该模块对接收的天气数据会做简单的归类处理,类别都是具有双标签性质的。
[0008]进一步的,在综合数据库中还存储有空气数据可视化文件及其网络地址,每个所述的空气数据可视化文件均按照设置的分类生成相应的ID码。所述的分类包括,地理位置类、季节类、心情类、植物类、生活方式、天气状态类等。每一个类别对应一个ID,便于读取时的调用。
[0009]进一步的,空气服务器还将获得的适合用户环境的空气数据传送到公共媒体上显示,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
[0010]具体的,所述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采集的用户环境空气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力、气压和氧含量中的至少一项。
[0011]具体的,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与空气处理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无线互联网或红外方式通信,同样的,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与用户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无线互联网、射频、蓝牙等方式进行连接。
[00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系统,包括:具有空气服务器,在空气服务器中包括天气数据采集模块、空气解析模块、空气数据存储模块、综合数据库、匹配模块、用户空气数据接收模块和分发模块;
[0013]所述天气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网络外接用户移动终端,并且通过空气解析模块连接到空气数据存储模块,由空气数据存储模块将空气数据传输到综合数据库中;空气解析模块用于对天气数据进行分解和添加空气属性(为空气添加标签,目前支持的标签包括气味和音乐),将其转换成空气数据。空气解析模块利用天气数据的单位进行数据分解,目前可分为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帕、级、RH、地址等。将数据分解后进行空气数据的传输;
[0014]所述用户空气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外接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后,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的匹配模块,匹配模块的输入端还连接所述的综合数据库,匹配模块和综合数据库均输出连接到所述的分发模块,分发模块输出连接到所述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中;
[0015]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输出连接空气处理设备,在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上设有对环境空气参数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和氧含量传感器等。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可以是单独的物理硬件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到空气处理设备(ACE)中的硬件模块,也可以是一个可以集成到各种设备中的软件模块。
[0016]进一步的,分发模块还输出连接到公共媒体的输入接口,用于将产生的空气数据发布到更重公共媒体上,如微博、网站等。
[0017]进一步的,综合数据库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空气配图库。空气配图库用于存储上述的空气数据可视化文件及其网络地址生成。
[0018]具体的,空气服务器与外接的用户移动终端以及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均为无线连接,包括无线互联网、无线射频、红外、蓝牙等连接方式。
[0019]本发明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在对环境空气进行处理时结合天气数据的特点,控制空气处理设备产生更自然、更适宜具体环境的空气,明显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和环保性,并且还有效降低了空气处理设备的能耗。
[0020]以下结合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具有空气服务器,在空气服务器中包括天气数据采集模块、空气解析模块、空气数据存储模块、空气配图库、综合数据库、匹配模块、用户空气数据接收模块和分发模块;
[0023]所述天气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通过无线互联网、射频或蓝牙方式外接用户移动终端,天气数据采集模块简单说就是一个带有URL地址的硬盘,该模块对接收的天气数据会做简单的归类处理,类别都是具有双标签性质的。天气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天气数据通过空气解析模块连接到空气数据存储模块,由空气数据存储模块将空气数据传输到综合数据库中;空气解析模块用于对天气数据进行分解和添加空气属性(为空气添加标签,目前支持的标签包括气味和音乐),将其转换成空气数据。空气解析模块利用天气数据的单位进行数据分解,目前可分为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帕、级、RH、地址等。将数据分解后进行空气数据的传输;
[0024]综合数据库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空气配图库,空气配图库存储有空气数据可视化文件及其网络地址,每个所述的空气数据可视化文件均按照设置的分类生成相应的ID码。所述的分类包括,地理位置类、季节类、心情类、植物类、生活方式、天气状态类等。每一个类别对应一个ID,便于读取时的调用;
[0025]所述用户空气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通过有线、无线互联网或红外方式外接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ABOX)后,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的匹配模块,匹配模块的输入端还连接所述的综合数据库,匹配模块和综合数据库均输出连接到所述的分发模块,分发模块输出连接到所述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中;
[0026]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输出连接空气处理设备,在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上设有对环境空气参数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和氧含量传感器等。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可以是单独的物理硬件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到空气处理设备(ACE)中的硬件模块,也可以是一个可以集成到各种设备中的软件模块。
[0027]同时,分发模块还输出连接到公共媒体的输入接口,用于将产生的空气数据发布到更重公共媒体上,如微博、网站等。
[0028]在对空气处理时,通过空气服务器中的天气数据采集模块接收用户移动终端(如常见的智能手机)中的天气数据,包括在天气信息中包含了很多具体的信息,如地址、风力、气温等,将所述天气数据通过空气解析模块解析为空气数据后经空气数据存储模块存储到空气服务器的综合数据库中;在综合数据库中还存储有空气配图库的空气数据可视化文件及其网络地址,以及设置的各种分类和每个空气数据可视化文件对应的ID码;
[0029]通过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采集用户环境空气参数,包括用户环境空气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力、气压和氧含量,将这些空气参数通过空气服务器的用户空气数据接收模块传输到匹配模块中,匹配模块将接收的空气参数和综合数据库中的天气数据转化的空气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是根据用户所在的位置和天气情况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论后,即在综合数据库中寻找到最适合用户环境的空气数据,然后将该空气数据通过分发模块反馈给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并由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根据该空气数据对空气处理设备进行控制,使之产生合适环境的风力、温度、湿度的空气。同时,空气服务器还将获得的适合用户环境的空气数据传送到公共媒体上显示,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
【权利要求】
1.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包括:通过空气服务器中的天气数据采集模块接收用户移动终端中的天气数据,将所述天气数据解析为空气数据后存储到空气服务器的综合数据库中; 通过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采集用户环境空气参数,将所述空气参数传输到空气服务器的匹配模块中,匹配模块将接收的空气参数和综合数据库中的天气数据转化的空气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获得适合用户环境的空气数据,将该空气数据反馈给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并由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根据该空气数据对空气处理设备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天气数据采集模块将接收的天气数据根据天气数据中的地点和季节对不同的天气数据进行分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其特征为:在综合数据库中还存储有空气数据可视化文件及其网络地址,每个所述的空气数据可视化文件均按照设置的分类生成相应的ID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其特征为:空气服务器还将获得的适合用户环境的空气数据传送到公共媒体上显示。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采集的用户环境空气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力、气压和氧含量中的至少一项。
6.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基于天气数据进行空气处理的方法,其特征为: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与空气处理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无线互联网或红外方式通信。
7.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包括:具有空气服务器,在空气服务器中包括天气数据采集模块、空气解析模块、空气数据存储模块、综合数据库、匹配模块、用户空气数据接收模块和分发模块; 所述天气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网络外接用户移动终端,并且通过空气解析模块连接到空气数据存储模块,由空气数据存储模块将空气数据传输到综合数据库中; 所述用户空气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外接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后,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的匹配模块,匹配模块的输入端还连接所述的综合数据库,匹配模块和综合数据库均输出连接到所述的分发模块,分发模块输出连接到所述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中; 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输出连接空气处理设备,在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上设有对环境空气参数的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为:分发模块还输出连接到公共媒体的输入接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为:综合数据库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空气配图库。
10.如权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为:空气服务器与外接的用户移动终端以及空气数据采集控制终端均为无线连接。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3629781SQ20131055795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1日
【发明者】闫宝华 申请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