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8296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音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工作平台和PLC控制箱,所述工作平台设有装载板、第一补强带安装治具、第二补强带安装治具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PLC控制箱电连接,所述装载板设有音圈旋转机构、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和音圈润湿机构,所述音圈旋转机构、所述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和所述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仅需一个作业员操作,就能够全自动将补强带贴合到音圈上,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专利说明】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音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
【背景技术】
[0002]音圈是扬声器的重要组件之一。其原理是:当交流音频电流通过扬声器的音圈时,音圈中就产生了相应的电磁场。这个电磁场与扬声器上自带的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作用力,这个力使音圈在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场中随着音频电流的变化,切割磁力线产生机械振动,而扬声器的鼓纸和音圈是连在一起的,鼓纸会随着音圈的振动而振动,从而压缩空气发出声音。
[0003]在音圈的生产过程中,贴合补强带是必经的工序。现有技术中,贴合补强带分为以下七个步骤:1、撕胶纸(绕线前需要将骨架稳固地贴合在模具上,防止绕线时骨架位移);
2、贴合上半部补强带;3、整线(将正负极引出线按规定的尺寸整理好);4、贴合下半部补强带;5、压补强带(使补强带与骨架完全贴合);6、刷胶(音圈部分补胶水,加强线与线之间、线与骨架之间的接合力);7检验和排盘(检查音圈的外观,确认产品合格后整齐摆放在透气的不锈钢盘中,自然放置待烘烤)。
[0004]现有技术中,以上七个步骤分别由七个作业员操作,该生产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了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仅需一个作业员操作,就能够全自动将补强带贴合到音圈上,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工作平台和PLC控制箱,所述工作平台设有装载板、第一补强带安装治具、第二补强带安装治具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PLC控制箱电连接,所述装载板设有音圈旋转机构、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和音圈润湿机构,所述音圈旋转机构、所述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和所述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0008]其中,所述音圈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座、电机和旋转轴,所述电机座与所述装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旋转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座设有圆弧形挡板,所述圆弧形挡板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下部。
[0010]其中,所述音圈润湿机构包括甲醇瓶座、甲醇瓶、润湿气缸座、润湿气缸、润湿盒和润湿轮,所述甲醇瓶座与所述装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甲醇瓶与所述甲醇瓶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甲醇瓶与所述润湿盒通过滴注管连通,所述润湿气缸座与所述装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润湿气缸与所述润湿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润湿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润湿盒,所述润湿轮与所述润湿盒轴连接。[0011]其中,所述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轴、第二导向轴、第一气缸座、第一气缸、第一压带盒、第一压带轮、第二压带轮、第一气动裁带刀、第二气缸座、第二气缸和第一送带轮,所述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一气缸座、所述第一气动裁带刀和所述第二气缸座分别与所述装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带盒,所述第一压带轮和所述第二压带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带盒轴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送带轮。
[0012]其中,所述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包括第三导向轴、第四导向轴、第三气缸座、第三气缸、第二压带盒、第三压带轮、第四压带轮、第二气动裁带刀、第四气缸座、第四气缸和第二送带轮,所述第三导向轴、所述第四导向轴、所述第三气缸座、所述第二气动裁带刀和所述第四气缸座分别与所述装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三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压带盒,所述第三压带轮和所述第四压带轮分别与所述第二压带盒轴连接,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四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送带轮。
[0013]其中,所述第一压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压带轮的直径,所述第一气缸座设有若干导向螺栓。
[0014]其中,所述第三压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压带轮的直径,所述第三气缸座设有若干导向螺栓。
[0015]其中,所述第一送带轮为硅胶轮。
[0016]其中,所述第二送带轮为硅胶轮。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工作平台和PLC控制箱,所述工作平台设有装载板、第一补强带安装治具、第二补强带安装治具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PLC控制箱电连接,所述装载板设有音圈旋转机构、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和音圈润湿机构,所述音圈旋转机构、所述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和所述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在实际应用中,作业员将补强带分别安装到第一补强带安装治具和第二补强带安装治具,接着将补强带分别导入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和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然后将音圈挂上音圈旋转机构,操作控制面板设定补强带的长度后启动机器,此时音圈润湿机构会对音圈的表面进行润湿,接着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和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分别将相应的补强带贴合到经过润湿的音圈上,完成整个补强带贴合的工序;该机器仅需一个作业员操作,就能够全自动将补强带贴合到音圈上,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19]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发明的装载板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I设有工作平台11和PLC控制箱12,所述工作平台11设有装载板5、第一补强带安装治具2、第二补强带安装治具3和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与所述PLC控制箱12电连接,所述装载板5设有音圈旋转机构、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和音圈润湿机构,所述音圈旋转机构、所述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和所述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0025]其中,所述第一补强带安装治具2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柱21,所述第二补强带安装治具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柱31。
[0026]本实施例的音圈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座61、电机62和旋转轴63,所述电机座61与所述装载板5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2与所述电机座6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2驱动连接所述旋转轴63。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电机62为伺服电机。所述装载板5的形状呈“L”形。
[002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座61设有圆弧形挡板,所述圆弧形挡板设于所述旋转轴63的下部。
[0028]本实施例的音圈润湿机构包括甲醇瓶座71、甲醇瓶72、润湿气缸座、润湿气缸73、润湿盒74和润湿轮75,所述甲醇瓶座71与所述装载板5固定连接,所述甲醇瓶72与所述甲醇瓶座71可拆卸连接,所述甲醇瓶72与所述润湿盒74通过滴注管连通,所述润湿气缸座与所述装载板5固定连接,所述润湿气缸73与所述润湿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润湿气缸73驱动连接所述润湿盒74,所述润湿轮75与所述润湿盒74轴连接。
[0029]本实施例的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轴81、第二导向轴82、第一气缸座、第一气缸83、第一压带盒85、第一压带轮86、第二压带轮、第一气动裁带刀87、第二气缸座、第二气缸88和第一送带轮89,所述第一导向轴81、所述第二导向轴82、所述第一气缸座、所述第一气动裁带刀87和所述第二气缸座分别与所述装载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83与所述第一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83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带盒85,所述第一压带轮86和所述第二压带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带盒85轴连接,所述第二气缸88与所述第二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88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送带轮89。
[0030]本实施例的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包括第三导向轴91、第四导向轴92、第三气缸座、第三气缸93、第二压带盒95、第三压带轮96、第四压带轮、第二气动裁带刀97、第四气缸座、第四气缸98和第二送带轮99,所述第三导向轴91、所述第四导向轴92、所述第三气缸座、所述第二气动裁带刀97和所述第四气缸座分别与所述装载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93与所述第三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93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压带盒95,所述第三压带轮96和所述第四压带轮分别与所述第二压带盒95轴连接,所述第四气缸98与所述第四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气缸98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送带轮99。
[0031]本实施例的第一压带轮86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压带轮的直径,第三压带轮96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压带轮的直径,该设置结构简单,压带效果好;所述第一气缸座设有若干导向螺栓84,所述第三气缸座设有若干导向螺栓94,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气缸座和第三气缸座分别设有三个导向螺栓,补强带铺在导向螺栓的上表面,该设置能够增强补强带传输的顺畅性,另外,导向螺栓的螺帽可以顶住补强带的外侧边,防止补强带跑偏。
[0032]本实施例的第一送带轮89和第二送带轮99均为硅胶轮;该设置可以提高压带的效果,从而提高补强带贴合的效果,消除补强带和音圈之间的间隙。
[0033]本实施例的工艺流程为:
[0034]步骤1、安装补强带:作业员先将补强带分别安装到第一补强带安装治具2和第二补强带安装治具3上,将第一补强带安装治具2上的补强带按先后顺序分别绕过第一导柱21、第一导向轴81和第二导向轴82,然后将补强带铺在第一气缸座的三个导向螺栓上表面,接着将补强带引入第一压带轮86和第二压带轮之间的空隙;相同地,将第二补强带安装治具3上的补强带按先后顺序分别绕过第二导柱31、第三导向轴91和第四导向轴92,然后将补强带铺在第三气缸座的三个导向螺栓上表面,接着将补强带引入第三压带轮96和第四压带轮之间的空隙,检查是否完好;
[0035]步骤2、撕胶带和装音圈:先检查音圈绕线是否异常,如果是合格品,将贴在骨架和模具上的胶纸撕开,然后将音圈装进旋转轴63,固定到位;
[0036]步骤3、设置参数:通过控制面板4分别设定第一气动裁带刀87和第二气动裁带刀97裁剪的补强带的长度;
[0037]步骤4、贴内层补强带(或贴上半部补强带):接通甲醇瓶72与润湿盒74之间的滴注管,将甲醇滴注到润湿轮75上,当润湿轮75完全被甲醇浸透后,通过控制面板4启动机器,从而启动电机62,电机62带动旋转轴63匀速转动,旋转轴63再带动音圈匀速转动,接着,润湿气缸73驱动润湿盒74往音圈的方向移动,使得润湿轮75与音圈贴合并润湿音圈的外表面,此时第一气缸83驱动第一压带盒85往第一气动裁带刀87方向移动使得补强带穿过所述第一气动裁带刀87,然后第二气缸88驱动第一送带轮89将补强带送到音圈的外表面,使得补强带与外表面被润湿的音圈贴合,在这个过程中,第一送带轮89既起到送补强带的作用,又起到压补强带的作用,另外,当穿过第一气动裁带刀87的补强带的长度达到设定值后,第一气动裁带刀87会将补强带切断;
[0038]步骤5、整线:操作此机器的作业员按图纸要求的规格将音圈的正负极引线拉出,压在上补强带的表面;
[0039]步骤6、贴外层补强带(或贴下半部补强带)和刷胶水:在贴内层补强带(或贴上半部补强带)的工序之后,第三气缸93驱动第二压带盒95往第二气动裁带刀97方向移动使得补强带穿过所述第二气动裁带刀97,然后第四气缸98驱动第二送带轮99将补强带送到音圈的外表面,使得补强带与外表面被润湿的音圈贴合,在这个过程中,第二送带轮99既起到送补强带的作用,又起到压补强带的作用,另外,当穿过第二气动裁带刀97的补强带的长度达到设定值后,第二气动裁带刀97会将补强带切断;
[0040]在贴外层补强带(或贴下半部补强带)的同时,作业员用毛笔将胶水刷在线圈部位,以加强线与线之间、线与骨架之间的接合力;
[0041]步骤7、排盘:检查音圈的内、外补强带(或上、下补强带)、引线、刷胶及全部外观是否完好,如果产品合格则将产品摆放在不锈钢盘中收集,至此,完成一个音圈的贴补强带工序;
[0042]步骤8、重复步骤1-7,以完成更多音圈的贴补强带工序。
[004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工作平台和PLC控制箱,所述工作平台设有装载板、第一补强带安装治具、第二补强带安装治具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PLC控制箱电连接,所述装载板设有音圈旋转机构、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和音圈润湿机构,所述音圈旋转机构、所述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和所述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座、电机和旋转轴,所述电机座与所述装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旋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设有圆弧形挡板,所述圆弧形挡板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润湿机构包括甲醇瓶座、甲醇瓶、润湿气缸座、润湿气缸、润湿盒和润湿轮,所述甲醇瓶座与所述装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甲醇瓶与所述甲醇瓶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甲醇瓶与所述润湿盒通过滴注管连通,所述润湿气缸座与所述装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润湿气缸与所述润湿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润湿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润湿盒,所述润湿轮与所述润湿盒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带贴合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轴、第二导向轴、第一气缸座、第一气缸、第一压带盒、第一压带轮、第二压带轮、第一气动裁带刀、第二气缸座、第二气缸和第一送带轮,所述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一气缸座、所述第一气动裁带刀和所述第二气缸座分别与所述装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带盒,所述第一压带轮和所述第二压带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带盒轴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送带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强带贴合机构包括第三导向轴、第四导向轴、第三气缸座、第三气缸、第二压带盒、第三压带轮、第四压带轮、第二气动裁带刀、第四气缸座、第四气缸和第二送带轮,所述第三导向轴、所述第四导向轴、所述第三气缸座、所述第二气动裁带刀和所述第四气缸座分别与所述装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三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压带盒,所述第三压带轮和所述第四压带轮分别与所述第二压带盒轴连接,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四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送带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压带轮的直径,所述第一气缸座设有若干导向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压带轮的直径,所述第三气缸座设有若干导向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带轮为硅胶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音圈补强带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带轮为硅胶轮。
【文档编号】H04R31/00GK103686582SQ20131074551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刘慧敏 申请人:惠州市奥斯特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