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输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8632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声音输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声音输出系统,包括无线麦克风,用来从单声道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信号分为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再对所述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所述右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数字的转换为立体声信号,以通过无线传输提供所述立体声信号;声音输出装置,包含:无线传输单元,用来通过无线传输自所述无线麦克风获得所述立体声信号;数字模拟转换单元,所述数字模拟转换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
【专利说明】声音输出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音输出系统,尤其涉及针对一种分别设定不同音量的音量大小与输出的声音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参见图1,第一无线麦克风51是通过无线传输提供第一单声道(mono audio)信号,第二无线麦克风52是通过无线传输提供第二单声道信号,而声音输出装置60的第一无线传输单兀61通过无线传输自第一无线麦克风51获得第一单声道信号;声音输出装置60的第二无线传输单元63通过无线传输自第二无线麦克风53获得第二单声道信号。
[0003]通过声音输出装置6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62对第一单声道进行信号的数字模拟转换,通过声音输出装置6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64对第二单声道进行信号的数字模拟转换,再由声音输出装置60的加法单元65将数字模拟转换后的第一单声道以及数字模拟转换后的第二单声道相加以生成音量合成输出,音量合成输出以通过声音输出装置60的麦克风输出端口 67 (Mic-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再将音量合成输出通过声音输出装置60的放大单元66放大音量合成输出后以通过声音输出装置60的线路输出埠68(Mic-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
[0004]由于先前技术是采用放大单元66以对音量合成输出进行放大处理后再通过声音输出装置60的线路输出埤68提供声音输出,放大单元66的电荷帮浦(charger pump)会造成背景噪声(background noise)的产生,而造成声音输出质量的下降,另外由于放大单元66的放大倍率是固定的,无法同时兼顾麦克风输出端口 67输出的音量以及线路输出端口 68输出的音量,即麦克风输出端口 67音量过小或是线路输出端口 68音量过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声音输出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声音输出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无线麦克风,用来从单声道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信号分为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再对所述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所述右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数字的转换为立体声信号,以通过无线传输提供所述立体声信号;声音输出装置,包含:无线传输单元,用来通过无线传输自所述无线麦克风获得所述立体声信号;数字模拟转换单元,所述数字模拟转换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用来将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数字模拟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立体声信号的所述左声道设定为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立体声信号的所述右声道设定为第二音量输出,或是将所述立体声信号的所述右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立体声信号的所述左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二音量输出,其中所述第二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大于所述第一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以通过麦克风输出端口(Mic-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所述第二音量输出以通过线路输出埠(Line-outJack)提供声音输出。[0006]上述声音输出装置包含内存,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以及所述数字模拟转换单元。
[0007]上述声音输出装置包含判断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数字模拟转换单元、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以及所述线路输出埠,用来判断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以及所述线路输出埠是否被使用,当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或是所述线路输出埠被使用时,所述数字模拟转换单元对应设定所述第一音量输出或是所述第二音量输出。
[0008]—种声音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无线麦克风,用来从第一单声道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信号分为第一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第一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再对所述第一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右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数字的转换为第一立体声信号,以通过无线传输提供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第二无线麦克风,用来从第二单声道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信号分为第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第二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再对所述第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所述第二右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数字的转换为第二立体声信号,以通过无线传输提供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声音输出装置,包含:第一无线传输单元,用来通过无线传输自所述第一无线麦克风获得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用来将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进行数字模拟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一左声道设定为一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一右声道设定为一第二音量输出,或是将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一右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一左声道设定为一第二音量输出,其中所述第二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大于所述第一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第二无线传输单元,用来通过无线传输自所述第二无线麦克风获得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用来将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进行数字模拟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二左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二右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二音量输出,或是将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二右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二左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二音量输出;第一加法单元,用来将所述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设定的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与所述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设定的所述第一音量输出相加以生成第一音量合成输出,所述第一音量合成输出以通过麦克风输出端口(Mic-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第二加法单元,用来将所述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设定的所述第二音量输出与所述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设定的所述第二音量输出相加以生成第二音量合成输出,所述第二音量合成输出以通过线路输出埠(Line-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
[0009]上述声音输出装置包含第一内存,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单元以及所述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
[0010]上述声音输出装置包含第二内存,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无线传输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
[0011]上述声音输出装置包含判断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所述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以及所述线路输出埠,用来判断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以及所述线路输出埠是否被使用,当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或是所述线路输出埠被使用时,所述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对应设定所述第一音量输出或是所述第二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对应设定所述第一音量输出或是所述第二音量输出。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声音输出装置,通过无线传输自无线麦克风获得左声道以及右声道的立体声信号,将左声道以及右声道的立体声信号进行数字模拟转换与输出音量输出的设定,即可通过麦克风输出端口提供第一音量输出以及通过线路输出端口提供第二音量输出,以避免背景噪声的产生且可分别设定第一音量的音量大小以及第二音量的音量大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的声音输出的系统方块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声音输出系统第一实施态样的系统方块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声音输出系统第二实施态样的系统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第一实施态样的声音输出系统,其包含:无线麦克风10以及声音输出装置20,其中声音输出装置20包含:无线传输单元21以及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无线麦克风10自单声道(mono audio)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信号分为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 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再对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右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数字的转换为立体声信号,再通过无线传输(例如:无线网络、W1-F1、蓝芽、RF…等,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提供立体声信号。
[0017]声音输出装置20的无线传输单元21通过无线传输(例如:无线网络、W1-F1、蓝芽、RF…等,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从无线麦克风10获得立体声信号。
[0018]在声音输出装置20的无线传输单元21通过无线传输自无线麦克风10获得立体声信号之后,即可由电性连接于声音输出装置20的无线传输单元21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对立体声信号进行信号的数字模拟转换以及音量输出的设定。
[0019]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将数字模拟转换后的立体声信号的左声道设定为第一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1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以及将立体声信号的右声道设定为第二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2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
[0020]或是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将数字模拟转换后的立体声信号的右声道设定为第一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1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以及将立体声信号的左声道设定为第二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2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0021]通过上述的第一音量输出与第二音量输出的转换与设定后,第一音量输出以通过声音输出装置20的麦克风输出端口 23 (Mic-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第二音量输出以通过声音输出装置20的线路输出埠24 (Line-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并且第二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大于第一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
[0022]除此之外,声音输出装置20更包含内存25,内存25可以是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EEPR0M),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声音输出装置20的内存25是分别电性连接于声音输出装置20的无线传输单元21以及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通过提供立体声信号的暂存以提供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对立体声信号的数字模拟转换处理。
[0023]除此之外,声音输出装置20包含判断单元26,声音输出装置20的判断单元26是分别电性连接于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声音输出装置20的麦克风输出端口 23以及声音输出装置20的线路输出端口 24,声音输出装置20的判断单元26是判断声音输出装置20的麦克风输出端口 23以及声音输出装置20的线路输出埠24是否有被使用,当声音输出装置20的判断单元26判断声音输出装置20的麦克风输出端口 23有被使用时,则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对应设定第一音量输出;当声音输出装置20的判断单元26判断声音输出装置20的线路输出埠24有被使用时,则声音输出装置20的数字模拟转换单元22对应设定第二音量输出。
[0024]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第二实施态样的声音输出系统,其包含:第一无线麦克风31、第二无线麦克风32以及声音输出装置40,其中声音输出装置40更包含:第一无线传输单元411、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第二无线传输单元421、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第一加法单元431以及第二加法单元432。
[0025]第一无线麦克风31自第一单声道(mono audio)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信号分为第一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第一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再对第一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第一右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数字的转换为第一立体声信号,再通过无线传输(例如:无线网络、W1-F1、蓝芽、RF…等,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提供第一立体声信号。
[0026]第二无线麦克风32自第二单声道(mono audio)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信号分为第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第二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再对第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第二右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数字的转换为第二立体声信号,再通过无线传输(例如:无线网络、W1-F1、蓝芽、RF…等,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提供第二立体声信号。
[0027]接着,在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无线传输单元411通过无线传输(例如:无线网络、W1-F1、蓝芽、RF…等 ,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自第一无线麦克风31获得第一立体声信号。
[0028]在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无线传输单元411通过无线传输自第一无线麦克风31获得第一立体声信号之后,即可由电性连接于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无线传输单元411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对第一立体声信号进行信号的数字模拟转换以及音量输出的设定。[0029]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将数字模拟转换后的第一立体声信号的第一左声道设定为第一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1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以及将第一立体声信号的第一右声道设定为第二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2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
[0030]或是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将数字模拟转换后的第一立体声信号的第一右声道设定为第一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1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以及将第一立体声信号的第一左声道设定为第二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2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上述的第二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大于第一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 [0031]接着,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无线传输单元421通过无线传输(例如:无线网络、W1-F1、蓝芽、RF…等,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自第二无线麦克风32获得第二立体声信号。
[0032]在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无线传输单元421通过无线传输自第二无线麦克风32获得第二立体声信号之后,即可由电性连接于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无线传输单元421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对第二立体声信号进行信号的数字模拟转换以及音量输出的设定。
[0033]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将数字模拟转换后的第二立体声信号的第二左声道设定为第一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1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以及将第二立体声信号的第二右声道设定为第二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2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
[0034]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将数字模拟转换后的第二立体声信号的第二右声道设定为第一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1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以及将第二立体声信号的第二左声道设定为第二音量输出(假设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是采用tlv320aic3204型号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通过程序设定Hex Reg.N0.0x42的缓存器即可,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上述的第二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大于第一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
[0035]接着,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加法单元431即可将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转换与设定的第一音量输出与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兀422转换与设定的第一音量输出相加以生成第一音量合成输出。
[0036]接着,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加法单元432即可将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转换与设定的第二音量输出与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转换与设定的第二音量输出相加以生成第二音量合成输出。
[0037]在通过上述的第一音量合成输出与第二音量合成输出的相加生成后,第一音量合成输出以通过声音输出装置40的麦克风输出端口 44 (Mic-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第二音量合成输出以通过声音输出装置40的线路输出埠45 (Line-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
[0038]除此之外,声音输出装置40更包含第一内存413,第一内存413可以是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EEPROM),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内存413是分别电性连接于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无线传输单元411以及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通过提供第一立体声信号的暂存以提供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对第一立体声信号的数字模拟转换处理。
[0039]除此之外,声音输出装置40更包含第二内存423,第二内存423可以是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EEPROM),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内存423是分别电性连接于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无线传输单元421以及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通过提供第二立体声信号的暂存以提供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对第二立体声信号的数字模拟转换处理。
[0040]除此之外,声音输出装置40更包含判断单元46,声音输出装置40的判断单元46是分别电性连接于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声音输出装置40的麦克风输出端口 44以及声音输出装置40的线路输出端口 45,声音输出装置40的判断单元46是判断声音输出装置40的麦克风输出端口 44以及声音输出装置40的线路输出埠45是否有被使用,当声音输出装置40的判断单元46判断声音输出装置40的麦克风输出端口 44有被使用时,则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对应设定第一音量输出以及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对应设定第一音量输出;当声音输出装置40的判断单元46判断声音输出装置40的线路输出埠45有被使用时,则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12对应设定第二音量输出以及声音输出装置40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422对应设定第二音量输出。
[0041]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与先前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实用新型声音输出装置通过无线传输自无线麦克风获得左声道以及右声道的立体声信号,将左声道以及右声道的立体声信号进行数字模拟转换与输出音量输出的设定,即可通过麦克风输出端口提供第一音量输出以及通过线路输出端口提供第二音量输出,以避免背景噪声的产生且可分别设定第一音量的音量大小以及第二音量的音量大小。
【权利要求】
1.一种声音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无线麦克风,用来从单声道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信号分为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再对所述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所述右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数字的转换为立体声信号,以通过无线传输提供所述立体声信号;声音输出装置,包含:无线传输单元,用来通过无线传输自所述无线麦克风获得所述立体声信号;数字模拟转换单元,所述数字模拟转换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用来将所述立体声信号进行数字模拟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立体声信号的所述左声道设定为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立体声信号的所述右声道设定为第二音量输出,或是将所述立体声信号的所述右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立体声信号的所述左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二音量输出,其中所述第二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大于所述第一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以通过麦克风输出端口(Mic-OUtJack)提供声音输出,所述第二音量输出以通过线路输出埤(Line-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包含内存,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以及所述数字模拟转换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包含判断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数字模拟转换单元、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以及所述线路输出埠,用来判断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以及所述线路输出埠是否被使用,当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或是所述线路输出埠被使用时,所述数字模拟转换单元对应设定所述第一音量输出或是所述第二音量输出。
4.一种声音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无线麦克风,用来从第一单声道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信号分为第一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第一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再对所述第一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右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数字的转换为第一立体声信号,以通过无线传输提供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第二无线麦克风,用来从第二单声道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将声音信号分为第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第二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再对所述第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以及所述第二右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数字的转换为第二立体声信号,以通过无线传输提供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声音输出装置,包含:第一无线传输单元,用来通过无线传输自所述第一无线麦克风获得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用来将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进行数字模拟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一左声道设定为一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一右声道设定为一第二音量输出,或是将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一右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第一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一左声道设定为一第二音量输出,其中所述第二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大于所述第一音量输出的音量大小;第二无线传输单元,用来通过无线传输自所述第二无线麦克风获得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用来将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进行数字模拟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二左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二右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二音量输出,或是将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二右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第二立体声信号的所述第二左声道设定为所述第二音量输出;第一加法单元,用来将所述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设定的所述第一音量输出与所述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设定的所述第一音量输出相加以生成第一音量合成输出,所述第一音量合成输出以通过麦克风输出端口(Mic-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第二加法单元,用来将所述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设定的所述第二音量输出与所述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设定的所述第二音量输出相加以生成第二音量合成输出,所述第二音量合成输出以通过线路输出埠(Line-out Jack)提供声音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包含第一内存,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单元以及所述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包含第二内存,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无线传输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包含判断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所述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以及所述线路输出埠,用来判断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以及所述线路输出埠是否被使用,当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口或是所述线路输出埠被使用时,所述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对应设定所述第一音量输出或是所述第二音量输出,以及所述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对应设定所述第一 音量输出或是所述第二音量输出。
【文档编号】H04R3/00GK203492186SQ20132057448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何建中, 蔡俊彦 申请人:无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