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型遥控发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251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管型遥控发射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管型遥控发射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由电池电源,控制开关,换码单元,启动单元,射频单元,编码集成块共同组成,启动单元在初始状态时控制换码单元,换码单元控制编码单元的两位变动码与两位位线,编码集成块的输出连接射频单元,启动单元由微分电容、放电电阻、触发二极管、放电二极管组成,当微分电容动作时,编码集成块的第一变码端与第一位线有高位,当微分结束,换码单元开始振荡,编码集成块的两位变动码与两位位线也形成振荡,相互高低变换,形成变码,由射频单元发出变码信号,大大地提高密级,为提供另类防破解能力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与方向。
【专利说明】一种双管型遥控发射电路

【技术领域】
[0001]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无线电编码发射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技术,它形成的产品遍及社会,如果能创新一种成本低,而密级又高的线路,显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0003]遥控产品,由编码的密级度与遥控距离决定是否优秀,密级度高,破解困难,同时遥控距离远,那么遥控产品就优秀,反之则差,然而现实是遥控距离受天气与周围环境的影响颇大,天气好,周围环境空旷,遥控距离远,天气恶劣,周围环境拥挤,遥控距离变近,这种现象在遥控产品中时有发生,至今为止,还未能完全妥善的解决,因而大大阻碍了遥控产品的运用,众所周知,遥控密级度由编码形成,从现在的技术水平看,现在的编码集成电路,一种是较高档的以滚动码为代表的种类,这类集成电路的优点是编码复杂,破解困难,但是价格贵,同时技术难度大。另一类是以编码为三种状态的编码,如2262以代表的编码集成电路种类,这类集成的优点是价格低,所以制成的产品具有很大的价格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但缺点是由于编码简单密极不高,如何提高编码集成的破解能力,现在的技术,主要是停留在两种思路上,一种思路是从提高编码集成的码的多少来提高破解能力,如果码越多,显然防破解能力越大,另一种思路将编码的发射处于在变化中,显然也增加了防破解能力,这样的思路便产生了滚动码为代表的种类,其优缺点,如前所述。本发明的思路是不以上述的两种思路去研究,而是从其它的思路研究。但是用其它什么思路,这就需要创新,这是其一,其二是宏观的创新方法想好后,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所以还要作第二次创新,而且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应有很好的的可操作性吗?等等都会成为研究中的种种问题。
[0004]由于这种思路创新的方案的实施后将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前段时间本单位申请了一些以此思路的发射与接收线线路,但由于这种固定码的排列方式具有多种形式,远不能完成不能一一涵盖,所以本单位对这一方案作系统创新,提出系统的发明方案,成为系列的保护体系。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措施,该措施是用成本低的固定编码形式的集成电路,增加发射的变换因素,从而发射出一种有多种变换因素的编码线路,从而提高该项类编码的防破解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与本单位所申请的发明配套,二是为社会提供同样思路研究的技术人员提供广阔的空间。三是生产成集成电路后会成为一种新型的高密级编码集成电路。
[000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要措施是:
[0007]1、一种双管型遥控发射电路由电池电源,控制开关,换码单元,启动单元,射频单元,编码集成块共同组成。
[0008]其中:启动单元连接换码单元,换码单元连接编码单元,编码集成块的输出连接射频单元。
[0009]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电池电源正极,电池电源负极接地线,控制开关的另一端成为线路电源。
[0010]编码集成块的火线端直接接线路电源,编码集成块的地线端直接接地线,编码集成块有四位位线,与换码单元的第一输出相接的两位位线为后级输出位线;与换码单元的第二输出相接的两位位线均为变动输出位线。
[0011]编码集成块有8位码线,其中6位码线为固定码,其余2位为变码端,即变动码。
[0012]启动单元由微分电容、放电电阻、触发二极管、放电二极管组成: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电池电源,另一端成为线路电源,微分电容的正极连接线路电源,放电电阻接在微分电容的正极与地之间,微分电容的负极接两路,一路接放电二极管到地,一路接触发二极管后到换码单元中第二控制管的基极。
[0013]换码单元由两个控制管、两个交连电容、电阻组成,电阻有集电极电阻与基极电阻。
[0014]第一控制管基极电阻一端接第一控制管的基极,另一端接线路电源,第一电源电阻一端接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线路电源;第二控制管基极电阻一端接第二控制管的基极,另一端接线路电源,第二电源电阻端接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线路电源,两个控制管的发射极接地线,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成为换码单元第一输出端,连接编码集成块的第一位线端,与第一变码端,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成为换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编码集成块的第二位线端与第二变码端,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与第二控制管的基极之间接第一交连电容,第二交连电容接在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与第一控制管的基极之间。
[0015]射频单元由调制电阻、调制三极管、射频电路组成:编码集成块的输出连接调制电阻的一端,调制电阻另一端接调制三极管的基极,调制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调制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射频电路。
[0016]2、电池电源为12V。
[0017]3、两个控制管为NPN三极管。
[0018]4、换码单元中的电阻为1/8瓦的电阻。
[0019]对本措施进一步解释如下:
[002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遥控中,I表示为高信号,即码线为接线路电源,或接等同于线路电源的电压;也就是发射发出的是高信号;0表示低信号,即码线接地,发射发出低信号,X表示悬浮,即码线即未接线路电源,也未接地线。位线也用1、0、χ表示高位、低位、悬浮。
[0021]本措施实施后可以产生如下的发射功能:一是发射是多次的循环信号,二是具备时序性,在开通电源之初,始终发射的是固定码为1,第一变码端的一次码为悬浮、二次码为O的发射信号,第二变码端的一次码为O、二次码为悬浮;三是具备瞬态性,每次发射的信号是瞬态的,而不是固定,这对保密度有很大好处,四是第一次发的位线只是对应位线可接收,即是有对应接收的唯一性。因此对应的接收也必须有的几种功能,所以完全改变了原有编码集成的性能。
[0022]1、形成多次发射的原理:
[0023]本措施实施后,一回合的第一次发射的码位是:固定码的1,第一变码端的一次码1,第二变码端的一次码O ;—回合的第二次发射码位是:固定码的1,第一变码端的一次码O,第二变码端的一次码I ;一回合完毕为发射的全码,发射是多次的循环信号是指能多次重复一回合的码信号。
[0024]当发射接通电源后,即控制开关(图2中的501)接通,换码单元开始工作,由第一控制管(图1中的301)、第二控制管(图2中的306)、两个交连电容、集电极电阻、基极电阻及两位变码端的控制二极管组成的换码单元,即为一个振荡电路,两个输出端在不停的高低变换,因此,变码端也在不断的变化。
[0025]其振荡的原理是:当控制开关接通后,微分电容(图2中的42)使第二控制管(图2中的306)饱和,即集电极为低位,因此第二输出端为低,所连接的编码集成块的第二变码端也为低信号,同时所连接的第二位线端无高压输出,因为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为低,此时第二交连电容还未充满电,所以第一控制管为截止状态,即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为高位,所连接的编码集成块第一位线有高压输出,所连接的第一变码端也为高位信号,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有高压,通过第一个交连电容(图2中的304)向第二控制管(图2中的306)基极充电,使第二控制管基极获得更大基流,因而向饱和趋势加速变化,同时饱和趋势变化的第二控制管通常集电极电压降低,通过第二交连电容(图2中的308)向第一控制管(图2中的301)传递饱和反馈低位的信号,强烈的正反馈促使本来向截止方向转变的第一控制管(图2中的301)再次趋向截止,反过来第一控制管通过第一个交连电容使第二控制管更饱和,强烈的正反馈完成第一次振荡的前半个周期,当第一个交连电容充电完毕后,原第二控制管将向退出方向转变,因而两管的交连电容再次传递饱和与截止信号,形成前半周期相同的反馈变化过程,只是两管的状态变化与前半周期不同,前半周期,即控制开关刚接通时的第二控制管由饱和变为截止,即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由低位变以高位,第一控制管由截止转为饱和,即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由高位变为低位,如此原理产生循环。在后半周期,第一输出即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由高位转为低位,所连接的编码集成块的第一位线端也由有高压输出变为低位,第一变码端由I状态变为O状态,而第二输出即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则由低位变为高位,所连接的编码集成块的第二位线端也由低位变为高压输出,而第二变码端则由O状态转变为I状态。
[0026]在上述电路线路简洁,对三极管的要求不高,很容易调整为设者所要求的频率,而与整个电路所匹配。是一种优秀的线路,该电路的另两个特点一是该电路的另一个特点是三极管的耐压高可以用在要求高的电路,因而适应面很广,拓展了发射领域。
[0027]2、发出两种码的原理:由于编码集的8位码分成了两组,其中6位码成了一组固定码,而另两位码线成为活动码,所以在发射时,发出的是6位码成了一组固定码,与两位变码的一次码信号,然后再发出的依然是不变的6位固定码,与变动码变码后的二次码信号。
[0028]在控制开关刚接通时,因为微分电容(图2中的402)的作用,使连接第二位线端的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为低位,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所连接的第二变码端与第二位线端均为低位,此时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为高位,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所连接的第一变码端与第一位线端均为高位,而当换码单元开始振荡后,两控制管的集电极是不停的高低高低的循环振荡,根据上述的原理,变码端也不停的变换。由此形成两种码的原因。
[0029]3、形成时序效果与原理:时序的意义是,电源开通后,第一瞬间必定是第一变码端的一次码为I的信号,第一变码端的二次码为O的信号,第二变码端一次信号为0,第二变码端的二次码为I的信号,其原因是,通电时开通了微分电路,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必定为低位,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为高位,此时即是上述的第一变码端I而第二变码端为O的状态,而当微分结束,换码单元开始振荡,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由高到低,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由低变高,因此第一变码端也由I变为O的信号,第二变码端也由O转变为I信号,变动码不会产生冒险竞争,保证了逻辑的正确,同时带动变码端的变化,因此,发射时发射的变动码为I与悬浮的循环,不会产生紊乱。
[0030]4、每次发出的是瞬态信号的原因:因为振荡可调可以按要求调出所需的时间,而这种时间即可以接收可靠,又具有瞬态。
[0031]5、两次信号发射时,编码集成位线只对应其中唯一的的位线的原因:在本措施的结构中可以看出,在变码组中,当第一次发出的变码时,在编码集成电路的四位位线中,只对应其中的一位位线为高位,其余的位线为低位,反之发射第二次码信号的时候,只有对应的一位线为高位,其余的位线为低位。如在图2中可以看出,当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为高位时,所连接的位线起作用,而第二控制管所连接位线无高压,不会起作用,因此当所接位线的控制管集电极产生高压时,对应的位线才会动作。
[0032]实施后或在设计者所配套的接收器的配合下,本发明有以下突出的优点为:
[0033]1、由于现有产品的编码集成发射的效果是,接收信号部分只存在码信号的一种约束,所以密度低。而现在的发出了受五种约束的信号,所以大大地提高密级。从某种意义讲,这种密级高于滚动码类,其原因是,滚动码密级高的原因是因为码的状态信息大,且为变动,所以破解概率极小,而本发明实施的结果,破解不仅迁涉码信号的单一因素,而且还迁涉其它的多重因素,所以这种机率就更难。具有很高的防破解能力。
[0034]2、如果与滚动码线路的配合,其破译难度是超强的,因为滚动码是一类性质的编码,而本措施中双码发射又是一类性质的编码,两种不同性质的编码组合,比一种性质的编码破解难度更大。
[0035]3、本措施的双码发射可靠,其原因是发射双码产生的变码时,不会紊乱,只会重复,两种变码状态明显,分辨清楚,与
【发明者】设计的接收部分十分匹配。
[0036]4、生产容易,一是不用贵重的设备与仪表,二是技术简单,三是线路精简,且所用元件要求低,所以可以产生很高的直通率,十分适合微型企业生产。
[0037]5、如果将此措施制成集成电路,将有更简单的生产方式。特别适合普及。
[0038]6、为提供另类防破解能力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与方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电路原理的方框图。
[0040]图中:1、编码集成块;3、换码单元;4、启动单元;101、编码集成块的固定码;102、第二变码端;103、第一变码端;104、第二位线端;105、第一位线端;106、编码集成块的输出端;201、调制电阻;202、调制三极管;203、射频电路。
[0041]图2是自动变码发射部分的具体线路图。
[0042]图中:1、编码集成块;5、电池电源;101、编码集成块的固定码;102、第二变码端;103、第一变码端;104、第二位线端;105、第一位线端;106、编码集成块的输出端;201、调制电阻;202、调制三极管;203、射频电路;301、第一控制管;302、第一控制管基极电阻;303、第一电源电阻;304、第一交连电容;305、第二控制管基极电阻;306、第二控制管;307、第二电源电阻;308、第二交连电容;401、放电电阻;402、微分电容;403、放电二极管;404、触发二极管;501、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图1、图2、共同描述了具体实施的一种方式。
[0044]—、挑选元件:其中编码集成块选用2262,换码单元中的控制管选用NPN三极管,其射频单元采用调感,调容或晶振均可。
[0045]二、按图焊接:按图2焊接。
[0046]三、调试与检查:
[0047](I)、调整振荡时间:用示波器的红条笔接在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或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黑表笔接地,
[0048]调整两个基极电阻与两个集电极电阻,或调整两个交连电容,观察振荡情况,使之频率符合要求。如果频率过快加大电容或电阻值,反之减少其值。
[0049](2)、检查变码时序性,及转换的正确性:既是第一变码端的一次码为1、二次码为O的发射信号,第二变码端的一次码为O、二次码为I。
[0050]用示波器的红表笔接第一变码端,黑表笔接地,在频率很慢时可观察,通电刚开始时,屏表示现象是Y轴光标线有高位信号,之后该光标成零。之后又成为高位信号,再之后为零。
[0051]用示波器的红表笔接第二变码端,黑表笔接地,在频率很慢时可观察,通电刚开始时,屏表示现象是Y轴光标线为零,之后有高位信号。之后又成为零,再之后为高位信号。
[0052](3)检查编码集成输出的唯一性。
[0053]A、检查位线的唯一性:
[0054]用万用表的红笔接编码集成块的第一位线端,黑表笔接地,在频率很慢时可观察,通电刚开始时,显示为高位,之后显示为低位,然后再为高位。同时用万用表测其它输出端,当第一位线端为高位时,其它位线端为低位。如果不正确则可能是元件焊错,或对应元件损坏。
[0055]用万用表的红笔接第二位线端,黑表笔接地,在频率很慢时可观察,通电刚开始时,显示为低位,之后显示为高位,然后再为低位。同时用万用表测其它输出端,当第二位线端为高位时,其它位线端为低位。如果不正确则可能是元件焊错,或对应元件损坏。
[0056](4)检查发射状态的时限性。
[0057]用万用表的红笔接编码集成块的第二位线端,黑表笔接地,在频率很慢时可观察,通电刚开始时,显示为低位,在较短的时间时为高位,之后变为低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第二位线端,也应该有同样现象。如果不是这样属编码集成块损坏,或型号不对。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管型遥控发射电路,其特征是:由电池电源,控制开关,换码单元,启动单元,射频单元,编码集成块共同组成; 其中:启动单元连接换码单元,换码单元连接编码单元,编码集成块的输出连接射频单元; 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电池电源正极,电池电源负极接地线,控制开关的另一端成为线路电源; 编码集成块的火线端直接接线路电源,编码集成块的地线端直接接地线,编码集成块有四位位线,与换码单元的第一输出相接的两位位线为后级输出位线;与换码单元的第二输出相接的两位位线均为变动输出位线;编码集成块有8位码线,其中6位码线为固定码,其余2位为变码端,即变动码;启动单元由微分电容、放电电阻、触发二极管、放电二极管组成: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电池电源,另一端成为线路电源,微分电容的正极连接线路电源,放电电阻接在微分电容的正极与地之间,微分电容的负极接两路,一路接放电二极管到地,一路接触发二极管后到换码单元中第二控制管的基极; 换码单元由两个控制管、两个交连电容、电阻组成,电阻有集电极电阻与基极电阻:第一控制管基极电阻一端接第一控制管的基极,另一端接线路电源,第一电源电阻一端接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线路电源;第二控制管基极电阻一端接第二控制管的基极,另一端接线路电源,第二电源电阻端接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线路电源,两个控制管的发射极接地线,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成为换码单元第一输出端,连接编码集成块的第一位线端,与第一变码端,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成为换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编码集成块的第二位线端与第二变码端,第一控制管的集电极与第二控制管的基极之间接第一交连电容,第二交连电容接在第二控制管的集电极与第一控制管的基极之间; 射频单元由调制电阻、调制三极管、射频电路组成:编码集成块的输出连接调制电阻的一端,调制电阻另一端接调制三极管的基极,调制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调制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射频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型遥控发射电路,其特征是:电池电源为12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型遥控发射电路,其特征是:两个控制管为NPN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型遥控发射电路,其特征是:换码单元中的电阻为1/8瓦的电阻。
【文档编号】H04B1/04GK204089779SQ20142054580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杨远静, 杨飞 申请人: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