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361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移动终端套入和取出方便快捷,且可有效保护移动终端外壳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它包括中间形成有可容纳移动终端的容槽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外部轮廓呈“n”字形,上支架的两个支腿的端部设置有滑轨,两个滑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滑块,滑轨与对应的滑块之间为转动连接,每块滑块前侧或者后侧设置有弹性卡扣件;下支架外部轮廓呈“u”字形,下支架的两个支腿上均分别设置有内滑槽和外滑槽,上支架的两个滑轨可沿着下支架的两个外滑槽上下滑动,上支架的两块滑块可沿着下支架的两个内滑槽上下滑动,每个内滑槽的顶部设置有可阻止两块滑块向上脱落的限位部,每个内滑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弹性卡扣件配合动作的卡槽。
【专利说明】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移动终端套入和取出方便快捷,且可有效保护移动终端外壳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全面,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品,通常,为了保护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外壳的美观,以及防止平板电脑和手机因为碰撞或者跌落而损坏,人们会在平板电脑和手机外壳增加一个手机保护套,尤其是现在普遍流行的触屏式平板电脑和手机,由于其屏幕极易损坏,配上一个合适的保护套可以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0003]现有的保护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硅胶或者橡胶等软质材料制成的软质保护套,由于软质保护套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直接将平板电脑和手机套进去,但是,软质保护套与平板电脑或者手机之间空隙较大,贴合性差,也不美观;第二种是由金属材料或者树脂材料制成的硬质保护套,由于硬质保护套不具有弹性,如果直接将平板电脑或者手机塞入硬质保护套,极易对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的外壳造成刮花或者损伤,影响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移动终端套入和取出方便快捷,且可有效保护移动终端外壳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它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形成有可容纳移动终端的容槽,上支架的两个支腿的端部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滑轨,下支架的两个支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配合动作的外滑槽,以实现上支架相对于下支架张开或者闭合。
[0005]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上支架的每一所述滑轨的内侧设置有滑块,每一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滑轨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架的两个支腿的内侧对应于每一所述外滑槽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块配合动作的内滑槽,以实现上支架相对于下支架前后翻转。
[0006]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弹性卡扣件,所述内滑槽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卡扣件配合动作的卡槽,以实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锁止和解锁。
[0007]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每一所述滑轨的前侧壁分别设置有封堵部,每一所述封堵部分别向上延伸至上支架的支腿的端部,所述下支架的两个外滑槽的对应于每一封堵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形状与封堵部的形状适配
[0008]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每一所述内滑槽的顶部设置有可阻止滑块向上脱落的限位部。
[0009]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内滑槽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外滑槽前后方向的宽度。
[0010]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上支架的外部轮廓呈“η”字形。
[0011]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下支架的外部轮廓呈“u”字形。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1、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滑轨与外滑槽的配合实现张开或者闭合(离合),在上支架和下支架处于张开状态的时候,将移动终端置于上支架与下支架的张开区域,再从上下两个方向推动上支架和下支架,直至移动终端的上下两端分别套入上支架和下支架,取出的时候方向操作即可,移动终端套入和取出方便,且不容易刮花移动终端的外壳。
[0014]2、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架的两个滑轨上转动连接有滑块,下支架上设置有可供滑块滑动的内滑槽,通过滑轨与滑块的配合,实现上支架相对于下支架前后翻转,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不需要张开很大的情况下即可套入移动终端。
[0015]3、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滑轨上分别设置有封堵部,两个外滑槽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缺口,通过缺口与封堵部的配合,在方便上支架相对于下支架前后翻转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安装后的保护壳的美观性和完整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拉开状态);
[0017]图2为上支架与下支架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外部视图);
[0018]图3为上支架与下支架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内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上支架I和下支架2,上支架I与下支架2之间形成有可容纳平板电脑或手机的容槽。
[0021]其中,上支架I的外部轮廓呈“η”字形,上支架I的两个支腿的端部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滑轨11,滑轨11的长度方向与上支架I的支腿的长度方向一致,滑轨11的长度大于上支架I的支腿的长度,两个滑轨11的底部的内侧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块滑块12,滑轨11与对应的滑块12之间为转动连接,即上支架I能够以两块滑块12的连线为轴线前后翻转,两个滑轨11的前侧壁设置有封堵部13,每一封堵部13分别向上延伸至上支架I的支腿的端部,每块滑块12前侧或者后侧设置有弹性卡扣件14。
[0022]下支架2的外部轮廓呈“u”字形,下支架2的两个支腿上均分别设置有内滑槽21和外滑槽22,内滑槽21和外滑槽22的长度方向与下支架2的支腿的长度方向一致,上支架I的两个滑轨11可沿着下支架2的两个外滑槽22上下滑动,上支架I的两块滑块12可沿着下支架2的两个内滑槽21上下滑动,内滑槽21前后方向的宽度略大于外滑槽22前后方向的宽度,这样上支架I不会相对于下支架2左右方向脱离,每个内滑槽21的顶部设置有可阻止两块滑块12向上脱落的限位部23,下支架2的两个支腿同侧对应于两个外滑槽2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缺口 24,缺口 24向上延伸至两个外滑槽22的端部,缺口 24的形状与封堵部13的形状适配,每个内滑槽21的底部设置有与弹性卡扣件14配合动作的卡槽25,通过弹性卡扣件14与卡槽25的配合,实现上支架I与下支架2的锁止和解锁。
[0023]通过滑轨11与外滑槽22,以及滑块12与内滑槽21的配合实现上支架I相对于下支架2张开或者闭合;通过滑轨11与滑块12的配合,实现上支架I相对于下支架2翻转,以便于套入平板电脑或手机。
[0024]安装的时候,将两个滑轨11分别套入两个外滑槽22内,将两块滑块12分别套入两个内滑槽21内,再利用销轴将两块滑块12分别转动连接两个滑轨11,即可完成整体安装。
[0025]使用的时候,首先,用力向上拉动上支架1,使得弹性卡扣件14脱离对应的卡槽25 ;然后,继续向上拉动上支架1,使得滑轨11沿着外滑槽22滑动,同时滑块12沿着内滑槽21滑动,直至滑块12滑至对应缺口 24的位置;接着,向前翻转上支架I,使得上支架I与下支架2不在同一个平面;再将平板电脑或手机的下半部分完全套入下支架2的容槽内,向后翻转上支架1,使得上支架I与下支架2在同一个平面;最后,用力向下推动上支架1,使得平板电脑或手机上半部分完全套入上支架I的容槽内,直至弹性卡扣件14卡入对应的卡槽25,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的时候。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形成有可容纳移动终端的容槽,上支架的两个支腿的端部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滑轨,下支架的两个支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配合动作的外滑槽,以实现上支架相对于下支架张开或者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每一所述滑轨的内侧设置有滑块,每一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滑轨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架的两个支腿的内侧对应于每一所述外滑槽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块配合动作的内滑槽,以实现上支架相对于下支架前后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弹性卡扣件,所述内滑槽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卡扣件配合动作的卡槽,以实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锁止和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滑轨的前侧壁分别设置有封堵部,每一所述封堵部分别向上延伸至上支架的支腿的端部,所述下支架的两个外滑槽的对应于每一封堵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形状与封堵部的形状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内滑槽的顶部设置有可阻止滑块向上脱落的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槽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外滑槽前后方向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外部轮廓呈“η”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的外部轮廓呈“u”字形。
【文档编号】H04M1/02GK204157865SQ201420635692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8日
【发明者】麦周浩 申请人:麦周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