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7081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警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警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获取通信终端拨打号码的便携式警用装置。



背景技术:

双音多频(DTMF,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信号是通信系统中通信终端与交换机之间的一种用户信令,通信终端拨打号码时通常将所拨打的号码转换成双音多频信号。

国标GB3378-82规定了双音多频信号的频率组合与号码之间的关系。国标GB3378-82规定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频率组合与对应的号码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中列出了8个用于产生任意一个拨号音序列的单音频信号,分别对应于高频组频率1209Hz、1336Hz、1477Hz、1633Hz以及低频组频率697Hz、 770Hz、852Hz、941Hz。从表中可以看到,通信终端有16个按键即16个号码,包括从0到9的10个数字号码,以及*、#、A、B、C、D这6个特殊号码,每个号码对应由一个低频信号和一个高频信号所形成的组合。当使用者通过通信终端拨打号码时,通信终端就会通过喇叭等输出单元输出拨打号码的拨号音。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许多犯罪嫌疑人使用手机等通信终端进行联络或作案,公安等执法部门如果能及时获取犯罪嫌疑人拨打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及时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联络信息,有利于监控犯罪嫌疑人或侦破有关犯罪案件。因此,提供一种携带方便的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是公安等执法部门执法工作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种警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警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包括:声音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通信终端的拨号音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分析处理单元,该单元与声音接收单元连接,用于对来自声音接收单元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所述拨号音相对应的号码;存储单元,该单元与分析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分析处理单元所获取的号码进行存储;显示单元,该单元与分析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分析处理单元所获取的号码进行显示;发声单元,该单元与分析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发出分析处理单元所获取的号码的读音。

这里所述的读音是指号码用中文或其它语言所读出的声音。

优选地,警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分析处理单元与发声单元之间的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用于控制发声单元是否进入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声音接收单元包括定向集音罩和麦克风,定向集音罩用于汇聚来自某一方向上的通信终端所发出的拨号音。设置定向集音罩有利于在较远的距离获取通信终端所发出的拨号音。

所述定向集音罩可以有多种形状,所述定向集音罩优选地包括喇叭状的定向集音罩。

由于通信终端拨号时所发出的拨号音与号码之间的关系符合国标GB3378-82的规定,因此分析处理单元依据国标GB3378-82的规定,容易分析出所述拨号音相对应的号码。

本发明的装置作为一个便携式装置,有利于公安等执法部门的警察在各种场合随身携带使用,有利于他们在一定的距离内快速获取特定犯罪嫌疑人在通信终端上进行拨号的号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警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警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从图1中可以看到,警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10包括声音接收单元11、与声音接收单元11连接的分析处理单元12、与分析处理单元12连接的存储单元13、与分析处理单元12连接的显示单元14和与分析处理单元12连接的发声单元15。

声音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来自通信终端的拨号音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通信终端包括固定电话机和手机。

分析处理单元12用于对来自声音接收单元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例如对来自声音接收单元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双音多频信号,如果是双音多频信号,依据国标GB3378-82的规定将双音多频信号转换为对应的号码。

存储单元13用于将分析处理单元所获取的号码进行存储纪录,以便后续使用。

显示单元14用于将分析处理单元所获取的号码进行显示,以便使用者查看。

发声单元15用于发出分析处理单元所获取的号码的读音,以便使用者直接收听。在本实施例中,声音接收单元11包括定向集音罩和麦克风,定向集音罩用于汇聚来自某一方向上的通信终端所发出的拨号音,麦克风用于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本实施例的声音接收单元11由于具有定向集音罩,能有效地在某一方向上接收通信终端所发出的拨号音,其接收所述拨号音的距离较远。

本实施例的警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拨打号码获取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等特点,能方便地获取特定犯罪嫌疑人在通信终端所拨打的号码,有利于提高警察的执法效率。

尽管已经展示和描述了目前认为是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而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