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令采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37095阅读:1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令采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令采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4g用户数的不断增长,用户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问题的多元化导致网络问题难以定位,如何有效的解决用户投诉、精准定位网络隐患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中国移动已出台信令软采,即通过采集用户信令,定位问题源,但基站侧仅能采集与用户处于通信状态的信令,对于用户脱离4g网络前后的信令因易丢失而不容易采集,对于终端在信号较差区域的网络状态也不易采集,这就会出现问题区域的信令盲区。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终端采集问题区域并上报,但是依靠终端对问题区域的网络情况实时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实时上报到网络侧,会在终端侧产生业务流量,引发终端侧额外的流量纠纷,导致用户不满。

申请号为201110023151.5的发明专利“一种td-scdma无线通信网络用户终端异常数据采集方法”,公开了终端实时采集终端网络信息并生成log文件,然后在用户同意后上传至网络侧平台,网络侧平台对上报的log进行分析来确定问题源。但终端需要持续收集信息,需使用用户流量且浪费终端资源。

综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由终端侧采集针对问题区域的信令浪费用户较多流量,导致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采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终端侧采集针对问题区域的信令浪费用户较多流量,导致用户体验差的技术 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采集方法,包括:

检测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时的无线信号强度;

将检测到的无线信号强度按照预定策略进行预处理,得到代表所述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域整体网络情况的特征数据;

对所述特征数据按照指定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序列;

将所述编码序列上报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编码序列分析所述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原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采集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时的无线信号强度;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将检测到的无线信号强度按照预定策略进行预处理,得到代表所述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域整体网络情况的特征数据;

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特征数据按照指定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序列;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编码序列上报给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编码序列分析所述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原因。

上述实施例中,终端检测到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时,通过检测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间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将检测到的无线信号强度按照预定策略进行预处理,得到代表所述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间整体网络情况的特征数据;再对这些特征数据按照指定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后,得到编码序列;将所述编码序列上报给基站。上述实施例中,将检测到的较大数据量的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间内的无线信号强度,预处理为较小数据量的特征数据,然后将这些较小数据量的特征数据编码后上报给基站,大大缩减了上报数据的数据量,几乎不占用用户的业务流量数据,避免引发终端侧额外的流量纠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终端侧采集针对问题区域的信令浪费用户较多流量,导致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而且这些特征数据能够代表终端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整体网 络情况,有利于基站根据这些特征数据分析所述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的问题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令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无线信号强度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令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终端侧采集针对问题区域的信令浪费用户较多流量,导致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信令采集方法,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101,终端检测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时的无线信号强度;

步骤102,终端将检测到的无线信号强度按照预定策略进行预处理,得到代表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域整体网络情况的特征数据;

步骤103,终端对特征数据按照指定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序列;

步骤104,终端将编码序列上报给基站,以使基站根据编码序列分析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原因。

上述方法流程中,在步骤101之前,还包括:检测终端连续收到的下行同步失步指示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若检测到终端连续收到的下行同步失步指示满足第一设定条件,确定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

第一预设条件是指在信令规范中,终端连续收到的下行同步失步指示的阈值数目,例如,根据td-lte信令规范,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检测时,当检测到终端连续收到的下行失步指示个数等于n310时,则确定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之后,再检测到终端连续收到的下行同步指示个数等于n311时,则确 定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同步已经恢复正常。

在确定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时,启动第一定时器。即在检测到终端连续收到的下行失步指示个数等于n310时,触发定时器t310的启动。在定时器t310的启动之后,如果定时器t310超时时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还未恢复同步,则认为下行无线链路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触发定时器t310的启动时,终端通过创建一个网络问题检测模块,用来来检测终端下行无线链路从异常到恢复正常过程中的网络情况,此时步骤101具体包括:检测从启动第一定时器到第一定时器超时之间的时间段内的无线信号强度。或者,网络问题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下行无线链路从异常到下行无线链路失败过程中的网络情况。此时步骤101具体包括:检测从启动第一定时器到确定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同步恢复正常之间的时间段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其中,在检测到终端连续接收到的下行同步指示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确定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恢复正常,第二条件是指,终端连续收到的下行同步指示个数等于n311。

具体实现中,为网络问题检测模块设置功能开关,默认功能开关为关闭状态,当检测到定时器t310启动时,检测功能开关的状态,若功能开关为关闭状态,则触发功能开关开启。若功能开关为开启状态,则触发功能开关重新开启。功能开关的状态用m的值标识,m的值为1代表开启,m的值为0代表关闭。

当触发网络问题检测模块的功能开关开启时,网络问题检测模块会读取t310定时器的设定时间,将进行网络情况收集的时间设置为t310定时器的设定时间。其中,t310定时器的设定时间通常设置为0ms、50ms、100ms、200ms、500ms、1000ms、2000ms;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是否进行网络情况收集用m的值标识,设定m=0代表不进行网络情况收集,即网络问题检测模块进行网络情况收集的时间为0ms;设定m=1代表进行网络情况收集,即网络问题检测模块进行网络情况收集的时间可设置为50ms、100ms、200ms、500ms、 1000ms、2000ms中的任一个值。

上述方法流程中,网络问题检测模块进行网络情况收集是指在收集时间内收集每个单位时间长度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值,例如一个毫秒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值(或者一个毫秒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平均值)。网络问题检测模块进行网络情况收集的过程,即为收集从启动定时器t310到定时器t310超时之间的时间段内的无线信号强度,或者,从启动定时器t310到连续收到的下行同步指示个数等于n311时(检测到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同步恢复)的时间段内的无线信号强度。

上述方法流程中,步骤102对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无线信号强度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具体过程包括:

首先,对网络问题检测模块进行网络情况收集的时间进行分段;

具体为:将t个单位时间长度按照先后顺序每n个划分为一个时间簇,t个单位时间长度为从开始检测到结束检测的时间段,t个单位时间长度划分为n个时间簇;

其次,对每个分段的网络情况进行预估;

具体预估过程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若t/n为正整数,对于任一时间簇,执行以下预处理过程:确定该时间簇内无线信号强度不低于设定阈值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判断该时间簇内无线信号强度不低于设定阈值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若是,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1,否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0;其中,特征数据包括时间簇的数目,以及每个时间簇被标记的值。

第二种情况:若t/n不为正整数,则进行以下预处理过程:

对于前n-1个时间簇中的任一个时间簇,判断该时间簇内无线信号强度不低于设定阈值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若是,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1,否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0;对于第n个时间簇,确定该时间簇内包括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根据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确定 第二参考值;判断该时间簇内无线信号强度不低于设定阈值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值;若是,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1,否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0。

下面列举一种具体实例对上述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

步骤1:检测到m=1,确定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第x毫秒时的无线信号强度的评估值f(x);在定时器t310超时或者检测到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同步恢复时停止评估;

因td-lte的调度周期为1ms,故以1ms为单位,对第x毫秒时的无线信号强度是否高于-110dbm进行判断,若高于或等于-110dbm则将f(x)的值标记为1,若低于-110dbm,则将f(x)的值标记为0。

步骤2:确定定时器t310超时或者检测到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同步恢复时,已对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无线信号强度完成评估的毫秒数t;

因网络问题检测模块进行网络情况收集的时间最长为2000毫秒,因此t的取值范围为0-2000。

步骤3:将上述t个毫秒按照先后顺序每50个毫秒划分为一个时间簇,确定时间簇的个数n;

n代表评估的t毫秒时间内共有多少个50毫秒,因t的最大值为2000,因此,n的取值范围为1-40,n的值可由(t-1)/50+1的取整数后的值确定。

步骤4:确定每个时间簇中无线信号强度不低于-110dbm的毫秒数s(y);

其中,s(y)代表第y个时间簇的50ms区间内,信号强度高于-110dbm的毫秒个数,y的取值范围为1到n。例如在第2个时间簇内,即在51毫秒到100毫秒区间内,有26个1毫秒的信号强度大于-110dbm,则s(2)=26;其中,第n个时间簇的毫秒数可能不足50毫秒,例如t为490个毫秒数,则分为10个时间簇,第10个时间簇只包括40个毫秒数。

其中,若y≤n-1,则

如果y=n,则

步骤5:根据s(y)的值和设定的参考值,标记对应时间簇的值r(y);

若s(y)的值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参考值,则将第y个时间簇的值r(y)标记为1,若s(y)的值小于设定的参考值,将第y个时间簇的值r(y)标记为0。

具体的,若y的值小于n,设置第一参考值为35;则第y个时间簇的50ms区间内,s(y)≥35,则r(y)=1;第y个时间簇的50ms区间内,s(y)<35,则r(y)=0。

若y的值等于n,为防止t过小导致的误判,需对第n个时间簇的毫秒数t-(n-1)*50进行细微划分;

如果0<t-(n-1)*50<=5,则设置第二参考值为3,当s(n)≥3时,r(n)=1,否则r(n)=0;

如果5<t-(n-1)*50<=15,则设置第二参考值为10,当s(n)≥10时,r(n)=1,否则r(n)=0;

如果15<t-(n-1)*50<=35,则设置第二参考值为25,当s(n)≥25时,r(n)=1,否则r(n)=0;

如果35<t-(n-1)*50<=50时,则设置第二参考值为35,当s(n)≥35时,r(n)=1,否则r(n)=0。这样,可以对n个时间簇中的任一时间簇的值进行标记。

步骤102中,得到的代表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域整体网络情况的特征数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代表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是否进行网络情况收集的标识m,确定定时器t310超时或者检测到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同步恢复时,已对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无线信号强度完成评估的毫秒数被划分成的时间簇的个数n,每个时间簇中无线信号强度不低于-110dbm的毫秒数s(y),以及根据s(y)的值和设定的参考值,标记对应时间簇的值r(y)。

步骤102对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无线信号强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因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到的网络情况是针对终端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网络情况,即终端下行无线链路从异常到恢复正常过程中的网络情况,或终端下行 无线链路从异常到下行无线链路失败过程中的网络情况,因此,上述步骤中的特征数据m,n,s(y),r(y)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终端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整体网络情况。因此,根据上述步骤中的特征数据m,n,s(y),r(y)的值,可以对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到的终端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网络情况进行整体的评估。

步骤102中,通过对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无线信号强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实现了大数据的转化,即将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大量无线信号强度数据,转化成能够代表终端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整体网络情况的特征数据,有助于后续步骤将这些特征数据编码后上报给基站,有助于基站分析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的问题源。同时,将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大量无线信号强度数据转化成较小数据量的特征数据,以便后续步骤将这些特征数据编码后发送给基站,大大缩减了上报数据的数据量,能够避免上报给基站时浪费用户较多业务流量。

上述方法流程中,步骤103具体包括:将特殊编码标识设置在编码序列的第一编码区间,将时间簇的数目n设置在编码序列的第二编码区间,将n个时间簇被标记的数值设置在编码序列的第三编码区间,得到编码序列。编码序列上设置的特殊编码标识值,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编码序列分析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原因。

例如,对上述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编码,形成一个控制帧数据格式的编码序列。具体实施如下:

该编码序列的第1-5位,用于编码特殊编码标识,标识此序列为网络问题检测模块针对问题区域收集的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编码序列分析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原因。

该编码序列的第6位,用于编码m,m的值为0,标识未针对问题区域进行网络情况的收集,m的值为1则标识针对问题区域进行了网络情况的收集。

该编码序列的第7-12位,用来编码上述时间簇的个数n,标识终端下行无 线链路问题区域的区间;n的取值范围为1-40。

该编码序列的第13到13+n-1位,用来编码各个时间簇区间对应的标记值r(y),用来标识针对终端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整体网络情况。

该编码序列的最大长度设置为52位,如果上述信息的编码不满52位,后续位数均标识为0。

步骤103中,将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到的网络情况是针对终端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网络情况,即终端下行无线链路从异常到恢复正常过程中的网络情况,或终端下行无线链路从异常到下行无线链路失败过程中的网络情况。

上述特征数据m,n,以及r(y)(y的取值范围为1-40),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终端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整体网络情况,将这些特征数据编码成上述带有特殊编码标识的编码序列,有助于基站分析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的问题源。

步骤104中,将上述带有特殊编码标识的编码序列上报给基站,有助于基站根据解码出的上述特征数据m,n,以及r(y),分析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的问题源。并且,将上述带有特殊编码标识的编码序列上报给基站,因上述编码序列仅设置为52位,可以作为上行控制信令上报给基站,因此几乎不占用用户的业务流量数据,避免引发终端侧额外的流量纠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终端侧采集针对问题区域的信令浪费用户较多流量,导致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对于基站侧来说,对上述带有特殊编码标识的编码序列进行解码时,先将第7-12位的n的数值解析出来,再读取13到13+n-1位的值。

上述方法流程中,若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网络情况是从启动定时器t310到定时器t310超时之间的时间段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则在确定定时器t310超时之后,如1s后,还包括:

触发将网络问题检测模块的功能开关关闭,即将m的值重置为0;并触发看门狗程序开启,时刻监控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同步是否恢复,直到确定终端 的下行无线链路同步恢复恢复时再向基站上报上述编码序列。

上述方法流程中,若网络问题检测模块收集的网络情况是从启动定时器t310到检测到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同步恢复的时间段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则确定检测到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同步恢复之后,如1s后,还包括:

触发将网络问题检测模块的功能开关关闭,即将m的值重置为0,同时直接向基站上报上述编码序列。

上述方法流程中,若在终端向基站上报上述编码序列的等待上传时间内,如果1s内,检测到定时器t310再次被触发,检测到网络问题检测模块的功能开关的状态标识m为1时,则放弃网络问题检测模块之前收集的无线强度信号数据,将网络问题检测模块的功能开关的状态标识m重置为1,重新开始收集终端新的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网络情况。

上述方法流程中,终端检测到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时,通过检测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间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将检测到的无线信号强度按照预定策略进行预处理,得到代表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间整体网络情况的特征数据;再对这些特征数据按照指定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后,得到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上报给基站。上述方法流程中,将检测到的较大数据量的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间内的无线信号强度,预处理为较小数据量的特征数据,然后将这些较小数据量的特征数据编码后上报给基站,大大缩减了上报数据的数据量,几乎不占用用户的业务流量数据,避免引发终端侧额外的流量纠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终端侧采集针对问题区域的信令浪费用户较多流量,导致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而且这些特征数据能够代表终端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整体网络情况,有利于基站根据这些特征数据分析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的问题源。

针对上述方法流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令采集装置,这些装置的具体内容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的一种信令采集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301,用于检测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时的无线信号强度;

第一处理单元302,用于将检测到的无线信号强度按照预定策略进行预处理,得到代表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域整体网络情况的特征数据;

编码单元303,用于对特征数据按照指定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序列;

发送单元304,用于将编码序列上报给基站,以使基站根据编码序列分析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原因。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

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检测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时的无线信号强度之前,检测终端连续收到的下行同步失步指示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检测单元检测到终端连续收到的下行同步失步指示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确定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并启动第一定时器;

检测单元301具体用于:在第二处理单元启动第一定时器时,检测从启动第一定时器到第一定时器超时之间的时间段内的无线信号强度;或者,

检测从启动第一定时器到指示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恢复正常的时间段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其中,指示终端的下行无线链路恢复正常是指检测单元检测到终端连续接收到的下行同步指示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进一步地,无线信号强度是每个单位时间长度对应的无线信号强度值;

第一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

将t个单位时间长度按照先后顺序每n个划分为一个时间簇,t个单位时间长度为从开始检测到结束检测的时间段;

对于任一时间簇,确定该时间簇内无线信号强度不低于设定阈值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判断该时间簇内无线信号强度不低于设定阈值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若是,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1,否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0;其中,特征数据包括时间簇的数目,以及每个时间簇被标记的值。

进一步地,t个单位时间长度划分为n个时间簇,若t/n不为正整数,则 第一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

对于前n-1个时间簇中的任一个时间簇,判断该时间簇内无线信号强度不低于设定阈值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若是,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1,否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0;

对于第n个时间簇,确定该时间簇内包括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根据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确定第二参考值;判断该时间簇内无线信号强度不低于设定阈值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数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值;若是,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1,否则将该时间簇的值标记为0。

进一步的,编码序列上设置有特殊编码标识值,特殊编码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编码序列分析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原因;

编码单元303具体用于:

将特殊编码标识设置在编码序列的第一编码区间,将时间簇的数目n设置在编码序列的第二编码区间,将n个时间簇被标记的数值设置在编码序列的第三编码区间,得到编码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信令采集装置。

上述实施例中,终端检测到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时,通过检测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间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将检测到的无线信号强度按照预定策略进行预处理,得到代表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间整体网络情况的特征数据;再对这些特征数据按照指定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后,得到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上报给基站。上述实施例中,将检测到的较大数据量的下行无线链路异常区间内的无线信号强度,预处理为较小数据量的特征数据,然后将这些较小数据量的特征数据编码后上报给基站,大大缩减了上报数据的数据量,几乎不占用用户的业务流量数据,避免引发终端侧额外的流量纠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终端侧采集针对问题区域的信令浪费用户较多流量,导致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而且这些特征数据能够代表终端下行无线链路问题区域的整体网络情况,有利于基站根据这些特征数据分析终端下行无线链路异常的问题源。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