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849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与制造工艺
本申请涉及触摸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
背景技术
:4G(the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已经正式运营起来,4G给移动高清监控带来了可能,与4G网络相结合的视频监控业务也已经广泛的部署起来。4G分为两种制式,LTE-FDD(LongTermEvolution-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长期演进-频分双工)和TD-LTE(Time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两个阵营。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支持高速数据与多媒体业务,通过采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和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多种关键技术可以实现比目前2G(the2nd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3G(the3rd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系统更快的数据速率,提供更高的小区容量,以及显著降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时延。但与LTE-FDD不同的是,TD-LTE属于时分系统,在组网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兼顾与同是时分系统的TD-SCDMA网络融合,以不引入交叉时隙干扰、影响网络质量和客户感知,这就引入了TD-LTE的时隙配置与优化问题。视频监控业务与普通的4G承载业务还不太一样,普通的4G主要给移动终端提供网络接入,流量主要以下行为主。而视频监控业务则不同,对监控编码设备(例如IPC(IPCamera,网络摄像机))而言,其所用到的都是上行带宽。而对解码客户端而言,其所用到的都是下行带宽。现有的技术方案是,目前不管是IPC这样的前端编码设备,还是解码的后端设备,都统一的采用目前常规的4G基站技术。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的处理方案至少存在如下的问题:目前常规的4G基站技术,都是把大量的链路信道带宽分配给下行流量用,而对链路信道上行带宽仅仅留有部分,这种现状明显不符合视频监控的实际应用特点。并且,现有的4G基站在TD-LTE制式下,始终固定使用一种上下行链路信道带宽的配比(通常都是下行链路信道带宽远大于上行链路信道带宽),对于视频监控场景下来说,不够灵活。目前基于带宽控制与调度的技术,都是基于在固定的链路信道带宽里,在对其中的各种业务流量进行识别分类,然后进行优先级调度,但是如果实际业务应用流量带宽超过链路信道带宽,无论如何调度,都会导致会有部分业务流量丢失。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以实现根据基站设备下所接入的监控设备的类型,合理调配上下行链路的带宽配置方案的目的,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当基站设备接收到监控设备上报的报文时,判断所述报文是否为注册报文;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所述基站设备获取所述注册报文中所携带的监控设备类型信息;所述基站设备根据所述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带宽调整策略,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优选的,所述基站设备根据所述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带宽调整策略,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当所述类型信息具体为前端编码设备时,所述基站设备增加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资源配置数量,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上行资源配置比例高于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或,当所述类型信息具体为解码设备时,所述基站设备将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下行资源配置数量增加,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下行资源配置比例高于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优选的,所述基站设备根据所述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带宽调整策略,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所述基站设备侦听当前已注册的监控设备所上报的交互报文;所述基站设备获取所述交互报文中所携带的带宽需求类型信息和带宽需求量信息;所述基站设备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进行累积记录。优选的,所述基站设备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进行累积记录之后,还包括:所述基站设备获取当前记录的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所述基站设备根据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调整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的资源配置数量比例,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与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最接近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其中,所述基站设备对累积记录中所包括的记录时间超过预设时间范围的带宽需求量信息进行清除。优选的,所述基站设备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进行累积记录之后,还包括:所述基站设备判断当前是否达到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如果达到,所述基站设备获取当前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内所记录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所述基站设备根据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调整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的资源配置数量比例,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与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最接近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所述基站设备删除当前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内所记录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具体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监控设备所上报的报文;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报文是否为注册报文;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注册报文时,获取所述注册报文中所携带的监控设备类型信息;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所获取的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带宽调整策略,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优选的,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类型信息具体为前端编码设备时,增加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资源配置数量,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上行资源配置比例高于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或,当所述类型信息具体为解码设备时,将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下行资源配置数量增加,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下行资源配置比例高于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优选的,所述基站设备,还包括记录模块: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报文是否为当前已注册的监控设备所上报的交互报文;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交互报文时,获取所述交互报文中所携带的带宽需求类型信息和带宽需求量信息;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对所述获取模块所获取的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进行累积记录。优选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记录模块完成当前的累积记录时,获取所述记录模块当前记录的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所获取的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调整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的资源配置数量比例,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与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最接近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所述记录模块,还用于对累积记录中所包括的记录时间超过预设时间范围的带宽需求量信息进行清除。优选的,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达到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达到时,获取当前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内所记录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所获取的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调整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的资源配置数量比例,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与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最接近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所述记录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调整模块完成当前的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的带宽配置调整之后,删除当前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内所记录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在该方法中,基站设备对接入的监控设备所上报的注册报文进行识别,在所接收到的注册报文中获取监控设备的类型信息,根据所获取的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带宽调整策略,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根据基站设备下所接入的监控设备的类型,合理调配上下行链路的带宽配置方案的目的,达到根据不同类型的带宽资源需求变化,对带宽配置方案进行及时调整的效果,避免出现固定使用一种带宽配置方案无法适应带宽资源需求变化的问题,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监控场景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注册报文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交互报文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正如本申请
背景技术
所陈述的,在现有的资源配置方案中,基站设备会根据配置,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使用一种带宽配置方案,直到下一次配置方案的调整,这样固定的带宽配置方案无法适应带宽需求的变化,会造成带宽资源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以及带宽资源浪费的情况。本申请的发明人希望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根据基站设备下所接入的监控设备的类型,合理调配上下行链路的带宽配置方案的目的,达到根据不同类型的带宽资源需求变化,对带宽配置方案进行及时调整的效果,避免出现固定使用一种带宽配置方案无法适应带宽资源需求变化的问题,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步骤S101、当基站设备接收到监控设备上报的报文时,判断所述报文是否为注册报文。具体的判断方式可以根据注册报文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的特性来确定,例如:字段信息特征,特征标识,专属端口等,具体判断方式的变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0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进行报文监控,直至收到新的报文之后,重新执行步骤S101。步骤S102、所述基站设备获取所述注册报文中所携带的监控设备类型信息。具体的获取方式可以根据报文中的具体字段信息来确定,后文中会给出具体的示例,在此不再重复说明。步骤S103、所述基站设备根据所述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带宽调整策略,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类型信息具体为前端编码设备。在本情况中,具体的调整方式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一、基于现有的配置方案的配置调整。基站设备增加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资源配置数量。方式二、用预设的配置方案对现有的配置方案进行替换。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上行资源配置比例高于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无论采用上述的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增加信道资源配置中的上行资源配置数量,满足前端编码设备的上行资源要求。情况二、类型信息具体为解码设备。在本情况中,与前述的情况一相类似,具体的调整方式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一、基于现有的配置方案的配置调整。基站设备增加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下行资源配置数量。方式二、用预设的配置方案对现有的配置方案进行替换。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下行资源配置比例高于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无论采用上述的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增加信道资源配置中的下行资源配置数量,满足解码设备的上行资源要求。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除了前端编码设备和解码设备,还可能存在对某一类型的带宽资源(上行资源或下行资源)需求明显偏大的其他类型的设备,也同样可以参考上述的资源调整过程,在这样的设备进行注册时,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向该设备的资源需求类型进行倾斜调整,满足该设备的资源需求,更加有效的利用当前的带宽资源。这样的设备类型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通过上述的处理过程,在设备注册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相应的带宽配置调整方案,进一步的,随着设备的具体应用,在注册阶段之后,或者当前基站设备下接入了需求不同资源类型的终端设备时,带宽配置方案同样存在调整需求,本申请实施例相应的提出了带宽配置的进一步调整方案,具体说明如下:在注册阶段的带宽配置调整过程完成之后,基站设备侦听当前已注册的监控设备所上报的交互报文,获取相应的交互报文中所携带的带宽需求类型信息和带宽需求量信息,并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进行累积记录。通过这样的处理,基站设备对带宽资源的需求进行了累积记录。而根据调整触发条件的差异,应用这样的累积记录进行带宽配置调整的处理方案包括以下两种。调整方案一、以接收到交互报文为触发条件。当基站设备接收到上述的交互报文,并完成累积记录之后,基站设备获取当前记录的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基站设备据此确定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与之前步骤S103中所给出的两种调整方式相类似,依据上述的比例进行调整的过程也可以分为直接调整和方案替换两种:方式一、基于现有的配置方案的配置调整。基站设备根据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调整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的资源配置数量比例。方式二、用预设的配置方案对现有的配置方案进行替换。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基站设备选择与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最接近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无论采用上述的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调整资源配置中的上下行资源配置比例,满足当前的上下行资源需求比例。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本调整方案是从接收到交互报文的时间开始,回溯一段时间内的累积记录,所以,累积记录的内容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超过回溯时间范围的记录会被老化。因此,在被调整方案中,基站设备还需要对累积记录中所包括的记录时间超过预设时间范围的带宽需求量信息进行清除。调整方案二、以调整周期为触发条件。基站设备进行计时,按照固定的时间长度间隔,对资源配置方案进行周期性调整。在此种情况下,基站设备只需要关注时间的变化,在没有达到调整周期时,需要对交互报文中获取的需求信息进行持续的累积记录。具体的,基站设备判断当前是否达到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如果达到,所述基站设备获取当前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内所记录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基站设备据此确定本周期内,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与之前步骤S103中所给出的两种调整方式相类似,依据上述的比例进行调整的过程也可以分为直接调整和方案替换两种:方式一、基于现有的配置方案的配置调整。所述基站设备根据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调整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的资源配置数量比例。方式二、用预设的配置方案对现有的配置方案进行替换。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与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最接近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无论采用上述的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调整资源配置中的上下行资源配置比例,满足当前的上下行资源需求比例。在通过上述过程完成本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内的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处理之后,基站设备删除当前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内所记录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开始新的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的累积记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调整方案一可以实时的触发调整过程,及时满足带宽资源的需求变化,而调整方案二可以避免由于临时性的带宽需求波动而带来的带宽配置方案的频繁变化,避免了频繁变动资源配置所带来的系统资源的浪费。具体采用上述的哪种调整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在该方法中,基站设备对接入的监控设备所上报的注册报文进行识别,在所接收到的注册报文中获取监控设备的类型信息,根据所获取的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带宽调整策略,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根据基站设备下所接入的监控设备的类型,合理调配上下行链路的带宽配置方案的目的,达到根据不同类型的带宽资源需求变化,对带宽配置方案进行及时调整的效果,避免出现固定使用一种带宽配置方案无法适应带宽资源需求变化的问题,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TD-LTE系统一个无线帧的子帧配置支持以下7种DL(DownLink,下行链路):UL(UpLink,上行链路)配比方式,具体如下:模式0:1个无线帧中包括2个下行子帧、6个上行子帧和2个特殊子帧;模式1:1个无线帧中包括4个下行子帧、4个上行子帧和2个特殊子帧;模式2:1个无线帧中包括6个下行子帧、2个上行子帧和2个特殊子帧;模式3:1个无线帧中包括6个下行子帧、3个上行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模式4:1个无线帧中包括7个下行子帧、2个上行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模式5:1个无线帧中包括8个下行子帧、1个上行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模式6:1个无线帧中包括3个下行子帧、5个上行子帧和2个特殊子帧。目前运营商以模式0作为实际现网运行最为常见。目前基于带宽控制与调度的技术,都是基于在固定的链路信道带宽里,在对其中的各种业务流量进行识别分类,然后进行优先级调度,但是如果实际业务应用流量带宽超过链路信道带宽,无论如何调度,都会导致会有部分业务流量丢失。本申请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宽资源的动态调整方法,由基站设备根据空口收到的报文,来判断下接的监控设备的类型,再根据该类型监控设备的带宽资源需求特征,来合理调配上下行链路信道带宽,以实现网络资源最大化利用。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监控场景的示意图,4G基站下挂视频监控设备,这些视频监控设备需要通过一定协议(GB28181/或者ONVIF等)协议接入到监控中心的视频管理平台上。其中的移动采集车进行视频信息的获取,并上传给4G基站,经过网络转发后,通过另一个4G基站发送给移动指挥车进行视频浏览。在这样的监控场景中,移动采集车相当于前端编码设备,将监控信息采集编码并上传,而移动指挥车相当于解码设备,接收到转发的监控信息后,通过解码进行浏览。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中。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301、4G基站接收下接设备发送的报文。步骤S302、4G基站判断所接收到的报文是否是注册报文。一般而言,在视频监控领域,视频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时,首先需向视频管理服务器发送注册报文,注册报文里携带的信息有注册终端设备的相关信息,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注册报文的示意图。注册报文中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类型、设备版本、设备IP地址等信息。在如图4所示的注册报文示例中,4G基站通过报文中的Register信息,确认该报文为注册报文。在通常情况下,视频终端设备发出的注册报文,经过4G基站发送到视频管理服务器,4G基站对注册报文进行侦听。注册报文都有明显的特征比如有固定的目的端口号,字段特征或其他标识信息,都可以用于注册报文的识别依据,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本步骤中,如果确认是注册报文,执行步骤S303,如果不是注册报文,执行步骤S305。步骤S303、4G基站在注册报文中获取设备类型信息。4G基站设备一旦侦听到某一报文为注册报文后,会继续对该报文进行下一步的探测,提取该注册报文里的终端设备类型信息。提取到终端设备类型后,4G基站就知道下接了一台什么类型的视频终端设备,是前端编码设备还是后端解码设备。同样如图4所示,4G基站可以在注册报文中提取到Device:Describe=HIC1621x22-C的信息,从而可以判断该设备为前端编码设备。步骤S304、4G基站根据设备类型信息调整带宽配置方案。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前述的7种常见DL:UL配比方式作为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在识别到接入的终端设备是前端编码设备之后,根据前端编码设备更多需要上行资源的特点,4G基站会选择具有更高的上行资源配置数量的DL:UL配比方式。如果当前的DL:UL配比方式是模式1,在1个无线帧中提供了4个上行子帧,则4G基站会选择具有更多上行子帧的模式0或模式6作为新的带宽配置方案,对当前的DL:UL配比方式进行更新。当然,如果当前的DL:UL配比方式已经是模式0,已经是7种模式中具有最多上行资源的DL:UL配比方式,则将保持当前的DL:UL配比方式。相反的,如果4G基站识别到接入的终端设备是解码设备之后,根据解码设备更多需要下行资源的特点,4G基站会选择具有更高的下行资源配置数量的DL:UL配比方式。同样以当前的DL:UL配比方式是模式1为例,则本步骤的调整策略则是选择具有更多上行子帧的模式2、模式3、模式4或模式5作为新的带宽配置方案,对当前的DL:UL配比方式进行更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预设7种DL:UL配比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预设更多类型的DL:UL配比方式,或者不进行预设,而是直接对DL:UL配比方式进行调整来更新带宽配置方案,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后文的示例与此类似,不再重复说明。通过上述的处理,在设备注册过程中,4G基站完成了相应的带宽配置方案的调整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调整过程对于4G基站下已接入设备类型的数量没有必然的要求,如果4G基站下没有接入任何一个监控设备,则当其接入一个前端编码设备之后,必然会选择增多上行资源。而如果4G基站下已经接入了一个解码设备,此时,再接入一个新的前端编码设备之后,仍然需要增多上行资源,因为无论之前的资源如何配置,新接入的前端编码设备必然需要更多的上行资源,增加上行资源配置也就成为了必然,只是,会对资源增加幅度产生影响。例如,已接入一个解码设备的4G基站当前采用模式1(4个上行子帧),则再接如一个新的前端编码设备时,考虑到已经接入了解码设备,4G基站不会大幅度的增加上行资源,所以,不会选择模式0(6个上行子帧),而只会选择模式6(5个上行子帧)。步骤S305、4G基站判断所接收到的报文是否是当前已注册的监控设备所上报的交互报文。对交互报文的侦听主要是为了保证注册过程之后,随着设备对带宽需求的变化,可以对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表示该报文不是能够体现带宽需求的报文,在本处理流程中无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结束本处理流程。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0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注册报文和交互报文两种能够体现带宽需求的报文类型为例进行说明,如果其他报文也能够体现不同终端设备的带宽需求,也同样可以应用到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中,相应的也可以参照交互报文的处理增加相应的处理流程,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步骤S306、4G基站获取交互报文中所携带的带宽需求类型信息和带宽需求量信息。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交互报文的示意图。4G基站通过该报文的MediaProtocol:udp信息,可以确定该交互报文的发送端接下来需要的是上行带宽。另外,4G基站通过该报文的bandwidthvalue:2048kb/s信息,可以确定其对上行带宽的需求是2048kbps。步骤S307、4G基站对当前调整周期内的带宽需求信息进行累积记录。4G基站结合终端设备类型,或者资源需求类型,对资源需求量进行累积记录。例如,对于基于终端设备类型和资源需求量的累积记录场景,记录结果可以具体如表1所示:表1基于终端设备类型的资源需求量累积记录结果终端设备类型所需码流带宽解码设备2048kbps前端编码设备4096kbps解码设备1024kbps…………而对于基于资源需求类型和资源需求量的累积记录场景,记录结果可以具体如表2所示:表2基于资源需求类型的资源需求量累积记录结果资源需求类型所需码流带宽下行带宽2048kbps上行带宽4096kbps下行带宽1024kbps…………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具体采用哪种记录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步骤308、4G基站判断是否达到调整周期。4G基站设备进行计时,按照固定的时间长度间隔,对资源配置方案进行周期性调整。如果达到,执行步骤S309;如果没有达到,返回步骤S308,继续进行判断。本申请实施例以前述的以调整周期为触发条件的调整方案二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同样可以采用以接收到交互报文为触发条件的处理方案,在此不再另行叙述,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在前文中已经论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变化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步骤S309、4G基站根据当前的累积记录结果确定不同资源需求的比例。根据步骤S307中如表1所示的累积记录情况,4G基站可以计算出解码设备所需要的总的带宽(即下行带宽总和),以及编码设备所需的总的带宽(即上行带宽总和),从而,可以确定上行带宽总和与下行带宽总和的比例。步骤S310、4G基站根据比例信息调整带宽配置方案。同样以预设7种DL:UL配比方式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如果步骤S309中确定的比例结果为11:29,则在预设的7种DL:UL配比方式中选择比例结果最为接近的一个作为最终的调整结果。对预设的7种DL:UL配比方式进行比例核算结果如下:模式0:1个无线帧中包括2个下行子帧、6个上行子帧和2个特殊子帧,即上下行比例3:1;模式1:1个无线帧中包括4个下行子帧、4个上行子帧和2个特殊子帧,即上下行比例1:1;模式2:1个无线帧中包括6个下行子帧、2个上行子帧和2个特殊子帧,即上下行比例1:3;模式3:1个无线帧中包括6个下行子帧、3个上行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即上下行比例1:2;模式4:1个无线帧中包括7个下行子帧、2个上行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即上下行比例2:7;模式5:1个无线帧中包括8个下行子帧、1个上行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即上下行比例1:8;模式6:1个无线帧中包括3个下行子帧、5个上行子帧和2个特殊子帧,即上下行比例5:3。基于步骤S309得到的11:29的上下行资源比例示例,4G基站可以选择模式2,因为在上述结果中,1:3与11:29是最为接近的。步骤S311、4G基站删除当前调整周期内所记录的累积数据。本步骤的完成表示当前的调整周期的调整完成,可以开始新的调整周期的累积记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在该方法中,基站设备对接入的监控设备所上报的注册报文进行识别,在所接收到的注册报文中获取监控设备的类型信息,根据所获取的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带宽调整策略,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根据基站设备下所接入的监控设备的类型,合理调配上下行链路的带宽配置方案的目的,达到根据不同类型的带宽资源需求变化,对带宽配置方案进行及时调整的效果,避免出现固定使用一种带宽配置方案无法适应带宽资源需求变化的问题,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为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基站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监控设备所上报的报文;判断模块62,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61所接收到的报文是否为注册报文;获取模块63,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62的判断结果为注册报文时,获取所述注册报文中所携带的监控设备类型信息;调整模块64,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63所获取的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带宽调整策略,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优选的,所述调整模块64,具体用于:当所述类型信息具体为前端编码设备时,增加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资源配置数量,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上行资源配置比例高于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或,当所述类型信息具体为解码设备时,将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下行资源配置数量增加,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下行资源配置比例高于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优选的,所述基站设备,还包括记录模块65:所述判断模块62,还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61所接收到的报文是否为当前已注册的监控设备所上报的交互报文;所述获取模块63,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62的判断结果为交互报文时,获取所述交互报文中所携带的带宽需求类型信息和带宽需求量信息;所述记录模块65,用于对所述获取模块63所获取的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进行累积记录。优选的,所述获取模块63,还用于在所述记录模块65完成当前的累积记录时,获取所述记录模块65当前记录的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所述调整模块64,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63所获取的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调整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的资源配置数量比例,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与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最接近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所述记录模块65,还用于对累积记录中所包括的记录时间超过预设时间范围的带宽需求量信息进行清除。优选的,所述判断模块62,还用于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达到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所述获取模块63,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62的判断结果为达到时,获取当前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内所记录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所述调整模块64,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63所获取的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调整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中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的资源配置数量比例,或在预设的带宽配置方案集合中,选择与上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与下行带宽的累积需求量的比例最接近的带宽配置方案,并将所选择的带宽配置方案更新为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所述记录模块65,还用于在所述调整模块64完成当前的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的带宽配置调整之后,删除当前带宽资源配置调整周期内所记录的不同类型的带宽需求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在该方法中,基站设备对接入的监控设备所上报的注册报文进行识别,在所接收到的注册报文中获取监控设备的类型信息,根据所获取的类型信息以及预设的带宽调整策略,对当前的带宽配置方案进行调整,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根据基站设备下所接入的监控设备的类型,合理调配上下行链路的带宽配置方案的目的,达到根据不同类型的带宽资源需求变化,对带宽配置方案进行及时调整的效果,避免出现固定使用一种带宽配置方案无法适应带宽资源需求变化的问题,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