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CSK调制的IDMA系统改进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8541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CCSK调制的IDMA系统改进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基于CCSK调制的交织多址系统的改进方案,引入CCSK调制和分支路迭代检测算法,特别适用在需要提高数据率的多址接入系统中。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多址接入技术是构成无线通信网的基础,也是无线通信更新换代的标志之一。理论分析与实践均证明,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具有较强的抗衰落能力和抗小区间干扰能力,因此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CDMA系统中,随着系统容量的扩大,多址干扰问题日益严重,传统多用户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太高,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为了克服CDMA系统的缺点,基于交分复用(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IDM)的交织多址技术在2002年被首次提出。

IDMA系统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不同的码片级随机交织器来区分不同的用户,所有用户共享相同的资源。IDMA继承了CDMA的众多优点,同时由于IDMA将整个扩频带宽用于低码率的信道编码,从而可以最大化编码增益并获得比CDMA更高的频谱效率。此外,IDMA系统的接收机采用一种低复杂度的迭代多用户检测方法,单个用户的检测复杂度独立于系统的用户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IDMA系统的能够有效提高传输数据率的改进方法。在具备上述优点的同时,IDMA也存在问题,作为扩频通信系统,主要缺点是有效数据发送率的降低。本发明提出了基于CCSK调制的交织多址接入通信系统,在保持上述优势的条件下,通过循环移位调制来携带新数据,从而提高有效数据率。

传统IDMA系统的发送机、接收机框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发送机主要包括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编码模块、扩频模块和交织模块,接收机由一个单元信号估计器(Elementary Signal Estimator,ESE)、若干个解交织模块和译码器(Decoder,DEC)构成。改进方案在发送端增加了CCSK调制模块,在接收端相应地增加了CCSK解交织模块,如图3、图4所示。设用户数为K,扩频码长为S,记为s=[s0,s1,…,sS-1],第k个用户发送数据为dk=[dk(0),dk(1),…,dk(N-1)],CCSK调制阶数为Mary_ccsk(一般取Mary_ccsk=N*S),可额外携带log2(Mary_ccsk)比特数据,记为Dk=[Dk(0),Dk(1),…,Dk(log2Mary_ccsk-1)]。

发送端数据处理过程如下:

1)对于第k个用户,数据比特序列dk首先进行FEC编码,生成编码后的编码序列bk

2)编码序列bk通过扩频进一步降低码率,产生低码率的扩频序列ck

3)扩频序列进入第k个用户的码片级交织器πk,生成被打乱顺序的码片序列xk={xk(n),n=0,...,N*S-1};

4)进入CCSK调制模块,第二路数据Dk首先映射成十进制数,设为mk,则第k个用户的发送信号为:

式中,<x>m表示对序列x向左循环移位m位操作;

5)所有用户的信号通过发射模块发送出去,即完成了发送端工作;

接收端采用迭代译码,设迭代次数为Iter,数据处理过程如下(如图4所示):

1)首先对经过信道作用的到达信号进行接收并完成信道估计,接收到的信号为所有用户信号的叠加:

式中,hk表示第k个用户的信道系数,w(n)为是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高斯白噪声;

2)令k=0,初始化所有用户信号的均值E[yk(n)]和方差Var[yk(n)],计算接收信号的均值和方差:

3)得到每个用户干扰信号的均值和方差:

E(ζk(n))=E(r(n))-hkE(yk(n))

Var(ζk(n))=Var(r(n))-|hk|2Var(yk(n)) (4);

4)计算ESE输出的每个用户发送信号的外信息:

5)可以将CCSK调制看作是循环移位交织器Πk,则对应Mary_ccsk个可能的交织器,分支路处理外信息,第i个支路对外信息进行反循环移位i位操作(记为解交织器再解交织即可得到ck的先验对数似然比信息Lprior(ck):

6)接下来进入DEC模块完成软译码,首先执行解扩操作,为叙述方便,下面仅考虑第k个用户的第1个编码符号bk(0)的译码,其它编码符号的译码过程与bk(0)一样。利用ESE反馈的外信息Lpriori(ck)进行解扩频,得到编码符号bk(0)的先验软信息,

接着,FEC译码器利用软信息Lpriori(bk)进行软译码,得到编码序列bk的软信息LAPP(bk),再对LAPP(bk)进行扩频,得到扩频序列ck的后验软信息:

Lposteriori(ck(n))=sk(n)LAPP(bk(1)),n=0,1,...,S-1 (8),

最后,计算DEC译码器输出的外信息:

eDEC(ck(n))=Lposteriori(ck(n))-Lpriori(ck(n)) (9);

7)再次让eDEC(ck(n))通过随机交织器πk和Πk,得到yk的先验信息,从而更新所有用户信号的均值和方差,

Var(yk(n))=1-(E(yk(n)))2

8)判断k>Iter是否成立,若成立,根据外信息最大准则判决某个支路为CCSK解调正确的支路,转换为二进制即为则CCSK解调完成,同时对FEC译码结果进行硬判决;否则令k=k+1,回到步骤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在传统IDMA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基于CCSK调制、可提高有效数据传输速率的改进方案。该方法是在传统的IDMA系统上,发送端实际发送两路有效信号,首先按照传统发送机结构生成发送信号,携带第一路有效数据,然后通过添加CCSK调制,在不改变发送信号长度的前提下,增加额外的发送数据(即第二路有效数据),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在接收端,将CCSK调制看作是特殊的随机交织器,根据可能的状态进行分支路解交织,每个支路再按照传统IDMA接收机结构进行处理,最后按照最大外信息准则对支路进行判决。本发明通过引入CCSK调制,在保持系统原有优势的前提下,以提高接收端迭代检测计算复杂度为代价,增加额外发送数据,提高有效数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IDMA系统发送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IDMA系统接收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基于CCSK调制的IDMA系统发送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基于CCSK调制的IDMA系统接收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发送端,主要包含三个模块:前向纠错编码器、扩频器和交织器。IDMA系统依靠交织器来区分不同的用户,通过交织器来打乱低码率的码片序列的顺序,从而尽最大可能减小相邻码片的相关性,不但可以降低通信过程中的连续性错误,同时能使接收端低复杂度的检测方法得以实现。对于第k个用户,数据比特序列首先进行FEC编码,生成编码后的编码序列bk;为进一步降低码率,编码序列bk进行扩频,产生低码率的扩频序列ck;最后,码片序列进入第k个用户的码片级交织器πk,生成被打乱顺序的码片序列xk,并通过循环移位实现CCSK调制,通过发射机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采用低复杂度的迭代检测算法,根据传统IDMA接收机结构进行处理,包括ESE估计器模块、交织/解交织模块和DEC译码器模块。此时,将CCSK调制看作是特殊的随机交织器,根据可能的状态在交织/解交织模块进行分支路处理。当接收机达到预算设定的迭代次数时,由DEC译码器对每个用户的数据比特进行硬判决,输出最终的判决结果。

发送端数据处理过程如下:

1)对于第k个用户,数据比特序列dk首先进行FEC编码,生成编码后的编码序列bk

2)编码序列bk通过扩频进一步降低码率,产生低码率的扩频序列ck

3)扩频序列进入第k个用户的码片级交织器πk,生成被打乱顺序的码片序列xk={xk(n),n=0,...,N*S-1};

4)进入CCSK调制模块,第二路数据Dk首先映射成十进制数,设为mk,则第k个用户的发送信号为:

式中,<x>m表示对序列x向左循环移位m位操作;

5)所有用户的信号通过发射模块发送出去,即完成了发送端工作;

接收端采用迭代译码,设迭代次数为Iter,数据处理过程如下(如图4所示):

1)首先对经过信道作用的到达信号进行接收并完成信道估计,接收到的信号为所有用户信号的叠加:

式中,hk表示第k个用户的信道系数,w(n)为是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高斯白噪声;

2)令k=0,初始化所有用户信号的均值E[yk(n)]和方差Var[yk(n)],计算接收信号的均值和方差:

3)得到每个用户干扰信号的均值和方差:

E(ζk(n))=E(r(n))-hkE(yk(n))

Var(ζk(n))=Var(r(n))-|hk|2Var(yk(n)) (14);

4)计算ESE输出的每个用户发送信号的外信息:

5)可以将CCSK调制看作是循环移位交织器Πk,则对应Mary_ccsk个可能的交织器,分支路处理外信息,第i个支路对外信息进行反循环移位i位操作(记为解交织器再解交织即可得到ck的先验对数似然比信息Lprior(ck):

6)接下来进入DEC模块完成软译码,首先执行解扩操作,为叙述方便,下面仅考虑第k个用户的第1个编码符号bk(0)的译码,其它编码符号的译码过程与bk(0)一样。利用ESE反馈的外信息Lpriori(ck)进行解扩频,得到编码符号bk(0)的先验软信息,

接着,FEC译码器利用软信息Lpriori(bk)进行软译码,得到编码序列bk的软信息LAPP(bk),再对LAPP(bk)进行扩频,得到扩频序列ck的后验软信息:

Lposteriori(ck(n))=sk(n)LAPP(bk(1)),n=0,1,...,S-1 (18),

最后,计算DEC译码器输出的外信息:

eDEC(ck(n))=Lposteriori(ck(n))-Lpriori(ck(n)) (19);

7)再次让eDEC(ck(n))通过随机交织器πk和Πk,得到yk的先验信息,从而更新所有用户信号的均值和方差,

Var(yk(n))=1-(E(yk(n)))2

8)判断k>Iter是否成立,若成立,根据外信息最大准则判决某个支路为CCSK解调正确的支路,转换为二进制即为则CCSK解调完成,同时对FEC译码结果进行硬判决;否则令k=k+1,回到步骤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