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及收发器的CPU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808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及收发器的CPU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及收发器的CPU。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太网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以太网的物理层面,发送器端口和接收器端口的初始功能状态称为直连模式MDI,对发送器端口和接收器端口的初始功能状态进行调换后的状态称为反序模式MDI-X,即原发送器端口行使接收器端口功能,原接收器端口行使发送器端口功能。在具体实施中,两个收发器进行全双工通信时,需要通过两根电缆线连接,这两个电缆线成为电缆线对。电缆线连接两个端口后,如果电缆线两端连接的都是发送器端口或都是接收器端口,则电缆线对的连接关系称为直连线关系;如果电缆线一端连接的是发送器端口,另一端连接的是接收器端口,则电缆线对的连接关系称为交叉线关。图1为收发器的端口与电缆线为交叉线关系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收发器A的发送器TX与收发器B的接收器RX通过电缆线连接,收发器B的发送器TX与收发器B的接收器RX通过电缆线连接。其中,电缆线两侧的端口必须为相同模式,即都为MDI或MDI-X时,数据才能正常发送和接收;图2为收发器的端口与电缆线为直连线关系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收发器A的发送器TX与收发器B的发送器TX通过电缆线连接,收发器A的接收器RX与收发器B的收发器RX通过电缆线连接,但是收发器A已经由MDI更改为MDI-X,即当电缆线对的连接关系为直连线关系时,电缆线的两侧必须是一端为MDI,另一端为MDI-X时,数据才能正常发送和接收。

以太网物理层进行全双工通信建立链路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收发器的端口与电缆线之间的关系进行校正。在现有技术中,通用的校正技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称为自动校正,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层信号实现线缆两侧的端口实现信息交互协商,该信息为一段脉冲信号。但是,脉冲信号易受干扰,尤其在电磁环境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导致脉冲信号会出现错误,进而导致自动校正失败,所以此校正技术虽然方便,但是可靠性较低。

第二类称为强制校正,即需要工作人员根据电缆线对与收发器的端口的连接状态,手动设置端口与电缆线对的对应关系。此校正技术虽然可靠性较高,但是操作比较复杂。

因此,在对全双工通信链路的端口进行校正时,如何保证操作简单且校正的可靠性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及收发器的CPU,在对全双工通信链路的端口进行校正时,保证操作简单且校正的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

S11:控制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一通信报文测试;

S12:判断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如果是,进入步骤S13,否则,进入步骤S14;

S13:保持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

S14:设置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为MDI或MDI-X,则对应的所述第二模式为MDI-X或MDI。

优选地,在步骤S14之后还包括:

S15:控制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所述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二通信报文测试;

S16:判断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报文测试;如果是,进入步骤S17,否则,进入步骤S10;

S17:保持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式为MDI,所述第二模式为MDI-X。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式为MDI-X,所述第二模式为MDI。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S18:输出通信报文测试的测试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收发器的CPU,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

测试单元,用于对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一通信报文测试;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所述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通信报文测试通过,则保持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如果所述第一通信报文测试未通过,则触发所述设置单元设置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为MDI或MDI-X,则对应的所述第二模式为MDI-X或MDI。

优选地,设置单元还用于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

测试单元还用于对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二通信报文测试;

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报文测试,其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报文测试通过,则保持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如果所述第二通信报文测试未通过,则触发所述设置单元设置所述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式为MDI,所述第二模式为MDI-X。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式为MDI-X,所述第二模式为MDI。

优选地,还包括输出单元,用于输出通信报文测试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及收发器的CPU,该方法在进行自动校正收发器的端口时,首先将收发器的端口设置为第一模式,然后对端口进行通信报文测试,如果测试通过,则保持该端口为第一模式,如果测试未通过,则设置该端口为第二模式。

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利用物理层信号进行交互协商,容易受电磁干扰,本发明在进行交互协商测试时,采用的是抗电磁干扰的通信报文测试,且该测试由CPU即可完成,由于每个收发器都具有CPU不需要对硬件做任何改动,因此,提高了自动校正的可靠性并且节约了成本。本发明还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校正端口与电缆线对的对应关系,所以操作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收发器的端口与电缆线为交叉线关系的结构图;

图2为收发器的端口与电缆线为直连线关系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收发器的CPU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收发器的CPU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及收发器的CPU,在对收发器的端口进行校正时,设置一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然后对两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通信报文测试,测试通过,则保持设置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测试未通过,则设置该侧的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

S10: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

在具体实施时,全双工通信链路已经搭建好,可以理解为,两侧的收发器的端口已经通过电缆线对连接,其中,两侧的收发器中需有一侧的收发器具有自动校正功能,另一侧收发器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为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也可以为普通的收发器。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应用场景中,两侧的收发器为一侧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另一侧收发器为普通的收发器。在对本侧收发器的端口设置之前,本实施例默认本侧收发器的端口已经开启自动校正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可以理解为,设置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其中,第一模式可以为MDI,当然也可以为MDI-X。例如,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MDI。

S11:控制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一通信报文测试。

在具体实施时,设置完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模式后,对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通过电缆线连接的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其中,第一通信报文测试时发送的报文信息的内容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报文测试的具体过程为: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CPU控制其发送器向另一侧收发器中的接收器发送报文信息,该接收器接收到报文信息后,再由同侧发送器将该接收器接收到的报文信息发送给上述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接收器中。

S12: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如果是,进入步骤S13,否则,进入步骤S14。

在具体实施时,依据第一通信报文测试的过程进行判断,如果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发送器能将报文信息发送至另一侧收发器中的接收器中,且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另一侧收发器中发送器发送的该报文信息,则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通过通信报文测试,进入步骤S13。如果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发送器未能将报文信息发送至另一侧收发器中的接收器中或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接收器未能接收到另一侧收发器中发送器发送的报文通信,则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未通过通信报文测试,进入步骤S14。

S13: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

在具体实施时,本侧收发器的端口通过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后,则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如上述举例,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MDI,则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MDI。两侧的收发器完成自动校正。

S14: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

在具体实施时,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未通过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后,则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0中,如果第一模式设置为MDI,则第二模式设置为MDI-X,如果第一模式设置为MDI-X,则第二模式设置为MDI。例如,上述步骤S10中,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MDI,则在本步骤中,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MDI-X。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然后进行第一通信报文测试,测试通过,则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测试未通过,则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进行交互协商测试时,采用的是抗电磁干扰的通信报文测试,且该通信报文测试由收发器中的CPU控制即可完成,无需对硬件做任何更改。因此,提高了校正时的可靠性并且节约了成本。本发明还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校正端口与电缆线对的对应关系,所以操作比较简单。

由于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后,并没有再次进行通信报文测试,所以工作人员不清楚两侧的收发器的端口是否已经校正成功,因此,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方法可以理解为在图3所示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具体步骤如下:

S10: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

S11:控制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一通信报文测试。

S12: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如果是,进入步骤S13,否则,进入步骤S14。

S13: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

S14: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10、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和步骤S14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和步骤S14,具体过程请参看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暂不赘述。

S15控制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二通信报文测试。

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报文测试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具体过程相同。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可以理解为,设置发送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则通过第一通信报文测试进行测试,设置发送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则通过第二通信报文测试进行测试。

S16: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第二通信报文测试。如果是,进入步骤S17,否则,进入步骤S10。

在具体实施时,对于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第二通信报文测试,其判断的方法同上述的实施例一中的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第一通信报文测试的方法。如果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发送器能将报文信息发送至另一侧收发器中的接收器中,且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另一侧收发器中发送器发送的该报文信息,则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通过通信报文测试,进入步骤S17。如果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发送器未能将报文信息发送至另一侧收发器中的接收器中或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接收器未能接收到另一侧收发器中发送器发送的报文通信,则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未通过通信报文测试,进入步骤S10。

S17: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

在具体实施时,如果上述步骤S14中设置的第二模式为MDI,则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MDI,如果上述步骤S14中设置的第二模式为MDI-X,则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MDI-X。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报文测试未通过,将本侧收发器的端口设置为第二模式后,对本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了第二通信报文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工作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收发器的端口是否校正成功。

另外,考虑到收发器的端口在进行校正时,工作人员可能不是实时在收发器旁,所以当判断完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通信报文测试,工作人员并不会得到通知。所以,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还可以在判断完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第一通信报文测试或是否通过第二通信报文测试后,增加如下步骤:

S18:输出通信报文测试的测试结果。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理解为,本步骤所提及的通信报文测试为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和第二通信报文测试,当判断完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第一通信报文测试或第二通信报文测试时,都将输出通信报文测试的结果。其中,输出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输出的方式为输出语音提示。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收发器的CPU,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收发器的CPU的结构图。

该收发器的CPU包括:设置单元501,用于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测试单元502,用于对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判断单元503,用于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其中,如果第一通信报文测试通过,则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如果第一通信报文测试未通过,则触发设置单元501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其中,第一模式为MDI或MDI-X,则对应的第二模式为MDI-X或MDI。

在具体实施时,设置单元501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可以理解为,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设置单元501将端口设置为第一模式,其中,第一模式可以为MDI,当然也可以为MDI-X。例如,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MDI。设置单元501设置完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模式后,测试单元502对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与通过电缆线连接的另一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一通信报文测试。其中,第一通信报文测试时发送的报文信息的内容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第一通信报文测试的具体过程为: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CPU控制其发送器向另一侧收发器中的接收器发送报文信息,该接收器接收到报文信息后,再由同侧发送器将该接收器接收到的报文信息发送给上述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接收器中。判断单元503依据第一通信报文测试的过程进行判断,如果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发送器能将报文信息发送至另一侧收发器中的接收器中,且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另一侧收发器中发送器发送的该报文信息,判断单元503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通过通信报文测试,则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如上述举例,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MDI,则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MDI。如果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收发器中的发送器未能将报文信息发送至另一侧收发器中的接收器中或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接收器未能接收到另一侧收发器中发送器发送的报文通信,判断单元503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未通过通信报文测试,则触发设置单元501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单元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然后测试单元进行通信报文测试,判断单元判断测试通过,则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一模式,判断单元判断测试未通过,则设置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进行交互协商测试时,采用的是抗电磁干扰的通信报文测试,且该通信报文测试由收发器中的CPU控制即可完成,无需对硬件做任何更改。因此,提高了校正时的可靠性并且节约了成本。本发明还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校正端口与电缆线对的对应关系,所以操作比较简单。

由于设置单元501设置完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后,并没有再次进行通信报文测试,所以工作人员不清楚两侧的收发器的端口是否已经校正成功。因此,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

实施例四

根据上述实施例三中的执行步骤,当判断单元503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未通过第一通信报文测试,设置单元501将本侧收发器的端口设置为第二模式后,CPU再次控制测试单元502对本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第二通信报文测试,其中,第二通信报文测试与上述第三实施例中的过程相同,本实施例不在赘述。判断单元503依据第二通信报文测试的过程,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是否通过第二通信报文测试,当本侧收发器的端口通过第二通信报文测试,则保持本侧收发器的端口为第二模式。如果本侧收发器的端口未通过第二通信报文测试,则触发设置单元501将本侧收发器的端口设置为第一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报文测试未通过,将本侧收发器的端口设置为第二模式后,对本侧收发器的端口进行了第二通信报文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工作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收发器的端口是否校正成功。

另外,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收发器的CPU,可以理解为,在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公开的一种收发器的CPU的基础上,增加了输出单元601,该输出单元601用于输出通信报文测试的测试结果。

在具体实施时,当判断单元503判断本侧收发器的端口完成通信报文测试时,触发输出单元601,输出单元输出测试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输出单元601输出测试结果可以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为其它方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增加输出单元,在判断单元判断出测试结果时,输出单元立即输出通信报文测试的测试结果,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收发器的端口通信报文测试的结果。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CPU的收发器端口校正方法及收发器的CPU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