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5553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模组是便携式电子终端的重要声学部件,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音信号之间的转换,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扬声器模组通常包括外壳,外壳由至少两个壳体结合而成,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后声腔为密闭式的空间,前声腔连通模组的出声孔。为了保证出声孔处与电子终端之间密封严密,通常会在此处粘贴泡棉,由于外壳为平滑表面,与泡棉粘接力差,泡棉易翘起,导致模组与电子终端的密封性差,影响了声学性能。同时为了保证出声孔处模组外壳的强度,保证在装配时此处的壳体不会受压变形或破裂,因此,靠近出声孔处的模组外壳的厚度较其它部位要厚得多。此处外壳加厚,自然可以增强外壳的强度,但是由于外壳是注塑壳体,较大的厚度使得该处的外壳在成型时容易产生缩水等不良,导致外壳表面出现凹坑等变形,严重的影响了模组的外观,导致模组的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此扬声器模组的外壳不会缩水,外形美观,产品合格率高,同时与泡棉之间粘接牢固,声学性能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外壳上厚度较大的部位设有多个偷胶形成的凹槽,各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

其中,各所述凹槽在所述外壳的该处部位形成网格结构。

其中,各所述凹槽的底部均为平面结构,且各所述凹槽的底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共用一段侧壁,该所述侧壁为直线结构。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模组的前声腔处,各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结合。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位置设有开孔,所述第一壳体结合在所述开孔处。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上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所述模组的出声孔,所述出声孔位于所述模组的边缘部位,各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出声孔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超声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结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超声线,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结合在一起。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外壳的厚度较大的部位设有多个偷胶形成的凹槽。偷胶凹槽减小了外壳在该部位的厚度,有效的防止了外壳因厚度较大而产生缩水的不良,且各凹槽之间的侧壁仍为原有的厚度,可有效的保证外壳的强度,使得其不会因受压而变形或破裂,在保证了原有强度的同时有效的防止了缩水的不良,保证了模组的外形美观,提高了模组的合格率。同时凹槽在粘接泡棉时可存住胶水,有效的增加了外壳与泡棉之间的粘接面积,大大的提高了外壳与泡棉之间的粘接牢固度,增加了扬声器模组与电子终端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由于各凹槽在外壳上形成了网格结构,即说明各凹槽紧密排列,也就是说各凹槽之间的侧壁面积较小,在保证了外壳强度的同时,大大的减小了厚度较大区域的面积,从而进一步的减小了在外壳表面形成缩水的不良,进一步的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外观,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产品合格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外壳易发生缩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外壳不会缩水,外形美观,产品合格率高,同时与泡棉之间粘接牢固,声学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壳体,12、超声线,14、凹槽,16、侧壁,20、第二壳体,22、开孔,30、第三壳体,32、超声线,40、扬声器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内侧均指靠近模组中心的一侧,外侧均指远离模组中心的一侧。

如图1所示,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依次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40,扬声器单体40固定在第二壳体20上,同时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扬声器单体40、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共同围成前声腔,扬声器单体40、第二壳体20及第三壳体30共同围成后声腔。

如图1所示,扬声器单体40固定在第二壳体20的边缘部位,第二壳体20上对应扬声器单体40的位置设有一与扬声器单体40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开孔22,第一壳体10结合在开孔22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设有与前声腔相通的出声孔,出声孔位于模组的边缘部位。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为了保证靠近出声孔处的第一壳体10的强度,则第一壳体10靠近出声孔的半侧部位厚度较另一半侧部位的厚度大。由于第一壳体10为注塑壳体,为了防止该厚度较大的部位出现缩水,本实用新型在该厚度较大部位的外表面设计了多个偷胶形成的凹槽14,即各凹槽14均位于第一壳体10靠近出声孔的一侧。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各凹槽14依该厚度较大部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匀且紧密的分布,相邻的两个凹槽14共用一段侧壁16,且该段侧壁16为直线的条状结构,即相邻的四个凹槽14呈田字形分布,也即各凹槽14在第一壳体10的该厚度较大部位形成网格结构,此网格结构有效的减小了缩水的不良。本实施方式进一步的优选各凹槽14的底部均为平面结构,且各凹槽14的底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述偷胶结构仅是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结构,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凹槽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的近似矩形,圆形、三角形或其它多边形均可,只要是能够在保证外壳强度的情况下减小外壳的厚度,以减小缩水不良即可,此结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较外壳的厚度较大部位的形状及尺寸设计。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结合侧的边缘部位设有超声线12,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结合一起。第三壳体30与第二壳体20相结合侧的边缘部位设有超声线32,第三壳体30与第二壳体30同样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组外壳较厚的部位设置偷胶形成的凹槽,在不改变模组内部结构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少了外壳缩水的不良,同时还提高了模组外壳与泡棉的结合强度,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外观及产品合格率,同时增加了模组与电子终端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声学性能。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上设置偷胶结构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其中扬声器模组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偷胶结构也不限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任何一种扬声器模组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需要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就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到其它结构的扬声器模组中,故无论扬声器模组和偷胶结构的结构是否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只要是在外壳上设置偷胶形成的凹槽类结构,用以减小壳体缩水的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的命名仅是为了区别技术特征,并不代表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组装顺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