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6576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监测和传输数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基站功能都比较单一,一个基站只能监测一个应用领域,当需要同时监测多个不同的领域时,还需要在同一个点位设置多个不同领域的基站,大大增加了检测成本,并且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站,实现一个基站可以同时监测不同的应用领域,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基站所检测的应用领域。大大减低了检测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外插卡槽,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收集多种数据的中央数据模块;

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通过所述外插卡槽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连接;

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功能模块内的数据传输出去。

优选地,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所述功能模块通过多个所述外插卡槽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外插卡槽与所述功能模块连接,并且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有限传输和无线传输,所述有限 传输和无线传输均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连接的数据筛选模块,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用于对中央数据模块内的数据进行过滤、筛选和运算的功能。

优选地,还包括内置电池装置,所述内置电池装置与中央数据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插卡槽为USB接口。

优选地,所述功能模块为园林管理模块、环境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人员管理模块或交通管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站,在壳体上设置了外插卡槽,壳体内设有中央数据模块,并且功能模块需要通过外插卡槽与中央数据模块连接,壳体内还设有数据传输模块。在工作过程中,可通过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功能模块通过多个外插卡槽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连接,不同的功能模块与中央数据模块连接后,可实现不同的数据收集和传输。这就实现了实现一个基站可以同时监测不同的应用领域,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基站所检测的应用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低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站结构框架示意图。

附图中,1为壳体,11为外插卡槽,12为中央数据模块,13为数据传输模块,14为定位模块,15为控制模块,16为数据筛选模块,2为功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站结构框架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外插卡槽11,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收集多种数据的中央数据模块12;

功能模块2,所述功能模块2通过所述外插卡槽11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

数据传输模块13,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3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用于将所述功能模块2内的数据传输出去。

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所述功能模块2通过多个所述外插卡槽11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功能模块2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模块2针对的应用领域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功能模块2与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后,所述检测的应用领域也不相同。

在工作过程中,可通过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功能模块2通过多个外插卡槽11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不同的功能模块2与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后,可实现不同的数据收集和传输。这就实现了实现一个基站可以同时监测不同的应用领域,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基站所检测的应用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低了检测成本。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还包括控制模块15,所述控制模块15通过所述外插卡槽11与所述功能模块2连接,并且所述控制模块 15还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当功能模块2通过外插卡槽11与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后,控制模块15也相当于与功能模块2连接,控制模块15可以控制功能模块2的开启,向中央数据模块12发送检测命令,当检测完毕后,控制模块15还可以向中央数据模块12发送命令,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3将数据发送出。

又进一步,还包括定位模块14,所述定位模块14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定位模块14可时刻检测所在的地理位置,然后将数据传送给中央数据模块12,通过中央数据模块12将所检测到的地址位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3传送出去,这样就大大方便了人员对基站的定位和查找。也可以更加方便对多个基站的整体布局。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公开了数据传输模块13的具体表现形式,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3包括有限传输和无线传输,所述有限传输和无线传输均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有限传输一般都是通过网线传输,无线传输就是无线信号传送,在工作过程中,数据一般通过网线进行传输,但是当出现断网的情况发生时,则数据传输模块13将自动切换成无线传输来发送,避免因断网造成数据发送不出去的情况发生。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的数据筛选模块16,所述数据筛选模块16用于对中央数据模块12内的数据进行过滤、筛选和运算的功能。并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中央数据模块12内的数据有一些是没有用的,可以提前通过数据筛选模块16对其内的数据进行过滤,将无用的数据剔除。当然还可以再需要特定的数据时,筛选模块还可以将特定的数据进行提出。最后也可以通过筛选模块,将中央数据模块12内的数据,进一步一定方式的由运算,直接转位为结果发送出去。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各实施例,还包括内置电池装置,所述内置电池装置与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通常情况下,一般基站都是采用电缆直接提供电力支持,但是如果突然出现断电的情况,那么该基站就 不能够正常工作了,因此通过设置内置电池装置,可在出现断电的情况时,内置电池装置自动启动,持续为基站提供电力支持。也避免了因断电造成维护人员到现场维护,节约了维护成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内置电池装置会与电缆连接,在有电的情况下,通过电缆箱内置电池装置进行充电,是内置电池装置时刻保持在电量饱和的状态。

又进一步,所述外插卡槽11为USB接口。USB接口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接口,能够适用于多种功能模块2。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适用性。

当然,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以下为功能模块2具体都可以是什么应用领域做下范例,但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功能模块2的应用领域进行若干扩大和修饰,这些扩大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如功能模块2为电信模块,那么该基站就能够实现对SIM卡的信号接受和发射功能。

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模块,比如功能模块2为园林管理模块、环境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人员管理模块或交通管理模块。

其中,所述功能模块2为园林管理模块,所述园林管理模块包括设施检测、浇灌管理和土壤湿度检测。

其中,所述功能模块2为环境管理模块,所述环境管理模块包括空气检测和风力检测。

其中,所述功能模块2为安全管理模块,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包括家庭安全检测和地下管道安全检测。

其中,所述功能模块2为人员管理模块,所述人员管理模块包括服务人员检测、老人关爱、学生监护和执法人员检测。

其中,所述功能模块2为交通管理模块,所述交通管理模块包括电子牌照检测、道路检测和地质检测。

通过上述可知,该基站具有强大的拓展性,对不同应用领域的功 能模块2,均可使用,而且不同的应用领域的功能模块2与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应当说明书的,不同应用领域的功能模块2可同时通过多个外插卡槽11与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也就是说中央数据模块12可同时监测多种不同应用领域的数据。

当然,如果当某个功能模块2出现损坏或者需要调换后,可直接将其拔下,更换新的功能模块2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站,在壳体1上设置了外插卡槽11,壳体1内设有中央数据模块12,并且功能模块2需要通过外插卡槽11与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壳体1内还设有数据传输模块13。在工作过程中,可通过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功能模块2通过多个外插卡槽11与所述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不同的功能模块2与中央数据模块12连接后,可实现不同的数据收集和传输。这就实现了实现一个基站可以同时监测不同的应用领域,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基站所检测的应用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低了检测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站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