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6358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式耳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囊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品,在现代生活中已经非常普及,并且随着技术的提高耳机的质量越来越好,音质也越来越好,但是随着质量和音质的提升,耳机的重量也越来越大,人们在长时间佩戴耳机会压迫耳朵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因此佩戴一段时间后需要摘下休息一下,以缓解使用者的疲劳,但是频繁的佩戴和摘下耳机十分麻烦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使其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式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囊式耳机,包括耳机连接桥、耳机罩、防护罩、软垫、气囊、耳机线连接柱、耳机线、扬声器、气体压缩筒、活塞、联动杆、条形锯齿、电机齿轮、微型电机、微控制器、分气室和导气管,所述耳机连接桥两端下侧分别与耳机罩连接,所述耳机罩外侧设有防护罩,所述耳机罩内侧设有软垫,所述软垫内部设有气囊,所述右侧耳机罩下侧设有耳机线连接柱,所述耳机线连接柱下侧与耳机线连接,所述耳机罩内侧设有扬声器,所述耳机连接桥内部设有气体压缩筒,所述气体压缩筒内侧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右侧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下侧设有条形锯齿,所述条形锯齿下侧与电机齿轮吻合,所述电机齿轮设置在微型电机上,所述微型电机右侧设有微控制器,所述气体压缩筒左侧设有分气室,所述分气室通过导气管与气囊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右侧耳机罩上。

优选的,所述耳机连接桥的长度可以调节。

优选的,所述耳机连接桥中间设有头部固定罩。

优选的,所述耳机连接桥的材质为聚苯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气囊式耳机设有气囊,通过气囊的充气与否,耳机与人耳之间的间隙,让人耳能够间歇性的与耳机人力保证耳部血液流通舒畅,从而保证人的健康,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省时省力,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耳机存在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机连接桥,2、耳机罩,3、防护罩,4、软垫,5、气囊,6、耳机线连接柱,7、耳机线,8、扬声器,9、气体压缩筒,10、活塞,11、联动杆,12、条形锯齿,13、电机齿轮,14、微型电机,15、微控制器,16、分气室,17、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囊式耳机,包括耳机连接桥1、耳机罩2、防护罩3、软垫4、气囊5、耳机线连接柱6、耳机线7、扬声器8、气体压缩筒9、活塞10、联动杆11、条形锯齿12、电机齿轮13、微型电机14、微控制器15、分气室16和导气管17,所述耳机连接桥1两端下侧分别与耳机罩2连接,所述耳机连接桥1的长度可以调节,这样设置使其适应性更强,可以适应更多的人群,所述耳机连接桥1中间设有头部固定罩,这样设置,可以带到更好的将耳机与使用者头部固定的作用,所述耳机连接桥1的材质为聚苯乙烯,这样设置,可以增加耳机连接桥1的强度,并且避免弹性造成的挤压力,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右侧耳机罩2上,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对耳机进行控制,所述耳机罩2外侧设有防护罩3,所述耳机罩2内侧设有软垫4,所述软垫4内部设有气囊5,所述右侧耳机罩2下侧设有耳机线连接柱6,所述耳机线连接柱6下侧与耳机线7连接,所述耳机罩2内侧设有扬声器8,所述耳机连接桥1内部设有气体压缩筒9,所述气体压缩筒9内侧设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右侧设有联动杆11,所述联动杆11下侧设有条形锯齿12,所述条形锯齿12下侧与电机齿轮13吻合,所述电机齿轮13设置在微型电机14上,所述微型电机14右侧设有微控制器15,所述气体压缩筒9左侧设有分气室16,所述分气室16通过导气管17与气囊5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气囊式耳机时,将耳机罩2扣在使用者的耳朵上,然后将耳机线7接入播放器,在使用耳机时,微型电机14带动电机齿轮13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11向左移动利用活塞10压缩气体,压缩气体通过分气室16后,分别经过导气管给两个气囊5进行充气,从而使耳机罩2更能贴合人耳,在临时不使用耳机时,则微型电机14联动杆11右移,将气囊5内的气体放入气体压缩筒9内,从而使耳机罩2与人耳之间间隙增大,防止长时间挤压人耳造血液不流通。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