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6389阅读:1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耳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耳机以连接方式区分可分为有线耳机、红外线耳机和蓝牙耳机,以佩戴的方式来区分可分为耳塞式、入耳式、头戴式和挂耳式。其中有线耳机具有音质好、工艺成熟、价格便宜等优点。有线耳机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标准耳机插头具有四级接口,即有左声道、右声道、地线和MIC,一般通过标准耳机插头与移动终端上的标准耳机插孔相连。市场上基于移动终端的红外遥器也需要通过标准耳机插头与移动终端上的标准耳机插孔相连。不能同时使用这两种功能,给用户带来了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耳机,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听音乐的同时,可以遥控带有红外装置的设备。

一种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耳机,包括耳机插头、导线、耳机和红外遥控单元,该红外遥控单元包括矩阵切换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微处理模块、红外模块、按键电路板和静电保护模块;该微处理模块通过该矩阵切换模块耦接于该耳机插头,该按键电路板耦接于该微处理模块,该红外遥控单元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收纳整理导线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红外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检测模块,该红外模块耦接于该微处理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源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矩阵切换模块与该耳机插头连接;该电源控制模块与该微处理模块和该红外模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静电保护模块连接于所述矩阵切换模块和该微处理模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耳机为耳塞式耳机或入耳式耳机,该导线上设置有音量调节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按键电路板包括电源键、设置键、“+”键和“-”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耳机与红外遥控单元有机结合,让用户听音乐的同时可以使用红外遥控单元调节空调温度、跑步机的跑步速度、电视机的频道切换或灯光亮度等带有红外装置的设备,且在红外遥控单元上设置有凹槽,方便收纳整理导线,使其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容易携带的优点,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耳机,包括耳机插头10、导线11、耳机12和红外遥控单元13,红外遥控单元13包括矩阵切换模块14、电源控制模块15、微处理模块16、红外模块17、按键电路板18和静电保护模块19;红外遥控单元13可通过按键电路板18或者通过安装用于对红外遥控单元13进行控制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对带有红外装置的设备进行遥控。在本实例中,带有红外装置的设备可以包括遥控小车、家电和运动器材等,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等带有标准耳机插孔的电子产品。本实例以通过按键电路板18遥控为例进行说明。

微处理模块16通过矩阵切换模块14耦接于耳机插头10,耳机插头10包括左声道、右声道、地线和MIC。耳机插头10与电子设备的耳机插孔相连,电源控制模块15通过所述矩阵切换模块14与耳机插头10连接,获得一驱动电源,电源控制模块15通过与微处理模块16和红外模块17连接,驱动微处理模块16和红外模块17。

按键电路板18包括电源键21、设置键22、“+”键23和“-”键24,“+”键23和“-”键24用于调节空调温度、跑步机的跑步速度、电视机的频道切换或灯光亮度等,设置键22用于与空调、跑步机、电视机或智能灯等设备进行信号匹配,电源键21用于遥控被控设备的电源开关。按键电路板18耦接于微处理模块16,通过按下按键将操作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送给微处理模块16;微处理模块16与红外模块17连接进行通信,红外模块17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发射信号并反馈给微处理模块16,红外发射模块接收微处理模块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根据该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形成发射信号,与被控设备进行通信。

静电保护模块19连接于该矩阵切换模块14和微处理模块16之间,用于对微处理模块16进行静电保护。耳机12为耳塞式耳机,导线11上设置有音量调节键,导线11通过矩阵切换模块14与耳机插头10耦接,在遥控被控设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红外遥控单元13的侧面设置有凹槽20,用于收纳整理导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