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8093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网计量自动化、配电自动化、表单信息化等生产经营业务中,目前电网系统中公网无线通信的自动化终端数量较多,且公网无线通信主要采用2G或3G网络,未来即将升级为4G网络。当电力计量自动化终端、配电自动化终端等终端接入无线网络需要进行信号勘察时,以及通信排障测试时,需要对自动化终端安装位置处的基站信号进行测试,传统的做法是安排大量的人员携带多种测试设备前往测试点,反复测量不同运营商所提供的基站信号的参数,整体测试效率低下且精度不足,极大地增加了电力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能采集不同网络制式的基站信号并进行测试,获得测试数据,且具有较高的测试效率和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多模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处理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的显示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采集自动化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多模通信模块用于采集自动化终端安装位置处不同网络制式的基站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多模通信模块采集的基站信号进行测试,获得测试数据;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测试数据;

所述多模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可以实现全网络制式基站信号参数的采集,并通过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测试数据,方便现场人员核对与记录,使得信息统计效率与数据分析能力成倍提升,并通过及时定位保证了测试数据的真实性。本发明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其体积小、成本低,在电力系统现场勘察设计、运维排障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与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在下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包括壳体100,设置在壳体100内部的多模通信模块10、定位模块20和处理模块30,以及设置在壳体100侧壁的显示模块40。其中,多模通信模块10用于采集自动化终端安装位置处不同网络制式的基站信号,处理模块30用于对多模通信模块10采集的基站信号进行测试,获得测试数据。定位模块20用于采集自动化终端的位置信息。多模通信模块10还用于将测试数据和定位模块20采集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显示模块40用于显示测试数据。

壳体100可为方体或柱状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为了适应电力现场的复杂环境,壳体100应具备工业防护、抗跌落等特性。

本实施例中所指的自动化终端可包括电力系统中的计量自动化终端、配电自动化终端等等。当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对自动化终端安装位置处的基站信号进行测试时,例如自动化终端接入无线网络需要进行信号勘察,或者出现通信故障要进行排查,都可以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对自动化终端安装位置处的基站信号进行测试。本实施例中通过多模通信模块10可以采集不同运营商提供的不同网络制式的基站信号,例如GSM信号、CDMA信号、CDMA2000信号、WCDMA信号、TD-SCDMA信号、TD-LTE信号、FDD-LTE信号等,并通过处理模块30获得自动化终端安装位置处的基站信号的测试数据,该测试数据可包括基站信号的场强、小区位置、信息传输速率等参数。定位模块20可以采集测试点的位置信息,即自动化终端的位置信息,并通过多模通信模块30将测试数据和定位模块20采集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后台人员可依据测试数据与位置信息比对,便于核查现场采集数据的真实性,也能避免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模通信模块10以轮询方式切换接收信号的网络制式,对测试点处的基站信号进行高频采样。在分别获得不同网络制式的基站信号的测试数据之后,将测试数据汇总,通过显示模块40集中呈现。显示模块40显示处理模块30输出的测试数据,方便现场测试人员记录。可选的,显示模块40也可以显示定位模块20所采集的自动化终端的位置信息,方便现场测试人员进行核对。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还可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多个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相距较近时,可以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来互传数据。处理模块30与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当服务器与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的距离较短时,处理模块30也可以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来传输测试数据至服务器。其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可包括Wi-Fi模块、ZigBee模块以及蓝牙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实际使用时可依据现场情况来进行选择。同理,定位模块20也可以连接至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使得在服务器与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的距离较短时,定位模块20可以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传输位置信息至服务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模块20包括GPS模块、北斗模块以及GLONASS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实现快读的、高精度的定位需求。较佳地,参照图1所示,还可以在壳体100的侧壁上设置外置天线201,以辅助定位模块20,提高定位精度。

由上可见,本实施例中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可以实现全网络制式基站信号参数的采集、实时显示、存储与传输等功能,使得信息统计效率与数据分析能力成倍提升,并通过及时定位保证了测试数据的真实性。本发明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其体积小、成本低,在现场勘察设计、运维排障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与实用价值。

图3是本发明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且一并参照图1,该实施例中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在壳体100侧壁上的前置摄像装置50和后置摄像装置60,例如将前置摄像装置50和显示模块40设置在壳体100的第一侧壁,将后置摄像装置60设置在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且前置摄像装置50和后置摄像装置60均与多模通信模块10连接。通过前置摄像装置50和后置摄像装置60可以拍摄现场照片,并通过多模通信模块10上传到服务器,以便通信排障时后台人员能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或在施工勘察设计时拍照记录现场环境。

本实施例中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还包括可包括识别模块70,用于对自动化终端(例如配电自动化终端、计量自动化终端)或其所处的电房进行识别,获得识别信息,例如获得自动化终端的配置信息及自动化终端所在的电房位置、名称等信息。将识别模块70连接至显示模块40,使得显示模块40可以将识别模块70识别出的各种识别信息呈现在显示界面上,方便现场测试人员核对、记录数据。进一步的,还可以将识别模块70连接至多模通信模块10,通过多模通信模块10将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便后台人员确认测试结果的真实性。本实施例中的识别模块70可包括RFID识别模块和/或红外识别模块。其中,红外识别模块是利用红外线无线传输数据以达到识别的目的,而RFID识别模块是利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本实施例中的RFID识别模块可通过不同频段的无线电信号进行识别,例如UHF(Ultra High Frequency,特高频)无线电信号、HF(High Frequency,高频)无线电信号等,以适应电力系统中各种自动化终端。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识别模块70还包括扫码装置,通过该扫码装置可以扫描自动化终端上设置的条形码,从而读取相关信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30还具有控制功能,处理模块30分别与多模通信模块10、定位模块20、显示模块40、前置摄像装置50、后置摄像装置60以及识别模块70连接,实现对各个模块的功能控制,例如控制切换多模通信模块10接收信号的网络制式、控制定位模块20的工作状态、控制变更显示模块40的显示参数、控制前置摄像装置50和后置摄像装置60输出图像数据的参数等等。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还可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本地数据,例如存储处理模块30输出的测试数据、定位模块20采集的位置信息等,还可以存储前置摄像装置50和后置摄像装置60采集的图像数据,以及识别模块70输出的识别信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0侧壁上的USB接口81、RS232接口82以及RS485接口83。根据电网的应用需求,电力无线信号测试装置通过这些接口可以与不同类型的外部设备连接,以实现各种扩展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