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843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无线连接,而不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对于家庭和公司来说,随时都可能有新设备需要接入到无线网络,比如接入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

目前,如果设备试图接入无线局域网,对于一些设备来说,比如电视、手机和电脑,可以让用户自己选择需要连接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setidentifier,ssid)、输入密码进行连接。然而,对于多数的设备而言,需要通过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中间设备的配置,例如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与该设备对应的应用(application,app),打开app找到该设备再配置其接入现有网络。而要使手机app与这个设备连接,现有技术中一般有采用两种方法:方法一、先将待接入网络的设备配置为接入点(accesspoint,ap)模式,即让该设备先当作路由器来使用,然后将手机连接到该设备,再完成无线网络的配置;方法二、手机在无连接的情况下,通过音频、红外、蓝牙等方式,不停地向周围广播无线网络的配置,待接入网络的设备监听后,接收信息进行配置。

以上两种配置设备进入网络的方法均需要借助中间设备,例如手机的帮助,都是在先试图建立手机和设备之间连接,再通过这个连接把路由器信息从手机传递给设备。并且,上述两种方法有各自的缺点:方法一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方法二出错率很高。此外,还需要用户参与配置,如果输错,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要再次尝试配。所以,配置智能设备接入网络是一个繁琐、低效的过程,这也导致目前智能设备的联网率只有20%左右。

因此,需要一种更为简洁快速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配置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网络的系统和方法,在无线设备开启尝试接入网络时,无需用户参与配置,可以实现网络的自动配置,从而使得设备更方便快速的的接入无线网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入无线网络的系统,其包括:无线路由器、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其中,

所述无线路由器用于提供无线连接;

所述第一装置用于所述从无线路由器获取路由器信息,并响应所述第二装置发出的路由器信息请求,将所获取的路由器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装置;以及

所述第二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路由器信息,并根据所接收的路由器信息进行无线连接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其包括:

利用第一装置从无线路由器获取路由器信息;

经由第二装置发送路由器信息请求,请求进行路由配置;

所述第一装置响应所述路由器信息请求,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获取的路由器信息;

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所述路由器信息;以及

所述第二装置根据所接收的路由器信息进行无线接入配置。

与现有方案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接入网络的系统和方法,针对现有设备接入无线网络过程繁琐低效的问题,采用路由器信息自动发布以及路由器信息的自动接收和配置的手段,无需用户的参与配置过程,使得设备可以自动接入网络,从而简化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过程。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许多方面。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系统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系统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本发明提供的无线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和系统,针对现有设备接入无线网络过程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采用路由器信息自动发布以及路由器信息的自动接收和配置的手段,无需借助用户的手动输入,使得设备可以自动接入网络,从而简化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过程。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装置101、第二装置102以及无线路由器103。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无线路由器103用于为各种设备提供无线连接。第一装置101用于从无线路由器103获取路由器信息。第一装置101获取路由器信息可采用第一装置101与无线路由器103之间的中间设备进行配置的方式。例如,该中间设备可以为手机,手机下载与第一装置101对应的app,然后经过手机配置,从而使得第一装置101获得无线路由器103的路由器信息。

第二装置102发送路由器信息请求。第二装置102上电后,通过无线网卡广播包,例如,探测请求(proberequest),请求进行路由配置。

第一装置101接收第二装置102发送的路由器信息请求,并响应该路由器信息请求,将路由器信息添加至数据包中,例如,添加至探测响应(proberesponse)中,然后通过广播或单播的方式,将路由器信息发送至第二装置102。在一个实施例中,路由器信息包括接入网络的名称、加密方式以及密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装置101还根据从第二装置102接收到的路由器信息请求的射频特征判断第二装置102是否满足近场认证条件。只有当第二装置102的距离足够近时,即第二装置102在第一装置101的预定距离内时,才向第二装置102发送路由器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将预定距离设定为d,第一装置101根据接收到的请求的射频特征,得出第二装置102与第一装置101的距离为d。当d小于等于d时,第一装置101才向第二装置102发送路由器信息;否则,第一装置101忽略该路由器信息请求。

第二装置102接收第一装置101发送的数据包,按照预定的格式解析路由器信息,从而获取路由器信息。

第二装置102根据接收的路由器信息进行无线网络接入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在第一装置101与第二装置102中设置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将第一装置101与第二装置102之间交互的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可采用任何可用的加密方式,例如,对称加密方式、非对称加密方式等。加密所采用的密钥可选择mac地址、设备型号、企业代号等。第一装置和101第二装置102收到加密的信息后,采用解密模块对该信息进行解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记载的“装置”并不限于单独的设备或器件,其还可以是多个单独的硬件设备或器件组成的硬件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系统,待接入网络的设备可以自动接入无线网络,而无需用户参与配置,使得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更为便捷高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系统的另一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装置101、第二装置102以及无线路由器103。与图1相比,第二装置102包括配置模块1021、无线模块1022、管理模块1023以及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1024。

第二装置102从第一装置101获取路由器信息的过程如同图1所描述的那样。第二装置102的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1024从第一装置101获得路由器信息后,将路由器信息传递给配置模块1021,然后,配置模块1021对无线模块1022进行设置,无线模块1022使得第二装置102能够连接到无线路由器103,管理模块1023对配置模块1021、无线模块1022以及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1024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互进行管理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1024可以实现为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为硬件模块。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系统的另一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装置101、第二装置102以及无线路由器103。第二装置102包括配置模块1021、无线模块1022、管理模块1023以及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1024。与图2相比,图3的第一装置101包括配置模块1011、无线模块1012、管理模块1013以及路由器信息发布模块1014。

第一装置101的路由器信息发布模块1014在获取路由器信息后,将路由器信息传递给配置模块1011,然后,配置模块1011对无线模块1012进行设置,无线模块1013使得第一装置101能够连接到无线路由器103,管理模块1013对配置模块1011、无线模块1012以及路由器信息发布模块1014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互进行管理控制。并且,在路由器信息发布模块1014在获取路由器信息后,第一装置101响应第二装置102的路由器信息请求,将路由器信息发送至第二装置102的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1024。第二装置102的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1024从第一装置101获得路由器信息后,将路由器信息传递给配置模块1021,然后,配置模块1021对无线模块1022进行设置,无线模块1022使得第二装置102能够连接到无线路由器103,管理模块1023对配置模块1021、无线模块1022以及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1024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互进行管理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路由器信息发布模块1014以实现为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为硬件模块。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1024可以实现为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为硬件模块。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如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接入网络的流程图,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路由器信息。

第一装置101获取路由器信息可采用第一装置101与无线路由器103之间的中间设备进行配置的方式。例如,可采用手机,手机下载与第一装置对应的app,然后经过手机进行配置,从而使得第一装置获得无线路由器的路由器信息

步骤402,发送路由器信息请求。

第二装置102(即待接入网络的设备)上电后,通过无线网卡广播包,例如,探测请求(proberequest),发送路由器信息请求,请求进行路由配置。

步骤402’,根据接收到的请求的射频特征判断是否满足近场认证条件。

第一装置101收到路由器信息请求后,根据该路由器信息请求的射频特征判断第二装置102距离自己是否足够近。只有当第二装置102的距离足够近时,即第二装置102在第一装置101的预定距离内时,才向该第二装置102发送路由器信息,进行路由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将预定距离设定为d,第一装置101根据接收到的请求的射频特征,得出第二装置102与第一装置101的距离为d。当d小于等于d时,执行步骤403;否则,则忽略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2’是可选的,即第一装置101接收到路由器信息请求后,可以无需判断其与第二装置102是否足够近,而直接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发送路由器信息。

第一装置101接收到第二装置102发送的路由器信息请求后,将路由器信息添加至数据包中,例如,添加至探测响应(proberesponse)中,然后通过广播或单播的方式,将路由器信息发送至待接入的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路由器信息包括接入网络的名称、加密方式以及密钥。

步骤404,接收路由器信息。

第二装置102接收第一装置101发送的数据包,按照预定的格式解析路由器信息,从而获取路由器信息。

步骤405,配置路由器信息,接入无线网络。

第二装置102根据接收的路由器信息进行配置,经配置后,第二装置102可装置接入无线网络。

可在第一装置101与第二装置102中设置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将第一装置101与第二装置102之间交互的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可采用任何可用的加密方式,例如,对称加密方式、非对称加密方式等。加密所采用的密钥可选择mac地址、设备型号、企业代号等。第一装置和101第二装置102收到加密的信息后,采用解密模块对该信息进行解密。

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待接入网络的设备可以自动接入无线网络,而无需用户参与配置,使得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更为便捷高效。

下面通过举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在一个家庭网络系统中,包括无线路由器,智能家电,例如,一种智能插座,以及控制智能家电的控制设备,例如,亚马逊的智能音箱amazonecho。

为了实现amazonecho对智能插座的控制,可以有如下的实施例。

示例一: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案

步骤1)将amazonecho上电,在手机上安装amazonecho的app,对amazonecho进行配置,将其连上无线路由器;

步骤2)将智能插座上电,在手机上安装智能插座的app,将智能插座设为ap模式,手机连接到智能插座,手动输入无线路由器的路由器信息,将其连接到无线路由器;

步骤3)通过amazonecho控制智能插座。

在该实施例中,需要在手机上安装amazonecho的app和智能插座的app,对amazonecho和智能插座进行配置接入无线路由器,才能实现通过amazonecho对智能插座进行控制。

示例二: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在amazonecho中加入路由器信息发布模块,在智能插座中加入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

步骤1)将amazonecho上电,在手机上安装amazonecho的app,对amazonecho进行配置,将其连上无线路由器;

步骤2)将智能插座上电,其将自动连接到无线路由器;

步骤3)通过amazonecho控制智能插座。

在该实施例中,amazonecho中加入的路由器信息发布模块和智能插座中加入的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可以为硬件实现方式,也可以为软件实现方式。

示例三: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在amazonecho和智能插座中加入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路由器信息发布模块为单独的硬件设备

步骤1)将路由器信息发布硬件设备上电,用手机对其进行配置,使其获得无线路由器的路由器信息;

步骤2)将amazonecho上电,其将自动连接到无线路由器;

步骤3)将智能插座上电,其将自动连接到无线路由器;

步骤4)通过amazonecho控制智能插座。

在该实施例中,amazonecho和智能插座中加入的路由器信息接收模块可以为硬件实现方式,也可以为软件实现方式。

示例二和示例三是基于本发明的设备接入网络的系统和方法。按照示例二和示例三的实施方式,待接入网络的设备可以自动接入无线网络,而无需用户参与配置,使得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更为便捷高效。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