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控制器备份方法、备份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7609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无线控制器备份方法、备份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控制器备份方法、备份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是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的网络。用户可通过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手机等终端,以wlan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和企业网获取信息、进行娱乐或办公。

目前,无线局域网包括两种部署方式:瘦无线接入点(accesscontroller,ap)模式和胖ap模式。在瘦ap模式中,无线客户端(station,sta)连接ap,ap作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桥梁,与无线控制器(accesscontroller,ac)建立连接,由ac管理和控制所连接的ap。ap和ac之间通过无线接入点控制与部署(controllingandprovisioningofwirelessaccesspoint,capwap)协议进行通信。

为了在ac发生故障时,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已关联用户业务不间断,提出了ac热备份方案。在现有ac热备方案中,两台ac之间可以通过千兆或者万兆以太网口相连接,两台ac中一台是主ac,一台是备份ac,主ac将其全部用户数据备份至备份ac,每一台ap同时与两台ac建立capwap隧道连接,在主ac与ap之间的capwap隧道断开后,备份ac会接替主ac继续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主份ac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备份ac的压力会较重,严重时可能崩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控制器备份方法、备份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减轻备份ac的压力。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ac备份方法,应用在主ac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待发送的备份数据;

判断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

若判断出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根据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对应的可备份数据标识,识别所述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是否存在可备份数据;

若所述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存在可备份数据,将所述可备份数据发送至备份ac进行备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的非可备份数据丢弃。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判断出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常规备份方式,则直接将所述待发送的备份数据发送至所述备份ac进行备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应用模块提交备份数据时,判断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发端队列长度阈值;

若判断出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清空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并在等待指定时间间隔后,指示所述应用模块重新提交备份数据;以及

将所述应用模块重新提交的备份数据加入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以等待发送。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判断出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备份ac发送第一通知报文,所述第一通知报文用于指示所述备份ac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本端的备份数据清除,以缓解所述备份ac的备份压力。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判断出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加1;

判断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上限值;

若判断出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达到所述次数上限值,且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常规备份方式,则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备份ac发送第二通知报文,所述第二通知报文用于指示所述备份ac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本端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清除,以缓解所述备份ac的备份压力。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与所述备份ac的热备协商结果,确定本端与所述备份ac之间属于跨广域网的数据热备场景;

在本端采用集中转发模式时,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所述轻量级转发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ac,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待发送的备份数据;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

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时,根据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对应的可备份数据标识,识别所述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是否存在可备份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出所述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存在可备份数据时,将所述可备份数据发送至备份ac进行备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c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应用模块提交备份数据时,判断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发端队列长度阈值;

清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时,清空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

指示模块,用于等待指定时间间隔后,指示所述应用模块重新提交备份数据;

加入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模块重新提交的备份数据加入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以等待发送。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c还包括:

计数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时,将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加1;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上限值;

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达到所述次数上限值,且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常规备份方式时,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c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备份ac的热备协商结果,确定本端与所述备份ac之间属于跨广域网的数据热备场景;

设置模块,用于在本端采用集中转发模式时,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所述轻量级转发方式。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ac备份方法,应用在备份ac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ac在将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后发送的通知报文;

根据所述通知报文,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识别出所述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

从所述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所述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清除,以缓解备份压力。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有备份数据到达本地缓存时,判断所述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收端队列长度阈值;

若判断出所述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收端队列长度阈值,暂停从本地缓存读取所述备份数据并加入所述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以缓解备份压力。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判断出所述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小于所述收端队列长度阈值,从本地缓存中读取所述备份数据,并将所述备份数据加入所述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ac,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ac在将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后发送的通知报文;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报文,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识别出所述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

清除模块,用于从所述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所述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清除,以缓解备份压力。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ac备份切换方法,应用在备份ac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主ac与ap之间的隧道故障时,与所述ap建立连接,并判断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

若判断出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指示所述ap对接入所述ap的无线设备sta做下线处理,以触发所述sta进行无线链路重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包括:

在所述备份ac与所述主ac之间属于跨广域网的数据热备场景,且所述主ac采用集中转发模式时,确定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或者

根据所述主ac发送的轻量级备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ac,可作为主ac的备份ac实现,所述ac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主ac与ap之间的隧道故障时,与所述ap建立连接;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

指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时,指示所述ap对接入所述ap的无线设备sta做下线处理,以触发所述sta进行无线链路重连接。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主ac和备份ac,主ac和备份ac连接;所述主ac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ac的功能,所述备份ac具有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和/或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c的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备份ac为中心ac,且为一个;所述主ac是隶属于所述中心ac的分支ac,且为多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主ac一侧引入轻量级备份方式,在主ac使用轻量级备份方式时,只需从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识别出轻量级备份方式下允许备份的数据,将所识别出的数据发送至备份ac进行备份即可,其它备份数据无需发送至备份ac,减少了发送至备份ac的数据量,有利于减轻备份ac的压力。相应地,在备份ac一侧,可根据主ac发送的通知报文,确定主ac一侧采用轻量级备份方式,进而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识别出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清除,可进一步缓解备份压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瘦ap架构的无线局域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ac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ac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c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中心ac+分支ac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c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c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c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c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瘦ap架构的无线局域网中,为了在ac发生故障时,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已关联用户的业务不间断,提出了ac热备份方案。例如,在图1所示瘦ap架构的无线局域网中,包括两台ac,分别是ac1和ac2,ac1和ac2之间通过千兆或者万兆以太网口相连接,并且通过capwap隧道进行控制报文的传输。无线局域网中的ap分别与ac1和ac2建立capwap隧道连接。其中,ac1是主ac,ac2是备份ac,即ac1会将数据同步至ac2进行备份,当ac1故障时,ac2会接替ac1继续为各ap和sta提供服务。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除了图1所示的瘦ap架构的无线局域网之外,还会有其它网络架构出现。无论是在已有网络架构中,还是在新出现的网络架构中,都可以采用ac热备份方案。凡是采用ac热备份方案的网络架构,都可能面临备份ac压力较大的问题,只是网络架构不同,备份ac的压力程度以及导致备份ac压力的原因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图1所示的瘦ap架构的无线局域网中,可能因为ac1的用户量较大,备份数据较多进而导致备份ac的压力较大。

为了减轻备份ac的压力,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分别从主ac和备份ac的角度给出了多个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施单个解决方案,也可以结合实施多个解决方案,可以单独实施主ac侧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单独实施备份ac侧的解决方案,当然也可以同时在主ac侧和备份ac侧实施相应解决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减轻备份ac压力的解决方案中,引入了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概念,与轻量级备份方式相对的是常规备份方式。常规备份方式是指直接将主ac侧的所有备份数据发给备份ac进行备份的方式。轻量级备份方式是指将主ac侧的备份数据有选择地发给备份ac进行备份的方式。相对于常规备份方式,轻量级备份方式真正发送至备份ac的数据量相对较小,所以可以减轻备份ac的压力。

在引入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概念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应用在主ac中的ac备份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待发送的备份数据。

202、判断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若判断结果为是,即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则执行步骤203;若判断结果为否,即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常规备份方式,则执行步骤204。

203、根据轻量级备份方式对应的可备份数据标识,识别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是否存在可备份数据;若判断结果为是,即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存在可备份数据,则执行步骤205-206;若判断结果为否,即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不存在可备份数据,则执行步骤207。

204、按照常规备份方式,将待发送的备份数据发送至备份ac进行备份,并返回步骤201。

205、将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的可备份数据发送至备份ac进行备份,并继续执行步骤206。

206、将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的非可备份数据丢弃,并返回步骤201。

207、将待发送的备份数据直接丢弃,并返回步骤201。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主ac一侧采用发端备份数据队列存储备份数据。备份数据主要来自于主ac一侧的应用模块,例如可以是认证模块、交叉认证模块、登录模块等。这些应用模块会不断的产生数据,如果需要将产生的数据进行备份,则可以向备份模块进行注册;在注册成功之后,这些应用模块就可以将自己的备份数据提交给主ac的备份模块,由主ac的备份模块将备份数据加入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以等待发送给备份ac。

在主ac一侧,可以设定数据备份条件,当设定的数据备份条件被触发时,备份模块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准备发往备份ac的备份数据。为便于描述,将备份模块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的准备发往备份ac的备份数据简称为待发送的备份数据。

可选地,数据备份条件可以是以时间限定的条件。例如,数据备份条件可以是备份周期,例如每2小时备份一次,当备份周期到达时,备份模块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待发送的备份数据。又例如,数据备份条件可以是设定的发送时刻,例如3:00,则在设定的发送时刻到达时,备份模块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待发送的备份数据。

可选地,数据备份条件还可以是以数据量限定的条件。例如,数据备份条件可以是一数据量阈值,则当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数据量阈值时,备份模块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待发送的备份数据。又例如,数据备份条件可以是数据量增长速度阈值,则当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的数据量的增长速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数据量增长速度阈值时,备份模块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待发送的备份数据。

当然,也可以同时结合时间和数据量来限定数据备份条件。结合上述给出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很容易地想到结合时间和数据量所限定的数据备份条件的实现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引入了轻量级备份方式,相应地,预先建立了轻量级备份方式与可备份数据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可备份数据标识用于标识允许在轻量级备份方式下发送至备份ac进行备份的数据。可选地,可以由管理员手动配置轻量级备份方式对应的可备份数据标识。或者,也可以由应用模块在向备份模块进行注册的过程中,声明自己产生的数据是否需要在轻量级备份方式下继续发往备份ac进行备份,简单来说,是声明自己产生的数据是否需要作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下的可备份数据;备份模块根据应用模块在注册过程中的声明信息,提取出声明自己产生的数据需要作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下的可备份数据的应用模块,将这些应用模块的标识作为可备份数据标识,建立轻量级备份方式与可备份数据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上述,在读取到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之后,可以判断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若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常规备份方式,则直接将读取到的待发送的备份数据发送至备份ac。若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则可根据轻量级备份方式对应的可备份数据标识,识别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是否存在可备份数据,将识别出的可备份数据发送至备份ac进行备份。

可选地,若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除了可备份数据之外还包括非可备份数据,则可以将非可备份数据丢弃。在本实施例中,可备份数据是指可备份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也是允许在轻量级备份方式下发往备份ac进行备份的数据。相应地,非可备份数据是指不允许在轻量级备份方式下发往备份ac进行备份的数据,亦即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

可选地,在主ac采用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情况下,若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不包括可备份数据,这意味着待发送的备份数据都是非可备份数据,则可以直接将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丢弃。这里的“非可备份数据”是指在轻量级备份方式下不允许发送给备份ac进行备份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主ac一侧使用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情况下,只需将轻量级备份方式下允许发送备份ac进行备份的数据发送至备份ac即可,无需将全部数据发送至备份ac,减少了发往备份ac的数据量,可降低备份ac备份数据过载的概率,因此有利于减轻备份ac的压力。在一种极端情况下,在轻量级备份方式下不允许向备份ac发送任何数据,即轻量级备份方式下的可备份数据为空。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一旦主ac一侧使用轻量级备份方式,当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到待发送的备份数据后可以直接丢弃,不会向备份ac发送任何数据,将极大地减轻备份ac的压力。

进一步,在主ac一侧使用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情况下,只会向备份ac发送轻量级备份方式下的可备份数据。对备份ac来说,之前已经存储的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则无保留的价值。基于此,主ac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之后,可以向备份ac发送通知报文,以通知备份ac将之前已存储的、主ac一侧的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清除,以节约存储空间,缓解备份ac的压力。对备份ac来说,可以接收主ac在将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后发送的通知报文,根据该通知报文可以了解到需要将之前已存储的、主ac一侧的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清除。于是,备份ac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识别出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清除,以缓解备份压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减轻备份ac压力的解决方案中,主要是通过控制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来减少发往备份ac的数据量,进而达到减轻备份ac的压力的目的。

在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应用在主ac中的ac备份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1、当应用模块提交备份数据时,判断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发端队列长度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即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则执行步骤302;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304。

302、清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并在等待指定时间间隔后,指示应用模块重新提交备份数据,并执行步骤303。

303、将应用模块重新提交的备份数据加入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以等待发送,并返回步骤301。

304、将应用模块提交的备份数据加入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以等待发送,并返回步骤301。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设置发端队列长度阈值。当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时,说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的数据有积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备份ac一侧的压力较大,于是,清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并在等待指定时间间隔后重新指示应用模块提交备份数据以重新进行批量备份。因为在指定时间间隔内发端备份数据队列是空的,所以在指定时间间隔内不会向备份ac发送备份数据,相当于减少了发往备份ac的数据量,有利于减轻备份ac的压力。

上述指定时间间隔可以灵活设置,例如可以是10秒钟、1分钟等。

进一步,由于主ac侧在指定时间间隔后会重新向备份ac发送应用模块的备份数据,对备份ac来说,之前已存储的、主ac一侧的备份数据则无保留的价值。基于此,主ac在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之后,除了执行图3所示操作之外,还可以向备份ac发送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用于指示备份ac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主ac的备份数据清除,以缓解备份ac的压力。对备份ac来说,可以接收主ac发送的通知报文,进而可以根据该通知报文,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识别出主ac的备份数据,将识别出的备份数据清除。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减轻备份ac压力的解决方案中,主要是采用轻量级备份方式,并结合对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的控制来减少发往备份ac的数据量,进而达到减轻备份ac的压力的目的。

在将图2和图3所示方法相结合的方案中,当应用模块向备份模块提交备份数据时,可以采用图3所示方法的流程,具体流程不再赘述。当设定的数据备份条件被触发时,可以采用图2所示方法的流程,具体流程不再赘述。值得说明的是,图2和图3所示方法是两种不同的数据处理逻辑,并不限定两者之间的执行顺序。

进一步,基于图3所示方法的流程,在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时,将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加1;判断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上限值。若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达到次数上限值,且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常规备份方式,则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反之,若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未达到次数上限值,则继续使用常规备份方式。

值得说明的是,在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时,一方面可以执行清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并在等待指定时间间隔后,指示应用模块重新提交备份数据等操作;另一方面可以执行判断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上限值等操作。这两方面的操作是两个分支,并不限定两个分支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并行执行。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上限值,可以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从而实现图2和图3所示方法的结合。在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未达到次数上限值时,说明备份ac的压力相对较轻,还有一定备份能力,则继续使用常规备份方式,以保证主ac侧的数据都能正常备份。反之,在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达到次数上限值时,说明备份ac的压力相对较大,则可以切换至轻量级备份方式,以减轻备份ac的压力。

进一步,在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时,可以向备份ac发送通知报文,以指示备份ac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主ac的备份数据清除,以缓解备份ac的压力。为便于区分,将这种情况下发送的通知报文称为第一通知报文。

进一步,在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之后,主ac也可以向备份ac发送通知报文,以指示备份ac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清除,以缓解备份ac的压力。为便于区分,将这种情况下发送的通知报文称为第二通知报文。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通知报文和第二通知报文可以采用相同的报文格式。对此,可以通过报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指定位来区分,例如指定位为0,表示是第一通知报文;指定位为1表示是第二通知报文。或者,第一通知报文和第二通知报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报文格式。

以上实施例重点介绍了主ac一侧的技术方案。在主ac一侧的技术方案中,备份ac也会适应性的做些处理。例如,当接收到主ac在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之后发送的通知报文时,会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识别出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清除,以缓解备份压力。又例如,当接收到主ac在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之后发送的通知报文时,可以根据该通知报文,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识别出主ac的备份数据,将识别出的备份数据清除。除此之外,本发明以下实施例还给出备份ac一侧的另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4所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在备份ac中的ac备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1、当有备份数据到达本地缓存时,判断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收端队列长度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即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收端队列长度阈值,执行步骤402;若判断结果为否,即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小于收端队列长度阈值,执行步骤403。

402、暂停从本地缓存读取备份数据并加入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以缓解备份压力,并返回步骤401。

403、从本地缓存中读取备份数据,并加入收端备份数据队列,并返回步骤401。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主ac向备份ac发送备份数据,备份数据首先到达备份ac的本地缓存中,并由备份ac的操作系统向备份ac的备份模块发送备份数据到达通知,以通知备份模块将备份数据从本地缓存中读取到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

为了减轻备份ac的备份压力,为备份ac的收端备份数据队列设置收端队列长度阈值。每当有备份数据到达本地缓存时,备份ac判断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收端队列长度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备份ac的备份压力较大,则可以暂停从本地缓存中读取备份数据,也可以理解为不对新到达的备份数据做备份处理,这样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就不会有新的备份数据加入,可以减轻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压力,相当于减轻备份ac的备份压力。若判断结果为否,说明备份ac的压力相对较轻,则可以从本地缓存中读取新到达的备份数据并加入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以对新到达的备份数据进行备份处理。

进一步,无论是在单独实施图2所示方法的方案中,还是在结合实施图2和图3所示方法的方案中,当主ac根据其与备份ac的热备协商结果,确定其与备份ac属于跨广域网的数据热备场景,并且主ac采用集中转发模式的情况下,则主ac无需向备份ac同步用户表项等数据,因此可以将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只需向备份ac发送一些必要的数据或者无需向备份ac发送任何数据。这是因为,主ac与备份ac跨广域网,其网关不同,因此当主ac故障时,sta接入的网关将从主ac所在广域网的网关切至备份ac所在广域网的网关,因为网关发生了变化,sta需要下线后重新申请ip地址,于是就没有必要将用户表项等数据从主ac备份至备份ac了,因此可以采用轻量级备份数据。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ac备份方法,可以缓解备份ac的备份压力。在此基础上,可以扩展ac热备方式。例如,可以从原来一对一的热备方案,扩展为一对多的热备方案。其中,一对一的热备方案是指备份ac和主ac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即备份ac只需为一台主ac提供备份服务即可。一对多的热备方案是指备份ac与主ac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台备份ac可以为多台主ac提供备份服务。

在一对多的热备方案中,只需一台备份ac,可以简化网络复杂度,节约成本,而且也便于维护和管理,因此应用前景较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应用一对多的热备方案的网络架构,如图5所示。在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包括两级ac,分别是中心ac和分支ac,分支ac有多个,中心ac有一个,分支ac隶属于中心ac,即中心ac统一管理各个分支ac。这里的统一管理主要是指各分支ac和接入各分支ac的ap的版本文件、配置以及整个网络中的ap和sta的状态等都通过中心ac进行管理。例如,各分支ac和ap的版本文件、配置文件等可由中心ac集中下发,而且可以通过中心ac查看到ap及sta的状态等。其中,中心ac有自己的无线网络,各分支ac也有自己的无线网络,彼此之间相互独立。

对于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可以在中心ac与各分支ac之间建立一对多的热备关系。其中,中心ac作为备份ac,各分支ac分别作为主ac,由中心ac为各分支ac提供备份服务,这样当某个分支ac故障时,可由中心ac接替该分支ac继续为sta提供服务。但这种场景比较特殊,在此场景下,分支ac的数量有可能很多,所有分支ac都往中心ac备份数据,中心ac的压力会很大,有可能崩溃。而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ac备份方法,可以减轻中心ac的压力,使得在上述网络中实施一对多的热备方案成为可能。

下面将结合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详细说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在一对多的热备方案中的具体应用。

在图5所示网络架构中,中心ac与各分支ac之间通过热备协商报文进行热备协商,从而形成热备关系。中心ac采用收端备份数据队列存储各分支ac的备份数据;各分支ac采用发端备份数据队列暂存准备发往中心ac进行备份的数据。

在中心ac一侧:可以为收端备份数据队列设置收端队列长度阈值。当有分支ac的备份数据到达中心ac的本地缓存时,中心ac判断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收端队列长度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暂停从本地缓存读取备份数据并加入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以缓解备份压力;若判断结果为否,从本地缓存中读取备份数据,并加入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以对新到达的备份数据进行备份处理。

在各分支ac一侧: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设置发端队列长度阈值。当各分支ac的应用模块提交备份数据时,判断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发端队列长度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清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并在等待指定时间间隔后,指示应用模块重新提交备份数据,进而将应用模块重新提交的备份数据加入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以等待发送;若判断结果为否,将应用模块提交的备份数据加入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以等待发送。

值得说明的是,当分支ac不停地向中心ac发送备份数据或者突发性发送大量备份数据时,可能导致中心ac的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收端队列长度阈值,于是促使中心ac暂停从本地缓存中读取备份数据。当中心ac暂停从本地缓存中读取备份数据时,意味着分支ac的备份数据发送不出去,发端备份数据队列就会越来越长,进而导致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促使分支ac暂缓向中心ac发送备份数据。由此可见,中心ac与分支ac可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形成一种闭环方案,达到减轻备份ac压力的目的。

进一步,在各分支ac一侧,还可以统计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并设置次数上限值。每当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时,将统计的次数加1,并判断该次数是否达到次数上限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一般来说,分支ac默认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常规备份方式。

进一步,在分支ac一侧,除了会将应用模块提交的备份数据加入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之外,还会以设定的数据备份条件为依据,将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的备份数据发往中心ac进行真正的备份。每当设定的数据备份条件被触发时,分支ac从自己的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待发送的备份数据,并判断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轻量级备份方式对应的可备份数据标识,仅将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的可备份数据发送至中心ac,将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的非可备份数据丢弃。进一步,若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不包括可备份数据,这意味着待发送的备份数据都是非可备份数据,则可以直接将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丢弃。若判断结果为否,将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的可备份数据发送至中心ac进行备份。

进一步,在分支ac一侧,除了在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达到次数上限值时可以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之外,当分支ac根据其与中心ac的热备协商结果,确定分支ac与中心ac之间属于跨广域网的数据热备场景,且分支ac采用集中转发模式时,也可以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转发方式。这是因为,当分支ac故障时,需要切换至中心ac,sta的数据将被发往中心ac进行转发,因为分支ac与中心ac跨广域网,其网关不同,此时sta接入的网关将从分支ac所在广域网的网关切至中心ac所在广域网的网关。因为网关发生了变化,sta需要重新申请ip地址,这就需要sta下线。在sta下线重新上线的过程中,sta需要重新申请ip地址,那就没有必要将用户表项等数据从分支ac备份至中心ac了,只需要备份一些便于中心ac统一管理分支ac所需的数据即可,因此可以启用轻量级备份方式,减轻中心ac的压力。

可选地,分支ac和中心ac可以相互发送热备协商报文,在热备协商报文中携带本端是否配置了“中心ac”的信息。例如,中心ac发送的热备协商报文会携带本端配置了“中心ac”的信息,基于此,分支ac可以识别出中心ac。相应地,分支ac发送的热备协商报文会携带本端未配置“中心ac”的信息,基于此,中心ac可以识别出分支ac,而分支ac之间也可以相互识别出彼此。在图5所示网络架构中,中心ac和分支ac之间是跨广域网部署的,因此当识别出中心ac和分支ac时,就可以确定中心ac和分支ac之间属于跨广域网的数据热备场景。

进一步,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ac备份方法,当主ac故障时,可以触发热备切换,由备份ac接替主ac继续为ap和sta提供服务。其中,主ac(例如图5中的分支ac)与备份ac(例如图5中的中心ac)之间可以保持心跳连接,这样备份ac可以检测到主ac是否故障。

在未引入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方案中,热备切换流程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重点说明在引入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情况下,热备切换的流程。具体为:当备份ac检测到主ac与ap之间的隧道故障时,备份ac与ap建立连接,并判断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若判断出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备份ac指示ap对接入所述ap的sta做下线处理,以触发sta进行无线链路重连接。这是因为备份ac未能备份sta的用户表项,如果sta不下线,ap、切换后的备份ac、认证服务器之间的用户表项会不一致,无法正常开展业务,而通过触发sta进行无线链路重连接,可以保证ap、ac、认证服务器的用户表项保持一致,保障业务能正常运行。

可选地,备份ac可以确定其与主ac之间是否属于跨广域网的数据热备场景,以及可以确定主ac是否采用集中转发模式。例如,备份ac可以在与主ac进行热备协商过程中,确定其与主ac之间属于跨广域网的数据热备场景,并且确认主ac采用集中转发模式,于是可以确定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轻量级备份方式。

可选地,主ac也可以在将使用的备份方式切换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之后,向备份ac发送轻量级备份指示信息,以告知备份ac自己当前使用的是轻量级备份方式。对备份ac来说,可根据主ac发送的轻量级备份指示信息,确定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轻量级备份方式。

以图5所示网络架构为例,当中心ac检测到分支ac与ap之间的隧道故障时,中心ac与ap建立连接,并判断分支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若判断出分支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中心ac指示ap对接入所述ap的sta做下线处理,以触发sta进行无线链路重连接。若判断出分支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常规备份方式,则采用现有备份切换流程,即直接接替分支ac即可,此时sat的数据都将通过中心ac进行转发。

由此可见,按照本发明上述的技术方案,若备份ac(例如图5中的中心ac)临时性备份数据过载,无异常,可自恢复;而引入轻量级备份方式,如果备份ac压力过大,主ac切换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可以缓解备份ac的压力;如果主ac采用集中转发模式,主ac也会自动转换为轻量备份方式,以便避免无意义的表项备份,降低备份ac的压力。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后的ac备份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图5或类图5所示的跨广域网组建一对多的热备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可以是同一设备,或者,该方法也由不同设备作为执行主体。比如,步骤201至步骤20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又比如,步骤201和20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步骤20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b;等等。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c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ac包括:读取模块61、第一判断模块62、识别模块63和发送模块64。

读取模块61,用于从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读取待发送的备份数据。

第一判断模块62,用于判断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

识别模块63,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62判断出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轻量级备份方式时,根据轻量级备份方式对应的可备份数据标识,识别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是否存在可备份数据。

发送模块64,用于在识别模块63识别出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存在可备份数据时,将可备份数据发送至备份ac进行备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64还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62判断出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常规备份方式时,直接将读取模块61读取的待发送的备份数据发送给备份ac进行备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64还用于:将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的非可备份数据丢弃。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ac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65、清空模块66、指示模块67和加入模块68。

第二判断模块65,用于在应用模块提交备份数据时,判断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发端队列长度阈值。

清空模块66,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65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时,清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

指示模块67,用于等待指定时间间隔后,指示应用模块重新提交备份数据。

加入模块68,用于将应用模块重新提交的备份数据加入发端备份数据队列中,以等待发送。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ac还包括:计数模块69、第三判断模块70和切换模块71。

计数模块69,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65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时,将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加1。

第三判断模块70,用于判断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上限值;

切换模块71,用于在第三判断模块70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的次数达到次数上限值,且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常规备份方式时,将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ac还包括:通知模块72。

通知模块72,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65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之后,向备份ac发送第一通知报文,第一通知报文用于指示备份ac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本端的备份数据清除,以缓解备份ac的备份压力。

另外,通知模块72还用于:在切换模块71将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之后,向备份ac发送第二通知报文,第二通知报文用于指示备份ac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本端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清除,以缓解备份ac的备份压力。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ac还包括:协商模块73、确定模块74以及设置模块75。

协商模块73,用于与备份ac进行热备协商。

确定模块74,用于根据与备份ac的热备协商结果,确定本端ac与备份ac之间属于跨广域网的数据热备场景。

设置模块75,用于在本端ac采用集中转发模式时,将本端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转发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ac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主ac一侧的方法流程,具体流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ac,可以作为主ac实现,在向备份ac备份数据过程中,引入轻量级备份方式,在使用轻量级备份方式时,只需从待发送的备份数据中识别出轻量级备份方式下允许备份的数据,将所识别出的数据发送至备份ac进行备份即可,其它备份数据无需发送至备份ac,减少了发送备份ac的数据量,有利于减轻备份ac的压力。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c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ac包括:接收模块81、识别模块82和清除模块83。

接收模块81,用于接收主ac在将备份方式设置为轻量级备份方式后发送的通知报文。

识别模块82,用于根据通知报文,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识别出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

清除模块83,用于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将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清除,以缓解备份压力。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ac还包括:判断模块84和读取模块85。

判断模块84,用于当有备份数据到本地缓存时,判断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收端队列长度阈值。

读取模块85,用于在判断模块84判断出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收端队列长度阈值时,暂停从本地缓存读取备份数据并加入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以缓解备份压力。

进一步,读取模块85还用于在判断模块84判断出收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小于收端队列长度阈值时,从本地缓存读取备份数据并加入收端备份数据队列。

进一步,接收模块81还用于:接收主ac在判断出发端备份数据队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发端队列长度阈值之后发送的通知报文。相应地,清除模块83还用于: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识别出主ac的备份数据,将识别出的备份数据清除。

本实施例提供的ac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备份ac一侧的方法流程,具体流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ac,可以作为备份ac实现,可根据主ac发送的通知报文,确定主ac一侧采用轻量级备份方式,进而从收端备份数据队列中,识别出主ac的备份数据中未对应于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清除,可进一步缓解备份压力。

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c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ac包括:连接模块1001、判断模块1002和指示模块1003。

连接模块1001,用于在检测到主ac与ap之间的隧道故障时,与所述ap建立连接。

判断模块1002,用于判断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是否为轻量级备份方式。

指示模块1003,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1002判断出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时,指示所述ap对接入所述ap的无线设备sta做下线处理,以触发所述sta进行无线链路重连接。

进一步,判断模块1002具体用于:

在所述ac与所述主ac之间属于跨广域网的数据热备场景,且所述主ac采用集中转发模式时,确定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或者

根据所述主ac发送的轻量级备份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主ac当前使用的备份方式为所述轻量级备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ac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ac备份切换方法的流程,具体流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ac,可以作为备份ac实现,除了具有上述备份切换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图8或图9所示备份ac的其它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ac,在引入轻量级备份方式的情况下,考虑到备份ac未能备份sta的用户表项,于是通过触发sta进行无线链路重连接,可以保证ap、ac、认证服务器的用户表项保持一致,保障热备切换后业务能正常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括主ac和备份ac,主ac和备份ac连接。其中,主ac具有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ac的功能;备份ac具有图8或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ac的功能,进一步备份ac还可以具有图10所示实施例提供的ac的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主ac为多个,备份ac为一个,从而实现一对多的热备方案。进一步,备份ac可以是中心ac,主ac可以是隶属于中心ac的分支ac,从而实现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