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幕发声装置及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5115发布日期:2018-06-12 23:1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屏幕发声装置及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屏幕发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幕发声装置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如今,智能终端的屏幕变得越来越大,智能终端的屏幕越大,用户使用起来就越舒适,可以在游戏和视频方面给用户带来比较好的视觉体验。但是,智能终端正面除了屏幕之外,还有听筒等部件,而听筒等部件占据了智能终端正面的较大面积,从而缩水了智能终端正面的屏幕面积。智能终端18:9的全面屏已成为趋势,可以使听筒处不开孔且达到正常受话器的功能作用,将会为更优秀的ID设计及防尘防水的设计提供解决方案。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就是智能终端正面极度简洁,屏占比增大,设计美感将大大增加。如果这套系统成熟后,量产成本也会下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影响美观的传统听筒将消失,所有智能终端都可能实现前面板一整块无孔玻璃的覆盖。

传统听筒的工作原理很容易理解,就是携带声音信号的电流通过线圈,线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信号的强弱和方向不同,作用力也不同。通过线圈在磁场力作用下带动发声体(振膜)振动从而发出声音,与传统喇叭原理相同。

现有的听筒无开孔技术主要是依靠陶瓷声学系统,陶瓷声学系统的核心是压电陶瓷技术。压电陶瓷是一种能够将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信息功能陶瓷材料,通过压电陶瓷材料的特性(通电之后会根据电流发生厚薄的变化),产生振动,将电信号转化成机械能,通过微振方式与框架共振,将声音传至耳朵。现有技术中的陶瓷声学系统,也就是悬臂式压电陶瓷导声技术,整套系统与智能终端中框相连。当接通电话时,驱动单元通过压电陶瓷将电信号转化成机械能(微振点击),通过微振点击的方式来带动整机的中框共振(类似于共振音响),将声音传至耳朵。但现有技术的压电陶瓷方案出来的声音低频失真较大,低频较少,且声音易在安静的情况下泄露。整体的方案体积较大,占用智能终端的摆件空间较多,成本也比较贵。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幕发声装置及智能终端,显示屏幕发声装置包括壳体、形成所述壳体一表面的显示屏幕、设于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显示屏幕下方的激励器;所述激励器驱动所述显示屏幕在所述显示屏幕的垂直方向振动发声。本发明中,通过激励器推动显示屏幕前后振动,推动空气振动发声,显示屏幕较大的尺寸使得更小的位移能推动更多的空气,发出与受话器等同音量的声音;低频频响相比于传统的受话器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失真的尖峰,体积与传统的受话器基本相同,价格相比于压电陶瓷方案更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幕发声装置及智能终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幕发声装置,所述显示屏幕发声装置包括:壳体、形成所述壳体一表面的显示屏幕、设于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显示屏幕下方的激励器;

所述激励器驱动所述显示屏幕在所述显示屏幕的垂直方向振动发声。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形成所述显示屏幕的相对表面的后盖;

在所述后盖与所述显示屏幕之间设有平行于所述后盖及所述显示屏幕的中板。

优选地,所述中板与所述后盖及所述显示屏幕的距离相当。

优选地,所述激励器设于所述中板上,位于所述后盖与所述中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激励器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幕展开的线性马达。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幕包括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边的非显示区域。

优选地,所述激励器位于所述显示屏幕的所述非显示区域下方,驱动所述非显示区域振动发声。

优选地,所述激励器与所述非显示区域之间设有用于传递所述激励器的驱动力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一端固定于所述激励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主振动区域和环绕所述主振动区域的从振动区域,所述传动部件固定于所述主振动区域,所述主振动区域所处的显示屏幕的厚度小于所述从振动区域所处的显示屏幕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显示区域包括玻璃层、显示模块层和位于所述玻璃层和显示模块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所述非显示区域只包括玻璃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屏幕发声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激励器推动显示屏幕前后振动,推动空气振动发声,显示屏幕较大的尺寸使得更小的位移能推动更多的空气,发出与受话器等同音量的声音;

2.低频频响相比于传统的受话器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失真的尖峰,

3.体积与传统的受话器基本相同;

4.价格相比于压电陶瓷方案更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显示屏幕发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显示屏幕发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激励器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

11-显示屏幕;

12-后盖;

13-中板;

14-激励器;

15-显示区域;

16-非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种”、“所述”、“该”等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连接”、“设置”、“形成”、“设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显示屏幕发声装置可以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智能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智能手表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并假设该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均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应用场景相互参照即可。

参考图1-图4,本发明的显示屏幕发声装置,所述显示屏幕发声装置包括:壳体10、形成所述壳体10一表面的显示屏幕11、设于所述壳体10内位于所述显示屏幕11下方的激励器14;

所述激励器14驱动所述显示屏幕11在所述显示屏幕11的垂直方向振动发声。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形成所述显示屏幕11的相对表面的后盖12;

在所述后盖12与所述显示屏幕11之间设有平行于所述后盖12及所述显示屏幕11的中板13。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板13与所述后盖12及所述显示屏幕11的距离相当。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激励器14设于所述中板13上,位于所述后盖12与所述中板13之间。

以智能手机为例,将该显示屏幕11发声装置应用于智能手机中,该智能手机包括有组成最外部轮廓的壳体10,壳体10将智能手机的机体部件包裹在内;壳体10内还包括了主板,作为安装智能手机的控制电路及供电电路的器件,安装在壳体10的内部,其大小小于壳体10的空间,并平放在壳体10的空间里。

壳体10还包括了一显示屏幕11,显示屏幕11的内表面与主板对应,并与主板电连接,显示屏幕11的外表面,即显示界面朝外,形成壳体10的一完整表面(对于全面显示屏幕)或部分表面。

壳体10包括还形成显示屏幕11的相对表面的后盖12,在后盖12与显示屏幕11之间设有平行于后盖12及显示屏幕11的中板13,中板13与后盖12至显示屏幕11的距离相当,将壳体10分为体积大致相当的两个部分,激励器14设于中板13上,位于后盖12与中板13之间,驱动显示屏幕11在显示屏幕11的垂直方向振动发声。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幕11包括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5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5周边的非显示区域16。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激励器14位于所述显示屏幕11的所述非显示区域16下方,驱动所述非显示区域16振动发声。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激励器14与所述非显示区域16之间设有用于传递所述激励器14的驱动力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一端固定于所述激励器1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非显示区域16,所述非显示区域16包括主振动区域和环绕所述主振动区域的从振动区域,所述传动部件固定于所述主振动区域,所述主振动区域所处的显示屏幕11的厚度小于所述从振动区域所处的显示屏幕11的厚度。

显示屏幕11包括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5和位于显示区域15周边的非显示区域16,激励器14驱动显示屏幕11的非显示区域16振动发声。激励器14与非显示区域16之间设有用于传递激励器14的驱动力的传动部件,传动部件一端固定于激励器14,另一端固定于非显示区域16,非显示区域16包括主振动区域和环绕所述主振动区域的从振动区域,所述传动部件固定于所述主振动区域,所述主振动区域所处的显示屏幕11的厚度小于所述从振动区域所处的显示屏幕11的厚度。这样,主振动区域所处的玻璃厚度变薄了,刚度变小了,从而更加容易变形,进而产生更大的位移,因此,在同样大小的驱动力下,可以发出声压更高的声音。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显示区域15包括玻璃层、显示模块层和位于所述玻璃层和显示模块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所述非显示区域16只包括玻璃层。

显示区域15包括玻璃层、显示模块层和位于玻璃层和显示模块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非显示区域16只包括玻璃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激励器14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幕11展开的线性马达。

一般马达的构造是中间一根带有“转子”(Rotor)可以转动的轴,四周则是“定子”(Stator),装了线圈通电后即可产生磁场。所谓线性马达就是将马达沿轴线方向切开后予以展开,使马达的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故称之为线性马达。激励器14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线性马达,将马达沿智能手机Z轴方向(垂直于显示屏幕11的方向)进行切开后予以展开,通过Z轴方向的振动块的振动,推动显示屏幕11前后振动,此时的显示屏幕11即相当于之前受话器的振膜,显示屏幕11前后振动,推动空气振动进行发声。

-线性马达(直线电机)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无需转换机构即可直接获得直线运动,没有传动机械的磨损,并且噪音低、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直线电机经常简单描述为旋转电机被展平,而工作原理相同。动子是用环氧材料把线圈压缩在一起制成的;磁轨是把磁铁(通常是高能量的稀土磁铁)固定在钢上。电机的动子包括线圈绕组,霍尔元件电路板,电热调节器(温度传感器监控温度)和电子接口。在旋转电机中,动子和定子需要旋转轴承支撑动子以保证相对运动部分的气隙(airgap)。同样的,直线电机需要直线导轨来保持动子在磁轨产生的磁场中的位置。和旋转伺服电机的编码器安装在轴上反馈位置一样,直线电机需要反馈直线位置的反馈装置--直线编码器,它可以直接测量负载的位置从而提高负载的位置精度。

直线电机的控制和旋转电机一样。像无刷旋转电机,动子和定子无机械连接(无刷),不像旋转电机的方面,动子旋转和定子位置保持固定,直线电机系统可以是磁轨动或推力线圈动(大部分定位系统应用是磁轨固定,推力线圈动)。用推力线圈运动的电机,推力线圈的重量和负载比很小。然而,需要高柔性线缆及其管理系统。用磁轨运动的电机,不仅要承受负载,还要承受磁轨质量,但无需线缆管理系统。

相似的机电原理用在直线和旋转电机上。相同的电磁力在旋转电机上产生力矩在直线电机产生直线推力作用。因此,直线电机使用和旋转电机相同的控制和可编程配置。

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初级,由转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次级。在实际应用时,将初级和次级制造成不同的长度,以保证在所需行程范围内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耦合保持不变。直线电机可以是短初级长次级,也可以是长初级短次级。考虑到制造成本、运行费用,以直线感应电动机为例:当初级绕组通入交流电源时,便在气隙中产生行波磁场,次级在行波磁场切割下,将感应出电动势并产生电流,该电流与气隙中的磁场相作用就产生电磁推力。如果初级固定,则次级在推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反之,则初级做直线运动。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技术一个直线电机应用系统不仅要有性能良好的直线电机,还必须具有能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实现技术与经济要求的控制系统。随着自动控制技术与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线电机的控制方法越来越多。

对直线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控制技术,二是现代控制技术,三是智能控制技术。传统的控制技术如PID反馈控制、解耦控制等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PID控制蕴涵动态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是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系统中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为了提高控制效果,往往采用解耦控制和矢量控制技术。在对象模型确定、不变化且是线性的以及操作条件、运行环境是确定不变的条件下,采用传统控制技术是简单有效的。但是在高精度微进给的高性能场合,就必须考虑对象结构与参数的变化。各种非线性的影响,运行环境的改变及环境干扰等时变和不确定因素,才能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因此,现代控制技术在直线伺服电机控制的研究中引起了很大的重视。常用控制方法有:自适应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及智能控制。主要是将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与PID、H∞控制等现有的成熟的控制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以获得更好的控制性能。

直线电机可以认为是旋转电机在结构方面的一种变形,它可以看作是一台旋转电机沿其径向剖开,然后拉平演变而成。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对各类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旋转电机再加上一套变换机构组成的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已经远不能满足现代控制系统的要求,为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发展和应用直线电机,使得直线电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相比,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构简单,由于直线电机不需要把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的附加装置,因而使得系统本身的结构大为简化,重量和体积大大地下降;二是定位精度高,在需要直线运动的地方,直线电机可以实现直接传动,因而可以消除中间环节所带来的各种定位误差,故定位精度高,如采用微机控制,则还可以大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三是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随动性好。直线电机容易做到其动子用磁悬浮支撑,因而使得动子和定子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气隙而不接触,这就消除了定、动子间的接触摩擦阻力,因而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快速性和随动性;四是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直线电机可以实现无接触传递力,机械摩擦损耗几乎为零,所以故障少,免维修,因而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

直线电机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这类应用场合比较多;其次是作为长期连续运行的驱动电机;三是应用在需要短时间、短距离内提供巨大的直线运动能的装置中。

高速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直线电机实际应用的最典型的例子,美、英、日、法、德、加拿大等国都在研制直线悬浮列车,其中日本进展最快。

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是1990年4月安装于日本东京都丰岛区万世大楼,该电梯载重600kg,速度为105m/min,提升高度为22.9m。由于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没有曳引机组,因而建筑物顶的机房可省略。如果建筑物的高度增至1000米左右,就必须使用无钢丝绳电梯,这种电梯采用高温超导技术的直线电机驱动,线圈装在井道中,轿厢外装有高性能永磁材料,就如磁悬浮列车一样,采用无线电波或光控技术控制。

超高速电动机在旋转超过某一极限时,采用滚动轴承的电动机就会产生烧结、损坏现象,国外研制了一种直线悬浮电动机(电磁轴承),采用悬浮技术使电机的动子悬浮在空中,消除了动子和定子之间的机械接触和摩擦阻力,其转速可达25000~100000r/min以上,因而在高速电动机和高速主轴部件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日本安川公司新近研制的多工序自动数控车床用5轴可控式电磁高速主轴采用两个径向电磁轴承和一个轴向推力电磁轴承,可在任意方向上承受机床的负载。在轴的中间,除配有高速电动机以外,还配有与多工序自动数控车床相适应的工具自动交换机构。

直线电机也称线性电机,线性马达,直线马达,推杆马达。最常用的直线电机类型是平板式、U型槽式和管式。线圈的典型组成是三相,有霍尔元件实现无刷换相。

1、平板

有三种类型的平板式直线电机(均为无刷):无槽无铁芯,无槽有铁芯和有槽有铁芯。选择时需要根据对应用要求的理解。

无槽无铁芯平板电机是一系列coils安装在一个铝板上。由于FOCER没有铁芯,电机没有吸力和接头效应(与U形槽电机同)。该设计在一定某些应用中有助于延长轴承寿命。动子可以从上面或侧面安装以适合大多数应用。这种电机对要求控制速度平稳的应用是理想的。如扫描应用,但是平板磁轨设计产生的推力输出最低。通常,平板磁轨具有高的磁通泄露。所以需要谨慎操作以防操作者受他们之间和其他被吸材料之间的磁力吸引而受到伤害。

无槽有铁芯:无槽有铁芯平板电机结构上和无槽无铁芯电机相似。除了铁芯安装在钢叠片结构然后再安装到铝背板上,铁叠片结构用在指引磁场和增加推力。磁轨和动子之间产生的吸力和电机产生的推力成正比,叠片结构导致接头力产生。把动子安装到磁轨上时必须小心以免他们之间的吸力造成伤害。无槽有铁芯比无槽无铁芯电机有更大的推力。

有槽有铁芯:这种类型的直线电机,铁心线圈被放进一个钢结构里以产生铁芯线圈单元。铁芯有效增强电机的推力输出通过聚焦线圈产生的磁场。铁芯电枢和磁轨之间强大的吸引力可以被预先用作气浮轴承系统的预加载荷。这些力会增加轴承的磨损,磁铁的相位差可减少接头力。

2、U型槽式

U型槽式直线电机有两个介于金属板之间且都对着线圈动子的平行磁轨。动子由导轨系统支撑在两磁轨中间。动子是非钢的,意味着无吸力且在磁轨和推力线圈之间无干扰力产生。非钢线圈装配具有惯量小,允许非常高的加速度。线圈一般是三相的,无刷换相。可以用空气冷却法冷却电机来获得性能的增强。也有采用水冷方式的。这种设计可以较好地减少磁通泄露因为磁体面对面安装在U形导槽里。这种设计也最小化了强大的磁力吸引带来的伤害。

这种设计的磁轨允许组合以增加行程长度,只局限于线缆管理系统可操作的长度,编码器的长度,和机械构造的大而平的结构的能力。。

3、圆柱形

圆柱形动磁体直线电机动子是圆柱形结构。沿固定着磁场的圆柱体运动。这种电机是最初发现的商业应用但是不能使用于要求节省空间的平板式和U型槽式直线电机的场合。圆柱形动磁体直线电机的磁路与动磁执行器相似。区别在于线圈可以复制以增加行程。典型的线圈绕组是三相组成的,使用霍尔装置实现无刷换相。推力线圈是圆柱形的,沿磁棒上下运动。这种结构不适合对磁通泄漏敏感的应用。必须小心操作保证手指不卡在磁棒和有吸引力的侧面之间。

管状直线电机设计的一个潜在的问题出现在,当行程增加,由于电机是完全圆柱的而且沿着磁棒上下运动,唯一的支撑点在两端。保证磁棒的径向偏差不至于导致磁体接触推力线圈的长度总会有限制。

直线电机的优点:

在实用的和买得起的直线电机出现以前,所有直线运动不得不从旋转机械通过使用滚珠或滚柱丝杠或带或滑轮转换而来。对许多应用,如遇到大负载而且驱动轴是竖直面的。这些方法仍然是最好的。然而,直线电机比机械系统比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如非常高速和非常低速,高加速度,几乎零维护(无接触零件),高精度,无空回。完成直线运动只需电机无需齿轮,联轴器或滑轮,对很多应用来说很有意义的,把那些不必要的,减低性能和缩短机械寿命的零件去掉了。

(1)结构简单。管型直线电机不需要经过中间转换机构而直接产生直线运动,使结构大大简化,运动惯量减少,动态响应性能和定位精度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可靠性,节约了成本,使制造和维护更加简便。它的初次级可以直接成为机构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结合使得这种优势进一步体现出来。

(2)适合高速直线运动。因为不存在离心力的约束,普通材料亦可以达到较高的速度。而且如果初、次级间用气垫或磁垫保存间隙,运动时无机械接触,因而运动部分也就无摩擦和噪声。这样,传动零部件没有磨损,可大大减小机械损耗,避免拖缆、钢索、齿轮与皮带轮等所造成的噪声,从而提高整体效率。

(3)初级绕组利用率高。在管型直线感应电机中,初级绕组是饼式的,没有端部绕组,因而绕组利用率高。

(4)无横向边缘效应。横向效应是指由于横向开断造成的边界处磁场的削弱,而圆筒型直线电机横向无开断,所以磁场沿周向均匀分布。

(5)容易克服单边磁拉力问题。径向拉力互相抵消,基本不存在单边磁拉力的问题。

(6)易于调节和控制。通过调节电压或频率,或更换次级材料,可以得到不同的速度、电磁推力,适用于低速往复运行场合。

(7)适应性强。直线电机的初级铁芯可以用环氧树脂封成整体,具有较好的防腐、防潮性能,便于在潮湿、粉尘和有害气体的环境中使用;而且可以设计成多种结构,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8)高加速度。这是直线电机驱动,相比其他丝杠、同步带和齿轮齿条驱动的一个显著优势。

直线电机选择规格主要是对于推力的选择,通常情况下有软件作为辅助工具。为了准确选择直线电机的推力,需要知道负载重量、有效行程、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辅助于选型软件,即可选择合适推力的电机。

-激励器

激励器是一种谐波发生器,利用人的心理声学特性,对声音信号进行修饰和美化的声处理设备。通过给声音增加高频谐波成分等多种方法,可以改善音质、音色、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增加声音的空间感。现代激励器不仅可以创造出高频谐波,而且还具有低频扩展和音乐风格等功能,使低音效果更加完美、音乐更具表现力。

使用激励器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可懂性和表现力。使声音更加悦耳动听,降低听音疲劳,增加响度。虽然激励器只给声音增加了0.5dB左右的谐波成分,但实际听起来,音量好像增加了10dB左右。使声音的听觉响度明显增加,声音图像的立体感,以及声音的分离度的增加;改善了声音的定位和层次感,还可以提高重放声音的音质,磁带的复制率。因为声信号在传送和录制过程中会损失高频谐波成分,出现高频噪声。此时前者用激励器先对信号进行补偿,后者可用滤波器将高频噪声滤掉后,再营造出高音成分,保证重放音质。激励器的调节需要音响师对系统的音质和音色进行判别,再根据主观听音评价进行调整。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