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300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换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音频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对音频设备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视频的播放,更要求对音频设备的可靠性提出更多要求。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移动多媒体技术也随之发展,很多音频设备具有多种娱乐功能,如视频播放、数码摄像、游戏、GPS导航等,其对音频设备的播放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扬声器箱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音频信号的播放。当扬声器箱的出音口有较大阻力或者出音管道有较大阻尼时,如整机环境,扬声器箱的中频失真会升高,严重影响扬声器箱的听音品质,同时由于扬声器箱的前腔谐振,会放大高频成分和高频噪声,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扬声器箱的前腔中频失真及前腔谐振导致的高频噪音,通常在扬声器箱的壳体上开设泄露孔来平衡扬声器箱内部的气压以改善中频失真、避免前腔谐振,然而这样会导致扬声器箱的结构过于复杂,提高了其加工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中频失真且降低高频噪声的扬声器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箱,所述扬声器箱包括具有收容空腔的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腔且具有振膜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振膜将所述收容空腔分隔为前腔与后腔,所述扬声器单体还包括设于所述振膜且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的泄漏孔。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单体还包括设于所述振膜上以覆盖所述泄漏孔的 透气间隔件。

优选的,所述透气间隔件采用声阻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泄漏孔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泄漏孔呈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单体还包括盆架,所述振膜包括设有所述泄漏孔的本体部及自所述本体部向外延伸形成并固定于所述盆架的固定部。

优选的,所述本体部包括设有所述泄漏孔的球顶部及自所述球顶部向外弯折延伸至所述固定部的折弯部。

优选的,所述本体部包括球顶部、自所述球顶部向外弯折延伸至所述固定部的折弯部及叠设于所述球顶部的加强板,所述泄漏孔依次贯穿所述球顶部和所述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本体部包括球顶部、由所述球顶部围合形成的切中孔及叠设于所述球顶部以覆盖所述切中孔的加强板,所述泄漏孔贯穿所述加强板,且所述泄漏孔在所述切中孔的范围内。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扬声器箱包括具有收容空腔的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腔且具有振膜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振膜将所述收容空腔分隔为前腔与后腔,所述扬声器单体还包括设于所述振膜且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的泄漏孔。所述泄漏孔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所述扬声器箱的中频失真,而且能有效减弱前腔谐振产生的高频成分与高频噪声,更进一步的,所述泄漏孔通过连通前腔与后腔,有效的平衡后腔气压,而无需在后腔另外开均压孔,保证扬声器箱外形的密闭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扬声器箱实施例一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扬声器箱沿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图3所示扬声器箱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实施例二的扬声器单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实施例三的扬声器单体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和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的对比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频率响应曲线和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对比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高次谐波曲线和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高次谐波曲线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B部分放大图。所述扬声器箱100包括壳体1和扬声器单体3,所述壳体1包括收容空腔11、第一壳体13及第二壳体15,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5组配形成所述收容空腔11,所述扬声器单体3收容于所述收容空腔11内。

所述扬声器单体3包括盆架31、振膜33、磁路系统35、音圈37、泄漏孔38及透气间隔件39,所述振膜33固设于所述盆架31,所述磁路系统35收容于所述盆架31内,所述音圈37与所述振膜33连接并由所述磁路系统35驱动所述音圈37振动以带动所述振膜33振动发声,所述振膜33将所述收容空腔11分隔为前腔111与后腔113,所述前腔111包括前声腔1111及连通所述前声腔1111与外界的出声通道1113,所述振膜33上设有连通所述前腔111与所述后腔113的泄漏孔38及由声阻材料制成且覆盖所 述泄漏孔38的透气间隔件39。

所述振膜33包括本体部331和固定部333,所述固定部333自所述本体部331向外延伸而成且固定于所述盆架31,所述泄漏孔38贯穿所述本体部331,所述本体部331包括球顶部3311、折弯部3313及加强板3315,所述折弯部3313自所述球顶部3311向外弯折延伸至所述固定部333,所述加强板3315叠设于所述球顶部3311。

本实施例中,所述泄漏孔38呈圆形,所述泄漏孔38依次贯穿所述加强板3315与所述球顶部3311。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泄漏孔38也可以为其他数量,所述泄漏孔38可以呈多边形或其他不规则图形,所述泄漏孔38也可以设于所述本体部331的其他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间隔件3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透气间隔件39分别固设于所述加强板3315和所述球顶部3311以覆盖所述泄漏孔38的两端开口。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间隔件39可以仅覆盖所述泄漏孔38的一端开口,也可以填充于所述泄漏孔38内。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扬声器单体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本体部331a包括球顶部3311a、由所述球顶部3311a围合形成的切中孔3317a及叠设于所述球顶部3311a以覆盖所述切中孔3317a的加强板3315a,所述泄漏孔38a贯穿所述加强板3315a,且所述泄漏孔38a在所述切中孔3317a的范围内。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扬声器单体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本体部331b不包括加强板,所述泄漏孔38b贯穿所述球顶部3311b,所述透气间隔件39b覆设于所述泄漏孔38b的一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扬声器箱包括具有收容空腔的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腔且具有振膜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振膜将所述收容空腔分隔为前腔与后腔,所述扬声器单体还包括设于所述振膜且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的泄漏孔。所述泄漏孔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所述扬声器箱的中频失真,而且能有效减弱前腔谐振产生的高频成分与高频噪声,更进一步的,所述泄漏孔通过连通前腔与后腔,有效的平衡后腔气压,而无需在后腔另外开均压孔,保证扬声器箱外形的密闭和一致性。

请结合参阅图7、图8及图9,其中,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和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的对比图,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频率响应曲线和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对比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高次谐波曲线和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高次谐波曲线的对比图。图7至图9的结果为在所述出声通道1113有较大阻力时进行的整机测试,图7中曲线Ⅰ表示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曲线Ⅱ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100的总谐波失真曲线,从图7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100中频失真较低,图8中曲线Ⅰ表示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箱100的频率相应曲线,曲线Ⅱ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100的频率响应曲线,从图8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100的高谐振减弱,谐振峰降低,高频成分减少,听感变好;图9中曲线Ⅰ表示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箱的高次谐波曲线,曲线Ⅱ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100高次谐波曲线,从图9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扬声器箱100高次谐波明显降低,其听感改善明显,同时没有对所述出声通道1113的声音产生干扰。

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工作原理为:当所述音圈37接收外界电流信号时,所述音圈37在磁场中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会产生位置。随之所述音圈37接收的电流信号不断变换方向,使得所述音圈37收到的洛仑磁力也对应变换方向,如此使得所述音圈37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振膜33振动发出声音,通过所述出声通道1113传出。当所述出声通道1113内有较大的阻力或阻尼时,所述扬声器箱100中频失真会升高,严重影响所述扬声器箱 100的听音品质,同时由于扬声器箱100的前腔111谐振,会放大高频成分和高频噪声,影响听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100通过设置泄漏孔38克服上述缺陷的原理如下:

其中,Fh为高频谐振频率,Ca为声顺,Mp为等效声质量,V表示前腔111体积,ρ0为空气密度,c0为空气中声速。

所述泄漏孔38破坏了V的完整性,减弱了所述前腔111的共振,所述泄漏孔38连通所述前腔111与所述后腔113,一方面可以起到均压的作用,当所述出声通道1113有较大阻力或阻尼时,可以部分的减少空气非线性带来的影响,同时减弱所述振膜33的摇摆,另一方面,控制高次谐波的传播,使其无法对所述出声通道1113的声音产生窜扰,改善听音品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