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458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立体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立体成像技术是利用人眼的偏光原理距离人眼宽度拍摄同一目标物,再利用图像投影技术立体化两幅图像中重叠部分。

该技术广泛应用在立体电影、商品3D展示,甚至延伸到医疗和整形领域。在医疗整形领域中,医生利用病人的立体图像模型进行手术前的整形标定,以及通过对立体图像模型的图像调整为病人展示整形效果等。为此,在整形之前,需要为病人拍摄用于构建所述立体图像模型的多组图像。

目前,医院中使用的拍摄设备在病人不同侧面依次拍摄多组图像,再将多组图像处理成立体图像模型。由于采用依时序拍摄,不同瞬时病人的表情、眼睛等各不相同,如此导致模拟出的立体图像模型在脸颊、眼睛等部位需要后期模拟,这导致立体图像模型的局部失真、或表情生硬,进而影响病人整形后的效果展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用于解决非同时拍摄活体的多幅图像,而导致所构建的立体图像模型局部无法真实表达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包括:至少三个相机组,用于同时拍摄位于预设位置的目标物的不同拍摄面;每个相机组包含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同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用于从不同角度拍摄所述目标物同一拍摄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包括:第一相机组,用于拍摄目标物的正面;第二相机组,设置在第一相机组的第一侧,用于拍摄所述目标物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正面具有重合区域;第三相机组,设置在第一相机组的第二侧,用于拍摄所述目标物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正面具有重合区域。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还包括:第四相机组,设置在第一相机组的第三侧,用于拍摄所述目标物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正面具有重合区域。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还包括:第五相机组,设置在第一相机组的第四侧,用于拍摄所述目标物的第四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正面具有重合区域。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同一相机组中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夹角在0°至15°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各所述相机组中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其相应的拍摄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与所述第二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0°至50°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与所述第三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在0°至50°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与所述第四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在10°至22°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与所述第五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在10°至22°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机组相距目标物之间的距离500至1000mm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各相机组进行同步拍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还包括:计算机设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基于同步拍摄的控制信号以令所述控制装置向各所述相机组输出相应的同步控制信号,以及,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各相机组反馈的拍摄图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还包括:闪光灯和/或反光板。

本申请所提供的拍摄设备,采用多组相机组同时拍摄目标物的至少三个侧面,能够有效避免因活体无法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而导致所制作出的立体图像模型不能反映其人局部(如眼睛、嘴角等)真实立体图像的问题。

另外,为了确保近距离拍摄的目标物各侧面图像能够拼接成立体图像模型,各相机组所拍摄的侧面需具有重合区域。

另外,对于如病人头部的图像拍摄,病人下颚、头顶需要考虑到整体模型中,以便利用立体图像模型规划整形部位前后的面部整体美观。

另外,为了确保所拍摄的各拍摄面的目标物在图像清晰度和图像尺寸上相差无几,各相机组需相距目标物在500至1000mm范围内。

另外,各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之间的镜头光轴夹角,以及各相机组中第一相机之间的镜头光轴夹角均基于各相机组与目标物的距离和目标物的尺寸而在相应范围内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拍摄设备中一组相机组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拍摄设备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拍摄设备中的相机组中两相机之间光轴夹角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拍摄设备中的相机组中两相机之间光轴夹角的又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拍摄设备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拍摄设备中各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光轴之间夹角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拍摄设备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拍摄设备在再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拍摄设备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拍摄设备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支撑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支撑装置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由支撑装置支撑拍摄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支撑装置中的安装结构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用于三维成像的拍摄设备需采用至少两个相机(或双镜头相机)(100,100’)来拍摄同一目标物2的同一拍摄区,再对各相机所拍摄的各图像中重叠的拍摄区进行基于立体图像模型的反投影处理,由此得到所述拍摄区的立体图像模型。在医疗整形领域中,单一拍摄面的立体图像模型可能足以涵盖待整形的部位,但却无法反应出待整形部位与病人其他关联部位的联动效果。例如,待整形部位为嘴形,医生需为病人展示嘴部分别与脸颊和鼻翼、甚至与耳朵部位的整体立体图像模型,并借助立体图像模型解说整形前后的嘴部以及嘴部附近肌肉形状的变化。

为构建目标物的立体图像模型,拍摄设备需同时拍摄目标物在不同拍摄面的图像,并通过立体建模和拼接技术,将各侧面图像构建成该目标物的多侧面立体图像模型。其中,所述目标物可以是任一种待构建立体图像模型的实物或人,各相机组可拍摄目标物的局部或整体。

请参阅图2至图10,其中,图2为本申请拍摄设备在一实施方式中的正视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在该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拍摄设备包括:至少三个相机组(11,12,13,14,15)。各所述相机组以不同角度摆放在相距目标物预设距离的位置,用于同时拍摄所述目标物的不同拍摄面。为了缩限所述拍摄设备所占空间,各所述相机组以所述目标物为中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弧面摆放在所述目标物周围,每个拍摄面拍摄至少两幅图像,以便计算机设备利用该至少两幅图像构建目标物在相应拍摄面的立体图像模型。为此,每个相机组包含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即:(111,112),(121,122),(131,132),(141,142),和(151,152),且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之间具有预设间距。例如,同一组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采用同一型号的专业相机,并采用横向或纵向排列,两相机的镜头的光轴之间的间距为该型号相机尺寸和相机间距之和。同一组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夹角在0°至15°之间。例如,同一组的第一相机211和第二相机212的镜头光轴可平行设置,如图3所示,且所述第一相机的和第二相机的镜头拍摄范围在所述目标物所在拍摄区域完全重叠。又如,如图4所示,同一组的第一相机211’和第二相机212’的镜头光轴夹角α选为1°、2°、3°、4°、5°、6°、7°、8°、9°、10°11°、12°、13°、14°和15°中某一值或某两值之间的角度值。所述夹角是基于目标物和同组的两个相机的镜头光轴所围成的三角形而确定的。所述三角形的形成则与目标物相距同一组中各相机的距离、目标物的尺寸、各相机的镜头拍摄范围、镜头间距及聚焦区间中的至少一种相关。例如,在目标物尺寸、镜头拍摄范围及定焦的情况下,同组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夹角越小,所述目标物与各相机的距离越近。在医疗整形领域中,由于所成像的立体图像模型需要具备高分辨率,因此,各相机需采用接近于单反相机的高分辨率相机,由此,为了同时满足图像清晰度和模型尺寸在医疗整形领域的要求,每组相机距离目标物的距离不能过远或过近,考虑专业相机的尺寸较大,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优选从不同角度拍摄所述目标物体的同一拍摄面,即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在(0°,15°]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目标物为病人的头部、或与头部尺寸类似的物体,所述第一相机组相距目标物之间的距离在500至1000mm之间。

各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和第二相机的镜头拍摄范围在包含所述目标物的拍摄面内完全重叠,由此确保利用同一组中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可构建目标物在同一拍摄面的立体图像模型。例如,第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拍摄的图像中均包含面部眼、鼻、口所在拍摄面,则利用该两幅图像可构建眼鼻口的立体图像模型。

为了满足上述镜头光轴的夹角区间,同一组中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可同时不与相应拍摄面垂直。为了便于调试以及便于指示病人摆放姿势,同一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相应的拍摄面。例如,所述拍摄设备拍摄头部时,摆放在头部周围的各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相应的拍摄面,更细致地,第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头部的正面,第二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头部的第一侧面,第三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头部的第二侧面。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所述拍摄设备在各拍摄面所拍摄的图像能够拼成目标物的立体图像模型,各拍摄面是有交集的。例如,如图5所示,相机组31中的第一相机311和第二相机312同时拍摄目标物的第一拍摄面T1,相机组32中的第一相机321和第二相机322同时拍摄目标物的第二拍摄面T2,其中,T1与T2相交,也就是说,T1与T2部分重叠,此重叠部分能够为多立体图像模型的拼接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根据所拍摄目标物长宽摆放,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可选择以横向或纵向排列设置。例如,当拍摄头部图像以构建头部立体图像模型时,各相机组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纵向排列设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设备包括:第一相机组、第二相机组、第三相机组,每个相机组包含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

所述第一相机组用于拍摄处于预设位置的目标物的正面。

所述第二相机组设置在第一相机组的第一侧,用于拍摄所述目标物的第一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正面具有重合区域。

所述第三相机组设置在第一相机组的第二侧,用于拍摄所述目标物的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正面具有重合区域。

在此,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是指与所述目标物的正面呈预设角度的拍摄面。例如,所述第二相机组位于目标物的左侧、第三相机组位于目标物的右侧。又如,所述第二相机组位于目标物的左前侧、第三相机组位于目标物的右前侧。每个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夹角在0°至15°之间。例如,同一组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可平行设置,如图3所示,且所述第一相机的和第二相机的镜头拍摄范围在所述目标物所在拍摄区域完全重叠。又如,同一组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夹角α选为1°、2°、3°、4°、5°、6°、7°、8°、9°、10°11°、12°、13°、14°和15°中任一值或任两值之间的角度值,如图4所示。为了满足上述镜头光轴的夹角区间,同一组中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可同时不与相应拍摄面垂直。同一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也可以垂直于相应的拍摄面。例如,所述拍摄设备拍摄头部时,摆放在头部周围的各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相应的拍摄面,更细致地,第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头部的正面,第二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头部的第一侧面,第三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头部的第二侧面。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所述拍摄设备在各拍摄面所拍摄的图像能够拼成目标物的立体图像模型,各拍摄面是有交集的。例如,如图5所示,相机组31中的第一相机311和第二相机312同时拍摄目标物的第一拍摄面T1,相机组32中的的第一相机321和第二相机322同时拍摄目标物的第二拍摄面T2,其中,T1与T2相交,也就是说,T1与T2部分重叠,此重叠部分能够为多立体图像模型的拼接提供数据支持。

为确保各相机组的拍摄面相交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与所述第二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α2在0°至50°之间。所述第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与所述第三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α3在0°至50°之间。

在第二相机组和第三相机组拍摄目标物对称两侧的拍摄面的情况下,所述α2与α3相等。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相机组41、第二相机组42和第三相机组43中的各第一相机(411,421,和431)均垂直于目标物的拍摄面,第二相机组42中的第一相机421的镜头光轴与第一相机组41中第一相机411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α2为0°、1°、…、50°中预先调试的整数角度值或带有小数的角度值,第三相机组43中的第一相机431的镜头光轴与第一相机组43中第一相机432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α3为0°、1°、…、50°中预先调试的整数角度值或带有小数的角度值。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相机组、第二相机组和第三相机组不能满足拍摄目标物更多拍摄面的需求,如图7所示,所述拍摄设备还包括:第四相机组54。所述第四相机组设54置在第一相机组51的第三侧,用于拍摄所述目标物的第三侧面;其中,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正面具有重合区域。例如,为了拍摄头部下颚图像,所述第四相机组54设置在第一相机组51的下方或下前侧方。所述第一相机组51中的第一相机511的镜头光轴与所述第四相机组54中的第一相机541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α4在10°至22°之间,该角度范围能够配合第四相机组54和第一相机组51同时拍摄到目标物的不同拍摄面的清晰图像,同时确保第一相机组51和第四相机组54各自所拍摄的拍摄面部分重叠。其中,所述夹角α4的取值可根据目标物与第四相机组和第一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的距离而定。例如,所述夹角α4通过调节确定为10°、11°、12°、…、20°、21°及22°中的整数角度值或带小数的角度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所述拍摄设备还包括:第五相机组55。所述第五相机组55设置在第一相机组51的第四侧,用于拍摄所述目标物的第四侧面;其中,所述第五相机组55与所述第一相机组51各自所拍摄的同一拍摄区域相交。

在此,所述第五相机组可与第四相机组相对于第一相机组对称的位置,也可以根据第五相机组所拍摄的目标物的实际需要,调整拍摄角度。仍以图8为例,为了拍摄头部的发际线及头顶图像,所述第五相机组55位于第一相机组51上方或上前侧面。所述第一相机组51中的第一相机511的镜头光轴与所述第五相机组55中的第一相机551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α5在10°至22°之间,该角度范围能够配合第五相机组55和第一相机组51同时拍摄到目标物在不同拍摄面的清晰图像,同时确保第一相机组51和第五相机组55各自所拍摄的拍摄面部分重叠。其中,所述夹角α5的取值可根据目标物与第五相机组55和第一相机组51中的第一相机的距离而定。例如,所述夹角α5通过调节确定为10°、11°、12°、…、20°、21°及22°中的整数角度值或带小数的角度值。

所述拍摄设备中的各相机可通过数据线连接到外部的控制装置,以便进行同步控制。如图9为例,第一相机组61中包含第一相机611和第二相机612,第二相机组62中包含第一相机621和第二相机622,第三相机组63中包含第一相机631和第二相机632,各相机均通过USB数据接口和控制信号接口与控制装置60相连,其中,USB数据接口用于传输各相机所拍摄的图像,控制信号接口用于将所述控制装置60所发出的同步控制信号发送给各相机。

在此,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是计算机设备或包含处理器的嵌入式设备。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属于所述拍摄设备的一部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作为各相机的数据传输枢纽包含数据接口单元和同步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数据接口单元用于将所有相机的同步控制信号线和照片传输数据线分别连接至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方式将同步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同步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拍摄控制信号、光圈调节控制信号、拍摄延时控制信号、及曝光时间控制信号等。同步或异步的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各相机组反馈的图像。具体地,所述同步控制单元用于同步转发所述同步控制信号至各相机,为此,所述同步控制单元包括:同步电路。所述同步电路可以是基于总线控制的电路,其输入端通过所述数据接口单元与所述计算机设备相连,输出端通过所述数据接口单元分别与各相机相连。所述同步控制单元和数据接口单元被布置在PCB板上。除此之外,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图像传输单元,用于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图像传输指令将各相机拍摄的图像传递至所述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图像传输单元也通过所述数据接口单元连接各相机和计算机设备,并从所述图像传输指令中解析相应相机地址,并根据相机地址读取相机中的图像。

结合上述各示例中所提供的装置结构,所述拍摄设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描述如下:

如图10所示,所述拍摄设备包括:第一相机组71、第二相机组72、第三相机组73和第四相机组74,各相机组设置在相距目标物600mm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相机组71设置在目标物正面、第二相机组72和第三相机组73对称的设置在目标物的左前方和右前方、第四相机组74设置在目标物的前下方,每个相机组(71,72,73,74)中包含第一相机(711,721,731,741)和第二相机(712,722,732,742),各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711,721,731,741)的镜头光轴垂直投射在相应的拍摄面上,各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夹角在11°,第二相机组72中的第一相机721与第一相机组71中第一相机711之间的光轴夹角为43°,第三相机组73中的第一相机731与第一相机组71中第一相机711之间的光轴夹角为43°,第四相机组74中的第一相机741与第一相机组71中第一相机711之间的光轴夹角为15°。

在同步拍摄时,计算机设备75通过界面获取技术人员输入的曝光时间、光圈调节等参数,并利用同步控制信号通过控制装置70发送给各相机(711,712,721,722,731,732,741,742),再通过获取技术人员点击的拍摄按钮,产生拍摄同步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装置70发送给各相机(711,712,721,722,731,732,741,742)以得到同时拍摄的目标物在各拍摄面的图像,再由计算机设备75通过所述控制装置70逐个回收到本地,以便为目标物的立体图像模型进行三维构建处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各相机所拍摄图像的光强均衡,所述拍摄设备还包括:闪光灯、和反光板中的至少一个(均未于图示)。

所述闪光灯可背对目标物,通过墙壁或放置在拍摄设备之后的反光板反衬目标物,以为目标物提供均匀光线。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所述拍摄设备上可仅放置反光板,以便将自然光反射到目标物上,使得目标物得到均匀光线。

或者,提供带有闪光灯的反光板,由此确保目标物受均匀光线照射。

为此,所述控制装置还连接所述闪光灯和计算机设备,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所发出的同步控制信号能够传递至闪光灯处,以配合完成同步拍照。

为了满足所述拍摄设备中各相机组之间、和各相机组中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之间的位置和角度固定。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所述拍摄设备中的各相机组的支撑装置。如图1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80包括:支撑结构和至少三个安装结构(804,805,806)。

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安装面向位于预设位置的目标物的不同拍摄面设置的各所述相机组。具体地,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相距目标物预设距离的位置,并根据各相机组的位置及角度关系为各相机组提供支撑。例如,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架(801,802,803),每个支撑架支撑一个相机组以便所述相机组拍摄目标物的一个拍摄面。所述拍摄面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物的正面、左侧面、右侧面、左前侧面、右前侧面、俯视面、背面等。各相机组所拍摄的拍摄面需部分重叠,如此可以在后期基于图像构建目标物的多侧立体图像模型时进行拼接,为此,所述支撑结构可以是支撑各相机组排列拍摄。为了减少拍摄设备所占空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支撑部件,每个支撑部件支撑一个相机组,使得各相机组以目标物为中心相距预设距离的弧面进行拍摄。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可以是由多节支撑杆和连接各支撑杆的连接套件组合而成。例如,第一支撑部件由两组支撑杆和连接所述两组支撑杆的套件构成,其中,每组支撑杆中包含多根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套件螺纹连接,以确保所支撑的相机组所需高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件810、第二支撑部件811、和第三支撑部件81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810支撑相机组拍摄目标物的正面。第二支撑部件81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第一侧,支撑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位于所述目标物的第一侧面。第三支撑部件81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第二侧,支撑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位于所述目标物的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是相对于所述正面的不同侧面,可以选取在左侧面、右侧面、介于左侧和正面之间的任一侧面、以及介于右侧和正面之间的任一侧面等。为了对称的拍摄目标物的图像,所述第二支撑部件811和第三支撑部件812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的左右两侧。

为了将各相机组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在所述支撑结构上还分布着至少三个安装结构。每个安装结构均可将相机组固定在支撑结构上,并将所述相机组中的各相机镜头调整在对应目标物的相应拍摄面。具体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紧固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紧固部件以及固定在所述紧固部件上的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其中,所述紧固部件举例包括:带有夹持柄的夹持件以及紧固所述夹持柄的螺旋紧固件。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分别将同一相机组中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相机组中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可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达到该两个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夹角在0°至15°。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举例包括:固定在所述紧固部件上的板体,穿设在所述板体上的角度调节器以及固定在所述角度调节器上的卡固件。所述卡固件固定相机。该卡固件还可以替换成螺旋紧固件、滑槽式固定件等。所述角度调节器带动所述卡固件转动,以便所固定的相机镜头光轴倾斜或垂直于相应拍摄面。例如,安装结构固定相机组中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其中所述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安装部件卡固第一相机,使得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所拍摄的拍摄面,第二安装部件相邻设置在上述第一安装部件的下方并卡固第二相机,通过调节所述第二安装部件,所述第二相机与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可在大于0°小于等于15°之间调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以及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和第三支撑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即为前述安装结构中的一员。

在此,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支撑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位于所述目标物的正面;第二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第一侧,支撑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位于所述目标物的第一侧面;第三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第二侧,支撑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位于所述目标物的第二侧面。

在此,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和第三支撑部件可以是三个独立支撑部件,根据相机焦距及目标物清晰度需要,设置相距在目标物预设距离的位置处。例如,所述目标物为病人头部,则所述距离在500至1000mm之间。为了同时满足使得各相机组拍摄到目标物的不同拍摄面以及节约占用空间,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和第三支撑部件设置在以所述目标物为中心相距预设距离范围的弧线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在拍摄前设置在目标物的正面,第二支撑部件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的左前侧,第三支撑部件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的邮前侧。其中,为了拍摄到目标物对称两侧图像,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和第三支撑部件可对称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之间的夹角均在大于0°且小于等于50°的范围内。第一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上,第二安装结构固定在第二支撑部件上,以及第三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部件上。该三个安装结构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若所拍摄的目标物为病人头部,则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可低于或等高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和第三支撑部件为由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身侧向相反方向延伸而出的弯曲的支撑臂。例如,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和第三支撑部件均由多组支撑杆及连接每组支撑杆的连接套件装配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连接套件中包含十字套件,所述十字套件可在第一支撑部件侧面套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和第三支撑部件中的支撑杆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和第三支撑部件中包含带有弯曲角度的连接套件,该弯曲角度在0°至50°之间。所述弯折角度更具体地可以是0°、1°、2°、…、46°、47°、48°、49°、50°中预设整数或经预先调节而确定的两整数角度之间的小数。设置在各支撑部件上的各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安装部件卡固第一相机、第二安装部件卡固第二相机,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调节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垂直于相应拍摄面,且第二安装部件调节第二相机的镜头光轴与第一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的夹角在大于0°且小于等于15°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要整形的部位,所述支撑装置还需要支撑相机组拍摄病人头部的下颚、和/或额头与发际线交汇区域,以便获得病人面部全部立体图像模型,为此,所述支撑结构对应包含第四支撑部件和第五支撑部件。其中,所述第四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第三侧,在所述第四支撑部件上设置第四安装结构,使得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结构的相机组拍摄目标物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五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第四侧,在所述第五支撑部件上设置第五安装结构,使得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结构的相机组拍摄目标物的第四侧面。其中,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与所述正面相交。例如,所述第三侧面为头部的下颚拍摄面,所述第四侧面为头部的额头拍摄面。为了便于第一支撑部件与第四支撑部件、第五支撑部件集成在一起,并且确保安装在所述第四支撑部件和第五支撑部件上的相机组能够受统一控制信号拍摄清晰图像,所述第四支撑部件和第五支撑部件分别与第一支撑部件之间的夹角在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2°之间。

例如,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含分别设置接近底部和顶部的弯曲角度的连接套件,其中,接近底部的连接套件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部件中的支撑杆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四支撑部件的支撑杆组上,接近顶部的连接套件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部件中的支撑杆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五支撑部件的支撑杆组上。所述连接套件的弯曲角度为10°、11°、12°、…、20°、21°、22°中预先经调试确定的整数角度值或任两整数之间带有小数的角度值。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中支撑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及由该支撑装置支撑的一种拍摄设备示例。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件810、第二支撑部件811、第三支撑部件812和第四支撑部件(未予图示),以及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第三安装结构和第四安装结构(均未于图示)。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810在拍摄前设置在相距目标物预设距离的正面,第二支撑部件811和第三支撑部件812分列在第一支撑部件810的对称两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810呈43°,第四支撑部件位于第一支撑部件810下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810呈11°。每个安装结构固定包含紧固部件、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中的紧固部件固定在第一支撑部件810上,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中的紧固部件固定在第二支撑部件811上,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中的紧固部件固定在第三支撑部件812上,所述第四安装结构中的紧固部件固定在第四支撑部件上。每个安装结构固定一个相机组,其中,每个相机组中包含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安装部件固定第一相机831、第二安装部件固定第二相机832,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分别固定第二相机组84中的第一相机841和第二相机842,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分别固定第三相机组82中的第一相机821和第二相机822,所述第四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分别固定第四相机组85中的第一相机851和第二相机852。其中,每个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安装部件卡固第一相机(821,831,841,851)使其镜头光轴垂直投射在相应拍摄面,且第二安装部件卡固第二相机(822,832,842,852)使得同一相机组的两个相机的镜头光轴之间夹角呈15°。经各支撑部件的支撑,第一相机组83中的第一相机831和第二相机组84中第一相机841之间的夹角呈43°,第一相机组83中的第一相机831和第三相机组82中第一相机821之间的夹角呈43°,第一相机组83中的第一相机831和第四相机组85中第一相机851之间的夹角呈11°。

为了确保拍摄设备中闪光灯和/或反光板能够有效地将光反射到目标物,以便拍摄到光线匀称的目标物图像,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用于将闪光灯或反光板固定在支撑结构上的安装结构。该类安装结构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图14中所示,安装结构(86,87)紧固在第二支撑部件811和第三支撑部件812上,安装结构(86,87)包含与闪光灯(88,89)底座配合的卡槽及穿设在卡槽两壁及闪光灯底座的螺旋固件,用以将闪光灯反向的卡固在第二支撑部件811和第三支撑部812件上。

本申请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