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见光无线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43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见光无线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无线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目前,可见光通常只用于照明,没有很好地开发出半导体发光的附加值,当下的无线通信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但是,目前的无线通信技术占用频谱资源,发射功率低、存在电磁干扰、浪费能源的现象,迫切需要设计出一种不占用频谱资源、发射功率高、无电磁干扰、节约能源,同时,实现照明和通信双重功能可见光通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高效环保远距离无线信息传输的可见光无线通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见光无线通讯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单片机A、M序列发生器、运算放大器、LED灯、第一驱动模块、光电传感器、A/D转换器、单片机B、双模授时模块、OLED液晶屏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信号发生器与单片机A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单片机A分别与M序列发生器、运算放大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与LED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与信号发生器、单片机A、M序列发生器、运算放大器、LED灯通过电源线连接,所述LED灯与光电传感器进行远程无线信号传输,所述光电传感器与A/D转换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A/D转换器与单片机B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单片机B分别与双模授时模块、OLED液晶屏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与光电传感器、A/D转换器、单片机B、双模授时模块、OLED液晶屏通过电源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片机A和单片机B均采用MC9S12XS单片机。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灯的功率小于4W。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传感器采用OPT101P-J,片内放大器反馈电阻RF=1MΩ,光敏二极管响应0.45A/W。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均采用REF102高精度10V电压基准集成电路。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双模授时模块10采用TD3020T,模块内部集成了BD2B1/GPS L1双模SOC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科学,能够同时实现照明和通信双重功能,增加了半导体照明的附加值,有助于提高LED照明对现有照明光源的竞争力,本装置有效的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并且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本装置具有不占用频谱资源、发射功率高、无电磁干扰、节约能源等优点,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发送接收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软件流程控制图。

图中:1-信号发生器、2-单片机A、3-M序列发生器、4-运算放大器、5-LED灯、6-第一驱动模块、7-光电传感器、8-A/D转换器、9-单片机B、10-双模授时模块、11-OLED液晶屏、12-第二驱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可见光无线通讯装置,由信号发生器1、单片机A2、M序列发生器3、运算放大器4、LED灯5、第一驱动模块6、光电传感器7、A/D转换器8、单片机B9、双模授时模块10、OLED液晶屏11和第二驱动模块12组成,首先第一驱动模块6对信号发生器1、单片机A2、M序列发生器3、运算放大器4、LED灯5供电,第二驱动模块12对光电传感器7、A/D转换器8、单片机B9、双模授时模块10、OLED液晶屏11进行供电,由信号发生器1产生信号,信号发生器1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A2,单片机A2将接收的信号用曼切斯特编码方式编码,通过M序列发生器3产生一个M讯号,然后单片机A2由运算放大器4将该M讯号通过功率小于4W的LED灯5发送,有效的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并且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然后,LED灯5与光电传感器7进行可见光无线传输,光电传感器7将接受传输至A/D转换器8,A/D转换器8进行信号转换,A/D转换的过程是模拟信号依次通过取样、保持和量化、编码几个过程后转换为数字格式,采样和保持以均匀时间间隔对模拟电信号进行抽样采集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恒定,以保证被转换器精确转换;量化是将采集信号用二进制表示即编码;将光源发射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由单片机B9进行解码,最后将解码后的内容发送到OLED液晶屏11上显示,接收到的讯号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也可传输黑白图像,双模授时模块10支持休眠工作模式,支持模块软件升级等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