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铁单元及受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645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铁单元及受话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受话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品质高、防呆效果好的动铁单元及具有该动铁单元的受话器。



背景技术:

受话器的动铁单元主要包括磁体、磁轭装置、线圈以及电枢,磁体一般为磁铁,磁轭装置一般为导磁材料,将要产生的声音的电流流过线圈。通过线圈的电流产生电磁场使得电枢移位,电枢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导杆移位,从而导致声设备(如振膜)振动,并产生期望的声音。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420240348.3公开了一种具有E形电枢的接收器设备。但动铁单元安装在受话器的壳体内时或在使用过程中,其电枢的振动换能部(如该上述文件中用于振动的第三部分)及与该作用部分直接接触的部分(如该上述文件中与第三部分直接连接的连接部分)存在与受话器的壳体直接接触的风险,导致影响电枢的振动换能部的吸合振动的自如性,进而影响受话器的灵敏度和失真程度。在实际安装结构中,尤其是电枢的连接部与受话器的壳体较为接近,具有极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品质高、防呆效果好的动铁单元及具有该动铁单元的受话器,有效避免上述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铁单元,包括:磁体、磁轭装置、线圈以及电枢,所述磁轭装置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磁体设置在该安装孔内,所述电枢包括振动换能部、定位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振动换能部与定位部之间,所述定位部设置在线圈与磁轭装置外进行定位,进而使该振动换能部依次穿设于线圈及设有磁体的磁轭装置的安装孔内,所述定位部与连接部相连接的端部还延伸有一凸出于连接部的延伸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分别设置在振动换能部的两侧,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振动换能部均为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振动换能部的第一端部与连接部相连接进而形成一E形电枢结构,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的第一端部延伸有一凸出于连接部的延伸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部凸出于振动换能部的第二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部凸出于振动换能部的第二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部均凸出于振动换能部的第二端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受话器,至少包括如上所述的动铁单元。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定位部与连接部相连接的端部还延伸有一凸出于连接部的延伸部,该动铁单元安装至受话器的壳体内时,延伸部有效防止连接部与受话器的壳体接触;同时,作为定位部的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部凸出于振动换能部的第二端部,也有效防止连接部的第二端部与受话器的壳体接触。其具有防呆效果好、品质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动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动铁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电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动铁单元安装至受话器的壳体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受话器的部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铁单元,包括:磁体40、磁轭装置20、线圈10以及电枢30,所述磁轭装置20为软磁合金材质,磁轭装置20上设有一安装孔21,所述磁体40为磁铁,且设有二个,所述磁体40有间距的设置在该安装孔21的上下壁上,电枢30包括振动换能部31、定位部及连接部34,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部分32与第二部分33,所述第一部分32与第二部分33分别设置在振动换能部31的两侧,所述第一部分32、第二部分33及振动换能部31均为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部分32、第二部分33及振动换能部33的第一端部与连接部34相连接进而形成一E形电枢结构,所述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的第一端部均延伸有一凸出于连接部34的延伸部(321及331)。且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的第二端部均凸出于振动换能部31的第二端部。所述定位部的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分别滑设在线圈10与磁轭装置20的两端进行定位,进而使该振动换能部31依次穿设于线圈10及设有磁体40的磁轭装置20的安装孔21内,且振动换能部31的第二端凸出于安装孔21外,进而形成一固定部311,该固定部311的宽度小于振动换能部31原先宽度。

同时参照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受话器,包括:具有一出音口(未示出)的壳体,设置在该壳体内的传导杆(未示出)、振膜(未示出)及如上所述的动铁单元;该壳体包括上壳体(未示出)及下壳体50,出音口设置在上壳体上,下壳体50设有一引线出口60,用于穿设电源线。所述动铁单元设置在该壳体内,且定位部的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的第二端部均抵触于下壳体50的内壁面,所述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的延伸部(321与331)与下壳体50的内壁面呈一定间距设置,所述振膜设置在上壳体内,所述传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动铁单元的振动换能部31的固定部311和振膜。表示将要产生的声音的电流流过线圈10。通过线圈10的电流产生电磁场使得电枢30的振动换能部31振动,继而通过传导杆传导至振膜,从而产生期望的声音,声音通过上壳体中的出音口离开。

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的延伸部(321与331)均凸出于连接部34,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的延伸部(321与331)的目的在于防止连接部34碰触下壳体50的内壁面,以杜绝影响电枢30的振动换能部的吸合振动的自如性,进而影响受话器的灵敏度和失真程度。所以,只要能够防止连接部34碰触下壳体50的内壁面,也可以在第一部分32或第二部分33的第一端部单独延伸一延伸部即可,如此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同理,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的第二端部均凸出于振动换能部31的第二端部,如此设置也是避免振动换能部31的第二端部碰触下壳体50的内壁面,也可以第一部分32或第二部分33的第二端部单独加长并凸出于振动换能部31的第二端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的延伸部(321与331)与下壳体50的内壁面呈一定间距设置,此为基于实际安装尺寸上的考虑,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的延伸部(321与331)直接抵触于下壳体50的内壁面。同样的,定位部的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3的第二端部也可以不用抵触于下壳体50的内壁面。这与安装的位置及尺寸有关。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电枢采用E形结构,用途较为广泛,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U形结构,即通过一振动换能部、一定位部及一连接部所连接而成U形电枢,只要在定位部与连接部相连接的端部延伸一凸出于连接部的延伸部即可。其U形电枢也为常见结构,在此就不再详述。

所述振膜设置在上壳体内,所述传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动铁单元的振动换能部31的固定部311和振膜。此为常规设置,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早已掌握的,在此不再详述。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部与连接部相连接的端部还延伸有一凸出于连接部的延伸部,该动铁单元安装至受话器的壳体内时,延伸部有效防止连接部与受话器的壳体接触;同时,作为定位部的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部凸出于振动换能部的第二端部,也有效防止连接部的第二端部与受话器的壳体接触。其具有防呆效果好、品质高等特点。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