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遥控温室信息采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5078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遥控温室信息采集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用辅助管理的小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遥控温室信息采集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和温室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全面推广和普及设施农业装备与生产机械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些年,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温室大棚在我国农村得到迅速的发展,我国温室大棚的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温室大棚的总面积多达200多万公顷,占世界温室面积的40%多。但我国温室生产管理和运行水平较低,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劳动生产率低、机械化水平低、大部分作业也完全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

温室内的作业机械主要是提高温室的机械化水平,改善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现代的温室大棚逐步实现自动化,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温室环境的限制,温室内的作业机械还应该体积小,操作简单灵活。为满足大多数人们的需求,应该尽量降低温室机械的成本。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现代温室逐步完善并快速发展。现代设施园艺发达国家的温室大都以大型连栋温室为主,设施农业产业已经具备技术成套、设备设施完备、产量可靠与质量有保证等特点,并逐步向高层次、高科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温室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刚刚起步不久,目前仍以日光温室为主,大多数温室用机械还不全面,主要是一些农业博览园、推广站或者公司等专门某些大型温室设计的作业机械,很少有适用于大多数的温室的配备机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遥控温室信息采集车,结构合理,成本低廉,使用可靠方便,可以使作业人员有效的获取温室内各种情况,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与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遥控温室信息采集车,包括:视频图像采集仪1、传动皮带2、丝杆套筒3、丝杆4、电动机5、控制箱6、环境监测仪7、红外线接收仪8、车体9、连接杆10、车轮11和导轨12,视频图像采集仪1固定安置在丝杆4底端,电动机5通过传动皮带2带动丝杆套筒3转动调节视频图像采集仪1的高度,导轨12控制整车行走的方向,使工作更加安全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9上设置有电动机5、控制箱6、环境监测仪7和红外线接收仪8。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6位于车体9的中部,包括储蓄电池和控制器,储蓄电池用于整体供电,控制器作为系统核心控制车体9的行走和视频图像采集仪1的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监测仪7位于红外线接收仪8的后面,包括气体分析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湿度监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接收仪8位于车体9的前端,用于接收工作人员手中的遥控器发出的信号,进而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箱6。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10的底端左右对称固定安装在车体9上,顶端安装有车轮11,车轮11安装在导轨12上,通过转动带动整机沿导轨12行走。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12固定安装在温室大棚内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车体上安装视频图像采集仪、环境监测仪、红外线接收仪,通过视频图像采集仪来采集图像信息和环境监测仪来监测温室中气体环境、温度、湿度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红外线传输给工作人员的控制器屏幕上,工作人员通过这些信息来管理温室作物的生长,这样使那些对种植温室农作物无经验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高效的,准确的管理温室农作物,大大降低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遥控温室信息采集车,包括:视频图像采集仪1、传动皮带2、丝杆套筒3、丝杆4、电动机5、控制箱6、环境监测仪7、红外线接收仪8、车体9、连接杆10、车轮11和导轨12,视频图像采集仪1固定安置在丝杆4底端,电动机5通过传动皮带2带动丝杆套筒3转动调节视频图像采集仪1的高度,导轨12控制整车行走的方向,使工作更加安全平稳。

所述车体9上设置有电动机5、控制箱6、环境监测仪7和红外线接收仪8。

所述控制箱6位于车体9的中部,包括储蓄电池和控制器,储蓄电池用于整体供电,控制器作为系统核心控制车体9的行走和视频图像采集仪1的升降。

所述环境监测仪7位于红外线接收仪8的后面,包括气体分析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湿度监测装置。

所述红外线接收仪8位于车体9的前端,用于接收工作人员手中的遥控器发出的信号,进而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箱6。

所述连接杆10的底端左右对称固定安装在车体9上,顶端安装有车轮11,车轮11安装在导轨12上,通过转动带动整机沿导轨12行走。

所述导轨12固定安装在温室大棚内的顶部。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