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线收发模块的安装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357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用于无线收发模块的安装基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线收发模块的安装基座。



背景技术:

无线收发模块因为其具有免布线、安装方便、低成本等优点,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遥控器、遥控门、无线安防报警、无线监控等领域都会应用到无线收发模块,这类应用中,通常采用至少2个无线收发模块成对使用,进行数据的收发。

天线是无线收发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节省安装空间以及防止雷电,目前有很大部分无线收发模块采用内置天线。而为了实现2个无线收发模块的数据收发,无线收发模块必须处于与其配对的无线收发模块的天线覆盖范围内,而且为了达到所需的接收强度,就需要将天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根据信号强度对天线进行部分遮挡或者不遮挡,而由于天线内置,无法看到天线的位置,调整的时候只能整体调整整个无线收发模块。在某些场合,例如电梯井附件,无线收发模块只能根据确定的位置悬挂,这样安装不牢固并且影响美观,而且悬挂容易造成无线收发模块位置改变,从而对天线造成遮挡或者去掉最初的遮挡,造成信号接收强度的变化。此外,在安装过程中,悬挂安装进行测量和调试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线收发模块的安装基座,无线收发模块可通过该安装基座固定在墙上或顶上,并且固定好后可以实现无线收发模块的多方位旋转,从而调整天线位置,保证所需的接收强度,无线收发模块位置确定后能够固定,后期不会带来因位置变化带来的信号强度变化;在安装过程中,将固定安装基座后再调整无线收发模块位置非常简单,安装和调试都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无线收发模块的安装基座,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转动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转动板,且第一固定板、第一转动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转动板均为圆形板;

所述第一转动板平行于第一固定板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且二者的圆心重合,且第一转动板与第一固定板中心穿设同有一根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与第一转动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能够以该第一转轴为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N个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轴向垂直于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至少4N个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轴向与第一螺纹通孔的轴向平行;N为不小于1的自然数且为偶数,所有第一螺纹通孔到第一转动板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有第一盲孔到第一固定板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一螺纹通孔到第一转动板的圆心的距离;

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固定在第一转动板中心,上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连接第二转动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二转动板的圆心重合,第二转动板中心与第二固定板中心也穿设有同一根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与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板能够以该第二转轴为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板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M个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的轴向垂直于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侧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至少4M个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的轴向与第二螺纹通孔的轴向平行,M为不小于1 的自然数且为偶数;所有第二螺纹通孔到第二转动板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有第二盲孔到第二固定板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二螺纹通孔到第二转动板的圆心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N的值为2或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后侧面连接在第一连接杆的前侧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为前后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还穿过第二连接杆的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能够绕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在连接通孔旁还开设有一个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在连接通孔旁还开设有多个螺纹盲孔,多个螺纹盲孔以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通孔为中心呈环状分布;所述螺纹连接孔和螺纹盲孔的轴向均平行于连接通孔的轴向;且所述螺纹连接孔到第二连接杆的连接通孔的距离与螺纹盲孔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通孔的距离也相等,均为3-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板直径大于第一转动板,且第一固定板上还开设至少4个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轴向平行于第一固定板的轴向,所有安装通孔沿第一固定板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位于第一转动板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无线收发模块的安装,具有安装基座,无线收发模块可通过该安装基座固定在墙上或顶上,并且固定好后可以实现无线收发模块的多方位旋转,从而调整天线位置,保证所需的接收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线收发模块的安装基座使得无线收发模块位置确定后能够固定,后期不会带来因位置变化带来的信号强度变化;在安装过程中,固定安装基座后再调整无线收发模块位置非常简单,安装和调试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固定板和第一转动板的爆炸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无线收发模块,21-第一固定板,211-安装通孔,212-第一盲孔,22-第一转动板,221- 第一螺纹通孔,23-第一连接杆,24-第二连接杆,241-转动轴,242-螺纹连接孔,25-第二固定板,26-第二转动板,261-第二螺纹通孔,3-第一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线收发模块的安装基座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一转动板22、第一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24、第二固定板25和第二转动板26,且第一固定板21、第一转动板22、第二固定板25和第二转动板26均为圆形板,第一固定板21和第一转动板 22水平安装,第二固定板25和第二转动板26均为圆形板竖直安装;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转动板22平行于第一固定板21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1上,且二者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一转动板22能够以其圆心为中心在第一转动板22所在平面内转动即在水平面内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板22与第一固定板21的连接方式为转轴连接,第一转动板22与第一固定板21通过第一转轴3相连,即第一转动板22与第一固定板21中心均穿设有一根第一转轴3,其中该第一转轴3与第一固定板21固定连接,与第一转动板22 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22能够以该第一转轴3为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板22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4个第一螺纹通孔221,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21的轴向竖直方向垂直于第一转动板22;所述第一固定板21的上表面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16个第一盲孔212,所述第一盲孔212的轴向与第一螺纹通孔221的轴向平行;所有第一螺纹通孔221到第一转动板22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有第一盲孔212到第一固定板21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一螺纹通孔221到第一转动板22的圆心的距离;保证第一转动板22无论转动到任何位置都有至少 2个第一螺纹通孔221下方各正对一个第一盲孔212,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21内安装有顶紧螺栓,且顶紧螺栓能够伸入第一盲孔212中。本实施例中,至少能保证第一转动板22每转动 22.5°,所有的第一螺纹通孔221下方各正对一个第一盲孔212,安装更牢固,22.5°的精度也满足无线通信模块的位置调整要求。

所述第一连接杆23竖直布置,下端固定在第一转动板22中心,上端与第二连接杆24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5左侧与第二连接杆24的右端固定连接,右端连接第二转动板26的左侧;所述无线收发模块1固定在第二转动板26的右侧。

所述第二固定板25与第二转动板26的圆心重合,且第二转动板26能够以其圆心为中心在第二转动板26所在平面内转动即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第二转动板26与第二固定板25的连接方式也为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转动板26与第二固定板25通过第二转轴相连,即第二转动板26与第二固定板25中心也均穿设有一根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与第二固定板25固定连接,与第二转动板26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板26能够以该第二转轴为中心轴线转动。第二固定板 25与第二转动板26的连接方式同第一固定板21与第一转动板22的连接方式,因此图中未示,但可参考图2。所述第二转动板26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至少4个第二螺纹通孔261,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61的轴向为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二转动板26;所述第二固定板25的另一侧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16个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的轴向与第二螺纹通孔261的轴向平行;所有第二螺纹通孔261到第二转动板26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有第二盲孔到第二固定板25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二螺纹通孔261到第二转动板26的圆心的距离;保证第二转动板26无论转动到任何位置都有至少2个第二螺纹通孔261左侧各正对一个第二盲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21内也安装有顶紧螺栓,且顶紧螺栓能够伸入第二盲孔中。本实施例中,至少能保证第二转动板22每转动22.5°,所有的第二螺纹通孔261左侧各正对一个第二盲孔,安装更牢固,22.5°的精度也满足无线通信模块的位置调整要求。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24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第二连接杆24的后侧面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3的前侧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23的上端和第二连接杆24的一端均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为前后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杆23的连接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41,所述转动轴241还穿过第二连接杆24的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24能够绕转动轴241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24上在连接通孔旁还开设有一个螺纹连接孔242,所述第一连接杆23的上端在连接通孔旁还开设有多个螺纹盲孔,这些螺纹盲孔以转动轴241为中心呈环状分布;所述螺纹连接孔242和螺纹盲孔的轴向均平行于连接通孔的轴向;且所述螺纹连接孔242到第二连接杆24的连接通孔的距离与螺纹盲孔到第一连接杆23的连接通孔的距离也相等,均为 3-5cm。所述螺纹连接孔242内也安装有顶紧螺栓,此处的顶紧螺栓能够伸入螺纹盲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收发模块在安装时首先将第一固定板21固定在墙上或者顶上或者地面或其他可固定的地方,然后通过旋转第一转动板22、第二转动板26和第二连接杆24可以调整无线收发模块1的位置。调整好位置后,将第一转动板22的第一螺纹通孔221内的顶紧螺栓拧紧,将第一转动板2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1上;然后将第二连接杆24上的螺纹连接孔 242内的顶紧螺栓拧紧,将第二连接杆24左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杆23上;最后将第二转动板 26的第二螺纹通孔261内的顶紧螺栓拧紧,将第二转动板26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2上。这样实现了所有的部件的固定,整个安装基座和无线收发模块均固定安装,后期不会产生移动,也就不会带来信号强度的变化。

在调整位置的过程中,根据信号强度,第二转动板26可以带动无线收发模块1在竖直方向上360°转动,第一转动板22可以带动其上的第一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24、第二固定板25和第二转动板26及无线收发模块1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而第二连接杆26可以带动第二固定板25、第二转动板26及无线收发模块1在左右方向上转动,因此实现了在第一固定板 21以上的半个球面上的位置调整,这样无线收发模块可以先找一个安装点进行支撑之后再行调试,安装和调试非常简单和方便。

进一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1的侧面设置有连接耳板,该连接耳板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转动板26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21直径大于第一转动板22,且第一固定板21上还开设至少4 个安装通孔21,所述安装通孔211的轴向平行于第一固定板21的轴向,所有安装通孔211 沿第一固定板21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位于第一转动板22外。

本实施例中的无线收发模块即现有技术中的无线收发模块本申请中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和电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