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后视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6678发布日期:2018-10-16 21:0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静电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后视摄像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人们对汽车的智能性与安全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物质经由摩擦或感应起电等现象而产生电荷,这种电荷称为静电,这些电荷可能为正电荷或负电荷,带有电荷的物质会与周围环境产生电位差。电位差导致电荷在不同电位之间的移转现象,即称为静电放电现象(Electro Static Discharge,简称ESD)。大量的电荷在不同电位间移转会产生瞬间的高电流,此一高电流会对仪器设备或集成电路造成伤害,因此静电放电防护是电子产品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951-2005/ISO 10605:2001《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规定了安装在道路车辆内的电子模块和系统的静电放电的实验方法,其中,ESD模拟器的电压范围为-25KV~+25KV,而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车载后视摄像头在静电放电测试中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仅有8KV左右,当静电放电点位于车载后视摄像头的金属镜头外壳上时,静电电荷将会直接击穿印刷电路板中心的图像传感器,造成车载后视摄像头的损坏。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后视摄像头,包括设置有镜头的前盖、后壳、印刷电路板、静电引导元件;前盖与后壳固定连接,印刷电路板容纳于前盖与后壳之间;静电引导元件设置于前盖与印刷电路板之间,包括第一引导单元及第二引导单元;第一引导单元设置于前盖上,与镜头电性连接,第二引导单元由第一引导单元延伸而出,与印刷电路板的接地区域电性连接,从而,静电引导元件将作用于镜头的静电电荷引导至接地区域释放。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增设一静电引导元件,将作用于镜头的静电电荷引导至印刷电路板的接地区域释放,有效避免车载后视摄像头的静电损坏;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后视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后视摄像头,包括设置有镜头的前盖、后壳、印刷电路板、静电引导元件;

所述前盖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容纳于所述前盖与所述后壳之间;

所述静电引导元件设置于所述前盖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包括第一引导单元及第二引导单元;

所述第一引导单元设置于所述前盖上,与所述镜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导单元由所述第一引导单元延伸而出,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区域电性连接,从而,所述静电引导元件将作用于所述镜头的静电电荷引导至所述接地区域释放。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单元与所述镜头相隔一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引导单元与所述镜头的电气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引导单元与所述接地区域相隔一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引导单元与所述接地区域的电气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单元呈圆环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引导单元呈三角形尖端;

所述第二引导单元由所述第一引导单元的外围指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所述接地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二引导单元由所述第一引导单元的外围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单元指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所述接地区域。

优选地,所述前盖面向所述印刷电路板延伸形成第一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面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图像识别区域设置有红外滤光片。

优选地,所述前盖面向所述印刷电路板延伸形成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引导单元的形状相适应;

所述第一引导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二凸起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单元上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第二凸起的端面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固定点及定位柱;

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点及定位柱相互配合,将所述第一引导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二凸起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前盖面向所述印刷电路板延伸形成第三凸起;

所述第三凸起整体呈圆柱形,数量为四个,沿所述前盖的边缘均匀分布。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原有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增设一静电引导元件,将作用于镜头的静电电荷引导至印刷电路板的接地区域释放,有效避免车载后视摄像头的静电损坏;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车载后视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车载后视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与静电引导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与静电引导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车载后视摄像头;

11-前盖;

110-镜头;111-前盖本体;112-凸起部分;

1111-第一端面;1112-第二端面;

1121-第一凸起;1122-第二凸起;1123-第三凸起;

12-后壳;

13-印刷电路板;

14-静电引导元件;

141-第一引导单元;142-第二引导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面向”、“背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图1-6,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后视摄像头100,包括设置有镜头110的前盖11、后壳12、印刷电路板13、静电引导元件14。

前盖11与后壳12固定连接,印刷电路板13容纳于前盖11与后壳12之间;

静电引导元件14设置于前盖11与印刷电路板13之间,包括第一引导单元141及第二引导单元142;第一引导单元141设置于前盖11上,与镜头110电性连接,第二引导单元142由第一引导单元141延伸而出,与印刷电路板13的接地区域电性连接,从而,静电引导元件14将作用于镜头110的静电电荷引导至接地区域释放。

具体地:

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后视摄像头100,前盖11与后壳12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或通过拼接组装而成。前盖11与后壳12拼接组装而成的方式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不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前盖11与后壳12通过卡扣连接、螺纹联接、粘结、磁性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或者,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

参考图3-4,前盖11包括依次连接的镜头110、前盖本体111及凸起部分112。其中,镜头110包括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的外壳,前盖本体111及凸起部分112均为非金属材料,例如,塑料材料。

前盖本体111与后壳12固定连接,其整体呈具有圆角的矩形平板形状。前盖本体111包括第一端面1111及第二端面1112,镜头110的金属外壳由前盖11的第一端面1111的中心处向外(背向后壳12一侧的方向,即由后壳12指向前盖11的方向)延伸形成,凸起部分112由前盖11的第二端面1112面向后壳12(即由前盖11指向后壳12的方向)延伸形成。

凸起部分112包括第一凸起1121、第二凸起1122、第三凸起1123。

第一凸起1121整体呈圆柱形或圆台形,其圆心与第二端面1112的中心重合。第一凸起1121的端面上设置有面向印刷电路板13的红外滤光片,该红外滤光片覆盖于印刷电路板13的图像识别区域(即图像传感器)上方,用于滤除外部的红外光线,阻止外部的红外光线进入图像传感器。该红外滤光片与印刷电路板13的图像识别区域之间间隔一较小距离,例如,该红外滤光片与印刷电路板13的图像识别区域之间间隔2mm。

第二凸起1122整体呈圆环形,环绕第一凸起1121设置,其圆心与第二端面1112的中心重合。第二凸起1122的形状与静电引导元件14的第一引导单元141的形状相适应时,可用于安装第一引导单元14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引导单元141安装于第二凸起1122上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螺纹连接、粘结、铆接等多种方式。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引导单元141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安装孔,在第二凸起1122的端面的相应位置设置固定柱,通过安装孔与固定柱的配合,将第一引导单元141固定于第二凸起1122的端面上。例如,参考图4,在静电引导元件14的第一引导单元141上设置三个安装孔,在第二凸起1122的端面的相应位置设置三个固定柱,其中一个固定柱用于第一引导单元141的定位,另外两个固定柱在第一引导单元141的定位完成后热压形成固定点,从而将第一引导单元141固定于第二凸起1122的端面上。

第二凸起1122的高度小于第一凸起1121的高度。第二凸起1122上第一引导单元141与镜头110的金属外壳之间相隔一第一预设距离,该第一预设距离小于等于第一引导单元141与镜头110的金属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从而第二凸起1122上的第一引导单元141可以将作用于镜头110的金属外壳的静电电荷吸引至第一引导单元141。

第三凸起1123整体呈圆柱形,数量为四个,环绕第二凸起1122设置,且沿前盖11的边缘均匀分布,例如,设置于第二端面1112的四个角上。在印刷电路板13的相应位置设置四个固定点,第三凸起1123与该四个固定点相互配合,将前盖11与印刷线路板固定连接。

第三凸起1123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1121的高度大于第二凸起1122的高度。

参考图1-2,后壳12呈一面开口且内部镂空的立方体形状,后壳12上开口一面的形状与前盖本体111的形状相适应,从而前盖本体111与后壳12的开口一面固定连接,并在该车载后视摄像头100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容纳印刷电路板13及其他相应部件。

参考图2及图4-6,印刷电路板13整体呈矩形平板形状,包括图像识别区域、其他工作区域、接地区域、固定点。

图像识别区域位于印刷电路板13的中心部分,设置有图像传感器。其他工作区域环绕图像识别区域,指印刷电路板13上图像识别区域之外的工作区域及器件。接地区域位于印刷电路板13的外围部分,是指印刷电路板13上露铜的接地网络。本实用新型中,静电引导元件14将作用于镜头110的静电电荷引导至接地区域,并最终回到大地,从而避免静电电荷击穿图像识别区域的图像传感器,造成车载后视摄像头100的损坏,达到保护印刷电路板13上图像识别区域及其他工作区域及器件的安全的目的。

印刷电路板13上还包括固定点,沿印刷电路板13的边缘均匀分布。例如,印刷电路板13上设置有四个固定点,位于矩形平板形状的印刷电路板13的四个角,与前盖11上第三凸起1123的位置相互适应,从而将印刷电路板13固定连接至前盖11。

参考图4-6,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后视摄像头100还包括静电引导元件14,静电引导元件14设置于前盖11与印刷电路板13之间,包括第一引导单元141及第二引导单元142。

如图4-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单元141呈圆环形片状,其形状与第二凸起1122的形状相适应。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引导单元141的形状不限于此,根据车载后视摄像头100的内部结构不同,第一引导单元141还可以是矩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状等其他形状的环形结构。

如图4-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单元141设置于前盖11上。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引导单元141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第一引导单元141还可设置于后壳12内壁或印刷电路板13等的相应位置,只需保证第一引导单元141与镜头110相隔的第一预设距离小于等于第一引导单元141与镜头110的电气间隙即可,从而第一引导单元141可以将作用于镜头110的静电电荷吸引至第一引导单元141。进一步地,第一引导单元141设置于前盖11的第二凸起1122上。同样地,第一引导单元141设置于前盖11上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前盖11不设置第二凸起1122的情况下,第一引导单元141可直接设置于前盖11的第二端面1112上。

第一引导单元141与镜头110的金属外壳电性连接。此处,电性连接可以是第一引导单元141与镜头110的接触的或非接触的电性连接。当第一引导单元141与镜头110的电性连接为非接触的电性连接时,第一引导单元141与镜头110相隔的第一预设距离小于等于第一引导单元141与镜头110的电气间隙,从而第一引导单元141可以将作用于镜头110的静电电荷吸引至第一引导单元141。

如图4-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引导单元142呈三角形尖端,由第一引导单元141延伸而出,由圆环形的第一引导单元141的外圆圆周垂直指向印刷电路板13的接地区域,从而,第二引导单元142与接地区域实现电性连接,从而,第二引导单元142将作用于镜头110并被吸引至第一引导单元141的静电电荷引导至接地区域释放。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引导单元142的形状不限于三角形尖端,但根据静电电荷尖端放电的属性,使用三角形尖端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静电电荷的放电路径;另外,第二引导单元142也不必然由第一引导单元141的外圆圆周垂直指向印刷电路板13的接地区域,第二引导单元142由第一引导单元141指向印刷电路板13的接地区域的方向可以有多种。

第二引导单元142与接地区域电性连接,此处,电性连接可以是第二引导单元142与接地区域的接触的或非接触的电性连接。为了安装方便,避免因为制造误差导致第二引导元件与印刷电路板13的安装碰触冲突,第二引导单元142与接地区域之间为非接触的电性连接,即,第二引导单元142与接地区域之间相隔一第二预设距离,该第二预设距离小于等于第二引导单元142与接地区域之间的电气间隙,从而使得被吸引至第二引导单元142的静电电荷可以穿过近距离的空气间隙而释放至接地区域。进一步地,根据安装误差及制造工艺误差的计算结果,该第二预设距离在0.5mm~1mm之间,例如,该第二预设距离为0.75mm。

基于上述配置,静电引导元件14的第一引导单元141与镜头110的金属外壳电性连接,静电引导元件14的第二引导单元142与印刷电路板13的接地区域电性连接。从而,作用于镜头110的静电电荷被吸引至静电引导元件14的第一引导单元141,并传导至静电引导元件14的第二引导单元142,经由静电引导元件14的第二引导单元142被吸引至接地区域并释放。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增设一静电引导元件14,将作用于镜头110的静电电荷引导至印刷电路板13的接地区域释放,有效避免了车载后视摄像头的静电损坏;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