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2177发布日期:2019-01-08 21:1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智能化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常常需要长时间手持手机看电影,容易出现手臂酸痛,而且容易导致颈椎病发生。针对所述问题,市面上虽然出现了很多款手机支架。现有的手机固定支架结构复杂,且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支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包括背板及与背板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背板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共同形成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夹持空间,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中至少一个为自变形夹持件,通过自变形夹持件的弹性形变调整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夹持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为自变形夹持件,自变形夹持件包括与第一侧壁连接的延伸端,连接至第一侧壁的抵靠端及设置于延伸端和抵靠端之间的变形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延伸端与第一侧壁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抵靠端与第一侧壁抵接或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变形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形变空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形变空间内填充弹性形变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变形部包括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抵接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锯齿形或波浪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为所述自变形夹持件,两个所述自变形夹持件分别设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夹持空间延伸设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背面相抵靠,所述背板上还设有为所述抵持部的弹性变形而预设的避让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相向延伸设有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相抵靠。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包括背板及与背板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背板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共同形成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夹持空间,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中至少一个为自变形夹持件,通过自变形夹持件的弹性形变调整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夹持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将移动终端装入壳体内即可夹持固定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装入手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装入手机的正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装入手机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4,移动终端支架包括壳体10和固定壳体10的安装座(图未示),壳体10可通过螺丝与螺孔配合连接在安装座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例如为弹性夹持机构或球连接机构,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和图4所示,壳体10包括背板11、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相对设置地连接在背板11上,优选地,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是由背板11的相对两端一体延伸形成。背板11与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共同形成夹持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显示面板等)的夹持空间101。壳体10上设有供移动终端装入夹持空间101的第一开口102a和第二开口102b,第一开口102a和第二开口102b分别位于壳体10的相对两端,第一开口102a和第二开口102b与夹持空间101连通。移动终端的一端从第一开口102a装入壳体10内,移动终端的中部处于夹持空间101中,需要取下时,只需从第二开口102b取出移动终端即可。

进一步地,背板11上设有弹性抵靠于移动终端背面的抵持部112,抵持部112倾斜设置地连接在背板11上,抵持部112由背板11的内表面向着夹持空间101倾斜延伸形成,背板11上设有为抵持部112的弹性形变而预设的避让槽103。当移动终端装入夹持空间101内时,抵持部112弹性抵靠于移动终端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抵持部112呈片状结构,抵持部112能向着靠近避让槽103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分别朝向夹持空间101设有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中至少一个为自变形夹持件,通过自变形夹持件的弹性形变调整所述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的夹持距离。此结构的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移动终端。

自变形夹持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12或第二侧壁13连接的延伸端132,连接至第一侧壁12或第二侧壁13的抵靠端及设置于延伸端和抵靠端之间的变形部。优选地,延伸端与所述第一侧壁12或第二侧壁13一体成型。延伸端132也可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第一侧壁12或第二侧壁13上。抵靠端与第一侧壁12或第二侧壁13抵接或一体成型,也就是说,抵靠端可与第一侧壁12或第二侧壁13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也可通过一体成型或粘结等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侧壁12或第二侧壁13。变形部与第一侧壁12或第二侧壁13之间形成形变空间,变形部本身具有弹性形变,形变空间可为变形部的弹性形变提供让位空间。当然可以想到,也可用弹性形变材料直接填充此空间,变形部同样可进行弹性形变,填充的弹性形变材料还可为变形部增加强度和刚度,使变形部具有更好的强度来夹持移动终端。为了增加变形部与移动终端之间可以是面接触也可以是点接触,即变形部包括与移动终端相抵接的接触面,进一步可将接触面设置成齿形或波浪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均为自变形夹持件,两个自变形夹持件分别设在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上。第一夹持部121包括第一延伸端125、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一抵靠端123,第一延伸端125自第一侧壁12一体延伸形成,第一变形部122连接在第一延伸端125和第一抵靠端123之间,第二夹持部131包括第二延伸端135、第二变形部132和第二抵靠端133,第二延伸端135自第二侧壁13一体延伸形成,第二变形部132连接在第二延伸端135和第二抵靠端133之间。如图4至图7所示,优选地,将第一变形部132和第二变形部133之间的距离自第一开口102a到第二开口102b逐渐减小。当移动终端装入夹持空间101时,第一抵靠端123和第二抵靠端133分别抵接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第一变形部122、第一抵靠端123与第一侧壁12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及第二变形部132、第二抵靠端133与第二侧壁13也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当移动终端装入夹持空间101内时,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分别弹性抵靠于移动终端的相对两侧,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一抵靠端123向着靠近第一侧壁12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同时第二变形部132和第二抵靠端133向着靠近第二侧壁13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第一抵靠端123和第二抵靠端133分别用于缓冲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的形变量,同时也对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进行加强支撑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小尺寸的移动终端从夹持空间101的正面掉出来,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的端部上分别设有向着夹持空间101延伸的第一阻挡部124和第二阻挡部134,第一阻挡部124和第二阻挡部134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阻挡部124和第二阻挡部134所在平面与背板11的内表面相互平行,第一阻挡部124和第二阻挡部134分别与移动终端的正面相抵靠。如图3所示,壳体10包括硬质外壳14和软质内壳15。软质内壳15的形状与硬质外壳14的形状相同,软质内壳15连接于硬质外壳14的内表面。软质内壳15由软胶制成,软质内壳15通过粘胶剂连接于硬质外壳14内。硬质外壳14上设有与安装座连接的螺孔。在本实施例中,抵持部112、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设在软质内壳15上,优选的,抵持部112、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与软质内壳15一体成型。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装入手机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装入手机的正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装入手机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将手机10a从第一开口102a装入壳体10内,此时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分别弹性夹持于手机10a的相对两侧,抵持部112弹性抵靠于手机10a的背面,手机10a在重力的作用下,挤压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发生弹性形变而调整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的夹持距离,从而对手机10a进行稳固夹持。此时第一抵靠端123和第二抵靠端133分别抵靠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当放置较小尺寸手机(如4.7寸)时,第一抵靠端123和第二抵靠端133刚好抵靠到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形成点接触;当放置较大尺寸手机(如5.5寸)时,第一抵靠端123和第二抵靠端133受到的挤压力更大,会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形成面接触。

第二实施例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第一夹持部121呈弧形构造,第一延伸端125连接于第一侧壁12,第一抵靠端抵靠于第一侧壁12,第一变形部122与第一侧壁12之间具有第一形变空间105a。第二夹持部131呈弧形构造,第二延伸端135连接于第二侧壁13,第二抵靠端133抵靠于第二侧壁13,第二变形部132与第二侧壁13之间具有第二形变空间105b。当第一变形部122、第二变形部132与移动终端接触时,第一变形部122可向着第一形变空间105a内发生弹性变形,第二变形部132可向着第二形变空间105b内发生弹性变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1与第一侧壁12抵靠的端部加厚设计,即所述区域的第一夹持部121厚度大于其它区域的厚度,使其具有更强的支撑性。

第三实施例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抵靠端123和第二抵靠端133的结构不同。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一抵靠端123和第二抵靠端133分别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与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连接。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均呈弧形构造,第一延伸端125和第二延伸端135在靠近第一开口102a的位置分别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一体成型,第一抵靠端123和第二抵靠端133在靠近第二开口102b的位置分别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一体成型。当需要放置移动终端时,可从第一开口102a装入夹持空间101,也可从第二开口102b装入夹持空间101,在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弹性形变下调整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的夹持距离来对移动终端进行稳固固定,满足两个方向装入移动终端,使用更方便。

第四实施例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分别包括靠近第一开口102a自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一体成型的第一延伸端125和第二延伸端135,及靠近第二开口102b自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一体成型的第一抵靠端123和第二抵靠端133,及与第一延伸端125和第一抵靠端123连接的第一变形部122、与第二延伸端135和第二抵靠端133连接的第二变形部132。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与移动终端的接触面为锯齿形,锯齿形的接触面伸入夹持空间101的宽度由第一开口102a向第二开口102b递增。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呈连续的阶梯锯齿状,适应夹持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第一夹持部121、第二夹持部131与移动终端接触时,各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发生弹性形变并与移动终端形成多点接触,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自身弹性形变而调整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的夹持距离,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稳固夹持。

第五实施例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的结构不同。

具体的,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与移动终端的接触面为波浪形,波浪形的接触面与移动终端形成多点接触,第一变形部122和第二变形部132自身弹性形变而调整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的夹持距离,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稳固夹持。第六实施例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抵持部112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背板11上设有多个抵持部112,在本实施例中,各抵持部112呈长条状,抵持部112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第一侧壁12的方向相同,多个抵持部112相互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持部112也可为其他形状,或者设置成任意角度。多个抵持部112抵持于移动终端的背面,增加了抵持部112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摩擦力,能防止移动终端掉落,达到稳固夹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包括背板11及与背板11连接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背板11与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共同形成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夹持空间101,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分别设有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第一夹持部121和第二夹持部131中至少一个为自变形夹持件,通过自变形夹持件的弹性形变调整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的夹持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将移动终端装入壳体10内即可夹持固定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